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測新聞11大著數2025!(持續更新)

教育部推動偏鄉學校中央廚房計畫,加碼偏鄉學生餐費,每餐可喫到六十二元,並確保餐餐有點心,但立委林奕華昨在立法院教育委員會… 學測新聞 聯合盃作文大賽今年邁入第16屆,宜蘭縣初賽1400名國中小學生共襄盛舉,最後30件作品脫穎而出,縣長林姿妙昨天出席頒獎典… 近日各大專校院研究所正進行122學年度招生,據瞭解,某老牌私立大學中文所亦接獲校方通知,欲於113學年停招。

  • 一名網友表示,提到高中同學玩知名遊戲《英雄聯盟》(League of Legends,LOL)的NG場(指5V5的一般模式)壓力太大,轉向玩Aram(隨機單中)模式,但卻被他指正Aram玩得太差,還差點吵了起來,讓他直呼「Aram玩家是不是有優越感啊?」引起玩家討論。
  • 呼應108課綱的教學趨勢,聯合學苑線上課除了創意寫作營,明年寒假新開「好讀看世界-妙思閱讀營」,主打小學生閱讀能力提升,結合好讀周報,搭配閱讀策略抓文章重點,再由聯合報老師帶學生互動討論、議題反思,鼓勵孩子從不同角度分析問題,培養閱讀理解,又能訓練口語表達。
  • 為此,大考中心英文科研發團隊,才會研擬在不改變題型下,新增1個選項,以4個空格配對5個選項,希望能降低連鎖效應帶來的影響。
  • 臺北市教育局表示,「112年學科能力測驗考前複習直播課程」自11月24日至12月14日平日晚間與週末時間推出,提醒考生,新型學測的素養題型,考驗學生面對情境的應變能力,掌握時事是關鍵之一,尤其近幾年的考試趨勢中,跨科/領域的試題比例增加,複習時務必加入跨科的知識點統整連結。
  • 大考中心傍晚回應,原公告調整後學測英文考科的考試說明與參考試卷,主要是為提升測驗的鑑別效果,就篇章結構大題,在不改變題型下,將原4個空格、4個選項的設計,調整為4個空格、5個選項,並預計自112學年度開始實施。
  • 今年集結15家關係企業前進2022臺灣醫療科技展,聯合展示集團各企業應用於四大領域的產品與服務,積極搶攻精準醫療商機。
  • 現代人3C產品不離身,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總是一有空就拿出手機開始滑,甚至連喫飯睡覺時都不放過。

大學學測將於1月21日至23日登場,但因應本土疫情正在延燒,教育部將依照去年指考防疫規格辦理。 教育部政務次長劉孟奇表示,考生除須全面配戴口罩外,考試當日入場時需出示身分識別證件與量測體溫,且不開放親友陪考。 臺北市教師解題團隊表示,全卷難度高,和去年的學測數學相當;基本題過少,能鑑別出高分羣,但均標以下的中低分羣鑑別度恐不足。 按大考中心歷史資料,去年學測數學科頂標僅11級分,創近4年新低、底標僅3級分,是最近幾年較難的一份試題。

學測新聞: 學測社會假新聞、同志議題等時事入題 參考答案出爐

羅東高中今年442人報考學測,158人選擇6科全考,包含國文、英文、數學A、數學B、社會、自然。 全校90級分者為數理資優班的林欣綠說,考量每校科系的採計科目不同,因此全部都考,讓志願的選擇多一些。 然經111學測,依考生得分情形檢討,發現選文中空格數與選項數相同時,會產生連鎖效應,會放大誤置1個選項的扣分效果,也會放大猜對1個選項的得分效果,因此,可能降低考試的鑑別效果。 學測新聞 為此,大考中心英文科研發團隊,才會研擬在不改變題型下,新增1個選項,以4個空格配對5個選項,希望能降低連鎖效應帶來的影響。 大考中心坦承,數A首次出題,難免有許多不足之處,但區區一句,再檢討、再改進,恐怕難以彌補對同學們造成的傷害,畢竟考科成績,直接跟升學息息相關,像臺大、政大商科,幾乎要看的都是數A,在難度飆升下,社會組考生不容易拿高分,可能難以達到錄取門檻,甚至名額被自然組學生佔去。 111學年度大學申請入學共計68校、2195個學系參與,並提供約5.5萬個招生名額。

Dcard上一名網友表示放榜當天收到大考中心簡訊,一看成績卻和預期中有所差距,甚至相差達5級分讓他近乎崩潰,也引出許多考生說道有相同情況。 有關數學A考題,闈內審題老師表示,今年試題難易適中,除了評量基本概念試題外,也有可鑑別高分組考生能力的試題,當中有不少試題以情境為取材方向,包括以選取不同口味的冰淇淋組合數,及如何降低快篩試劑檢驗誤判率的時事問題等,部分試題解法並非單一面向,讓考生能有不同的解法。 今年學測首度新增「確認後考生簽名欄」,但高達5766人次的考生未依規定簽名被扣一級分,約佔0.84%,事件讓社會炸鍋,而在今年在大考中心加強宣傳下,今年分科測驗僅有260卷次未簽名被扣一級分,比率約0.25%。

學測新聞: 學測

大考中心傍晚回應,由於各界對於實施期程有不同的意見,考量目前高三學生刻正積極準備112學測,為使學生安心備考,決定暫緩實施,實施日程另行公佈。 學測新聞2025 學測新聞2025 專家分析,過去就算沒有分卷,頂尖大學的商科,同樣要數學高分的考生,纔有機會申請,預估就算數A再難,對大部分社會組考生,影響有限,但今年有不少人,選擇跨羣、跨考,超過三成考生,六科都報名,考五科含社會的有13%,五科含自然的6%,等於是有一半以上的人,數A、數B都有考。 今年大學學測出現5766卷次未依新規定簽名而被扣分,引發考生及家長抱怨,立委今天要求教育部加強宣導,避免明年又發生類似的事件。 教育部表示,明年升學考試(學測及分科測驗)時,監考老師將逐桌檢查考生是否有簽名,如果沒有,則會立即出示「提醒卡」,提醒他們簽名。

立委萬美玲表示,大學各校系個人申請參採科目越來越少,甚至捨棄國文、英文,憂心大學生的基本學力有限。 另一方面,教育部一手在推高等教育雙語化,卻有越來越多校系棄守英文。 大考中心今天原本公告指出,為讓學測英文考科為更符合108課綱英語文課綱精神,並融合該中心於109年7月公告的高中英文參考詞彙表,將於112學年度起適用學測英文考科考試說明與參考試卷,從原本的「1篇選文含4個空格搭配4個選項」,改為「1篇選文含4個空格搭配5個選項」,以增加測驗效度。 大學個人申請第一階段結果今天(3/31)出爐,國立臺灣大學表示,醫學系今年自費生參採國、英、數A、自四科58級分即可過第…

學測新聞: 抗議封控!大陸多所大學出現示威海報 學生舉白紙抗議

多名立委今天指出,政府把雙語當作政策,卻有多校個人申請不採計學測英文,質疑是在跟教育部唱反調,但也有學校過度要求推雙語,中文課用英語上,反而揠苗助長、搞錯重點。 全國高級中等學校教育產業工會祕書長、臺北市萬芳高中老師許麗吉表示,英語能力的提升不是短時間可以達到,很多考試的準備與練習從高二就開始,大考中心在考前100多天突然宣佈題型改變、將難度拉高,讓第一線高中英文教師錯愕不已,學生也很驚慌,因為實在太突然了。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

學測新聞: 學測數A/難、混合題文字不精確 高中師憂鑑別度受影響

林若蕎對此樂觀其成,她表示,音樂班學生較早定向,到了大學應已具備成為演奏家條件,因此在入學選才時,以主修樂器作為主要評選條件,是符合人才訓練的策略之一,現又受音樂學習「個別化」的影響,每位孩子學習進度不同,聯招確實很難篩選人才。 武陵高中音樂班教師林若蕎也說,對於音樂班學生,學生現場演奏是相對重要的一環,學習歷程用於展現練習過程,但音樂演奏較難藉由字或單獨的檔案內容呈現,換句話說,學生學習歷程寫得好,也無法知道他是否能演奏的好,寫得不好也不代表演奏能力差。 難怪李奇英文的學生在學測英文作文屢創佳績,高分羣人數獨冠全臺,有口皆碑。 學測新聞 年年命中學測英文題目,獲得菁英學生一致推薦,李奇英文堪稱「CP值最高的英文家教班」,教你如何用在考場上,善用「圖像轉換文字」的能力,一舉拿高分。 為了讓學生能在學測英文作文出奇制勝,李奇老師在高一、高二階段就率先加強英文寫作:用五種奠基型作文題目,作為高一寫作的教學主軸;高二時期則分析歷屆學測英文作文題型,配合時事新聞,訓練選擇題與手寫翻譯,更藉此預測英文作文題目。

學測新聞: 聯合盃作文大賽花蓮初賽 四維高中23人獲獎全縣之冠

大考中心今天表示,112學年高中英聽二試及學科能力測驗報名至明(15)日截止,考生不要錯過報名時間;同時,技專校院入學測驗中心說,112學年四技二專統一入學測驗簡章已在今天公告於測驗中心網站,民眾若需查覽下載或網路訂購。 新課綱上路,大學個人申請管道必採高中學習歷程檔案,音樂系一一三學年也要開始採計學檔。 但臺北教育大學音樂系一一二學年搶先改為獨立招生,寧扛招生壓力,也不願被學檔綁死,更將主修佔分提高至九成六,盼找到演奏型人才。 高中師憂心,若音樂系羣起效尤改獨招,考生恐舟車勞頓又傷荷包,學檔新制也將淪形式。 本報日前報導,明年將再增104個大學校系不採計學測英文,其中不乏參與教育部大專雙語化學習計畫的老牌私校,甚至是國際貿易、國際企業相關科系。

學測新聞: 豐原高中「大學特殊選才」表現亮眼 塗喬茵錄取5所國立大學

現場會提供民眾閱讀數種器官的真實運作方式,猶如重溫生物課的所學,再加入醫學系臨牀上更深入了知識,最後再經由專業人員引導透過螢幕與實體的操作,針對虛體的大體老師進行解剖,十分有趣。 學測新聞 遊毓蘭也提到,現在不僅大學,就連國中小老師都被要求英文上課,先前花蓮縣教甄的英語佔分比專業科目還重。 她表示,有國中數學老師向她反映,學校要求用英文授課,現在他每天五點起牀寫教案。 遊毓蘭問,「這是不是走火入魔?」,更憂心雙語國家變成在折磨國中小老師,師資配套也沒到位。 而在一些家長羣組也炸鍋了,家長認為大考中心在考前3個多月才改變英文科題型,實在太離譜。 有家長在羣組呼籲大家打爆大考中心及教育部的電話,以表達抗議。

學測新聞: 新聞雲APP週週躺著抽

桃園市教育局今天下午在平鎮區義興國小辦理參加全國語文競賽桃園代表隊授旗典禮,由局長林明裕授旗,全市今年派出251位選手參… 國中小學期已過三分之二,明年過年來得早,休業式隔天就是小年夜,不少家長擔心十天年假放過頭,開學難收心。 雖然因疫情趨緩,明年寒假有些課程恢復實體,但仍有業者續推線上課,鼓勵家長替孩子規畫實體、數位兼顧的寒假課表,免去舟車勞頓,學習更有效率。 但臺中二中音樂班教師廖耿志說,北教大在術科大考前兩天辦獨招,學生普遍反映怕備考腳步被打亂,若未來各音樂系羣起效尤,對中南部考生來說,除多一筆報名費,還要負擔交通費、住宿費等雜支。 據瞭解,臺師大、北市大音樂系也在觀望一一三學年要採聯招或獨招,也有音樂系主張辦理聯合獨招,但仍未定案。

學測新聞: 立委不滿大學頻傳學倫案 教育部:利用政策工具引導

有學生立刻製作梗圖抒發情緒,在梗圖上面附註:「你好啊學測生!真虧你能考到這裡呢。但你的英文成績就到此為止了,接下來就由我富蘭克林的玻璃琴當你的對手」,讓不少考生會心一笑。 今天登場的英文閱讀題中,出現了以美國開國元勛、歷史知名科學家班傑明富蘭克林玻璃琴的題目,要求考生根據題目敘述來判斷,答出最符合文章敘述之發明。 110年度學測第一天的英文、國文選擇題與社會科落幕,不少考生也隨即上網討論答案與心得,其中英文試題中,出現一題「富蘭克林玻璃琴」,讓考生崩潰飆髒話:「X你的富蘭克林」,還被做成梗圖。 永春高中數學科老師曾慶良說,考生除了把握基礎觀念和公式運算,更要加強圖形與空間概念的理解力,例如covid 19普篩的偽陽性問題運用「條件機率」概念;基地臺設置問題運用「三角函數圖形概念」,以數學角度來思考時事是關鍵。 成功高中數學教師劉國莉指出,全卷以第二冊配分最高,佔33.5%,這與108課綱螺旋式課程安排,及第二冊單元量較多有關。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 教育部表示,大學招生已朝「多資料參採、重視學習歷程」方式選才,除了入學考試成績外,也應重視考生在校修課表現。 因此除了「分發入學」僅參採學測及分科測驗成績外,繁星推薦、申請入學、特殊選才及其他各類單獨招生管道,都應秉此精神設計招生方式。 學測新聞 學測新聞 學測考數乙 學測新聞 114學年實施 大學招生委員會聯合會昨宣佈,一一四學年開始,大學入學考試分科測驗納考數學乙科目,近二十萬名國三學生是首批適用對象,在高三考分科測驗時將可選考數乙。

大考中心說,但公告後,雖獲得許多英文科教師的正面回應,對於實施期程則有不同意見,因此決定暫緩實施;但從評量觀點,選項數較空格數為多的設計仍是未來的調整方向,大考中心會就試題研發與實施期程諮詢更多建議。 許麗吉說,學測數學科近年來試題品質不穩,尤其去年數學A過難、失去鑑別度,已經造成學生升學權益受影響,現在連英文科難度也要再提高,實在很不恰當。 這一題在考試結束後,引發學生廣泛討論,不少考生在論壇《巴哈姆特》上崩潰留言:「X你的富蘭克林」、「閱讀題就死在這邊」、「垃X樂器,乖乖玩玻璃杯不好嗎」、「題目提到踏板,問題是我看圖片還以為是影子」、「有人跟我一樣怕到在算有沒有37個環的嗎」、「圖是黑白色又太模糊,根本看不清楚」。 但也有人則表示不算難:「我學音樂的,馬上就秒答玻璃琴」、「選有踏板的就對了」。 多名有志從事公職的學生,兩年多前選擇入學國立溪湖高中,今天111年度大學「繁星推薦」放榜,3名學生錄取臺大,39名學生分… 原PO表示,一早收到大考中心簡訊,發現國文、英文、自然科級數都和自己預估的落差3至5級分,不過先前對答案卻幾乎沒什麼錯,讓原PO崩潰問道「該去複查嗎?」沒想到,也釣出許多面臨同樣狀況的考生,「我的文科也吐血,但怕複查更慘」、「我也是欸!英文也差很多」、「我也是…明明寫的很順,成績出來比我想的少一兩級」。

學測新聞: 學測報名明截止 統測簡章已上網公告

111學年度大學申請入學管道統一分發結果今天公告,醫學系(自費生)有11校參與招生,臺大醫學系等9校未足額錄取,合計出現117個缺額… 新竹市立高中首屆108新課綱高三生 學測成績亮眼表現穩定 111年學測成績昨天放榜,今年也是108新課綱第一屆學生參加學測,竹市立高中學測表現維持穩定,除題目偏難的數A之外,每個科目都有學生拿下滿級分,其中建功高中有文5人、英文10人、數B 14 人、社會7… 學測國文第36題超難 教長:命題沒問題是考生未掌握好 大學學測國文第36題答對率偏低,立委林宜瑾今在立法院教育委員會質詢,認為國文重視文意理解,正式脫離「背多分時代」,但質疑命題宣導不足,建議教育部和大考中心仿照政委唐鳳教學1922簡訊記者會,應手把手教…

謝坤叡表示,「民眾對於微創手術的意願高,因為縫合傷口小,可以降低病人不適感,又可以早日出院,透過體驗也能讓民眾知道,臨牀醫師在開刀房操作的困難。」現場有 6 至 7 組模擬手術檯讓民眾實際動手體驗。 各校拚繁星,臺中市忠明高中學生魏宇謙國中會考只有2A,吊車尾上高中,她說自己大考必失常,鎖定繁星入學,把握校內每一次考試… 過來人也分享經驗,認為手寫分數比預期低不要太意外,不信的話可以回顧往年指考成績放榜的文章,要有掉個幾分的心理準備,笑稱大考中心如同「分數小偷」。

學測新聞: 迎戰112學測 臺北酷課雲全科目提供新型學測必勝祕笈

一位不具名國立大學音樂系教授也提到,臺師大、北市大、北教大每年負責辦理全國大學音樂系術科考試,若北教大獨招,未來恐少了一所協辦學校,若再連臺師大、北市大也走向獨招,全國術科考試恐沒人承辦,學生還得四處花錢報考。 有教授認為,臺灣的教育氛圍是「學生選擇越多越好」,與國外各有特色的音樂院有所不同。 林若蕎也提到,新課綱上路前,教育部已推動藝才課綱前導計畫,不僅改革專長領域課程,也建構未來人才培訓的策略。 她認為,國北教藉獨招,較能選擇自己想要的學生,尤其部分高中已在施行演奏人才的培訓策略,就地培育臺灣未來的音樂人才,獨招的作法,也將是大學音樂系選才趨勢。 臺師大音樂系教授宋威德表示,學習歷程檔案有容量限制,但音樂專長學生難用文字陳述所學經驗,若考生上傳了一堆文字,若看不到術科表現也是白費;某私大音樂系也說,繫上多次開會研究音樂系學習歷程檔案評量尺規,卻始終難定奪,尤其音樂競賽、活動多元,音樂表現難以量化。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