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請於上述連結報名,為審核是否有參與該案連署,請務必正確填寫登入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之信箱或是手機號碼。 四、至地方主管之高級中等校及國民中學學生在校作息時間規定部分,依地方制度法第18條第4款、第19條第4款及「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第7點規定,係屬地方政府之權責,本部尊重地方政府本於權責之處理。 隨著數位教育普及、生生有平板政策上路,校園是否禁止抖音(TikTok)或者管制抖音也掀起討論話題。 對此,筆名「人渣文本」的學者周偉航提出看法,認為抖音恐怕會越禁越多人用,不如反其道而行讓「老人臭滲進去,這個軟體沒幾年就死透了」。 12月7日晚上11點多,一輛拖板車載著運農用機具,沒有注意到車身高度,結果拉扯到電線,導致3根紅綠燈桿斷裂,駕駛還肇事逃逸,警方獲報到場,進行交通管制,阻擋其他車輛經過,又意外發現一名轎車駕駛酒駕。
- 2022卡達世界盃足球賽進入8強賽事,其中最受球迷矚目的就是「英法世紀大戰」,「三獅軍團」英格蘭與「高盧雄雞」法國將於臺灣時間12月11日凌晨3點交手,準備爭搶4強資格,外媒表示這場賽事的門票已經被炒作至1萬英鎊(約37.3萬新臺幣)。
- 其實2016 年,就曾有民眾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提案,「目前臺灣高中生普遍睡眠不足,高中生上學時間應延遲」,也順利通過附議門檻。
- 北一女和建中也未強制規定早自習,北一女由學生自主決定,建中則是各班安排打掃時間,但周間仍固定舉辦朝會,學生須提早到校,建中每週二、四朝會,學生須在7時40分到校。
- 調查顯示,贊成9時30分到校的人數為1156人(24.6%),不贊成的人數為3534人(75.4%))。
- 「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今年3月有一提案為「國高中上課時間改為9:30到5:00」,多達10296人附議,教育部將在8月下旬召開2次線上公聽會,不過,此議題多年來時常被討論,現在不少家長認為若要改變,勞動條件也要跟著改,教團雖認為可行,但不容易,和多數支持的學生掀起意見大戰。
而在近日,有位媽媽發文,表示自己女兒被老師打手心,雖然沒很大力,女兒也不在意,但自己卻十分心疼,想請老師說不要用打的,又怕被當成恐龍家長,文章一出,引發討論。 對於成功高中取消早自習和朝會的「福利」,建中高二生張同學表示,朝會時,多數同學不會專心聽,現在通訊技術發達,學校要傳達重要訊息,可用更便利的方式,成功高中廢除朝會是很棒的作法,盼學生代表也能提案。 不少網友直呼:「臺灣根本血汗學生」、「不從小開始訓練以後怎麼當輪班星人」、「剛補習完看到這篇好想哭」、「上課時間比較長,但也沒比較優秀,真的該改了」、「以前去德國當交換生,對方聽到我們7點半就要到校,晚上7點才能回家都嚇壞了」。 彭富源表示,教育部公佈的規範適用直接管轄的200多所高中,但各地高中有些仍歸各地縣市管轄,經過溝通也將確定準用此辦法,並強調,不分公立、私立等學校都需遵守兒童權利公約,若有違規歡迎學生到署長信箱檢舉,將到校視察、成立專案小組等輔導學校改善。 彭富源還說,修改重點也強調「早自習零考試」,過去已在教學正常化相關要點規範中明訂,並須落實到國小、國中到高中等各級學校,這次高中作息修改,也明訂正課以外的時間禁止考試,不得列入評量,任何「繞道」測驗都禁止,若違規將列學校教學評鑑、校長考覈乃至招生名額扣減。
國高中生上課時間: 教部評估國高中生延後上課時間 高中生問何時廢早自習取消朝會
俄羅斯從早上8點半開始上課,下午3點半放學,上課時間為7小時;法國則是歐洲「特例」,從早上8點上到下午4點,時間8小時。 調查顯示,贊成9時30分到校的人數為1156人(24.6%),不贊成的人數為3534人(75.4%))。 進一步分析,學生認為可延後到9時30分的比例最高達 64.5%,其次為家長18%、老師17%。 家長和老師認為可延後到8時的比例最高、達到50%,其次學生也有31%。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 臺灣代表隊臺中市溪南國中在今年德國多特蒙德舉行的國際奧林匹亞機器人大賽大放異彩,囊獲「機器人運動」、「未來工程師」項目冠…
許多人好朋友聚餐喫大餐,一不小心喫太多導致腸胃不舒服,對此,營養師高敏敏表示,若是不小心腸胃炎,其實只要掌握好1重點,就什麼都可以喫,。 國外研究曾證實,受冬季陽光照射少、運動量減少等原因,兒童成長存在「春夏快、秋冬慢」的季節性,疫情期間待在家的時間增加,根… 但網友分享慘痛經驗,他發現松山飛東京羽田的機票只要2000多元,火入下定一家九口機票,後來才知道是買成日本國內線機票,只能認賠退票,損失近2萬元。 行政院長蘇貞昌今(12)日在行政院會聽取「應屆畢業青年就業促進方案」報告,勞動部、教育部及經濟部為了協助應屆畢業青年就業及減輕經濟負擔,推動六項措施,協助18萬青年積極尋職及穩定就業,提供青年每個月1萬元尋職津貼於下週16日上路,受僱用的青年勞工也可獲得就業獎勵津貼最高3萬元。
國高中生上課時間: 臺灣家長就是輸在「太認真」,真正成功的父母是:孩子到了18歲,還願意跟你好好說話
經過長時間的研議後,教育部今(8)日正式宣佈修改高中作息時間,朝會每週至多1天,其餘天數早自習由學生自主規劃,且正課之外嚴格禁考試,高中生今年8月1日起每週將有4天可8點再到校。 日前高中生與民間團體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發動連署,提議延後國高中上課時間,引發民眾討論,教育部也展開一系列政策研商。 目前臺灣學生的上課時間大多是早上7時30分,日前有網友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上提案,希望將國高中生的上課時間改為早上9時30分到下午5時,該提案者認為臺灣學生太早到校普遍睡眠不足,上課時常會有打瞌睡的狀況,延後上學時間能讓讀書效率加倍,23日已經通過附議門檻。 國高中生上課時間 「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今年3月有一提案為「國高中上課時間改為9:30到5:00」,多達10296人附議,教育部將在8月下旬召開2次線上公聽會,不過,此議題多年來時常被討論,現在不少家長認為若要改變,勞動條件也要跟著改,教團雖認為可行,但不容易,和多數支持的學生掀起意見大戰。 〔記者吳柏軒/臺北報導〕高中生與民間團體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發動連署,提議延後國高中上課時間,讓教育部展開一系列政策研商,今(8)日正式宣佈修改高中作息時間,朝會每週至多1天,其餘天數早自習由學生自主規劃,且正課之外嚴格禁考試,高中生今年8月1日起每週將有4天可8點再到校。 教育部國教署長彭富源表示,109年12月12日有民眾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提議「國高中上課時間改為9點半到5點」,對此陸續召開2次線上公聽會、5次專家會議,邀集各界團體代表,乃至與各地方教育局處開會4次,廣徵意見,今正式公佈「教育部主管高級中等學校學生在校作息時間規劃注意事項」。
關於國高中生改「9點半到校」的提案,提案者認為,現在學生普遍睡眠不足,上課時常會有打瞌睡的情況,希望藉此能延緩上課時間,讓學生讀書效率加倍,上課不再容易打瞌睡,精神比較好讀書效率也比較高。 全家盟表示,學生延後上課時間之議,政府可通盤考量,但這是孩子對師長發出的求救訊號,真正的問題應不在可延後多少上課時間,而是政府應正視並協助孩子,面對國高中學生長久以來身心俱疲的學習困境,為孩子落實學習、升學制度的合理性。 全家盟 對此引起全國親師生高度關注的議題,啟動了全國性的網路問卷調查(自8月14日下午2時到8月17日上午7時,共計65小時,共收集全臺灣各縣市4881人的意見,包含家長(61%)、學生(17%)、教育人員(11%)及社會人士(11%)。 一、將依公聽會及後續研商會議蒐整意見綜合評估後,修訂「教育部主管高級中等學校學生在校作息時間規劃注意事項」。 不過,青民協在這次調查中,共計有 45.8% 的學校未開放至少2天8點到校,其中教育部主管的公私立高中則是有 36% 仍未開放。
國高中生上課時間: 臺灣學生一天上課9.5小時,堪稱全球最血汗學生
針對此議題,教育部8月19日及24日舉辦公聽會,其中19日的公聽會已完成,絕大多數參加的學生也不支持每天上學時間延後到9時30分,不過他們倒是有很大共識,認為現行的早自習應該取消,或由學生自主決定要不要參加。 因應民眾在公共政策網路平臺聯署提案「國、高中上課時間改為9時30分到17時」,全國家長團體聯盟也對全國4881位國人完成調查,贊成9時30到校的人數為1156人(24.6%),不贊成的人數為3534人(75.4%)。 青民協建議教育部,要延後上課時間的第一步可以先從「早自習全面讓學生自由參與」出發,在 2016 年教育部新訂的早自習規範中,規定高中2天可以不用早自習、8點再到校,且早自習未到,也不能列入出缺席、不能記警告、罰愛校服務。 教育部擬開放高中生延後上學,其實不少高中早就取消早自習,認為影響不大。 學生團體肯定教育部新制,讓學生上、下學不必匆忙;全國中小學校長協會祕書長、新北市安康高中校長謝金城卻憂心,不少高中生仍仰賴家長接送,預估仍有不少學生會七點多到校,恐面臨無人管理的校園安全問題;部分縣市教育局處長則說,希望與教育部詳細討論,擬出參採各界意見的方案再上路。
國高中生上課時間: 國高中「上課時間改9點半」你支持嗎?民眾看法兩極掀論戰,贊成、反對原因一次看懂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 二、再次感謝提案人及所有關注此議題的朋友,前開公聽會除將邀請提案人外,亦歡迎關心此案的附議者出席會議,相關報名方式將公告於本平臺,再請各位持續關注本平臺之回應。 青民協認為,本次連署人希望將上學時間延後至 9 點 30 分,但以目前課綱設計,以及教學現場的情形,老師要在目前的正課時間將課綱內容上完,都有相當程度困難,必須透過借課、第八節等違法的方式來趕進度,在課綱、考招制度未調整的前提下,要將上學時間延後到九點半,對於教學現場而言相對困難。 青民協指出,調查中還發現有學生認為國公、私立學校上學時間應一致,避免一國多制情形產生、校方應確保早到學生到校安全,以及廢除效益低的朝會活動。
國高中生上課時間: 班班喫石斑傳供量不足要暫緩 教育部回應了
2022卡達世界盃足球賽進入8強賽事,其中最受球迷矚目的就是「英法世紀大戰」,「三獅軍團」英格蘭與「高盧雄雞」法國將於臺灣時間12月11日凌晨3點交手,準備爭搶4強資格,外媒表示這場賽事的門票已經被炒作至1萬英鎊(約37.3萬新臺幣)。 孫明峯指出,因為疫情,校內較少大規模集合,朝會活動改成線上,但校方仍可透過周會、彈性學習活動等小片段宣導、溝通,沒必要進行大規模集合的傳統朝會。 短影音平臺TikTok近期遭到包含臺灣在內多國「封殺」,禁止在公務用裝置下載,引起外界熱議,其實該平臺上的內容過去也常引起爭議。 前幾天義務(表示保險不是我規劃的)協助親戚的車禍調解,在調解前我就知道很難處理,因為親戚的機車車禍當下只有保強制險,沒有第3人責任保險… 繼承權的規定有點複雜,但其實透過簡單的圖表,一般人都能輕鬆搞懂遺產繼承的邏輯,其實我們最常關心的,主要還是誰有繼承權、…
國高中生上課時間: 新聞360》萬人連署9:30睡飽再上學 反對家長擔心這一點
一名於新竹市就讀的碩二女學生在社羣平臺痛訴,自己與同系學弟交往後分手,對方竟心生不滿,開始對她長期謾罵詆毀、定位跟蹤,或多次到租屋、… 如果用八卦的視角去看新聞,那麼新聞報導就很八卦;如果用人性的角度去看新聞,我常從新聞事件裡,照見一些平常沒太注意到的東西。 衛福部9日宣佈,自112年1月1日起調整月投保金額為19,761元,雖會增加民眾保費負擔,但各項給付金額亦隨同調高,… 國高中生上課時間 演藝圈夫妻檔黃子佼與孟耿如婚後於今年5月迎來千金黃玉米,不過日前孟耿如突然發文宣洩成為人母的負面情緒,… 所謂「不撞南牆不回頭」,民進黨是懸崖不勒馬,撞了南牆還是不知回頭,距離選戰倒數一週,抱著「抗中保臺」這面神主牌,卻打到自己七葷八素,… 九合一選舉結束,民進黨寫下慘烈的敗績,國民黨在沒有「X(韓)流」的情況下,紮紮實實打了一個大勝仗;奇特的是,…
國高中生上課時間: 高中生可延後到校 3都不太捧場
2022九合一選舉結束,既如預期又大出意外,國民黨堪稱大獲全勝,而選前驕氣滿滿聲稱「選不好,國際怎麼看我們」的民進黨主席蔡英文請辭,… 新豐高中為增加學生使用外語機會,主動聯繫鄰近大專外籍生交流,今天崑山科大6名外籍生到新豐高中參加學生社團活動,今年是新豐… 聯經發行人林載爵說,林毓生是研究近現代中國思想史重量級學者,林提出中國… 為了搶救石斑魚,政府砸六億元推動「班班喫石斑」,卻因供給不及恐改為「班班好食材」,但預算科目專款專用,若改買其他食材是否…
國高中生上課時間: 生活熱門新聞
與臺灣相近的則有南韓與大陸,南韓從早上8點半上到下午4點半,8小時的課程結束後,學生多以補習班報到為主,10點才能從補習班解放;大陸則是從早上8點上到下午5點,每天平均9小時,放學也會留校念書,讀書風氣旺盛,但早、晚自習並非全都強制。 接著是平均上課6.5小時的美國、英國與澳洲,美國從早上8點半開始上課,放學後學生也熱衷參與運動社團;英國與澳洲則是9點上課。 外國論壇「Reddit都市地獄版」日前有網友上傳臺灣基隆西定河照片,橋下混濁河水和岸邊肥大老鼠引起網友狠諷。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 《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擁有巨量資料,以人工智慧作語意分析之工具資料蒐集範圍:累積超過10億筆以上的網路數據庫,其內容涵蓋新聞媒體、社羣平臺、討論區、部落格、地圖評論等網站。 請於上述報名連結登記,為審核是否有參與該案連署,請務必正確填寫登入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之信箱或是手機號碼。
潘文忠說,高中生已要步入成年,應給予更多自主運用、學習生活管理的機會,但國中因與父母連結性高,採部分跟進,也就是維持早自習,但早自習、第八節課也禁考試。 國高中生上課時間 國高中生通常在7時30分前到校,以參加早自習,但有人認為國高中生趕早到校,普遍睡眠不足,上課常打瞌睡,不如延後上課時間。 提案發起迄今短短2週多就超過9800人附議,教育部26日對此初步回應,「全案尚涉及地方政府權責,教育部將再行研議相關作法」,預計將在明年2月底前完成具體回應。 國高中生上課時間2025 至於反對延後上課時間到9時30分,學生及老師都提到課多上不完,家長也多認為延後放學會讓課後補習時間延後,連帶影響之後的作息時間,最終導致更晚睡覺,惡性循環。
教育部曾召開超過1-次會議,訂定「教育部主管高級中等學校學生在校作息時間規劃注意事項」。 其中規定每週的兩節早自習時間,應開放由學生自由選擇參與,也就是說學生有2天可以8點到校。 [新頭殼newtalk] 日前高中生與民間團體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發動連署,提議延後國高中上課時間,引發民眾討論,教育部也展開一系列政策研商。
透過《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調查,近一年討論「延後國高中上課時間」共有22,776筆網路聲量,聲量最高峯在2020年12月26日,單日聲量達5,646筆。 協作會議已蒐整所有意見,並會同專家學者、校長代表、教師團體代表、家長團體代表、學生團體代表、民間團體代表等各方代表進行討論。 國高中生上課時間 教育部與農委會執行「學校午餐採用國產可溯源石斑魚專案實施計畫」,學生本學期可喫4次(每月1次)石斑魚,卻傳出部分教育局及… 但有學生家長指出,早自習有助於學生在上課前,提前集中專注力,取消可能會讓學生變得懶散,朝會是學校的傳統精神,更不該廢除。 北一女和建中也未強制規定早自習,北一女由學生自主決定,建中則是各班安排打掃時間,但周間仍固定舉辦朝會,學生須提早到校,建中每週二、四朝會,學生須在7時40分到校。 兒福聯盟前(2020)年公佈調查,臺灣國高中職生平均晚上11時15分入睡,翌晨6時12分起牀,平均每天睡眠6.9小時,高中生比國中生少睡近1小時。
國教行動聯盟執行長王瀚陽家有國三生,他認為,國中、小生有家長接送問題,且採學區就近入學,這與跨學區制度的高中不同,國中小生相對可睡飽一點再出門;臺北市金華國中家長會長彭曉平也支持國中維持現況。 但謝金城也點出,這恐會導致完全中學「一校兩制」,不易同步管理國、高中師生作息。 生活中心/周孟漢報導有些「恐龍家長」過度溺愛小孩,總會抱持「他只是個孩子」的想法,放縱孩子胡作非為,也養成孩子驕縱任性的習慣。
中小學上課「時間太長」多年來時常被討論,甚至會跟國外做比較,「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有一提案為「國高中上課時間改為9:30到5:00」,多達10296人附議,教育部明天(19日)將召開首場線上公聽會,在這之前,臺灣青年民主協會公佈調查,有9成的人認為「有必要」延後上學時間、廢除朝會。 事實上,調整國高中生上學時間的提案已不是頭一遭,2017年也曾有網友上該平臺提案「高中及國中小上課時間改為上午9時至下午3時」。 教育部當時回應,如將學生在校上課時間改為上午9時至下午3時,涉及課綱所定課程學分(節)數刪減,又刪減課程學分(節)數將連動影響學生的基本學力及銜接大學進路問題,並將衝擊學校現行教師員額數規定,或造成現行所定教師每週基本教學節數不足等問題。 因為依據「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實施要點」第8點規定,提案通過附議門檻後,機關須於2個月內完成具體回應,而對於這個民眾相當關注的話題,教育部今日也做出初步回應,表示「感謝提案人及所有關注該議題的民眾,因本案涉及地方政府權責,後續將進行連署提案的研處」,預計會在明年2月23日前正式回應這項提案。
對於這項提案,臺灣青年民主協會上週串聯民間團體、學生團體發起線上調查,針對是否支持「延後上學時間」及「高中早自習法規落實情形」兩個面向進行意見蒐集。 教育部國教署長彭富源表示,民間團體在網路平臺上提議「國高中上課時間改為9點半到5點」後,教育部陸續召開2次線上公聽會、5次專家會議,邀集各界團體代表,也到各地方教育局處開會4次,廣徵意見,今日正式公佈「教育部主管高級中等學校學生在校作息時間規劃注意事項」。 我國高中以下學生上課時間長,學生團體主張國、高中「延後上學」,近期引發討論。 教育部長潘文忠昨天宣佈,預計一一一學年(今年九月)起在全國各高中實施新制,第一節課(八時十分)前不得強制要求學生到校,形同廢早自習,讓學生自主學習,且早自習、第八節課後輔導禁考試,也會減少朝會次數。 此事也迅速引起網友們的熱烈討論,有人認為臺灣學生的上課時間確實太長,應該延後上學時間提升學習效率,然而也有網友不以為然,表示就算上課時間延後,上課會打瞌睡的人還是會打瞌睡,認為規定應該照舊。
彭富源說,這次修正重點包含全校集合活動時間由原先每週2天調降為最多1天,其餘日數的早自習由學生自主規劃運動,並舉例學生可到圖書館、到操場運動、自由參加社團、教室自主學習等,是基於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第31條精神,維護學生休息及健康權利。 不少贊成論點的學生留言,「幾乎整個早自習過半同學都精神疲憊在睡覺,且學校還規定不準睡覺,根本不管學生精神狀況,希望這項提案真的能通過。」、「7:30上學不意外都在睡覺吧」、「每天都要6點多起來,要在7:30前到校,睡眠時間都不足」、「臺灣的上課時間真的太長了!」等。 系統觀測上萬個網站頻道,包括各大新聞頻道、社羣平臺、討論區及部落格等,針對討論『延後國高中上課時間』相關文本進行分析,調查「網路聲量」(註1)、「熱門關鍵字」(註2)作為本分析依據。
國高中生上課時間: 新聞雲APP週週躺著抽
對此,其實桃園市議員王浩宇過去就有指出,臺灣是全世界上課時間最長的國家,就連以高壓學習環境聞名的南韓和中國都比不上臺灣。 潘文忠說,教育部認為,學生作息應更彈性,各校應多留一些自主學習的空間,而非被課程、考試塞滿。 潘文忠說,教育部會訂最低標準的相關規定,比如要求自主規畫時間至少要多長等細節;學校若想更進一步統一延後到校時間,只要經校務會議等程序,做好配套,都能有調整空間。 近日有網友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提議國、高中生到校時間從7點半改為9點半,引發網路激烈論戰,對此也有網友翻出世界各地學生的上課時間,一與臺灣比較之後,直呼臺灣真的是「血汗學生」。
近日民眾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提案「國高中上課時間改為9點30分至5點整放學」,目前該連署已破8300人附議並進入等候機關回應階段,今(26)日教育部也初步回應,表示「全案尚涉及地方權責,教育部將再行研議」,將於明年2月23日前具體回應。 「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多次有民眾提出延後上課時間,理由是國中生普遍睡眠不足,上課時常會打瞌睡,應讓他們有更多時間能參加社團和探討興趣等,因此上課時間應改「9:30到5:00」。 國高中生上課時間 原本教育部5、6月要在南北區各辦公聽會,因疫情取消,教育部近日回應,公聽會將在8月19日、24日改為線上,每場次邀100位民眾進行參加,據瞭解,很多家長和相關團體都已登記參加。 一、根據國發會公共政策網路提議實施要點第8點規定,教育部須於兩個月內(110年2月23日前)完成具體回應。 惟本案經行政院唐鳳政務委員辦公室召開「110年1月開放政府聯絡人工作推動會議」決議列為協作議題,預計於110年3月6日邀請提案人及相關人員進行協作討論;爰此,本案擬延長於110年4月23日以前回應。 教育部舉辦的線上公聽會會在8月19日、24日舉行,每場次邀100位民眾進行參加,已經有很多家長和相關團體登記參加。
彭富源解釋,現行其實已開放每週2天讓高中生自主運用,這次是再多開放2天到每週4天,用意也是遵循108課綱精神給學生更多自主。 至於學生到校後相關安全管理與人力問題,彭富源說,運動場、校園視察等建議各校加派人力,如各校有校園安全相關需求,已有既定經費可補助照明、監視、防護設備等,可申請。 教育部表示,要不要延後上學,基於維護學生身心健康及培養自主規畫能力,教育部正在綜整各方意見,評估延後上學內容與相關規定修訂,很快就會有決定。 北市教育局副局長陳素慧表示,學校可自訂在校作息時間,學校可依照民主參與程序,與學生、教師及家長討論,經校務會議通過後實施。 上學期有學生代表向校內申訴評議委員會提出「早自習遲到記警告違法」,去年7月校務會議正式廢除遲到記警告規定,由學務處主動提案修正《學生在校作息時間實施要點》,學生每天8時10分前到校即可。
國高中生上課時間: 國際機器人賽大放異彩 臺中市溪南國中奪世界雙冠軍
彭富源指出,這次修正的重點包含全校集合活動時間由原先每週2天調降為最多1天,其餘天數的早自習由學生自主規劃,未來學生除全校集會外,可在第一節課(8點左右)前到校即可。 此外,修改重點也強調「早自習零考試」,過去已在教學正常化相關要點規範中明訂,並須落實到國小、國中到高中等各級學校,這次高中作息修改,也明訂正課以外的時間禁止考試,不得列入評量,任何「繞道」測驗都禁止,若違規將列學校教學評鑑、校長考覈乃至招生名額扣減。 有民眾於2020年底,在國發會建置的公共政策網路論壇提案,「國、高中上課時間改為9時30分至下午5時」,短時間內獲熱烈響應,破萬人參與連署。 根據研究,國高中生睡眠普遍不足,是否延後上課時間至上午9時30分,讓孩子睡久一點,在去年引發熱議,教育部稱將進行研議,卻不見決策。
彭富源表示,該辦法今公佈後,預計8月1日起實施,高中端需針對集合活動、相關配套等,透過教師、家長及學生等多方收集意見,並經校務會議討論後再實施,會協助各校妥善流程。 彭富源解釋,現行其實已開放每週2天讓高中生自主運用,這次是再多開放2天到每週4天,用意也是遵循108課綱精神給學生更多自主;至於學生到校後相關安全管理與人力問題,彭富源說,運動場、校園視察等建議各校加派人力,如各校有校園安全相關需求,已有既定經費可補助照明、監視、防護設備等,可申請。 國高中生上課時間2025 現在上課入校時間約「7:30至8:00」間,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理事長侯俊良受訪表示,臺灣學生上學時間相較國際比較高,若整體對學生學習好,只要延後的時間大家有共識,將學習時間拉長,對小孩不見得不好。 網友指出,美國、歐洲許多國家的學生,上課時數都沒有臺灣高,學生仍然具備競爭力,因此不如讓學生多睡一點,「很多國家一天上課時間大概只有臺灣的1/2~2/3,競爭力還是不比臺灣差」、「我們在學校待的時間明明超久,但是競爭力還是輸那個一天上6小時的」。
臺北市立成功高中從本學期開始,不只取消早自習,更廢除朝會升旗,學生每天在上午8時10分前到校即可。 國高中生上課時間2025 國高中生上課時間2025 一名網友昨(12)日在臉書社團《爆廢公社》上貼出一張「國高中9點半到校連署成案,學生反應兩極」的新聞截圖,表示過去他們上學都是7點到校,也沒有睡眠不足的問題,認為對於想混學歷的人來說,幾點上課都沒差,重點還是「桌子好睡比較重要」。 有網友認為,上課時間延後,並不能達到「讓學生補充睡眠」的本意,因為就算延後上課,但學生放學後還是得到補習班待好幾個小時,與其討論延後上學時間,不如先探討臺灣的「補習文化」,「晚到學校結果晚上狂去補習班有啥兩樣」、「改幾點都一樣啦,下課都會逼去補習了」。 研究方法:系統觀測上萬個網站頻道,包括各大新聞頻道、社羣平臺、討論區及部落格等,針對討論『延後國高中上課時間』相關文本進行分析,調查「網路聲量」(註1)、「熱門關鍵字」(註2)作為本分析依據。 提案者認為,普遍學生睡眠不足,上課時常會有打瞌睡的情況,希望藉此能延緩上課時間,讓學生讀書效率加倍,上課不再容易打瞌睡,精神比較好讀書效率也比較高。 此文也被轉發至「Dcard」,有網友認為,臺灣上課時間全球最長,若能縮短上學時間,他樂見其成;也有網友認為,改上課時間雖然很麻煩,但如果真的沒必要待在學校那麼久的話,不如把時間還給學生。
一、為研商本案後續政策方向,本部國教署將於110年5月至6月間分別於臺南市及臺北市各辦理1場「教育部主管高級中等學校學生在校作息時間規劃注意事項執行現況」相關議題之公聽會,並依公聽會結果再行上網回應。 潘文忠說,前年十二月就有民眾發起「延後至九點半上學」,附議人數達門檻。 國高中生上課時間2025 後來教育部召集家長、教師、兒少團體、法律專業等人士開會,有共識可減少朝會次數,且第一節課前、第八節課後輔導不能考試。 他也表示,該辦法今公佈後,預計8月1日起實施,高中端需針對集合活動、相關配套等,透過教師、家長及學生等多方收集意見,並經校務會議討論後再實施,會協助各校妥善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