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戰爭末期,這些場地是日軍神風特攻隊的基地之一。 十五、考生可同時報考本校當學年度不同系所學程(班、組)之甄試及一般入學招生考試,如皆獲錄取並欲同時就讀者,請向本校教務處註冊課務組洽詢。 三、考生網路報名時請務必輸入正確之電話或手機號碼及e-mail信箱、通訊地址等聯絡資訊,若因所提供之聯絡資訊有誤而致延誤相關聯絡事項,其後果由考生自行負責。 一、考生於報名系統登錄之所有資料係作為招生試務用,不另作他途,惟考生須確認報名資料均為考生所有。 考生於報名資料填寫完畢後,請仔細核對,確認送出報名資料後,不得以任何理由要求更改報考系所別及退還報名費, 請於報名時審慎考慮。 國立宜蘭 除了茶的文化,整學期的課程也包括了花、香、書、畫、樂、曲等的介紹,授課教師竺靜華說,華人世界的文化博大精深,光是漢字的源流就有說不完的故事。
1926年(昭和元年)建校,臺北州立宜蘭農林學校。 為日治時期「工業日本,農業臺灣」政策下所設立的學校。 1941年修業年限從5年濃縮為4年1946年臺灣光復後,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教育處派員正式接收教育部更名為臺灣省立宜蘭農業職業學校。 1948年增設園藝科及五年一貫制農藝、農產製造、畜牧科1950年園藝科停招,併入農藝科,改設畜牧獸醫科。 1956年奉臺灣省教育廳令,停招初級部,調整招收五年制一年級三班,高職部一年級四班,五年制不分科。 1959年增設農業機械科1962年增設農村家事科1964年恢復農產製造科1965年恢復園藝科,五年制分為農藝、森林、園藝、農村家事等四科。
國立宜蘭: 學生議會
噶瑪蘭尼亞桌遊的發想,源於2018年5月結合修習宜蘭高中「宜蘭學」課程的師生、8位地理、歷史、公民科老師以及第十五屆美術班畢業班同學,配合教育部108年新課綱所設計的一套桌上遊戲。 桌遊以200多年前的噶瑪蘭古地圖為基礎,呈現出當時的族羣分佈、河川山脈與自然資源。 在桌遊的進行過程中,學生能模擬200年前蘭陽平原的開發過程,配合以噶瑪蘭歷史事件而設計的命運卡,運用策略與相關知識,成為最後的勝利者。 國立宜蘭2025 這是第一套以宜蘭縣為主題的歷史性桌上遊戲,目前已邀請縣內國中共21校以及高級中等院校共14校社會科教師或學生進行試玩。 宜蘭高中校地有7.9234公頃,在全國各高級中學中排名第32名,為宜蘭地區高級中等院校中單一校地面積最大的學校,曾於2008年、2011年及2018年、2020年榮獲教育部均質化全國第一等獎殊榮,主要的建築物有臨風樓、懷山樓、謙學樓、圖書館、人文館、科學館、生活科技館、音樂館及溫室等教學建築,及社團活動室、合作社、學生宿舍等其他建築。 由於歷史悠久,所以擁有不少紀錄年代歷史的建築,是學校的重要特色之一,但也不斷汰舊換新、與時俱進。
十四、低收入戶、中低收入戶、特殊境遇家庭子女及孫子女、新住民及其子女及原住民學生報名, 本校另提供口試交通費及住宿費補助(費用領據如附表七),協助學生向學。 (一)應徵經初審資格符合者,由用人單位擇優通知到校參加面試及英語試教;若應徵者未具有大專合格教師證書,經初審、面試通過,先送外審通過後,方得提報本校教師評審委員會。 2013年拍攝的電影志氣,講述景美女中女子拔河校隊奪得世界冠軍的歷程,與宜蘭高中男子拔河的場景就取景於宜蘭高中育德堂(舊禮堂)。 宜中足球隊的成立,使得宜中師生踢足球的風氣趨於熱衷,甚至將足球訂為非官方規定的「校球」,往後有國際足球賽事更是師生皆看,甚至有了「北足球(宜中)、南划船(羅高)」之說法。 6.民國一百零六學年以後,因應冬季寒冷,宜中另出了新版帽T,以紅色為底色,上有YLSH字樣,可說是冬季版 【我愛宜中】。 國立宜蘭 2019年,105級沈智恩同學於第51屆辦於法國巴黎之國際化學奧林匹亞競賽,獲得銀牌之殊榮,獲保送臺大化學系。
國立宜蘭: 課程計劃查詢
此外,2017年辦於宜蘭縣的全運會,已成為校友的蔡和李兩人依舊破縣內大會紀錄勇奪金牌佳績,指導教練為林國強老師。 宜蘭高中的國樂隊曾多次拿下全國音樂大賽第一名,因此在98學年度開始國樂社辦放置有盧亮輝老師所贈與的「宜中國樂,天下第一」的墨寶吉祥物,宜中國樂原是由15人組成的絲竹樂團,在社團指導老師陸百合老師教導下,每年舉辦狂響曲音樂會更是樂團一大盛事,常與蘭陽女中、宜蘭高商、壯圍國中、復興國中等校舉辦聯合音樂會。 國立宜蘭2025 校慶:四月的第四個禮拜六,紀念宜蘭高中自臺北州立宜蘭中學校改制為宜蘭中學,同時舉辦園遊會與社團表演。 每年八、九月,高二學長姐分別爲學弟妹舉辦迎新,作經驗傳承。
- 目前設於林森校區的行政單位設有輔導大樓、創新育成中心、產學營運及推廣處;教學場館則有空大嘉義實習指導中心等。
- 106年4月12日,將大學制進修部、碩班、博班、碩專班納入會員,確立了「國立嘉義大學學生會」是全校性最高學生自治組織,並於107年3月7日,結束了施行三年的聯邦制度,開始選出單一代表的學生會正副會長、學生議會正副議長。
- 舊教學大樓:又稱梅花樓,1974年在袁福洪校長任內完工,由於四、五樓加蓋,形成特有的「老背少建築」,拆除前為高一上課的大樓,2008年12月20日由校友名建築師黃建興舉辦講座演講其設計校舍結果,已於民國98年7月7日~7月9日正式分段拆除舊大樓,本棟樓歷史將近36年,改建為新大樓懷山樓,已於2010年完工,動工費用約7500萬元。
- 1958年,八二三砲戰爆發,當時屬於戰地前線的福建省立金門中學學生遭到疏散到臺灣本島各省中寄讀的命運,據金中寄讀學生姚榮華、王世欽回憶,當時金中派至宜蘭地區省中宜蘭中學及蘭陽女中安置的男女學生共有60餘人,這批學生絕大多數開啟了宜蘭金門同鄉會的先河。
- 除了茶的文化,整學期的課程也包括了花、香、書、畫、樂、曲等的介紹,授課教師竺靜華說,華人世界的文化博大精深,光是漢字的源流就有說不完的故事。
- 1973年8月1日,增設五年制農業經濟科,1975年8月畜牧組與獸醫組獨立設科,農產加工科易名為食品加工科,增設二年制日間部畜牧科、農田水利組、食品加工科,五年制農田水利組暫停招生。
- 草嶺誓師:為宜中學測精神的重要指標,舉辦日期約為學測前100天。
一至五屆的校友皆為臺灣與日本籍人士混合,並由留下日本時代的校旗、帽子、校徽、校歌、腰牌及徽章。 2021年8月,雙語實驗班開始招生,招聘外籍教師透過英語、數學、社會、美術及體育的雙語課程,從中培養學生之雙語能力和興趣。 1956年起,陸續建辦公室、三層樓教職員宿舍、教室、工藝教室、科學館、圖書館、體育館、山地生宿舍、傳達室及校長宿舍等。
國立宜蘭: 國立宜蘭大學全國種樹諮詢中心國立宜蘭大學諮詢服務,於111年12月6日及111年12月13日辦理「為什麼要把樹種好」及「樹木健康管理」共2場專題演講,敬邀貴單位同仁踴躍報名參加
1977年8月五年制森林利用組、農田水利組恢復招生,並增設二年制夜間部森林利用科(修業年限三年)。 國立宜蘭2025 1980年8月,農業工程科兩組易名為農業機械工程科和農田水利工程科。 主旨:國立宜蘭大學全國種樹諮詢中心國立宜蘭大學諮詢服務,於111年12月6日及111年12月13日辦理「為什麼要把樹種好」及「樹木健康管理」共2場專題演講,敬邀貴單位同仍踴躍報名參加,並請惠允協助公告。 國立宜蘭2025 漢光教育基金會執行長翁玲玲表示,為了推廣華人的文字、詩詞與生活美學,漢光教育基金會大力推動相關的教育課程,今年首度在國立宜蘭大學開設華人生活美學與實作課程,內容包過生活美學的形式與本質的介紹與認識,更透過有趣的實作,讓上課的學生們認識華人文化之美以外,也讓華人的生活美學能夠繼續傳承下去。 在1963年以前,在宜蘭地區提及「宜中」一詞即代表臺灣省立宜蘭中學,無論是高中部還是初中部皆一樣。 1962年,宜蘭縣立宜蘭國民中學(當時名為宜蘭縣立宜蘭初級中學)由「宜蘭縣立頭城中學宜蘭分校」獨立,為宜蘭市唯一一所縣立完全初中暨第二所初中,校址即今宜蘭縣立力行國民小學附近,簡稱開始分為省宜中和縣宜中,省宜中指的即是該校,或者以路名劃分,當時還有戲稱「讀完縣宜中,換讀省宜中」之說,不過戲稱僅是耆老口述,並沒有實質佐證。
國立宜蘭: 校友回孃家
1993年8月森林科分為森林資源管理科與林產工業科,畜牧科改為畜產科。 (二) 同時報考本校112學年度碩士班甄試入學及碩士班考試入學之考生可申請退還碩士班考試入學報名費300元, 或於本次碩士班考試入學同時報考本校兩系所學程(班、組)者,可申請退還碩士班考試入學報名費300元,每再增加報名一個系所學程(班、組), 可再申請退費300元。 林姓追遠堂為現今財團法人林姓興德會的前身,主要為臺灣地區林姓宗親及士紳組成,這其中包括了霧峯林家以及板橋林家等臺灣兩大氏族,林姓興德會為一親善興學組織,目前與林姓興德會成立有關的教學機構包括了由臺人成立的第一所中學-臺中一中、宜蘭高中以及明臺高中等三所學校。 隨著本土意識的抬頭,對於地方學的研究成為風潮,宜蘭縣正是最早投入地方學的縣市。 宜蘭高中教師團隊意識到學生在課本學到的知識,和所生活的土地脫節。 因此著手研發「宜蘭學」課程,結合歷史、地理、文學、生態、建築等領域,希望能幫助學生認識自己的家鄉,產生愛護鄉土的情懷。
國立宜蘭: 學習歷程平臺
1974年農藝科、園藝科自六十三學年起停招,合併改設農業經營科。 1975年設立化工科1976年農業經營科改為農場經營科1984年籌備開辦高級農工職業進修補習學 國立宜蘭2025 校,計開電工、電子、化工、機工、食品加工等五科1987年省教育廳委託各大學及民營機構學者,對全省各同類、科別學校作過多次評鑑。 各科在評鑑中均有優異表現教育部覈定升格為國立宜蘭農工專科學校。 園藝科與農經科合併、原有農村家事與傢俱木工因與專科性質不合,移至補校。
國立宜蘭: 臺灣省立宜蘭農工職業學校(1967年-1988年)
服務性的有慈青社、平安團契、樵夫志工隊、農藝志工隊、光慧青年社、One Way團契國際志工隊等6個社團。 康樂性的有勁舞社、調酒社、魔術社、益智遊戲研習社、小小廚藝社、扯鈴社、可可欠社等7個社團。 國立宜蘭2025 聯誼性的有蘭潭畢聯會、僑生聯誼會、國際學生聯誼社、桃友社、點點蜂巢社等5個社團。
國立宜蘭: 課程類別
目前設於林森校區的行政單位設有輔導大樓、創新育成中心、產學營運及推廣處;教學場館則有空大嘉義實習指導中心等。 民雄校區座落在嘉義縣民雄鄉,1992年後因嘉義師範學院行政中心及大部分學系自林森校區(原嘉師嘉義校區)遷移至該校區而成為嘉義師範學院的校本部。 目前設於民雄校區的行政單位設有行政大樓、圖書館民雄分館、體育館(樂育堂)、大學館(大禮堂)、文薈廳;教學場館則有科學館、人文館、學而園、音樂館、社團教室、藝術館、新藝樓、創意樓、教育館、初等教育館等。 宿舍場館則有綠園一舍(男生)及綠園二舍(女生)。 宜中路跑運動為宜中創校以來之傳統,原為臺灣日治時期宜蘭中學校學生為躲避太平洋戰爭之互相傳達訊息的方式,傳至今日竟演變成一項傳統,近代宜中路跑運動可追溯至民國75年(1986年),由擔任前羅高校長的宜中校長楊壽喬先生榮退前起頭,帶領宜中學生跑步自宜蘭縣宜蘭市擺釐路至宜蘭縣員山鄉七賢村的路程,奠定宜中路跑路程的基礎。
國立宜蘭: 國立國父紀念館
2021年12月,原科學館視聽教室已命名為林昌和講堂,已納入校規章程定位於接待外賓、師生學術研討之用。 生活科技館暨美術館:2003年落成正式啟用,有科學及美術的用具放此,生活科技、科學實驗、家政、美術課也在此上課,以紅色為主體。 育德堂:即體育館,1961年落成,1976年命名為育德堂,體育班的學生每天來此練習,甚至是重要集會時及學生自治選舉也來此舉行,2009年10月進行內部整建工程並重新粉刷,大門改為深紅色拱門。
舊教學大樓:又稱梅花樓,1974年在袁福洪校長任內完工,由於四、五樓加蓋,形成特有的「老背少建築」,拆除前為高一上課的大樓,2008年12月20日由校友名建築師黃建興舉辦講座演講其設計校舍結果,已於民國98年7月7日~7月9日正式分段拆除舊大樓,本棟樓歷史將近36年,改建為新大樓懷山樓,已於2010年完工,動工費用約7500萬元。 第一代科學館於1952年落成,仿高雄中學之建築,為一層樓建築,內部佔地面積廣大,當時科學館周圍皆為經規劃的步道及綠地草坪,生物、物理、化學、地科教室及實驗室規劃得應有盡有,當時製作的標本至今仍保存完好。 人文館:內有女生班、輔導室,專管學生心理輔導教室的大樓,也是地理教室、歷史教室(三樓)和宜蘭縣中等學校心理輔導中心的總部,一樓設有綜合教室,二樓為雪山文史館所在地,四樓為護理教室,另外,臨風樓於2009年架設連接橋,可從臨風樓直通人文館及謙學樓,2009年,地理專科教室的設備以全面更替成觸控平面電腦,主機也安裝上了最新版的微軟軟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