惠敏法師2025詳解!(小編貼心推薦)

目前臺灣整個佛教界還好,道糧還不是很欠缺,在早期或者在大陸可能就不是如此了,三餐不繼是很有可能的。 記得師父初開山時,有豆腐可以喫的時候就算是加菜了。 我記得有一次帶了一些北醫的同學來淨苑參訪,差點把淨苑僅存的米喫光。 當家師那時也不好意思講,參訪結束後一看,米缸中的米竟然快見底了。

  • 而且獨身不結婚在當時的社會是被認為不正常的,接觸佛教以後,最大的快樂是發覺出家人可以光明正大的獨身,不會讓別人覺得怪怪的,這是很大的好處。
  • 但猶豫期並非試用期,所以,您所退回的商品必須是全新的狀態、而且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
  • 在佛教中,瑜伽焰口法會是佛教徒廣施悲心、救度地獄餓鬼等眾生的施食法會。
  • 若您要辦理退貨,請先透過PChome Online線上購物客服系統填寫退訂單,我們將於接獲申請之次日起1個工作天內檢視您的退貨要求,檢視完畢後將以E-mail回覆通知您,並將委託本公司指定之宅配公司,在5個工作天內透過電話與您連絡前往取回退貨商品。
  • 除了思維演練外,惠敏法師表示,更應該進一步將法會儀軌帶入日常,亦即在日常生活中,循序漸進,實踐焰口法會中體會到的重要精神──平等佈施。
  • 更有「讀經拾得」,匯集了多位善知識的修行心得,生命與經文的對話,提供讀者現實生活中的觀察與應用實例。
  • 我記得有一次帶了一些北醫的同學來淨苑參訪,差點把淨苑僅存的米喫光。

大會以「老人與宗教─各宗教對老年人問題之看法」為議題,分別就人口統計、文化、經濟、心裡社會學、病理生物學等觀點,邀請世界各宗教代表參加。 時代在進步,站在前人的肩膀,佛法的弘傳將更向前邁進! 願當代佛法的弘傳,善用數位科技,與日俱進,燃燈供佛、普利人間。

惠敏法師: 研究成果目錄

回想大剛居士與香光結緣至今,已將近有二十年了。 大剛居士於大一時(1995)創立「獅子吼網站」,透過e-mail聯繫,徵詢「香光書鄉出版社」同意將佛使比丘《一問一智慧》電子檔張貼於BBS上。 1997年,筆者以《佛教圖書館館刊》主編身分,邀請他撰寫網路上與佛教相關的BBS站發展之過去、現在、未來(文章詳見〈虛空善法堂:佛教BBS〉,《佛教圖書館館刊》第14期)。 這一路走來,大剛居士由一位校園內善根深厚的年輕學子,到現在投入社會創業、傑出有成,卻依然能持續地精進學佛、奉獻佛法,堪稱現代學佛者的楷範。 惠敏法師2025 此外,平等觀,也是瑜伽焰口法會另一個重要概念。

  • 敝人與邱大剛居士認識的因緣或許可以追溯到1998年2月15日「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成立大會之時,他是臺大獅子吼佛學專站的主要負責人,此BBS站早在1995年,已經開始討論如何進行電子佛典化的相關問題。
  • 佛弟子在網路時代,藉用科技工具,展現合作學習的模式,超越傳統一地、一時、一人的侷限,可以隨時、隨地、遠端相互切磋。
  • 大剛居士於大一時(1995)創立「獅子吼網站」,透過e-mail聯繫,徵詢「香光書鄉出版社」同意將佛使比丘《一問一智慧》電子檔張貼於BBS上。
  • 為了方便流通,本書的紙本版免費授權給法鼓文化出版,於書店流通;若有收益,也由法鼓文化作佛法上的用途。
  • 線上讀經的模式,正在改變傳統的學習模式和佛教弘法方式。

惠敏法師以「十法界互具」來說明眾生實無差別,悉皆平等。 「四聖」(佛、菩薩、緣覺、聲聞)和「六凡」(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的特質,在每位眾生身上悉皆俱足,只是比例不同而已。 眾生之差別,僅是表相的差別,只因現時此地因緣而現此相。 若能以此同理現實生活中眾生的處境,人與人之間,人與大自然,將更能和平共存。 於是,佛教界設立了「華梵工學院」(1990年招生;1997年改名為「華梵大學」)、「慈濟醫學院」(1994年招生;2000年改名為「慈濟大學」)。 那時我對佛教可以算是完全沒有接觸,他擔心我就這麼去參加活動,恐怕會臨陣脫逃,所以就先帶我去見一位佛學社的老學長(慧因是也)。

惠敏法師: 瑜伽焰口法會 行之千年

敝人與邱大剛居士認識的因緣或許可以追溯到1998年2月15日「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成立大會之時,他是臺大獅子吼佛學專站的主要負責人,此BBS站早在1995年,已經開始討論如何進行電子佛典化的相關問題。 因此,邱居士能特地來參加CBETA的成立大會,並且長期的護持與指教,實在是CBETA的大善知識。 惠敏法師期盼,每一位參與瑜伽焰口法會的信眾,都能「當自己的金剛上師,當自己的佛。」將法會中每個片段生起的慈悲心,帶回日常實踐,以身口意相應,練習消除人我之別,去幫助需要幫助的生命,讓人間地獄的救度,從自己開始延伸。 除了思維演練外,惠敏法師表示,更應該進一步將法會儀軌帶入日常,亦即在日常生活中,循序漸進,實踐焰口法會中體會到的重要精神──平等佈施。 然而,除救度冥界眾生之外,惠敏法師也指出,對在場大眾而言,整場法會,更是一場修行的思維演練。

近數十年來,臺灣約有一百三十多所由內政部許可立案招生的佛學院、神學院、基督書院、一貫道書院等宗教教育機構,但未能納入教育部體系之規範,學歷也未能獲教育部認可。 此外,如教育部立案的「中華佛學研究所」也無法授予研究生教育部認可之學位。 60歲的果暉法師1985年於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座下出家,日本立正大學文學博士,現任法鼓山副住持暨法鼓文理學院佛教學系系主任,曾任法鼓山僧團都監、法鼓山僧伽大學院長,也是聖嚴法師2005年傳法的法子。 為了方便流通,本書的紙本版免費授權給法鼓文化出版,於書店流通;若有收益,也由法鼓文化作佛法上的用途。 至於網路版、電子書版,則永久由「臺大獅子吼佛學專站」免費提供閱讀及下載。 另外,編輯或站友也會結緣紙本版給有需要的佛弟子。

惠敏法師: 惠敏法師

清明時節及農曆七月,舉行清明法會、中元法會各三日。 一場歷經數小時的焰口法會,讓參與大眾宛如經歷一場心靈的深度洗滌之旅,提醒我們「緣生緣滅」的「無我」實相。 1920年以後,公立大學(例如︰東南大學、交通大學、廣東大學、清華大學等)陸續設立,其影響力也逐漸增加。 1929年,政府頒布大學組織法與大學規程,要求民辦大學納入管轄,私立大學設立的條件受到規範。

惠敏法師: 學術著作

可是我認為每一個人的個性不太一樣,有的人滿適合過家庭生活,有的人不太適合,你自己判斷。 惠敏法師 以前我初學佛時也有這個經驗,那時打坐連單盤都不行,只能散盤而已,而且散盤起來也是很痛。 之後分析起來,原來痛的原因根本是因為自己找自己的麻煩,自己跟自己過不去。

學佛之後,就改坐第一排第一個位子,別人覺得很奇怪:「你怎麼突然間改變這麼多?」那時,我的房間裡面沒有多少本世間法的書,幾乎統統都是佛書。 每天固定作早課,作完之後就去上課,上課回來之後就複習,然後睡覺,在那半年間的生活非常地規律。

一進到他的宿舍,就看到裡面設有佛堂,供奉著地藏王菩薩破地獄的畫像,還有許多其它的佛像以及佛經,我一看,真是愣住了,沒想到大學生還會如此。 因為那時學佛的風氣不像現在這麼普遍,所以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只是覺得很奇怪:「怎麼有這樣子的人?」他看我也覺得奇怪,因為我那時的裝扮和一般的大學生一樣,留了很長的頭髮,穿著牛仔褲,一付吊兒啷噹的樣子。 他問我:「你要去參加三星期的活動?你能夠待幾天?」我們兩個彼此都互相心存疑問。

惠敏法師: 惠敏法師推薦序

同時,結合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園區之教學資源,進行禪修、儀軌、弘化等各類行門的理論探討與歷史演變之考察,以及實踐修行指標之建立,醞釀研究與修行並重的學風,傳統與創新相融的發展。 此外,這種建立於眾生平等(anyone)、突破時空障礙、隨時(anytime)隨地(anyplace)的合作交流的機制,也是很合乎佛教之「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精神,也是新一代教導、學習與評量的模式。 但是,敝人只停留於“Science 2.0”理念的推廣,沒有實際付諸行動,因此,我們可以說:邱居士此紙本版或網路版《好讀 雜阿含經》是劃時代、開創性的讀經會成果,也是電子佛典未來的發展方向。

惠敏法師: 惠敏法師

西蓮淨苑為民國61年(1972年),為智諭老和尚(1924年-2000年)所創立。 老和尚往生後由其弟子惠敏法師接任住持,法師目前亦擔任法鼓佛教學院校長一職,並執教於臺北藝術大學。 「夫一心具十法界,一法界又具十法界、百法界;一界具三十種世間,百法界即具三千種世間。此三千在一念心,若無心而已;介爾有心,即具三千。」一念心,三千世間動。 惠敏法師2025 瑜伽焰口法會的力量,來自「相應」,但大悲印心無不出自心。 惠敏法師表示,一場焰口法會,我們生起的願心,儘管都是片段片段接續,累積起的善念涓滴成河,蔚然可觀。

惠敏法師: 惠敏法師推薦序

法師表示,參與的大眾,透過儀軌次第,即能領會「無常」與「因緣流轉」的根本教說。 譬如,連「多聞第一」的阿難尊者,也同樣面臨墮入餓鬼道的無常威脅。 此外,召請文中,即便貴如「前王後伯」、「文臣宰輔」,卑如「飢寒丐者」、「刑戮囚人」,終究不過是「緣生緣滅」的世間相。 從而能夠體會,我等亦如來臨法會的羣靈孤魂,也身處因緣流轉中,因此,我與鬼道眾生實無差別。 一場瑜伽焰口法會,長可歷時十小時之久,藉由梵唄唱誦,三業相應的禪觀修定,佛教徒廣施悲心,普濟冥界眾生的心意,也如此代代相傳了千年之久。 1949年,政府遷到臺灣後,對於過去所發生的「學潮」有慘痛經驗,政策上更加管制私立大學之設立。

惠敏法師: 研究成果目錄

瑜伽焰口施食,即是透過法會,在佛菩薩慈悲願力的加持下,藉由主法金剛上師「手結印契,口誦真言,意專觀想」,身口意三業相應,在場諸師大眾同發悲心,「於倏忽際,普濟法界之饑虛;在頃刻間,利益河沙之鬼趣。」幫助六道眾生脫離苦厄,皈依三寶,走向成佛之道。 大眾也藉此齊修六度──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自利利他。 惠敏法師 2006.03〈禪宗「牧牛圖頌」的修行理念與實踐〉。 第三屆「心靈環保與人文關懷」系列學術研討會(東亞禪文化的形成與發展:理念與實踐)。 法鼓山僧團是於6月26日在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園區,召開第8屆全球僧團大會中通過果暉法師擔任第6任方丈;聖嚴法師當年負笈東瀛獲得日本立正大學博士,果暉法師也是日本立正大學博士,果暉法師未來接下法鼓山方丈重任,傳承聖嚴法師的衣缽。

我國之現代化大學教育是從滿清政府所設立的「京師大學堂」(1912年,民國成立改名為北京大學)於1910年招收第一批大學本科生開始。 在1920年以前,中國的大學教育大都以民辦大學(例如︰東吳大學、齊魯大學、聖約翰大學等)為主。 根據統計,當時80%以上的大學生就讀於基督教會大學。 我還未出家以前,覺得獨身很不錯,可是那時佛教還不是很普遍,我也不太瞭解。 而且獨身不結婚在當時的社會是被認為不正常的,接觸佛教以後,最大的快樂是發覺出家人可以光明正大的獨身,不會讓別人覺得怪怪的,這是很大的好處。

師在中觀與瑜伽方面的努力,成果最著,此方面的論文已輯成《中觀與瑜伽》一書。 本書前四篇是屬「中觀學」,特別是以《中論》為主。 從整體上可以看出,師於文獻學所下功夫至深,日本與歐美方面現代的研究成果,已能嫻熟運用,對日後佛教哲理的更高層次的研究,已奠下紮實的基礎。 1975年臺北醫學院藥學系畢業後,於1979年在西蓮淨苑剃度出家。 1985年中華學術院佛學研究所結業後,1986年留學日本,獲得日本東京大學文學碩士(1989年)與文學博士(1992年)。

惠敏法師: 瑜伽焰口法會 行之千年

從2000年開始,有一羣在「臺大獅子吼佛學專站」網路上的佛弟子們,分別來自臺灣、美國、加拿大、馬來西亞等地,相約每週閱讀《阿含經》,並分享摘句、筆記。 十幾年過去了,讀經班已閱畢四部《阿含經》數遍,持續至今。 從當年對佛法生澀地理解,到對佛經讀出興味來,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當時他是請師父(智諭法師)負責,淨空法師也來擔任講師,一共有三位法師講課,早上是淨空法師,下午是道安法師和師父。 那個地方與我所想像的完全不一樣,它是在市區,不是在深山裡。 當時一聽到佛法,感覺非常相應,彷彿似曾相識,非常地高興。

惠敏法師: 惠敏法師推薦序

於2006年,中華佛學研究所以25年辦學經驗為基礎,結盟國外15所知名院校之國際化績效,培養十多位畢業生在國際名校取得博士學位的成果,全國第一所向教育部申請成立獨立的單一宗教研修學院,名為「法鼓佛教研修學院」。 之後,依據教育部於民國96年(2008年)三月召開研訂「宗教研修學院設立辦法草案」會議決議:宗教研修學院及其系、所、學位學程,均應冠以該學院所屬宗教慣用之名稱,不硬性規定冠以「研修」之文字。 因此,本校為便於國際交流與簡明校名,報請教育部自97學年度起(8月1 日)核可,更名為「法鼓佛教學院」。 所幸,於2000年底,教育部召開宗教教育相關事宜會議,考慮有條件將神佛學院等宗教研修機構納入高等教育體系。 於是,臺灣之單一宗教的宗教教育有了嶄新的可能性,可以將學術「研究」與實踐「修行」結合。

惠敏法師: 惠敏法師

在佛教中,瑜伽焰口法會是佛教徒廣施悲心、救度地獄餓鬼等眾生的施食法會。 緣於阿難尊者林間習定,遇見餓鬼,佛陀教阿難施食鬼道眾生,以此化解阿難未來也將墮餓鬼道的災厄。 惠敏法師2025 法鼓文理學院校長惠敏法師表示,從梵文來看,「瑜伽」乃梵文yoga的音譯,意譯為「相應」;而「焰口」梵文ulka(火焰、燃燒)-mukha(口、面),描述餓鬼「身體枯瘦,口中火然,咽如針鋒」之苦,泛指受難中的鬼道眾生。

惠敏法師: 研究成果目錄

不管是在對佛法的體會上、對正見的釐清上、對修行的實作上、還有對佛法在生活的運用上,《阿含經》都帶給成員們深刻地影響。 惠敏法師2025 《雜阿含經》旨在闡述佛法核心教義、揭示從人天善道的修持到究竟解脫之道,是佛陀教法中最接近真實,也是最完整結集的重要經典。 本書的出版,於自學研讀《雜阿含經》者,猶如一本小型的工具書,對照經文、經義導讀、關鍵摘句、註解、校勘、……。

惠敏法師: 惠敏法師

但猶豫期並非試用期,所以,您所退回的商品必須是全新的狀態、而且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 ※ ※ 本商品為預購型商品,消費者同意,此預購型商品發生缺貨或貨源不足…等情形,致網路家庭無法出貨時,本公司得取消訂單退還款項。 《六十感恩紀》訪問者之一,國史館侯坤宏教授認為:口述訪問惠敏法師是一次特殊又難得的經驗。 惠敏法師會後表示,經由這次的會議,他看到各國不斷以政府、宗教或企業界的力量來協助老人閱讀、欣賞藝術、關心社會和信仰宗教來提高個人的自覺,是相當值得學習的。

惠敏法師: 研究成果目錄

在六十歲生涯裡,惠敏法師每逢困境,皆是因感恩、報恩之心,而豁然開朗,以此命名本書。 進士與政治》(臺北:國立編譯館,1987年)、《成一法師訪談錄》(臺北:國史館、三民書局,2007年)、《南京國民政府十年經濟建設》(南京: … 自序增訂版補充說明. 每個人的生命都是一部感恩史,惠敏法師的傳記,讓人重溫近代佛門弘法歷程,看見珍貴師徒情誼,看見臺灣佛教艱辛歲月,更直接感受動人願力。 法鼓山首位方丈為創辦人聖嚴法師,2006年9月2日退位,由現任方丈果東法師接位,果東法師連任3任,長達12年,今天卸任成為法鼓山第二位退位方丈。 本書的編輯及註解,即希望能夠協助讀者體會《阿含經》內容的意義,並運用在生活及修行上。 因此首重文筆的白話及簡潔,經文之外的內容一律是白話,避免名相堆砌,愈講愈玄。

本苑以專修唸佛為主,並於桃園、板橋、樹林、土城、三峽設有講堂,每週有法師講經弘法,帶領唸佛共修。 延續「冬禪夏講」的典範,春、秋二季有佛一、佛二,寒假有佛七,暑假有大專、中學、兒童營隊等活動。 學期期間,週末有大專青年唸佛會、住持和尚帶領讀書會、週日兒童讀經班,及不定期舉辦行腳營、齋戒營,親師成長、諮商關懷……等講座活動。

然而有興趣讀《阿含經》的人,大多是為了探究佛陀說法本懷。 為了讓讀者自行深入經藏、不假他人之手,因此不是給予全文的白話翻譯,而是作盡量客觀、直譯的註解,希望讀者在熟悉佛經的體例及用詞後,未來不論閱讀哪部佛經,都能悠然自得。 雖然有新文豐出版社出版的《大正藏‧阿含部》較經濟實惠,但字體略小、密密麻麻,閱讀較為喫力;後來有出版社重新編輯《阿含藏》,雖整齊易讀,然費用較高,不是所有人都能負擔。

惠敏法師: 學術著作

法師並提醒,戰爭也是片段的衝突累積而來,故而不能輕忽善的記憶,將慈悲的感受點點滴滴帶入生活,並恆常地去記憶它,使之深入腦海而不忘卻,如此,在此意念下的作為,也將是利益眾生之舉。 未來,「法鼓佛教學院」也可與籌設中的「法鼓人文社會學院」搭配,建構佛法與世學兼備的教學環境,讓學生們可互相作跨校選擇輔修學系與雙主修學系,以培養具有科際整合能力之佛教研修人才,造就具有宗教情懷之社會服務人才。 我有去遍尋各大購物網站momo購物、yahoo奇摩購物、博客來、PChome線上購物、ibon 惠敏法師2025 mart搜尋優惠價格! 六十感恩紀:惠敏法師訪談錄(增訂版)也有些網路上部落客的評價也值得我們參考.要到處比價;尋找低價及可靠的網購地方! 一九八六年師取得日本交流協會的公費留日獎學金,負笈東瀛,就讀於國立東京大學院,親炙高崎直道、江島惠教教授,專攻印度佛學,並於五年之內連獲日本東京大學印度哲學碩、博士學位,再為我國僧侶素質之提高,增光不少。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