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概法師2025詳解!(持續更新)

法師認為,每份執事都是新鮮的體驗,皆可做為利人利己的菩薩道實踐法門。 《妙法蓮華經》以蓮花比喻出污泥而不染,縱使出自汙穢的環境,亦能潔淨不染塵垢,正如充滿光明的自性。 全經共二十八品近七萬字,是大乘佛教極為重要的一部經典。 如果能遠離妄想,則一切智、自然智、無礙智皆得現前。 《法華經》提醒每個人都有一顆摩尼寶珠,只要願意修行,我們也能開啟究竟向度之門,成就無上菩提。

因此,雲端牌位目的不在希望大家能財部施,而是希望能三施無畏。 相關觀念在系統會進入輸入時,會有文字引導,讓大家由對佛法混淆不清的觀念,轉變為正知正見。 身為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接引的第一批禪修弟子,身為法鼓山僧團初建的第一代成員,果暉法師深刻感受到聖嚴法師所創建的法鼓山,無論理念或是硬體建設,全是為了成就社會大眾,而完全奉獻自己的悲心實踐。

果概法師: 方丈和尚

更好笑的是,法鼓山成立至今,也不過20幾年,之前都是聖嚴師父在當家作主,法鼓山的歷史就是從師父到現在而已。

  • 曾任:法鼓山弘化院監院、三學院監院,專精法會儀軌與行門教理的研究。
  • 法師並期勉學員回家做功課,開始思索、架構自身的佛國淨土,包括佛名、國名、國土情形、佛的壽命長短、正法與像法時期及想要救度的對象。
  • 因為事前作業保密工夫到家,因此,除了僧團之外,沒有其他人知道誰是新任方丈人選。
  • 此次遴選方式由僧團推選五人,再由聖嚴法師圈選其中一人,聖嚴法師指出,果東法師雖不是最優秀的人才,卻是最恰當的人選。
  • 完牌位後,系統會要求輸入者,每輸入一個牌位就要念十聲佛號,以讓自己及其所祝福者皆能與佛結緣,及蒙佛慈悲加被而生活變得順遂平安。

因為這是一部可以依經修行的「生命使用手冊」,不論是生病、惡夢、臨終、往生……,《地藏經》提供了從生到死的完整生命關懷。 在民間信仰家庭長大的我,曾經對被稱為「幽冥教主」的地藏菩薩,總是感到畏懼,在不知情的狀況下,誤以為地藏菩薩就是掌管地獄的閻羅王,打從心底有著深深地恐懼、害怕,而不敢親近學習。 果概法師 幸好出家後,經常聽人說持誦《地藏經》種種益處,才開始願意試著讀誦《地藏經》,可是每次看到經文裡眾多的鬼道眾生名字,愈誦心裡就愈發毛,結果誦沒幾次,就決定改換持誦其他經本。 途中雖經服役與就職的轉 折,但「深入佛法,自度度人」的願心,不但未有任何的冷卻褪色,反而更加的懇切鮮明。

果概法師: 果概法師【導讀】:〈地藏大願,眾生成佛〉

我回答她,如果法鼓山只是為了餬口,根本不必辦水陸,而為何縱然有了水陸的收入仍是不夠? 因為法鼓山所要從事的三大教育,及佛法的推廣都需要許多的支出。 而法鼓山辦法會也不是為了增加僧團的收入而已,例如當初梁皇寶懺就是為了籌措佛研所的經費而辦的。

歸國後重返僧團領執,專志於大學院教育,培植下一代青年四眾。 歷任僧伽大學院長、法鼓文理學院佛教學系系主任及法鼓山僧團副住持,研究專長為禪定學、安世高研究、初期漢譯禪經研究、生死學等。 《法華經與改變的力量》講座第一堂課果慨法師開宗明義告訴大家,修行佛法最重要是建立正確的知見和觀念,而且經教必需搭配實修。

果概法師: 地藏菩薩50問50 Questions about Earth-Treasure (Ksitigarbha) Bodhisattva

直到幾年前,我的母親因車禍往生,終於改變了我對地藏法門的認識。 母親生前未學佛,在三寶和地藏菩薩的加持下,順利、安詳地捨報、往生,讓我從此深信地藏菩薩不疑,菩薩願力果然不捨任何一個眾生。 關於修持部分,果慨法師引用聖嚴師父開示,修持法華經先背誦〈弘傳序〉,藉以瞭解經文梗概,再以信仰的淬發,持念、禮拜觀世音菩薩,背誦〈普門品〉。 接著釐清理論架構,述門部分熟讀〈方便品〉,本門部分熟讀〈如來壽量品〉。 再來,以〈普賢菩薩勸發品〉修行法華三昧,最後進入〈安樂行品〉的安樂行義,修無相門。

果概法師: 世界盃新手如何看賠率?瘋體育帶你防止踩雷

雖然今年五十一歲的果東,跟隨聖嚴剃度出家已經十二年,但是相對於其他同門師兄弟而言,他出家的資歷並不算太深,因此,許多信眾都沒想到方丈會由他接任。 果概法師2025 果暉法師,1958年出生於臺灣雲林,1985年於法鼓山創辦人 聖嚴法師座下出家,日本立正大學文學博士。 歷任聖嚴法師侍者、祕書、禪坐會輔導師、法鼓山僧團都監、法鼓山僧伽大學院長、法鼓山僧團副住持及法鼓文理學院佛教學系系主任,並為聖嚴法師2005年傳法法子。 60歲的果暉法師1985年於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座下出家,日本立正大學文學博士,現任法鼓山副住持暨法鼓文理學院佛教學系系主任,曾任法鼓山僧團都監、法鼓山僧伽大學院長,也是聖嚴法師2005年傳法的法子。 七月下旬,舊金山分會將邀請果慨法師舉辦佛法講座,自「經中之王」-《法華經》中探討佛教徒的修行觀, 從《金剛經》、《阿彌陀經》、《地藏經》及《心經》中講述生死觀。 一系列講座在臺北安和分院舉辦時,有近千位信眾參加,精彩可期。

果概法師: 世界盃新手如何看賠率?瘋體育帶你防止踩雷

聖嚴師父曾感慨:「佛法殊勝,用者不多,知者太少。」佛法是要練習來用的,才能淨化自己與社會。 一生總是病痛不斷的聖嚴曾經在其「預立遺言」末後說偈:「無事忙中老,空裡有哭笑,本來沒有我,生死皆可拋。」他這種盡形壽以弘揚佛法為宿志的豁達氣度,在當今國內外佛教界早已立下典範。 因此,即使法鼓山的硬體工程無法在其手中順利完成,他「提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的理念及弘法利生的菩薩精神,都將持續在人間社會散播著。 因為事前作業保密工夫到家,因此,除了僧團之外,沒有其他人知道誰是新任方丈人選。 不過,據說聖嚴在接位大典之前,於法鼓山內部會議時曾經暗示,新任方丈人選將會跌破大家的眼鏡。

果概法師: 地藏菩薩50問50 Questions about Earth-Treasure (Ksitigarbha) Bodhisattva

「學法華先學態度,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法無高下,眾生皆是平等。」無論是追求個人解脫的阿羅漢、自利利他的菩薩行者或販夫走卒,每個人都有能力成就佛陀圓滿的智慧。 除了四天的講座之外,果慨法師並於2/25-28日帶領《法華三昧懺儀研修營》,從懺悔、誦經至禪觀,過程由粗到細,讓學員體驗懺儀與禪觀的方法,不論是數息、隨息或默照,重點是專注、清楚和覺知,將心慢慢淨化下來。 四天的研修營,學員對於懺儀的分類、修懺的要旨、懺悔的意義與經教的法脈源流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要讓自己的心有力量」,法師強調:心有力量,就有勇氣認錯懺悔,就不會被外境所牽。 「生法就是死法」活著時清清楚楚的知道每一當下,心不散亂,當遇到生活的轉折點或生死大事時,心就有力量去面對,並深信有三寶加持。 就如法師所說的,明確知道自己的方向在哪裏,這生死一線馬上就跨過去了。

果概法師: 果概法師【導讀】:〈地藏大願,眾生成佛〉

但是發願應該是「高高山頂立,深深海底行」,一開始發願就要發大願,但是下手處要從最低處開始才易落實,不會發空願。 完牌位後,系統會要求輸入者,每輸入一個牌位就要念十聲佛號,以讓自己及其所祝福者皆能與佛結緣,及蒙佛慈悲加被而生活變得順遂平安。 果概法師2025 由於法師原對「中觀」就 有深入的理會,又在禪修中有貼心的體驗,故其開示或為文,皆能百步穿楊、鞭闢入裡,見人所未曾 見,言人所不能言,而為有心人所讚歎激賞也。

果概法師: 方丈和尚

聖嚴在方丈接位大典當天也表示,他不要求新的方丈樣樣都好,但是人格健全、氣度恢宏很重要;他也說,果東並不是最優秀的人才,但卻是非常恰當的人選。 動畫來代替既有已久的類似燒王船的儀式,除了環保外,也是讓世人知道佛法是可以因應任何時代的變遷,而漢傳佛教最大的特色就是它的包容性。 ,在功德金減少這麼多的情況下,不怕因此決策影響到法鼓山日後的資金運用可能會出現缺口,僧團還決定推動師父的理念,真是令人欽佩。 「你的佛國淨土是甚麼?要接引度化哪一類眾生呢?」是學員們在《法華經與改變的力量》課程之後需要深思的問題。 果概法師2025 此次講座盛況空前,第一個週末吸引了超過百位信眾前來聆聽,由於目前新冠病毒全球疫情緊繃,為避免羣聚感染,第二個週末課程改為網絡直播,用不同的方式護念大家修學佛法的願心。 這時我們必須再順帶提到法鼓山新加坡法子果峻變裝跑酒店事件。

果概法師: 地藏菩薩50問50 Questions about Earth-Treasure (Ksitigarbha) Bodhisattva

在上述十二位法子當中,又以聖嚴在去年法鼓山傳法大典當天宣佈出任首座和尚的惠敏法師,及出任法鼓山副住持的果暉法師被認為是可能接任方丈的熱門人選。 其中擁有東京大學文學博士學位,曾經擔任過國立臺北藝術大學代理校長兼教務長的惠敏,更被視為是第一人選。 《法華經》素有經中之王之稱,是集佛陀圓滿智慧以優美文字呈現的一部多面向修行寶典,提出諸佛教化眾生的種種善巧方便,引導大眾邁向成佛之道。

果概法師: 世界盃新手如何看賠率?瘋體育帶你防止踩雷

很歡喜看到《地藏菩薩50問》的出版,這本書幫助人們釐清了很多似是而非的觀念,不但層次分明有系統,而且能簡單明瞭地介紹地藏菩薩信仰與修行方法,是初學佛者很好的一本必讀書。 如能及早閱讀本書,相信能讓很多人不再蹉跎歲月,錯失深入地藏法門的良機。 所謂「業不重不生娑婆」,而修行就要學習做自己的主人。 信仰地藏菩薩,不應只是期望得到菩薩的救濟,應該讓自己有自度度他的能力。 特別是在五濁惡世的現在,魔強法弱的時代,對因果的觀念更應加強自我提醒,要依地藏法門持戒,守護自己的身心,照顧他人的平安。 這次在天南寺打唸佛禪七時,有學員說法鼓山只要辦一次水陸就夠用一年了,不是嗎?

7月19日大洛杉磯籠罩在 「山雨欲來」的悶熱天氣裡,道場來了將近130位信眾,為的就是聆聽果慨法師為大家分享的「佛教徒的生與死」跟「懺法心要」兩場演講。 法鼓山弘化推廣負責人,專精法會儀軌與行門教理的研究。 並任教於法鼓山僧伽大學、法鼓山佛教學院,教授梵唄法會實務與戒律學。

之所以在全省各地密集辦法會(八關齋戒),招來護持信眾成立[生命電視臺],顯而易見是結合佛教的招牌,以支持彌補民間信仰的不足。 果概法師2025 果概法師 法鼓文化基金會觸犯刑法侵佔罪案件之後,我們認為「主其事的法師必須負起行政責任」,但是法鼓東丈、光監循私包庇了她們,回過頭來找出自己騙自己的說法。 東丈說,這是歷史共業,錢都沒有花用,也還給基金會了,所以不能怪主犯的法師,她們沒有行政責任。 九月二日,法鼓山舉辦第二任方丈接位大典,由長得像「彌勒尊者」的果東法師以黑馬之姿崛起。 此次遴選方式由僧團推選五人,再由聖嚴法師圈選其中一人,聖嚴法師指出,果東法師雖不是最優秀的人才,卻是最恰當的人選。 」的成立也是為了要解決這樣的問題,不管你是否有無能力財佈施,法鼓山都希望大家能對認識及不認識,甚至是自認為的仇人都能給予祝福,這也是從大我到無我的改變。

由是於民 國七十三年,毅然決定出家修行的道路,選擇於農禪寺剃度,追隨聖嚴法師修學禪法。 七十五年告假 入山,作更上層樓的進修;七十八年住山期滿,才應時代需求,略作開示演講。 就讀臺大期間,因參加聖嚴法師於北投中華佛教文化館主持之禪修活動,從而確立生命志向。 服役期間,每於放假日前往文化館打禪七,或為禪眾擔任外護。 隨其學法、護法日久,出家心願與日深切,退伍後即住進農禪寺當行者,翌年求度出家,法名「果暉正遠」。

退位方丈的果東法師表示,感謝12年來僧俗四眾的團結合作鼎力支持,讓法鼓山能夠對社會有所貢獻;他退位後,將繼續在法鼓山體系中修行奉獻。 曾任:法鼓山弘化院監院、三學院監院,專精法會儀軌與行門教理的研究。 並任教於法鼓山僧伽大學、法鼓文理學院,教授梵唄法會實務與戒律學。

果概法師: 世界盃新手如何看賠率?瘋體育帶你防止踩雷

忽然間笑聲變成一片安靜,彷佛法師給我們當頭棒喝,要我們「醒」過來! 法師提醒惟有平時有準備面對這必來的一天,纔不會到時候亂無方寸。 生與死之間的大小石頭,不用等到最後再來搬,也可能搬不完。 將每一天都當成是最後一天,該感謝或該懺悔的要立即去做。 最後法師以聖嚴師父的話「因緣有,要努力。自性空,不執著」來祝福與勉勵大家。

佛在法華經中處處讚嘆供佛功德,所以若要成佛,必先當於無數諸佛前做供養人,以財物、體力及心力做種種供養。 聖嚴師父說大菩提心始於六度,六度之首是佈施行,佈施之要則始於惜福與培福。 「菲以自供,是惜福;厚以施人,是培福。」法師鼓勵大家來道場做義工,藉此培福、鍊心。 「境界無好壞之分,好與壞之別來自我們的心。如果念念是善念,一切都是好境。」每天發願,碰到的每個人,都能因為自己而更歡喜、更進步,煩惱減少、離諸苦難。 除了眾生必定成佛,另一個概念「包容」包含三個層次:隨喜功德、隨緣消舊業及來生緣,第三個層次「來生緣」是最難的,對方恩將仇報時,還能原諒包容他,這便是廣結善緣。 「逆增上緣會加速我們的修行,成就我們。」「修行厚度出不來,是因為過得太好,這是一種“福障”。」如果沒有人挑戰我們,便需自我挑戰。

由於農禪寺地藏法會的說法因緣,更讓我有機會探究《地藏經》的經義,如此再度誦經後,心中真是充滿了無限的感恩及感動。 地藏菩薩並非救地獄罪苦眾生而已,更積極的是要讓眾生不墮地獄。 而所謂的地獄,重點不在於是否真有地獄,而是當我們在造惡業時,地獄也同時在形成,可說是人造地獄。 所謂的天堂或地獄,其實就在自己內心的方寸之間,能夠一念覺知,不被世間的煩惱困擾,那就是遠離地獄了。 1991年,法師依聖嚴法師咐囑,前往泰國法身寺參學一年,返國後擔任僧團都監。 果概法師 1997年,因聖嚴法師勉勵及僧團成就,赴日本立正大學深造,於2000年取得碩士學位、2005年獲得文學博士學位,博士論文題為「修行道之研究——以《佛說大安般守意經》為中心」。

果概法師: 果概法師【導讀】:〈地藏大願,眾生成佛〉

下午的「懺法心要」,法師則是分享拜懺不是隻有懺悔自己的錯誤,祈求原諒,更重要的是發下「不再犯錯」的願。 法師舉例說:譬如向別人偷了兩百元,並不是你跟那個人說抱歉請他原諒就不用還了。 還是要還,但因為承認及向對方懺悔過錯,可讓自己有機會再累積更多的資糧去還。 而這累積就是要藉由拜懺,誠心求懺悔,並發願不再犯來達成。 法師同時勉勵大家不要只求「人天福報的願」,要發更大的「自利利人」的菩薩行願。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