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開放式2025詳解!(持續更新)

請求權基礎、法之適用與案例研習 王澤鑑/臺灣大學名譽教授 法之任務與法律人的能力、請求權基礎、法律解釋、法之續造、法律漏洞與漏洞填補、案例研習。 內容涵蓋國小、國中、高中及高職各版本教科書個科目題庫,以及閱讀素養題目。 本課程從基礎到應用,將以案例分析的方式帶領學員們瞭解毒理學基本概念、藥物動力學、接著討論四大生活常見食品安全問題 (蔬果中殘留農藥、食品中毒、食品添加物及基因改造食品),從生活實例中正確學習健康風險評估,面對生活中無所不在的食品安全問題。 從地、水、火、風、社羣與經濟等五大面向,探討其永續經營之道。 以可觀察的自然運作為出發,並反思當今「不永續」的原因,並以生活可改造的角度切入學習「永續之道」。

  • 另設有「臺灣聯大國際學位學程研究生獎學金」獎勵成績優秀的學生。
  • 而線上學位(Online degrees)至今則是有7所來自英國、澳洲的大學提供學士、碩士學位申請。
  • 開放式課程(OCW)源起於1999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之開放式課程計畫。
  • 本校效法OpenCourseWare精神,將精選特色通識與專業課程拍攝製作成符合SCORM標準之數位化影音課程,分享及推廣教學成果。
  • 未來,江蕙如教授希望統合相關主題的課程,做出一系列科普課程淺談專業,讓博大精深的專業科目也可以變得好懂有趣,好讓還在為未來徬徨的孩子有更多機會接觸到相關課程,讓他們擇其所愛、愛其所選。
  • 內容涵蓋國小、國中、高中及高職各版本教科書個科目題庫,以及閱讀素養題目。

宜大數位學習M園區是由數位學習資源中心建置的平臺,採用開源碼的Moodle線上教學系統,希望能提供宜大學生多元的學習方式。 本校於2013年1月1日加入臺灣開放式課程聯盟,並建置本校開放式平臺,提供本校學生以及一般學習者更多元學習空間。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推動開放式課程以來持續接收到來自各方學生、學生家長與自學者的熱烈迴響…

大學開放式: 教育部

根據各院系分類,如文學院、理學院、社會科學院、工學院、管理學院、法學院、教育學院、通識中心及語言中心。 或按主題分類課程,企管、能源、工程、健康與醫藥、人文、數學、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社羣研究、教育等等。 中央大學亦於2008年開始製作開放式課程,已開設有28門課程,222堂講座,與全球共享中大優質的教學內容。 隨著MOOCs課程概念興起,從2013年起結合校內教學卓越計畫,由「微積分先修」課程做為前導,開始了中央大學磨課師課程的大門,並在2015年推出自創品牌NCUx,共打造10門磨課師課程,並期許未來能打造自己專屬的華文品牌。 北藝大開放式課程平臺致力於鼓勵及協助本校教師參與開放式課程,每學期開設1至3門課程,打造多元數位學習管道、分享藝術教育教學資源。

知識達提供開放式探索微課,作為自主學習的來源,培養個人興趣、或在暑假自學的入門課。 基礎程式概念入門,透過圖形化介面教學,適合國中以上的入門課程。 本課程藉由教材閱讀、中草藥園導覽、養生茶飲調配及影片欣賞等多元教學法,介紹日常生活中常見之中草藥,包括校內之藥用植物及中藥店常用之中藥材,讓學員瞭解中藥概念及一般應用原則,對中藥的性味、功能及其主治有所認識,應用中藥進行疾病防治和養生保健應用於臨牀及日常生活。 本課程介紹了主要的新興再生能源方案的技術和應用案例,使學生對再生能源能有一定程度的認識與瞭解。

在教學過程包括各種再生能源技術進行介紹,同時亦把再生能源發電技術的優缺點同時進行比較,並著重於臺灣未來可能應用部分,讓學生了解清潔能源的未來與在地可實現性。 本課程從南島語族的起源為原點,帶出臺灣原民生活之各面向議題,引發學員學習動機,並以「探詢南島根源」與「再現南島榮耀」的角度,彰顯臺灣原住民族優質的社會文化特徵,並提供臺灣社會對原住民的瞭解與學習。 介紹一般生物化學中脂肪的概念,教授學員瞭解脂肪之基本結構、分類與功能,認識並瞭解脂質之消化吸收。 討論日常生活中脂質之需要量與攝取原則等相關議題,引發學員自主學習動機。 ◆ 臺師大開放式課程以開放學習為原則,服務對象包含本校教職員師生、校外社會人士、其他國家地區使用者等皆可免費使用課程。 (adobe flash終止支援致課程影音無法觀看者,部分已轉為影片檔提供;如仍欲觀看flash課程影音包,需使用支援flash的瀏覽器例如:Puffin瀏覽器(android、iOS有免費版)、百分瀏覽器觀看。

大學開放式: 姚立德推「開放式大學」 隨進隨出拿學位 收藏

即使有些學校提供申請入學管道,但仍有招生名額與修業年限的限制,修業年限一到,無法畢業就得退學。 「我不喜歡『困境』兩個字,因為天底下沒有太多事是no way out!」教育部政務次長姚立德接受《評鑑雙月刊》專訪時如此表示。 大學開放式 他直言,人才培育跟不上產業創新需求是臺灣高教最大的挑戰,為了衝破高教「困境」,他提出多項創新點子,最具突破性的是擬推動大學夜間部繼續教育學制轉型為無修業年限的「開放式大學」,開設符合產業需求的課程,不僅免筆試入學,還可終身隨進隨出、累積學分拿學位。 目前全臺最大的免費線上教育平臺,提供超過1萬部涵蓋國小到高中課程的教學影片,以及4萬題練習題,以數學、理科為大宗。

短期課程(Short courses)目前共有525門約2到6週的課程,除了學術或專業課程外,還提供如何寫歌、如何成功面試等多樣不同面向的課程。 而線上學位(Online degrees)至今則是有7所來自英國、澳洲的大學提供學士、碩士學位申請。 同學之間的相互關注與討論促成學習上的動機,使得課程學習並非單靠老師的個人魅力來引導,而是透過學生們之間熱烈討論、不同觀點所建立起的橫向連結,創造出更好的學習環境,讓學員們更有意願完成整個課程,而在2016年FutureLearn的官方部落格指出,有24%的學生在註冊後完成了整堂課程。

大學開放式: 大學問

而在教學上,相較單向講授式的教學,FutureLearn在課程設計上更加註重同儕之間的互動,認為最佳的學習效果必須建立在師生、同儕之間的雙向互動。 故平臺在留言區增加了「書籤」、「關注同學」兩種功能,並依此作為分類留言的類別,以方便學員互動與搜尋。 當然,學生也可選擇二專前二年唸完後,一邊工作一邊念二技,教育部會將業界與學校結合在一起。 不過「2+X+2」只適用於二專加二技的新學制,無法套用在其他學制上;因為二專是終結式教育,學生唸完已經具備工作能力,而一般大學一、二年級還在修共同科,不能相提並論。

大學開放式: 開放式教育平臺| NCKU

著重以社會上實際發生的生動案例輔助說明,提升學生對學習刑法的興趣及接受度。 法學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技巧 陳聰富/臺灣大學法律學院教授 大學開放式2025 從自身經驗出發,針對論文環節如何完成進行描述。 論文寫作的過程也將幫助自己成為一位更好的法律人,日後從事法律相關工作時更是受用無窮。

大學開放式: 課程故事

在求職就業上,FutureLearn依照職業類別來提供該職業所需技能的訓練課程,以清單模式方便就業者搜尋與選課。 大學開放式2025 而在疫情肆虐的情況下,FutureLearn也與英國教育部合作,開設一系列就職進修課程給因疫情肆虐而工作受影響的人。 英國系統的MOOC平臺雖然起步不如Coursera、edX早,但課程的選擇上更為多元,在線上課程市場羣雄並起的今天,FutureLearn強化連結企業需求與學習目的,將職場所需能力與課程教學內容相互結合,以發揮最大訓練成效。

大學開放式: 開放課程 (

清華大學則在邁向頂尖大學計畫的資源支持下,自2008年起逐院進行數位課程的教材錄製,無償地提供大眾一覽清華大學優質的教學,至2020年清大開放式課程約錄製140餘門課程,分為工程、自然科學及人文社會三個學羣,每月平均造訪人數約5-8萬人。 2014年起則積極發展「磨課師課程」,該課程可提供教師於校內進行之翻轉教室或師博課(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POC),學習者也能於開課期間與教師、助教進行線上輔導,並透過文字及虛擬討論室互動,本校學生通過課程者給予學分與證書。 目前清華磨課師課程將以人工智慧、物聯網、金融科技為重點發展課程。 外國語文學系-劉美君教授,無懼於截然不同的開放式課程型態,投入開放式課程期待可以讓更多人上到課,習慣於各類演講,沉浸在教學的過程中讓錄影繪聲繪影,並且積極開出各式各樣課程,例如:功能與法學、語法與構詞等等課程,讓無論是對語言學有興趣的高中生,乃至於想要一窺語言學精妙的研究生,都可以透過OCW學習。 並且得益於美式教育,強調做個”Great Thinker”,讓學生從旁觀者轉變成參與者,讓學生更加熱情,化被動為主動,實踐翻轉教室的精隨於課堂之中。

大學開放式: 課程專區

民法總則 陳聰富/臺灣大學法律學院教授 為民法第一編總則的規定。 民法總則為學習法律者最基礎與入門之學科,因而本課程將十分注重學生對於民法基本理論之認識。 得益於以前的電磁學教授,陳振芳教授主張無筆記授課,讓思考不受限制,幫助學生找出癥結。 「我們定義的好學生,是乖乖坐在下面。」劉教授認為,要改變這樣傳統的看法,只有從教育開始,這樣的影響不是隻有考試、學歷,甚至到職場,學生失去自信走向未來,這樣怎麼做臺灣的棟樑,撐起臺灣的一片天?

大學開放式: 工程數學

開放式課程(OCW)源起於1999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之開放式課程計畫。 以分享學校教育資源、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的精神,將該校課程與全世界共享,讓校內外學生與自學者能配合學校之進度,隨時隨地、免費且無國界地搜尋、自由觀看或下載各課程的教材外,進行自我學習與提昇。 而MIT也因推動成果豐碩,2002年組織開放式課程聯盟(OpenCourseWare Consortium,OCWC),來自全球各地的大專院校陸續加入該組織並參與開放式課程之推動,開放分享各校專精的課程知識領域,此聯盟目前約36個國家,超過206所大學暨非營利組織參與。

屆時,證書上就會有你的名字、課名、提供此課程機構的Logo標章,以及專業夥伴和最高領導人的簽章。 技職教育第三個問題是產學落差,導致有些企業寧可缺人,也不聘科技大學的電機系畢業生,令人遺憾。 大學開放式2025 教育部會重新評估高教司與技職司的經費,根據人才培育目標努力衡平兩邊,希望每一筆錢都能用在刀口上,發揮更大效益。 大學開放式2025 【答】:我認為,真正能解決少子化問題的方法只有大學退場和繼續教育,尤其當學生總人數減少後,只要大學數量隨之變少,每一所學校還是能招到一定數量的學生。 3.教學計劃內容填寫欲開課程之教學目標,教學內容與進度,實施方式,評量標準,主要讀本與參考書目等資料為主,欲開課程之教師務必於學生選課前登入教師資訊系統填寫該資料,以利學生網路選課。 我們可以從生活中觀察實際發生的案例,學習如何像法律人一樣的思考,藉此訓練法的思維,培養自我的邏輯論證能力。

大學開放式: 國立中正大學推廣暨數位中心

且「限時免費」的修課制度似乎有助改善線上課程完課率低的問題,而穩定的財源收入更是確保線上課程平臺能長久經營的生存之道。 教育部最近也會推出「展翅高飛」計畫,鼓勵五專與企業合作,由企業提供每人每月6千元以上的獎學金「預約」優秀的專四、專五學生,畢業後直接進入公司服務。 教育部也會幫這批學生付學雜費,以鼓勵專科生畢業後先進職場,未來可隨時再透過開放式大學的管道取得大學學位。 2001年開始,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將所有課程的相關資料上網,稱為開放式課程網頁,是一個免費而開放的教育資源,供全世界各地的機構、學生和自學者使用。 大學開放式 2002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組織國際開放式課程聯盟,國外院校陸續加入該組織並參與開放式課程之推動,期盼提供學生與自學者多元學習管道,讓所有人都能夠平等、自由的接觸知識,進行自我學習,達到終身學習的目標。

4.「冠心病醫療處置及居家健康照護」課程瞭解疾病原因、診斷之相關實驗室檢驗及檢查、內外科治療方式、醫療處置後的護理照護、營養、藥物、復健,及日常生活自我照護之注意事項等。 ◆ 大學開放式 網站上課程皆在授權等法律之下建置,敬請各位使用者以學習或學術專業交流之方式為善使用,並且尊重講者之智慧財產權、版權等法律權益。 本校效法OpenCourseWare精神,將精選特色通識與專業課程拍攝製作成符合SCORM標準之數位化影音課程,分享及推廣教學成果。 中正大學致力於在OCW上分享課程教材,雖然OCW對任何人都是免費的,但是我們的網站維護與發佈課程內容並非沒有成本。 由您的捐贈可以幫助OCW發佈、收集、數位化,並在講師課程教材發表前解決其版權問題。 陽明交大13日舉辦「風華再現、博愛漫談」線上講座,由環宇電臺《陽明交大幫幫忙》節目主持人、交大電信工程系校友林宏文擔任主持人,邀請交通大學第一屆校友、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董事長與陽明大學第一屆校友、上騰生技董事長張鴻仁董事長分享母校如何改變他們的一生。

大學開放式: 教育與知識

111學年度科技校院辦理多元專長培力課程招生校系已經教育部覈定,共計18所招生學校、102個系組/學程、1178個名額,已公告於《開辦校系資訊查詢》頁面。 四校學生可依其生涯規劃及志趣考量,經由申請即可跨校轉入不同領域系、所和學位學程就讀,且可跨校逕修讀博士學位、跨校選修學分學程、跨校修讀輔系及雙主修。 系統內提供了優質以及多元化的選擇,讓學生在一校就讀即可享受其他三校的資源。 102學年至108學年度已有88名學生成功跨校轉系所,至2020年已超過半數的跨校轉學生如期畢業,另有4名學生跨校逕修讀博士學位,106學年至108學年度已有8名學生跨校雙主修及9名學生跨校修讀輔系。 無論是工作中、放長假,還是學生階段中,除了給自己「興趣」的最小成本的嘗試,也能透過這些學習,為自己的「未來的選擇」累積出準備的籌碼。 1號課堂 App:臺灣第一個自製音頻 App,由遠見天下文化集團推出,被稱為是臺灣的得到 App,在地化的內容,推薦給大家!

另一方面,對於教師而言,開放式課程不僅可讓優質的課程資源公開,也可成為其他教師或新進教師的備課參考資源。 法學方法-判例研究與民法發展 王澤鑑/臺灣大學名譽教授 大學開放式 百年民法發展與法學方法、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法學方法論的實踐。 刑法總則 蔡聖偉/臺北大學法律系教授 重培養學生對刑法基本概念及基礎原則的理解,以及對體系架構的掌握能力。

二、「DIGI+ 大學開放式2025 Talent數位網路學院」提供超過百門專業線上課程,橫跨五大領域,包含人工智慧、資料科學、智慧聯網、智慧內… 開放式課程將著重在收錄大師講座、校內教師經典珍藏和原端電子書。 國立宜蘭大學自92年升格為國立大學學開始,便致力於數位教材及遠距教學,協助將教學、教材數位化,以作為新進教師教學楷模、學­生補救教學的管道。

如仍欲觀看flash課程影音包,需使用仍支援flash的瀏覽器例如:百分瀏覽器、Puffin瀏覽器(android、iOS)觀看。 全球產業界在新冠疫情過後已加速數位轉型腳步,基於全球高等教育環境快速轉型與變革,國立清華大學重新思考未來學習的面貌與未來大學的方向… 111學年度大學校院辦理學士後多元專長培力課程專班申請續辦校系已經教育部覈定,通過名單如下表,共計29所大學及科技校院、140個系(組)及學位學程、1709個名額,歡迎踴躍報名,請留意各校網站招生簡章公告。

大學開放式: 大學情報

這些問題教育部都會好好釐清,包括法規、部裡同仁和學校的觀念,都必須做很大的突破。 我認為,如何改變大學的教材教法以配合產業需求,是臺灣高教最大的挑戰! 大學教學需要翻轉,許多老教授靠一本教材教了幾十年,但中小學老師的教材教法卻活潑得不得了! 【答】:國外有些大學已經跟隨國家產業的發展,重新調整課程、教材與教法,我們也不能再故步自封,必須加緊腳步與國際接軌。 教育部將編列經費與國外技職校院合作,針對國家所需的新興產業,引進新式教材教法和師資,直接進入大學培訓種子教師,引導大學開設相關課程,培育市場所需的人才。 只要教育部找到適當的引進管道,相信一定有大學願意配合接受培訓與開課。

大學開放式: 學習資源 / 線上開放式課程

面對職場的態度,將承襲學生們二十年所學,要如何改變現狀,大學是最後一道分水嶺。 劉教授希望OCW能保持住這股風氣,讓學生能找回失去的熱情,做一個教育的先鋒者,劉教授不畏懼時代的變化,精益求精、在教育的位置上做好教育這件事。 從OCW得到各式各樣的回饋,例如:在美國工作十幾年的人為了工作需求而學習語言學、兩岸三地各大學生的回饋等等,為了讓更多的人可以瞭解語言學,考慮到弱勢族羣而提出逐字稿的要求,這些都是希望有更多學生可以從中獲得更多。 並且配合學生的積極性,在課堂中去改變配合時代的變化,即便學生風氣不如以外,依舊不放棄於每一個學生,採用自學的方式,讓學生在課堂中自學並討論出自己的心得,即便是興致缺缺的學生,也會不停地去點燃他們的熱情。

大學開放式: 課程大綱

這一切的一切,都是來自於各式各樣的回饋,讓劉教授能勇往直前,支持美式教育的在地化。 每週配合課程內容小湯老師會提供隨堂測驗,來幫助各位學員快速確認是否瞭解本次的上課內容,另外也會安排期中考、作業、討論區提問來瞭解各位學員的學習成果。 藉由生化系列課程,瞭解生命科學及生物醫學之相關研究現況與未來發展趨勢,並培養學員批判性思考及主動學習之能力。 為推動數位教學之發展目標,建立多元且高品質之特色課程,以分享教學經驗與資源,促進跨領域合作,及提供社會大眾終身學習機會。 全球產業界在新冠疫情過後已加速數位轉型腳步,基於全球高等教育環境快速轉型與變革,國立清華大學重新思考未來學習的面貌與未來大學的方向 。 此課程希冀透過各院院長的觀點,一同探索未來學習的樣貌,以激盪更多高等教育的火花。

「其實老師可以學一點補習班的方法,他們為學生想怎麼樣才能記住東西,他就是要幫學生做這些事情,但大學的老師都在想學生就是要自己學。」讓大學的教育融入補習班式的思考,為學生思考怎麼學習,而不僅僅是要求學生思考,這是他對大學教育的期許,也同時是臺灣教育可以思考的另一片天。 電子工程學系-江蕙如教授,在一次因緣際會,偶然接觸了國外MIT的開放式課程,從此之後致力於交大開放式課程的拍攝,目前已有邏輯設計課程。 「這些課程讓大家可以不用去上MIT也能一窺學術的殿堂。」江蕙如教授將一次經驗回饋給大眾,為了讓無論是不是在學的學生都能接觸大學的資源,提供了基礎的課程給所有人學習的機會。 每個學程的師資由45~75位四校不同領域的教師組成,目前已有來自16個不同國家之碩博士生共93位。 另設有「臺灣聯大國際學位學程研究生獎學金」獎勵成績優秀的學生。

大學開放式: 相關網站連結 Links

電子物理學系-陳振芳教授,不單單只是將既有教材重新拍攝至開放式課程上,同時對於實體教室上課內容的更新,讓學生同時享受到兩種角度的學術視野。 「一邊是現成課本已有的東西,一邊是從無到有創造的東西,要是他們發現是一樣的東西一定會嚇一跳,對學生會幫助很大。」為了讓學生可以學到更多,陳振芳教授歷時兩三年想出一套截然不同的電子學課程,讓學生在課外時可以上正規的電子學課程;課堂上可以學到另外一套全新的電子學,好讓學生不放棄課堂的機會。 由臺灣大學建置,提供160門以上優質課程,包含各學系極具特色之基礎、專業課程、共同必修課程及通識教育課程。 另提供教師備課後遠端進行教學和指派學生學習內容、測驗與作業等學習活動。

本課程著重於教導學員學習中藥基本概念及一般使用原則,並介紹各種中藥的基原、性味功能、藥理、用法及其禁忌,冀使學員瞭解如何正確應用中藥進行疾病防治和養生保健。 本課程安排從中藥基本理論、中藥網路資源、藥用植物資源、中藥炮製、藥膳、茶飲及中草藥養生保健作摘要介紹,使學員對日常生活周遭之中藥有更正確之認識。 提供學員於中醫藥相關產業技術之技能與知識,在專業素養之外結合養生與中草藥應用的課程學習,提升學習興趣,增加學員對中草藥的認識及功效。 開放式計畫的內容除了一般課程外,包含校園美景野餐、餐廳、住宿、運動場地、教授計畫等大量的資源,皆可以對外開放。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