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覺寺位於樂清市芙蓉溪南支流龍潭坑,傍山依水,林木葳蕤,極為清幽。 除巍峨的大雄寶殿外,還建有云水堂、伽藍殿、居士林、放生池等。 我們在院內走了一圈,看到四處豎立不少石碑,鐫刻着藕益、倓虛、弘一等禪宗大師的法語。
- 寶覺寺的遺骨同時包含了二戰身亡的臺籍日本兵與日本兵,每年十二月都會有臺日人在此舉行追悼法會,寶覺寺因而也成為中日佛教文化交流中心。
- 不定期舉辦世界宗教文化交流研討會、佛教學術座談會、藝術文化交流研討會等活動,以多元化方式接引現代大眾認識佛法。
- 他在1950年代在關仔嶺開辦佛教講習班,並以五千元的酬勞聘請作家黃風為弘一大師寫劇本。
- 次年,中國佛教會將該尊木質的觀音像贈送給獅山勸化堂供奉。
- 宗心住持因此製做靈位,並發下宏願,欲將36,000名臺籍日軍遺骨自日本靖國神社迎回,可惜未能如願,宗心大師已圓寂。
友愛鐘在1966年12月7日舉行落成,由該寺主委林天發主持、臺灣中部警備司令鮑步超剪綵、駐中華民國大使島津久大啟鳴。 寺方為友愛鐘,還特地興建一座樓高四層的鐘樓,並請何應欽親題門匾。 赤銅古鐘,由堀部二三男發起,千名多日本人捐助,重七百四十公斤,鐫著「友愛永傳」,懸掛於友愛鐘樓樓頂,1971年1月2日落成,由內政部長徐慶鐘主持儀式。 在1952年報導時,記者稱讚寶覺寺在中臺灣觀光上,僅次於日月潭、八卦山。 寺身被記者以「建築雄偉外觀壯麗」來形容,左殿則設佛學圖書館,在正殿右前方還有七層寶塔,塔下設置假山、水池、和幾座石椅桌,插植著松柏和矮樹,還有紀念石碑等。
寶覺寺: 本覺禪寺: 日本環球影城公園前酒店
此寺收藏的解夢觀音又稱為「和平觀音」,二次大戰結束時日本複製多尊贈送各地。 記者朱復良也寫佛誕日時,不少日本人會來,除首推彌勒大佛,也推薦三寶佛、七寶塔、勸孝碑可看。 像是從搭郵輪到臺中港的日本遊客會到此、森喜朗也來祭拜過。 至於旅行社導遊出身、當地金龍裏裏長姚士偉在2010年接受訪問時透露,寶覺寺每日都吸引一兩百名日本觀光客參觀。 該像也是日本作家久正人作品《信長之槍》首集的取景之一。 像是曾有作家楊逵的好友、日本警察入田春彥的遺骨,後由熊本縣的遺族帶回日本。
次年護送玄奘靈骨來臺灣的日本僧團也帶來一尊同樣稱呼的木雕觀音像,而引起是否為日本國寶的爭紛。 次年,中國佛教會將該尊木質的觀音像贈送給獅山勸化堂供奉。 在祭祀時,日方的慰靈團會有隨團記者,還有一組四人穿著二戰期間日本海軍制服的小儀隊作表演。 在升旗儀式時,先升日本國旗、再升青天白日滿地紅旗,最末升日本海軍旗。 1957年,前臺灣總督、海軍大將長谷川清,整理臺灣各地日人墳墓及遺骨,4年後分別在臺灣北、中、南三地興建遺骨安置所。
寶覺寺: 本覺禪寺: 日本人與臺籍日本兵
七寶塔前方日式塚,碑上寫著「日本人遺骨安置所」,由井口貞夫大使所書。 1957年臺灣總督整理臺灣各地日人遺骨,4年後於北中南興建遺骨安置所。 寶覺寺的遺骨同時包含了二戰身亡的臺籍日本兵與日本兵,每年十二月都會有臺日人在此舉行追悼法會,寶覺寺因而也成為中日佛教文化交流中心。 朱復良在1998年採訪時,寺內有三座日本人奉獻的鐘,一是日本臺灣總督獻贈的梵鐘、二是日本慰靈塔建設會贈送的友愛鐘、三是戰後千餘日人集資鑄造的赤銅古鐘。
- 建築週遭設有紀唸佛陀初轉法輪的鹿野園、林木蓊鬱的華林園,以及佛像林立的菩提公園,徜徉其中,令來者沉靜身心,感受清涼法意。
- 鹿野園、華林園中並設有叩鐘亭,於此虔誠發願,以清淨心叩鐘,功德不可思議。
- 友愛鐘在1966年12月7日舉行落成,由該寺主委林天發主持、臺灣中部警備司令鮑步超剪綵、駐中華民國大使島津久大啟鳴。
- 像是從搭郵輪到臺中港的日本遊客會到此、森喜朗也來祭拜過。
- 寺內以友愛鐘樓、七寶塔、彌勒大佛塑像三樣建築最為著名,其中全身金色的彌勒佛的塑像高有七層樓是寶覺寺最醒目的指標,也成為來訪遊客駐足拍照的定點之一。
- 臺中寶覺寺位於臺中市北區,該區臨近各大臺中景點,包含臺中公園、臺中孔廟、臺中忠烈祠、臺中中正公園、民俗公園等,當您下次來臺中旅遊時,不妨到此一遊。
建築週遭設有紀唸佛陀初轉法輪的鹿野園、林木蓊鬱的華林園,以及佛像林立的菩提公園,徜徉其中,令來者沉靜身心,感受清涼法意。 鹿野園、華林園中並設有叩鐘亭,於此虔誠發願,以清淨心叩鐘,功德不可思議。 搭臺中市公車6、14、16、34、46、60、100、102路或仁友客運1、2、3、21、31、32路,在寶覺寺站下車。 這座高 22 米多的鐘樓,將日本 1964 年贈送的大鐘安置於頂樓,頂樓正面刻鐫有 寶覺寺 『 友愛鐘樓 』。 寶覺寺位於北區健行路,建於日治昭和2年(西元1927年)。
寶覺寺: 日本人與臺籍日本兵
兩側脅侍殿為祖師殿及伽藍殿,供奉禪宗東土初祖──達磨祖師與守護道場安寧的伽藍菩薩。 有感弘法之任重大,大和尚乃決定創建中臺禪寺,期以更完善的學佛環境,接引十方大眾。 地藏殿 ( 七寶塔 ), 除底層存放日人骨灰之外,其餘每層均供有如來聖像。 1982 年,日本佛教日蓮宗開始每年組團來臺弔祭這些亡魂。 二次終戰後,日本人在臺灣的遺骨主要收納在三個地方,北部在北投的中和禪寺,中部在臺中的寶覺寺,南部則在高雄市覆鼎金公墓。
寶覺寺: 旅遊王TravelKing
二戰時,許多臺灣人被日軍徵調參戰,戰死沙場者多達3萬多名,戰後卻無人聞問。 宗心住持因此製做靈位,並發下宏願,欲將36,000名臺籍日軍遺骨自日本靖國神社迎回,可惜未能如願,宗心大師已圓寂。 宗心大師為臺灣南投縣竹山人,曾皈依日本臨濟宗寺,民國34年返臺後,於寶覺寺宣揚大乘佛教。
寶覺寺: 臺中孔廟
而友愛鐘樓的樓頂安置有日本人所贈送重達一千臺斤之大鐘,另地藏殿前方為「日本人遺骨安置所」墓園,每年所到之日本觀光客不勝之數。 南投人,原為林錦東髮妻,臺中師範畢業,自京都佛教大學畢業後出家。 在1992年報導時,該寺的納骨塔租金是中部地區寺廟中最高價的,一骨灰位七十萬元,而最便宜的是五萬元的臺中市圓覺寺,普濟寺平均骨灰位行情也在廿萬元左右。 寺中的遺骨同時包含了二次世界大戰身亡的臺籍日本兵與日本兵。
寶覺寺: 寶覺寺
臺中寶覺寺為民國16年,來自福建興化的後果寺住持良達長老為宣揚臨濟宗所建。 良達長老為開山祖師,民國34年,臺灣光復後,已故第四任住持宗心大法師將寶覺寺發揚光大,讓該處成為臺中知名佛門淨地,也是中日佛教文化交流處。 具備外語教學中心、星象館、體育館、游泳池、資訊教室、圖書館、藝術大廳、風雨走廊、一般及專科教室等優質教學設施;以及可供全校教職員與學生住宿的宿舍大樓,設備最新穎、完善。 覺大和尚及當代名家所書經文,廊道兩側的藝文展示空間則陳設各類名家藝作,闡揚佛法藝術化的無上妙意。 寶覺寺2025 行經廊道,靜心閱覽,當能體契甘露法澤,顯發自性菩提。
寶覺寺: 臺中寶覺寺︱健行路寶覺禪寺︱靈骨塔禁忌︱祖先牌位進塔須知及晉塔流程
寺院內的解夢觀音佛像,是西元 7 世紀日本聖德太子所創建,共有 2 尊,一尊贈送臺灣寶覺寺;寶覺寺特建大悲堂供奉。 寶覺寺2025 覺大和尚深諳教化之重要,積極推動僧眾教育,以培育弘法之僧才;廣設精舍、推動各項法會及演講,以落實社會教育;創辦普臺國民中小學、普臺高中,以推展全人教育。 藉由僧眾教育、社會教育、學校教育等三大領域,將佛法落實於各階層中,令大眾皆能獲得佛法薰陶,以達安定人心之效。 寶覺寺2025 上惟下覺大和尚深諳教化之重要,積極推動僧眾教育,以培育弘法之僧才;廣設精舍、推動各項法會及演講,以落實社會教育;創辦普臺國民中小學、普臺高中,以推展全人教育。
寶覺寺: 臺中寶覺寺︱健行路寶覺禪寺︱靈骨塔禁忌︱祖先牌位進塔須知及晉塔流程
曾任臺中市佛教支會理事長,常舉辦冬賑、勞軍,在八七水災捐款一萬元、米一萬餘公斤,1960年獲好人好事代表。 他在1950年代在關仔嶺開辦佛教講習班,並以五千元的酬勞聘請作家黃風為弘一大師寫劇本。 中臺禪寺每年定期舉辦禪七、各型法會活動,並開設「中臺世界」網站,出版中臺山月刊及佛學相關書籍流通結緣。
寶覺寺: 日本人與臺籍日本兵
寺有俳句詩人羽田嶽水的俳句碑,上面寫「在菩提樹花下彌勒佛的微笑」,立於2008年10月30日。 寶覺寺2025 寶覺寺 羽田嶽水在日治時期在臺灣就讀師範學院,畢業後在今自由路上的居仁國中的前身任教。 他返回日本後,成立燕巢詩社,也會回臺灣與臺灣籍學生聚會。 臺中寶覺寺位於臺中市北區,該區臨近各大臺中景點,包含臺中公園、臺中孔廟、臺中忠烈祠、臺中中正公園、民俗公園等,當您下次來臺中旅遊時,不妨到此一遊。
寶覺寺: 臺中孔廟
學者翁佳音在此寺法會上結識了曾擔任日軍通譯的張子涇,進而於1989年替後者傳記〈海南遺恨:臺籍原日本兵回憶錄〉翻譯成中文,連載於《自立早報》上。 臺日兩方的海交會、南星會,還曾共同募款作紀念碑、和平觀音亭。 1990年11月25日舉行慶成典禮儀式,臺、日人士1000多人參加,由總統李登輝在紀念碑題頒「靈安故鄉」,謝東閔及黃尊秋等人也題頒「魂歸故土」等輓額。
而宗心在寺中闢建安置日本人遺骸的墓園,讓在臺日人於每年歲末集合寺中舉行追悼法會。 大佛座地500坪、寬10丈、像身高88臺尺、連同基座高100臺尺。 內部有七樓,從一樓到七樓的用途分別是民俗畫廊、民俗綜合館、古街館、農村館、民屋館、山地館、佛教館。
寶覺寺: 本覺禪寺: 日本人與臺籍日本兵
不定期舉辦世界宗教文化交流研討會、佛教學術座談會、藝術文化交流研討會等活動,以多元化方式接引現代大眾認識佛法。 由於奧姆真理教東京地鐵沙林毒氣事件在日本的影響,日本人對宗教的不信任感越來越高。 寶覺寺2025 即使是這樣看重宗教文化傳承的國家,也有人會已宗教的名義做起騙財的勾當,想想也罷,我們國家的一些旅遊景點寺廟又如何。 中臺禪寺有如一小型社會,自給自足,分工合作,藉由動中磨鍊,實踐「行亦禪,坐亦禪,語默動靜體安然」的禪門宗風。 臺中客運:88、71新民高中(健行路)站下;8、14-16、82、88、100、132新民高中(三民路)站下。
寶覺寺: 寶覺寺
同時,宗心大師向日本爭取,迎回今安放於日月潭的玄奘法師靈骨,對臺日佛教交流貢獻良多。 民國44年,日本全國佛教會為促進中日佛教文化交流,贈送日本國寶「解夢觀音」於寶覺寺供奉。 日本為感念戰後美國支援其國家興建,以及先總統 蔣公以德報怨之行,將兩尊佛像分別送給美國與臺灣。
寶覺寺: 本覺禪寺: 日本環球影城公園前酒店
寶覺寺位於臺灣省臺中市健行路上,建於民國16年,是一處寬廣清幽的參禪問學之地,廟宇為鼓樓式建築,主奉釋迦牟尼佛、藥師佛與阿彌陀佛三尊佛像。 大佛 前有一庭園廣場,廣場上曾經展示一座古意盎然的早期運煤火車頭,現在已經移至臺中民俗公園。 除了庭院盛景之外,寶覺寺也經常舉辦講經法會、齋戒大會,並出版月刊,是一個文教風格很盛的寺院。 是一處清幽的參禪問學之地,廟貌為鼓樓式建築,主奉釋迦牟尼、藥師佛和阿彌陀佛三尊佛。 寺內以友愛鐘樓、七寶塔、彌勒大佛塑像三樣建築最為著名,其中全身金色的彌勒佛的塑像高有七層樓是寶覺寺最醒目的指標,也成為來訪遊客駐足拍照的定點之一。 大佛前有一庭園廣場,又叫同心公園,園內陳列了許多小歡喜佛,或斜倚,或端坐,各具姿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