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師開示我們眾生以身體為我,而佛是以法身為我。 雖然佛性在聖不增,在凡不減,但是就是因為這個錯誤的操作,凡夫就是凡夫了。 七月十六日、七月二十三日,盛夏的新澤西迎來了東初禪寺暨象岡道場住持果醒法師的《天台心鑰》 佛學講座。 《天台心鑰》是聖嚴師父解釋藕益大師《教觀綱宗貫註》的著作。 《教觀綱宗》是明末蕅益智旭(西元1599年~1655年)的名著之一,以介紹天台教觀來讓讀者認識整體佛法的綱骨。
- 本身是下棋高手的法師,在追求一位女孩子時遭到拒絕,豐富的下棋經驗告訴法師:下棋時,絕對沒有無法掌握的因素,每一盤輸掉的棋局都可以找出輸掉的原因。
- 《天台心鑰》是聖嚴師父解釋藕益大師《教觀綱宗貫註》的著作。
- 他當時引拾得大師:「〝只要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回應媒體,就跑了。
- 經聖嚴法師同意, 繼程法師回馬來西亞教導禪修。
- 然而,因為我們總是抓取現象進而加以好惡,甚至把感知到的現象當成自己,認物為我,攀緣執著,因此產生了種種的無明妄想,煩惱和痛苦。
- 以身體為「我」其實就是「見惑」,也是修行的人要對治的問題。
之所以在全省各地密集辦法會(八關齋戒),招來護持信眾成立[生命電視臺],顯而易見是結合佛教的招牌,以支持彌補民間信仰的不足。 而這種自創的法門,確實最符合多數信眾的需求。 果醒法師 三十三歲出家,自雲人生「三三來遲」,出家後,對漢傳經典及禪宗體用心法,融會貫通。 1996年尋找新的老師之際,他遇見了聖嚴法師,參加了法師帶領的禪七,並成為聖嚴法師的弟子。
果醒法師: 果醒法師
到最後是隻有心,沒有現象,或者說現象就是心,心外無法。 禪宗的教法就是一直要我們直接去尋找認知這顆如來藏真心。 臺灣人的宗教行為也是一樣,法師講真的佛法、要大家認真修行,沒有人要聽。 信眾喫下這種米湯,生前死後往哪裏去,大家都不管的。 法師指出,我們的心識不斷地錄影、放影,把所看見的、所聽到的、所感覺到的取相下來,摻雜過去的記憶經驗,加以評斷分別,然後自己和自己所取的相互動,完全沒有覺知到,這些都是妄心建構的虛妄表相。 當有人惡言相對的時候,我們往往把自己的感受當成我,把對方言語中的我也當成我,架構一個罵人的他,罵人的話,和一個被罵的我,然後自己和自己架構的境像糾纏互動過不去,自導自演,自做自受。
- 當有人惡言相對的時候,我們往往把自己的感受當成我,把對方言語中的我也當成我,架構一個罵人的他,罵人的話,和一個被罵的我,然後自己和自己架構的境像糾纏互動過不去,自導自演,自做自受。
- 從日常的經驗中,我們可以分析,「當我聽到你講的話,心中不以為然」,其實是我的心取你的色相,再取你的語言相,順著十二因緣的觸受愛取有,內心產生判斷、感受、各種決定、最後再取一個「我不以為然」的相。
- 莫赫奈克與一羣熱切的年輕人在克羅埃西亞首都薩格勒布所組成的佛教團體修習瑜珈及武術的因緣,開始對佛教產生興趣。
- 事實上,講經說法的目的,是為了把佛法與更多人分享、為了讓人離苦得樂,而不在於換取供養。
2002年,前往紐約州象岡道場參加默照禪十,首次遇見聖嚴法師。 2006年,從聖嚴法師受菩薩戒,這也是聖嚴法師生平最後一次親自主持菩薩戒受戒儀式。 在中學年少時期就對探索人生意義有興趣的果醒法師,接觸佛法的最早因緣,是來自於當時讀高中的弟弟從佛學社帶回家的佛教書籍。
果醒法師: 楞嚴禪心-五講之五
認為個人須先有內在的轉變和提升,纔可能有更廣泛的生命改變,因而致力於禪佛教及解行相關的研修。 身為薩格勒布佛教中心的共同創辦人及董事外,她還擔任了禪瑜珈師資培訓學校的輔導師,同時也是禪修中心興建計畫的主要負責人。 果醒法師 果醒法師 她擁有印度研究與哲學碩士學位,著作包括《禪瑜珈:動中培養正念》。
古帝亞茲(Gilbert Gutierrez)有39年多的禪修相關經驗,包括對各種武術和氣功的研究。 2002年,他接受聖嚴法師傳法,成為目前居住於美國的唯一西方法子,在北美各地帶領禪期及講座。 經聖嚴法師同意, 繼程法師回馬來西亞教導禪修。 1985 年受聖嚴法師傳承法脈,成為法師的第一位法子。 繼程法師目前為馬來西亞佛教研究所校長,且為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區最受尊崇的禪修老師之一。 六祖說「本自具足」,這種天上地下唯我獨尊的氣派,沒有經歷過的也是一團霧。
果醒法師: 楞嚴禪心The Mind of Chan as Illustrated in the Surangama Sutra
說心是主,是王,這種絕對的,獨尊的,我們都還要一個相對的來襯託,才稍微有點瞭解心是主,身是僕(客);心是王,身是臣。 長恨歌裡頭說了,「從此君王不早朝」,是一個被情慾覆蓋的心。 假使這個心是有個太后垂簾聽政的小王子,那心態又是如何呢? 有名無實,被別人「王」去了,沒有實力,被別人控制的。 這位小王子最好趕快成長,也望太后早日昇天,否則等到「老王」登基,朝廷上下老態龍鍾,那就欲振乏力,心的作用微乎其微。 平常我們也可以把心比做大人,把身比做小孩,大人走得快,小孩慢吞吞地跟在後頭。
果醒法師: 果醒法師 主講
法師也慈悲的開示修行的關鍵是要有正確的知見,然後在知見的指導下練習。 果醒法師 具體的就是符合上面知見的由佛陀和祖師大德開發出來的方法,比如話頭和默照。 所以,在任何的時刻, 如果我們不給這個無始以來的能所對立取相的慣性加油,用反問或者其他的方法讓我們回歸自心,那就是真正的修行。
果醒法師: 果醒法師-楞嚴與默照話頭
妄念起是因為「心」開始去分別,用什麼分別? 心識中第八識-阿賴耶識的功能就是將發生過的事情、過去得到的經驗,像攝影機一件不漏的錄起來,等到類似的事情發生,我們就會用這些經歷作為依據來看待事情。 法師也常鼓勵大眾平常就要練習「好的不喜歡,壞的不討厭」,用這句話可以慢慢淡化我們的貪嗔癡。 果醒法師2025 太陽不會選擇要照的對象,跟太陽一樣,我們的心也應該是普照的,但通常我們的心會挑選特定的對象而著相。 選擇性的分別心及好惡心,造成我們狹隘的照見,自己創造煩惱痛苦,而不自知。 曾有一位女眾問果醒法師,為何修行如此精進,還會有男女的念頭?
果醒法師: 果醒法師出家因緣
被觀的念頭已經消失,我們卻以為沒念頭,其實是浮出一個「我沒有妄念」或是「我的心很平靜」的新妄念。 果醒法師 從日常的經驗中,我們可以分析,「當我聽到你講的話,心中不以為然」,其實是我的心取你的色相,再取你的語言相,順著十二因緣的觸受愛取有,內心產生判斷、感受、各種決定、最後再取一個「我不以為然」的相。 一般人的心非常粗,觀察不到內心的種種運作過程,心不斷的取一個相、捨一個相,再取一個相、捨一個相,取捨的速度非常快,我們看不到這個過程,我們只感受到「你講的話不以為然」。 「過去世曾經發生過的事情有沒有辦法知道?」「未來的事情有沒有辦法預測?」就從小到大所受的教育而言,這些問題是無法解答的,甚至還強調慾望是社會進步的原動力。 對此法師感到非常困惑與好奇,總不忘抓住機會去探索。 這樣一步一腳跡的探索過來,也漸漸鋪就了法師的出家修行之路。
果醒法師: 全部都是我,全部都不是我 — 果醒法師
地下電臺賣、直銷公司的假藥,就花大錢買來拼命喫,喫完再去洗腎,大家愛不釋手。 生命電視臺臺長海濤法師近日他在臉書上傳一段影片,大談面對丈夫外遇和別的女人偷腥時該怎麼辦,他主張「當假的看你就不會執著,假的」,引起了軒然大波。 【法鼓文化心靈網路書店】會員均享有10天(含假日)的商品鑑賞期。 果醒法師 如果您的商品欲辦理退換貨,請在取得該商品10日內,進行退換貨作業(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 安德列塞維克是在克羅西亞,位於格勒布市的一個佛教團體的創辦人,他在1975年首次接觸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