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境包括這個地球、這個世界局勢、誕生的這個國家民族、誕生的這個家庭、兄弟姊妹、自己的身體、聰明才智、靈性水準等等,這些都是我們過去的識心,造作了業,蘊藏在我們的八識田中,現在隨著靈魂的規劃,而投生到這樣的環境裡。 在訪客簿法鼓山的法師anran,沒有這樣的觀念,所以連想來和我討論的機會都沒有,而我要他回答這兩個問題,其實只有一個問題,答案也已經告訴他了,就是:「真心」。 只是他不肯接受,還要挑戰六祖慧能的說法。 大乘思想根源於般若經的甚深義和廣大行,故學習般若教法是必備的基礎。
- 南宋時因為楊岐派傳人、徑山寺住持大慧宗杲大倡話頭禪,使得臨濟宗一支獨秀,成為禪宗與漢傳佛教最具代表性的宗派。
- 義玄從黃蘗希運禪師學法33年,之後往鎮州(今河北石家莊正定)滹沱河畔建臨濟院, 弘揚希運禪師所倡啟「般若為本、以空攝有、空有相融」的禪宗新法、大張天下,後世稱之為「臨濟宗」,而臨濟寺也成為臨濟宗祖庭。
- 二十九年,在日軍淪陷區中已經安定,由五臺返回上海,適逢上應下慈老法師講晉譯六十華嚴,又聽講三年。
- 學習印度佛教思想史,可以更加敏銳和深刻地觀察把握整體佛教,對於破除佛法知見的迷惑,可達事半功倍之效。
- 中道佛學會會長如立法師、中道禪林方丈如源法師及多位遠道而來的法師們匯聚一堂,為中道禪林大殿剪綵及佛像開光。
第二個就甚深的教義上來講,他立足於佛陀的原始教說,就是阿含經,依般若經造論,然後把般若經空的思想,建立在阿含經的緣起、無我上,這樣匯通大小乘,整合了不同的大乘思想,開展出重視深智廣行的菩薩道。 如源法師,臺灣宜蘭人,1993依止上真下華老和尚出家,賜法號「如源」,外號「雪靖」。 (圖片:闞正宗提供)靈源法師禪淨雙修,為近代禪宗泰斗虛雲老和尚徒孫,法接臨濟正宗五十七代法脈。 平日以《梵網經》、《立教儀開蒙》、《大乘起信論》、《八識規矩頌》、《楞嚴經》等為修習,華嚴、四分律等則是親近慈舟、應慈等法師所學。 來臺後以建十方叢林道場,廣安海單緇素為己任,六十年至六十三年間在改建大雄寶殿後,靈源法師的心願已圓滿。 因此到了民國六十九年時,十方大覺寺平常的住眾出家僧已達四十餘人,居士眾也有十餘人,這對一個沒有寺產的道場來說,無疑是一個了不起的功德。
如源法師: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概要~中道佛學會
白聖法師,(一九0五~一九八九)這一段回憶和事實亦有些出入,說「道源法師在武昌佛學院任職 有年」,其實,道源法師僅是南京毗盧寺「僧伽訓練班」的學僧,並非任教於武昌佛學院。 如果要說道源 法師曾任教職,那是指和慈航法師在迎江寺的那一年。 剃度出家的道源法師很可能是在普靜堂潛浸四年之久,民國十二年二十四歲赴湖北。 漢陽歸元寺依覺 如源法師2025 清律師受具足戒,戒畢並留在寺內參學。
自1984年於臺灣福隆開山後,心道法師以慈悲與禪為宗風,提出「生活即福田,工作即修行」的生活禪理念,教育信眾要以「般若」的精神,在日常生活中照見自己澄淨的本心,以菩提心來利益眾生,獲得心靈的寧靜與滿足。 對於現代人忙碌的生活、虛無的心靈,靈鷲山以「平安禪」為簡易禪法,來引導人心,轉化社會,積極推展「寧靜運動」,亦即讓自己每天「心靈歸零」的平安口訣,幫助忙碌的現代人獲得平靜、充實與快樂的心靈。 靈源法師在臺弟子眾多,目前較廣為人知的有萬裏靈泉寺的惟覺法師,惟覺是法名,字號是知安,是民國五十三年二月十九日於大覺寺出家。 另一位目前大覺寺的住持見性法師,浙江天台人氏,現年六十六歲。 自從靈源法師往生以後,見性法師定期、長期負責大覺寺唸佛堂的主七工作。 還有一位是北投農禪寺的聖嚴法師,江蘇南通人,民國十九年生,是臺灣第一位博士比丘,在禪學研究上素有成就。
如源法師: 講義
因為自由意志的原因,每個人投胎後,因為各種因緣,或許會有些許行為的差別,而造成不同平行世界中有不同的結果。 當然要看前世造的因,因上的缺失,靈魂會以中立的立場,來規劃下一世該如何得到進化的機會,而造業的識心會迫不急待地準備再來到這個第3維度的地球,再度接受挑戰,但第3維度的地球考場,是一個關書測驗,必須消除記憶,重新開機。 2012年 / 如源法師為報恩師真華老和尚及羅東各界大德護持之恩,假羅東展演廳演講「活在心經的自在中」,弘法報恩。 如源法師2025 從此至今,兩位法師每年往返臺加兩地弘法利生。
「穎州官妓口作蓮花香。蜀僧曰。此女前為尼。誦法華二十年。」誦法華經而轉世為妓。 「為常人。為女人。為惡人。」亦不可謂參禪誤之。 佛教反對這種見解,認為五蘊由業的牽引逐漸產生變異,沒有主體「我」的支配(我說明:有主體的真心,但真心沒有支配、主宰的作用。 如源法師 「緣起無自性」,是說自身相、自心相是無自性的;「緣起性空」,則是說雖然一切是緣起,但眾生、花草樹木,都有空性,都有真心。 現在竟然以「緣起無自性」去打「緣起性空」。 一旦能夠達到700的靈性水準,就可揚升到第5維度的星球去生活在伊甸園裡,成為開書測驗,專注於靈性的增長,而毋須擔憂生活的物質所需,因為已經達到「一切唯心造」,那時,我們的自性就可以創造萬法。
如源法師: 說明
如立法師現任中道佛學會會長,負責中道的行政事務,引導信眾禪修和英文授課。 如源法師現為中道禪林方丈和中道佛學會主講導師,曾親近臺灣高僧上印下順導師,精通導師的思想。 月色之書彷彿有智慧一樣,他故意奪走了一部分,這樣就可以讓黑暗王不能分食紀韶喑的靈魂,因為紀韶喑如果死了,在鬼娃娃身上的一部分神權也會消失,只要召喚契約沒有消失,就證明另一個世界的紀韶喑起碼還活著。
如源法師: 佛學入門雜阿含經第92講
義玄從黃蘗希運禪師學法33年,之後往鎮州(今河北石家莊正定)滹沱河畔建臨濟院, 弘揚希運禪師所倡啟「般若為本、以空攝有、空有相融」的禪宗新法、大張天下,後世稱之為「臨濟宗」,而臨濟寺也成為臨濟宗祖庭。 因其禪風比較剛勁,故而後世與理論較為細密的曹洞宗相比,稱「臨濟將軍,曹洞士民」。 如源法師 民國五十三年四月是十方大覺寺落成後的首次傳授三壇大戒,在一個月的戒期中參加求戒的四眾弟子共三百一十三人,靈源法師任羯磨,道安法師任教授,隆泉法師任開堂。 三壇大戒後靈源法師有感於僧伽教育的重要,遂籌辦「大覺佛學院」擬作育僧材,可惜因緣不足,未及一年學院停辦,一直到靈源法師圓寂,佛學院一直處於停頓狀態。
如源法師: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概要第10講(完結)
補特伽羅攜帶著業,從前世轉生至後世,形成各種不同的生命型態。 ,其他部派認為,補特伽羅若是實有,則類同於外道所說之我(我說明:補特伽羅是指真心的話,那麼就是實有,但祂沒有支配、主宰。 不僅如此,這個空性(佛性、如來藏、真心、般若、法身)遍於一切有情、無情,一切處,在楞嚴經中稱如來藏遍於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尼古拉特斯拉稱之為以太。 如源法師 如源法師 所以只要揚升到第5維度,是不會再下墮來我們這個第3維度的地球,當然,若他發願來則不會被阻止。 這和佛教所言,在欲界天福報享盡就會下墮,是完全不同的觀念。
如源法師: 講義下載
一九五轉赴臺中就讀「臺中佛學院」,為第一屆學 生,不久學院改組為「臺中佛學書院」,一九五八年畢業。 後旋又入新竹「靈隱佛學院」就讀,翌年元旦受 沙彌戒。 「妙」是不可思議,這個法到了不可思議的時候,纔是妙法。 我們想要得到這個妙法,就要在我們的心裡頭法耕這一塊心田。 為利益廣大觀眾, 慈悲電視臺製作『清涼法語』節目,敬邀諸山長老、青年法師上座說法,針對不同探討主題,以佛法的圓融智慧,指引觀眾一條圓滿成就的路。 後來道源法師在北平廣濟寺每年冬期的開壇傳戒,連任六次教授阿闍黎,在戒期中詳解 三壇戒律,因此有人乃稱近代於傳戒會內,講演戒律,乃自道源法師開始。
如源法師: 禪林方丈
可以知道:靈性的提升遠比積福、培福、種福田來得重要得多。 無我、空、解脫涅槃,再說一遍,這是高等的智慧、般若,不是一蹴而成的,莫要好高鶩遠、捨近求遠、眼高手低,千餘年來,信仰佛教的信徒,窮其一生,有多少人能夠成就? 其實達到第5維度的靈性水準、第5維度的星球,生命就可以專注於靈性的繼續揚升,不再需要為了生活、生存而去競爭、鬥爭。
如源法師: 思想
這裡講和外境的衝突所引起的苦,依照「一切唯心造」而言,外境是我們識心所造,主因是我們的心所曾造的業,現在依緣而現前,稱為自作自受,因為以前造作的業,是對待另一個我之故。 但這裡一直強調要去我執,且認為是唯一的方法,這就讓佛法成為高不可攀的崇高理想了。 將有為法的無明,套在無為法「法身佛」身上,那是訪客簿anran的思惟,這樣的觀念沒有辦法解說「一切唯心造」、「自性能生萬法」。 我們這個世界的阿羅漢沒有證到法身佛,所以不能說出這樣的字句,而以為宇宙沒有一個造物主。 這和靈魂規劃有相當的關連,正因為我們沒有對另一個我有正確的身口意,所以命終回到第4維度後,那時才明白生前的所作所為存在缺失,認為自己可以做得更好,所以又迫不及待地回來繼續修正上一世的作法,但記憶被抹去,只能重新開機再來走一遍。
如源法師: 佛教入門~雜阿含經講要~中道佛學會
上如 下源法師 講經系列課程 藉由 由淺入深的經藏教學說明 如源法師 希望初學或者想深入法海三藏者 皆能獲得利益 如源法師: 如源法師,臺灣宜蘭人,1993依止上真下華老和尚出家,賜法號「如源」,外號「雪靖」。 1999年於上印下順導師所創辨、中華佛教最負盛名佛學院之一福嚴佛學院高級部畢業。 於佛學院高級部畢後,法師深感自身雖有充實的佛學背景,但學術訓練仍有不足,更期昐能有一佛學研究的國際觀,故決定離開臺灣赴加拿大深造。 進而於2001年進入卡爾加利大學就讀,以期能有一完整的學術訓練歷程。
昭華呼了一口氣,他沒有好奇寶寶一樣去問,你怎麼認識我爹這樣的廢話。 自己的雙腳已經潰爛,皮膚早已經燒焦,血液從皮肉中滲透流入履魔具中,履魔具中裝了一層的血,十分的滑溜。 如源法師 身體同樣如此,昭華無時無刻不被煉獄折磨。 但是昭華還沒來得及反應過來,一股力量從這個軍法師體內湧出,爆發而出,把昭華推出數米遠,這一槍也並沒有拿下首級。
所以,最簡單就是問他:見到諸相非相了嗎? 這騙不了人,個人認為證入空性的人,絕不會落入斷滅見。 苦是過去世我們沒有處理好的事情,再度讓我們靈性晉升的一個機會,當把握良機,提升我們的靈性,主要就是耶教所言的愛,以愛來對待苦,就是以愛傳遞給那些讓我們受苦的對象。 方法,四聖諦是有次第的,為什麼它很重要?
回想當初我在福嚴佛學院依止恩師出家的情形,恍如昨日。 在我近三十年的出家歷程中,如果說導師的人間佛教理念是我思想的引領者,那麼恩師則是我實踐這種理念的典範和推動者。 學習印度佛教思想史,其目的主要是讓我們對佛教思想在印度的流變發展有一概括性的認識。
如源法師: 佛學入門雜阿含經第90講
完全說的不是同一件事情,這就是訪客簿法鼓山法師anran所犯的錯誤,以致於他無法解說「一切唯心造」、「自性能生萬法」。 這和「中觀」沒有絕對的關係,意思是:不必瞭解「中觀」也已經有這樣的理論了。 其實西遊記這樣的故事很多,不是隻有這本裡面寫的,他寫下的是另外一個時空的西遊記。 如源法師 像這樣子另外一個時空的西遊記,多到數不清,但是大致都類似。 原來我們想像的世界,是這麼多元,這麼複雜。 阿含經說緣起,說我空,但沒有究竟的法空,所以阿羅漢不能說達到了「中觀」,十地菩薩才成就「中觀」,所以是不能將大小乘匯通成功的,十地菩薩說「中觀」,那才名符其實,其他人都是霧裡看花。
如源法師: 第二百一十二章 陰謀
於2013年取得卡爾加利大學宗教學博士學位。 現為加拿大中道禪林和中道佛學會方丈和導師、臺灣中道佛學會負責人。 曾親近過當代臺灣高僧上印下順導師,精通導師思想,並曾擔任卡爾加利大學約聘講師。 (圖片:闞正宗提供)依史料,道源法師在民國十七年親近慈舟於靈巖山,時間約一年,民國二十三年至二十八年間曾或長或短 如源法師2025 地追隨慈舟於各方。 慈舟一生「教弘賢首;律持四分,行宗淨土」,明顯影響道源法師的是戒律與淨宗。
說三法印只緣於緣起論,那代表,只要因緣合和,每個人都可以成為阿羅漢、初地菩薩,一個人沒有成阿羅漢、初地菩薩,是因為因緣不合和的緣故;一個人是否功成名就,都是因緣合和。 每個平行世界都會有不同的結果,這除了每個平行世界的因緣或有差異,每個人的自由意志在各個平行世界也佔有相當大的影響力量。 小乘佛法忽視了心的力量、自由意志的力量,這是因為阿羅漢不明瞭「一切唯心造」之故。 體驗以前我們帶給其他人類的痛苦,學習什麼? 學習以愛心對待另一個我,開悟就是靈性水準達到一個高的水平。 他沒有說到空,因為空是第13維度的境界,一般人達不到,佛教以成佛的13維度為目標,這對絕大多數人都是一個好高騖遠、不切實際的理想。
另外,龍樹菩薩沒有強調華嚴經的「一切唯心造」,這是一大缺失。 證到「青青翠竹,盡是法身;鬱鬱黃花,無非般若。」的人,觀到花草樹木的真空妙有而見到如來。 這在說:花草樹木雖有相,但其性為空,因為都是法身佛變現的,當你能夠見到法身、般若,你就見到佛了,這就是金剛經「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的意思,而不是要看到佛的肉身,肉身是相,是無常的。
1999年於上印下順 導師所創辨之福嚴佛學院高級部畢業。 於佛學院高級部畢後,法師深感佛自身雖有充實的佛學背景,但學術訓練仍有不足,更期昐能有一佛學研究的國際觀,故決定離開臺灣赴加拿大深造。 進而於2001年進入Calgary 大學就讀,以期能有一完整的學術訓練歷程。 現為加拿大、臺灣中道佛學會負責人,卡爾加利大學約聘講師。 雖然般若沒有這樣說,但已經代表了這樣的意義,「青青翠竹,盡是法身;鬱鬱黃花,無非般若。」,這就在說:無情即是法身、般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