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東海大學2025詳細介紹!(震驚真相)

全球排名787大」,並成為臺灣唯一入圍《泰晤士高等教育》「2019年度最佳領導管理團隊」之卓越大學。 東華創校校徽採用圓形環繞設計,代表全校團結一致,中心以書本與四葉片,象徵鵬鳥展翅與四大創校精神。 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合併後,在原本的書本及圓形環繞設計中,加入花教大舊有的校徽圖樣而成為目前校徽設計。 國立東華大學藝術創意產業學系第十屆畢製總展《旬見:洄來吧!花現美好》,於聖誕節前夕12月18日(週日)至12月25日(週日),在花蓮縣吉安好客藝術村閃亮登場!

文學院:成立中文、英美語文、法文、德文、西文、俄文、韓文、日文、歷史、圖資及地理等學系,並成立中國古典文獻、外文、族羣關係、圖資等獨立研究所及語文中心。 理學院:成立應數、物理、化學、生命科學等學系及應數、物理、化學、生命科學、生化、分子生物及資料科學等獨立研究所。 工學院:成立電機、機械、土木、化學、資工等學系及獨立研究所。 管理學院:成立企管、資管、資源管理、財金、保險、國企及會計等學系,並成立企管、自然資源管理、財金、國企及會計等獨立研究所。

國立東海大學: 「教育部與世界百大合作設置獎學金」甄選

本次論壇可謂東華大學之「雙語及EMI教學期中成果」,透過論壇交流,有助於提升教師之英語教學朝2030雙語國家方向邁進。 由國立東華大學、臺北市立大學、國立嘉義大學、國立臺南大學、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國立屏東大學、國立臺東大學組成,目前有7所成員學校,系統總校長為前教育部部長吳清基。 東華為全臺灣第一座引入歐美大學「學程制度」(modular course)之高等學府,設計出彈性的跨學院、跨系所修課制度,並放寬課程的同等抵免,讓東華人能自由組合屬於自己的學程模組,其完成畢業條件的雙主修、輔系、副修學位將會標注於畢業證書上。 舊稱「工學院」,為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資訊工程學系、電機工程學系、光電工程學系之教學研究區,也是智慧科技中心(Intelligent Technology Center)、能源科技中心(Energy Technology Center)所在地。 舊稱「共院」、「共教大樓」等,為經濟學系、法律學系、諮商與臨牀心理學系、社會學系、公共行政學系之教學研究區,也是大眾史學研究中心、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研究中心、歐盟研究中心(EUTW)、大陸研究中心、書藝文化中心、原住民族模擬法庭所在地。 2020年「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U.S. News & World Report)公佈全球最佳大學排行榜,臺灣只有26所大學上榜,東華排名全球1168名,國立排名第14大。

九月各校紛紛開學,東海卻音信全無,打聽的結果是「校舍已完工,設備未完成」。 最後把倉庫改造成大禮堂,在1955年十月舉行了創校開學典禮。 於是,勤勞服務,團隊合作成了東海人的核心價值,到後來的基本勞作、工讀、工作營,是許多東海人終身難忘的感恩回憶 。

國立東海大學: 國立花蓮教育大學(1947-2008)

歐洲地區有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倫敦國王學院、愛丁堡大學等;法國巴黎第十二大學、裏爾大學、格勒諾布爾大學等;德國柏林自由大學、曼海姆大學等;瑞典烏普薩拉大學;西班牙巴塞隆納大學;立陶宛維爾紐斯大學等歐洲頂尖研究型大學。 國立東海大學 北美地區有美國普渡大學、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紐約市立大學、佛羅裏達大學、霍華德大學;加拿大渥太華大學等研究型名校。 商業界:Google臺灣副總經理王嘉慶、KPMG數位智能風險顧問公司副總經理林大馗、研華科技董事暨協理劉蔚志、鴻準科技董事林羣倫、國璽幹細胞技術總經理暨董事林珀丞、貳樓餐飲集團總經理劉翼儒、夏都酒店集團總經理王慶祺、日出茶太創辦人王麗玉、捷安特Liv全球資深行銷經理詹立慈、臺灣港務公司總經理暨董事陳劭良等。

  • 2001年,東華管理學院成立企業管理研究所博士班,頒授東臺灣首位企業管理博士學位(PhD in Business Administration),同時成立東臺灣第一座資訊管理學系,並與美國亞利桑那大學在人工智慧與電子商務領域進行合作
  • 2013年並首次通過學生政黨法,成為全臺灣第一個確立政黨模式的學生自治團體。
  • 理學院:成立應數、物理、化學、生命科學等學系及應數、物理、化學、生命科學、生化、分子生物及資料科學等獨立研究所。
  • 中華民國首位奧運跆拳道金牌得主陳詩欣,也曾任教於東華,擔任跆拳道指導教練,培育未來奧運跆拳道金牌選手。
  • 的美國紐約中國基督教大學聯合董事會(今亞洲基督教高等教育聯合董事會,簡稱聯董會)建請一本過去培植中國青年的精神,於臺灣創辦理想大學,藉以延續基督教在華教育事業並傳承於中國大陸十三所教會大學之優良傳統。

原位於目前舊音樂系館南側河溝後方,延伸至臺中工業區之南邊坑溪一帶,後因臺中工業區的開發而消失,僅剩下難以辨認之原本夢谷的小水溝。 夢谷之名,即為「夢之入口」之意,是東海大學第一屆學生阮淑珊所命名,充滿著老校友許許多多的回憶。 生存遊戲社聖誕遊行:每年聖誕夜,東海生存遊戲社會率領社團成員全副武裝,在校園以8字形路線進行遊行。 沿途推廣生存遊戲,並以行動啟發學生在學期間應居安思危,以期未來能為國家社會有所貢獻。 該活動的兩大特點,一為準備熱食送暖到校安組為校警隊加油,二為到一校區女生宿舍稍作巡邏,確保無可疑人士逗留。 東海大學擁有康樂性、體能性、藝術性、學術性、服務性、綜合性社團、自治性社團、系學會等八大類,最多時共計一百五十多個學生社團,現部分社團已合併或停開,大約一百二十個學生社團。

國立東海大學: 國際聲譽與排名

為促進東臺灣與泛太平洋高等學府在學術研究、高等教育、產學合作的發展,2014年11月22日由國立東華大學、國立宜蘭大學、國立臺東大學、佛光大學、慈濟大學等五所大學共同組成聯盟,跨校輪流舉辦活動、共同開設課程、互相承認學分、推動全英語教學交流。 2021年10月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加入組成六校聯盟,未來也將朝向與韓國、日本,以及關島等地之太平洋國家大學結盟。 國立東華大學為東臺灣第一座綜合型大學,在綠野田疇中建立起校園,主校區以打造美國柏克萊大學哈斯商學院著名,也是耶魯大學建築學院院長的後現代主義建築之父查理摩爾(Charles W. Moore)擎畫之設計藍圖,融合其他建築師的設計,創造出具人工河道與湖泊的校園,成為現今學校的景觀。 主校區基本依座北朝南設計,惟中軸線由北略向西偏約20°而至南略向東偏約20°,以避免太陽東西向之直射。 如今校園的新建築都需要接受當時所制定的規範,建構一個具整體性的校園環境;而塔狀建築也成為了東華主校區建築所共有的特點。

國立東海大學: 大學象徵

的美國紐約中國基督教大學聯合董事會(今亞洲基督教高等教育聯合董事會,簡稱聯董會)建請一本過去培植中國青年的精神,於臺灣創辦理想大學,藉以延續基督教在華教育事業並傳承於中國大陸十三所教會大學之優良傳統。 2015年,東華校長吳茂昆及清華校長賀陳弘共同簽定兩校學生國內交換協議,每學期兩校相互提供5名交換生名額,並提供交換校所享有的權益與臨時學生證,期望推動兩校校際合作與學生跨領域交流學習。 藝術媒體界:華語流行音樂歌手林宥嘉、B.T.O.D主唱張龍、臺文樂團裝咖人、臺灣吧創辦人林辰Buchi、影音創作者兔女狼Rabbit&Wolf、歌仔戲小生陳禹安、《看見臺灣II》拍攝成員陳冠齊、遊戲製作人吳以尋等。 2016年,為響應臺灣同志遊行、臺北市政府升彩虹旗,東華校方與東華Rainbow Kids同伴社,在來自教會團體、護家盟等重重施壓下,使東華大學成為了「臺灣教育史上第一座升上彩虹旗之高等學府」,也是亞洲高教史上之首例。 塔樓式建築,是耶魯大學建築學院院長查理摩爾(Charles W. Moore),為東華主校區建築設計出的共有特色。 “讓創作者、參觀者再次認識東華這一美麗的大學,發現東華的多個不同面貌。

國立東海大學: 國際聲譽及學術成就

2001年,在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資助下,成立全臺灣首座原住民民族學院,被認為是亞洲領先的原住民研究機構,是族羣關係與文化、民族發展、民族藝術、民族語言傳播、民族社會工作領域之臺灣發源地,華人人類學大師喬健(香港中文大學人類學創系主任、美國印第安納大學布魯明頓分校人類學教授)為族羣關係與文化研究所創所所長。 2005年,國立東華大學與臺灣著名海洋生物研究機構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合作,首創高等學府與博物館之合作模式,以「建制獨立、學制合作」整合雙邊研究教學資源,成立海洋科學學院、海洋生物研究所於屏東校區內。 2007年,引入歐美大學「學程課程制度」,是全臺灣第一座學程制度大學,將四年的學分分類為院基礎學程、系核心學程、專業選修學程與通識課程,為現今大學學程制度之起源。 2013年5月未來事件交易所公佈之「臺灣最好大學」、「臺灣的大學社會貢獻度」及「臺灣的大學國際化」評鑑結果,東海大學榮登臺灣最好的私立大學第一名,社會貢獻度為私校第五名,國際化為私校第四名。 2016年Cheers雜誌發布「3000大企業經理人EMBA評價調查」,東海大學榮獲3000大企業經理人最愛EMBA的第11名,並為私立大學EMBA的第一名。

國立東海大學: 大學生活與特色

”“只要對藝術創作有興趣、有熱忱,每一個人都可以是創作者,讓自己的作品點綴東華每一個角落。 ”為「東華角落藝術團隊」二大策展理念,藝術節期間還會舉辦「藝術家講座」,邀請各地藝術家分享創作經驗,與東華創作者激盪不同思考與創作火花,也藉創作表達對不同議題之見解,使藝術創作化成生命的一部份,參與過的藝術家有臺灣當代女性藝術家汪曉青、臺灣環境藝術家李蕢至、臺灣原住民藝術家張恩滿等。 東華首創全臺灣第一個空白學程「BRICK–磚家學程 」(Break / Redefine / Imagine / Catalysis / Kindle),為20門1學分的「空白課程」,採事後追認作法。 實踐學習過程不受學期限制,所獲的能力與知識內容亦不受單一學門範疇。 學生可於在學的任何時間申請追認學分,經過一定程序獲1至20學分的學習成果認證。 Dormitory I:擷雲莊(一莊、二莊)單人雅房,研究所學生宿舍。

國立東海大學: 臺灣精密工程學會・盟立集團 精密工程專題與論文獎(….

目前大濠溝已成為一條乾枯的小溝,女鬼吊橋已不存在,剩下一座水泥小橋,雖然位置與女鬼吊橋完全不同,但女鬼橋的名字仍沿用至今。 經過照明的改善,加上新建設的人文大樓(H大)緊鄰女鬼橋,目前已感受不到以往陰森森的氣氛。 金秋地球日:每年的10月22日,發起人為環境工程學系陳炳煌副教授,有感全球暖化危機,環保及綠能應更被重視因而發起。 藝文設施:圖書館、藝術中心、創意實習中心、歌劇展示館、學生活動中心、中正堂、銘賢堂、茂榜廳、良鑑廳、芳華廳、求真廳、東海書房、路思義學房、綠之心、House19好學堂、O.S. 餐飲設施:美德耐花園餐廳、奧柏林餐廳、男生餐廳、女生宿舍餐廳、校友會館餐廳、二閲蒔室、第二教學區餐廳、丹堤咖啡、東海乳品小棧。 活動區路思義教堂:東海最著名的建築,由建築師貝聿銘、陳其寬設計,雙曲面的薄殼建築,牆面「亦柱、亦樑、亦牆」,為臺灣近代建築經典代表作之一。

國立東海大學: 臺灣教育大學系統

在早期許多文學作品或建築書籍能找到相關論述,加上住校制度、小班制及勞作教育的實踐,東海的校園景觀成為了能凝聚東海人的重要資產,同時也形成了日後東海校園公共論述的重要基礎。 1970年代以來,隨著社會環境的變化及聯董會撤資,使東海大學在經過一番爭辯後,走向轉型與擴大發展,過程中因東海特殊的歷史和環境,產生了許多爭議與衝突。 東海大學早期校園:涵蓋地籍範圍大致為東海大學中正紀念堂與圖書館以東、附小校門-東海北路以西、南北至學校圍牆以內的區域(不包含校門旁體育區域、附屬學校);主要建築除了下述已登錄為文化資產的建物之外,還包含行政中心(舊圖書館)、行政大樓(校長室)、奧柏林學生活動中心、銘賢堂、早期男生宿舍、早期女生宿舍、早期教職員宿舍。 東海大學擁有創造性與實驗性的開創精神,創校時的勞作教育、通才教育、圖書館開架制度、學生榮譽制度等,都是臺灣大學教育裡的創舉。 並率先成立工業工程學系,訓練工業發展所需人才,生物學系也開啟了臺灣的鳥類研究,外文系的獨特英語教學方法與小班制也是臺灣僅有。 1953年3月,美國亞洲基督教高等教育聯合董事會(前稱:中國基督教聯合董事會)聘請南加州大學教授陳錫恩博士為駐臺代表,負責籌備建校前置工作。

國立東海大學: 臺灣歐洲聯盟中心

東華為全臺灣第一座引進歐美大學「成績平均積點制度」(GPA)之高等學府,以A+(90-100)、A(85-89)到E(臺大、清大、政大等各大學紛紛跟進仿效此制度。 首任駐校作家為現代詩作家瘂弦,後有鄉土文學作家黃春明、臺灣鄉土詩人吳晟、臺灣現代詩詩人鄭愁予、自然文學作家劉克襄、現代散文作家林達陽等知名華語文學作家。 師資陣容結合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系教授郭強生、文學作家暨翻譯家曾珍珍、華文小說家暨翻譯家李永平,為近年文壇興起的「東華幫」之起源。 英國:赫爾大學、倫敦南岸大學、牛津哈佛特學院、諾丁漢大學、紐卡索大學、伯明罕城市大學、密德薩斯大學、西英格蘭大學、諾丁漢倫特大學、雪菲爾大學、諾丁漢大學寧波校區等。 師範院校及設有師培相關學系之大學亦可能有師資培育中心,僅擇一列入。 獎勵教師研究能量提升:主持研究計畫獎勵、新進專任教師研究計畫獎勵、整合型研究計畫獎勵、研發能量啟動專案補助等。

異地教學計畫:建築​系「建築在羅馬」、日文系「奈良學習之旅」、財金系「南京大學異地教學計劃」、生科系「熱帶生態學」、食科系「食品產業學習營」、工工系「佛羅裏達州立大學進修專案」。 雙聯學位計畫:美國佛羅裏達州立大學、天普大學、羅德島大學、安德魯大學、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泰國亞洲理工學院…等。 傳說入口位於現今射箭場後方樹林中,穿過女鬼橋底下經過夢谷直通東海古堡。 由於夢谷與舊女鬼橋已不復存在,神祕的古堡防空隧道再也沒有人真正走過,其真實性有待後人考察,與「夢谷」、「女鬼橋」成為東海大學三大消失景點。 女鬼橋建校初期教學區和學生宿舍間有個大濠溝,行人往來不便,校方於是建一座吊橋連接其中。

康樂性社團:心韻手語社、咖啡社、機動車輛研究社、幻想魔術社、生存遊戲社、烘焙社、塔羅牌社、調酒飲料研習社、Podcast製作社、廚藝文化社、DJ數位音樂創作社、音樂遊戲社、日本麻雀牌研究社、圍棋社、休閒健康文化社等。 服務性社團:快樂領航社、紅十字社會服務團、山地服務社、幼幼社、人間工作坊、身心障礙權益促進社、羅浮童軍團、社會服務團、米克斯動物關懷社、崇慧社、國際服務學習社、校園解說員社、法律服務社等。 國立東海大學 生活設施:敦煌書局東海營業所、兆豐國際商業銀行、校友會館、7-ELEVEN4家、全家便利商店1家、理髮部、洗衣部。 東海湖:1982年完工的人造湖,湖中央的東美亭為紀念哲學大師方東美所建。 近年以「修復與自然」的概念改造,讓烏龜可以上岸、翠鳥及貢德氏赤蛙駐足其間,白鷺鷥好整以暇地在此閒踱,永續生態與藝術美學和諧融合。 學院區文理大道:源自於美國開放空間概念,及日本寺院的平臺坡道,並融合中華文化延續與包容之特性,合院一進一退錯落在兩旁。

東側端點為教堂草原,而教堂主體避開軸線端點,使文理大道在早期樹木尚未茂密時能遠眺中央山脈與臺中盆地。 東海校園建築使用的材料都是不加修飾的本來顏色,由灰瓦、磚牆、白牆、清水混凝土與各種樹木等構成的校園景觀。 博雅教育是東海創校的基礎,「博」代表廣博、宏通器識;「雅」代表優雅的氣質,「博雅」即是一種教養的培養,重新詮釋禮樂射御書術。

國立東華大學,簡稱東華大學、東華,是一所坐落於臺灣花東縱谷的公立研究型大學,以自由主義學風著稱。 東華為臺灣民主化後第一座國立大學,擁有臺灣第二大主校區,且為全臺灣學門規模第六大的國立大學,提供自由跨領域修課制度。 長期交換學生計畫:赴姐​妹校交換學習一學期或一學年;本地收費,海外學習(近年東海大學赴國際交換人數 國立東海大學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東海大學目前已和全球超過 310 所大學簽訂為姊妹校(更新日期:2022年6月),遍及5大洲33國,其中基督教學校計有18校,有助於東海學生出國深造或取得雙聯學位。 長期交換學生計畫:赴姐​妹校交換學習一學期或一學年;本地收費,海外學習(近年東海大學赴國際交換人數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中華民國教育部選定東華、臺大、臺師大、北醫、高醫五大高等學府,聚焦農業、醫療、資訊、商管、華語教育五大領域,推動非洲頂尖人才來臺就讀碩博士,培養五大領域之高階人才,東華在永續農業、資訊領域聯盟兩大面向,協助國家培育非洲菁英人才。 國立東華大學學生會成立於1997年,為東華學生自治之最高架構,代表著全體東華大學的學生,下設行政中心(行政權)、學生議會(立法權)、學生評議會(司法權)、及選委會四個部門,多年來在爭取學生權益上積極行動,以追求師生共治共創的理想校園為期許,也是全國最大學權組織臺灣學生聯合會創立會員校之一。 研究排名,理工學院7個領域穩居國內前15大高等教育評鑑中心於2010年3月公佈國內大學進入WOS(Web of Science)各學門領域全國前15名的大學名單統計,東華理工學院一共有7個學門列入排名(化學、材料科學、數學、物理學、地球科學、電腦科學、植物與動物科學),其中有2個學門列入全國前5大,5個學門列入全國前10大。 東華華語文中心,為中華民國外交部遴選臺灣十大頂尖華語中心之一,在美國霍華德大學、奧克蘭大學共同設立華語文中心。 東華也是美國傅爾布萊特計畫八大合作學府之一,中華民國外交部臺歐連結獎學金計畫九所大學之一,全球超過440所大學姊妹校。

國立東海大學: 學術學院(College)

隔年,整合全院英語師資成立「管理科學與財金國際學士班」,為東臺灣首座全英語授課的管理學士班,也是東華管理學院第一座院級國際學士班。 環境解說中心(Environmental Exposition Center)社會參與中心座落於此。 藝術工坊(Arts Workshop)為藝術學院之教學空間,擁有陶藝、草木染、木工、雕塑、版畫等工藝工坊。 國立東海大學2025 國立東海大學 東華小米園(Millet Garden)為全臺灣首創的大學小米園地,由東華師生自主發展,以環境、飲食與族羣為主軸,並連結校園/社區/部落之發展學習共同體。 創校至今,東華在多項領域具有領先地位,是臺灣第一座頒授環境政策、自然資源管理、觀光遊憩管理、全球運籌管理、文學藝術創作、族羣關係與文化、民族藝術、民族發展、民族事務、民族社會工作、民族語言傳播學位之高等學府,國際三大排名THE、U.S.News、QS將其計算機科學、旅遊暨休閒管理、電子電機工程列為前全臺灣前五強。

2020 天下雜誌「天下USR大學公民」調查,東海大學榮獲公民整體調查私校第三,「環境永續」私校第一。 2020 遠見雜誌大學USR傑出方案,獲得「生活共榮組」首獎榮譽。 2020 臺灣企業永續獎頒發,「臺灣永續典範大學獎」、「大學USR永續方案獎」與「大學永續報告獎」,所有參加評比的大專院校中,東海大學與臺灣大學同時在三類獎項都獲得《金級》以上的殊榮。 2021 中華民國通識教育學會頒發,「2020年通識教育典範學校獎」。 2021 「TCSA臺灣永續行動獎」東海大學連獲臺灣永續典範大學獎、永續報告白金獎、社會共融領袖三項永續最高榮譽大獎。

辦理學術研討會:曾籌辦「現代科技及應用研討會」、「中美英社會福利研討會」、「中美防治犯罪會議」、「東西方家庭研討會」、「國際大學校長協會會議」、「亞洲基督 教高等教育之使命會議」、「兩性與家庭研討會」、「87年高等與技職教育國際化研 討會」「亞洲基督教高等教育之使命會議」、「2000年ACUCA / UBCHEA年 會」等。 「勞作教育」是東海大學的教育方式之一,為臺灣大學教育制度中的首例。 勞作教育制自創校以來實施至今,原為一、二年級皆須修習,現為所有東海學生第一年必修,不及格者必須重修,也因此大一學生能跨領域的認識許多不同科系的「掃友」,並建立起良好的友誼。 110學年度起,廁所外包給廠商,大一新生不再需要掃廁所,且一個禮拜只需掃4天。 2019年,與臺中榮總、臺灣人工智慧學校跨域聯手進軍醫療AI。。

師生全體住校,教職員必須全職,並提供最佳生活條件,且應為基督徒。 1.若學生想先知道第一志願轉系、所、學位學程之結果,請至「學生轉系所申請系統」中查詢審查結果,但若審查結果尚未送達教務處註冊組登錄系統,將無法查詢。 “不要瞧不起東華幫(以及臺大幫、政大幫、東海幫等等)|寫給新手作家的沒用指南(五)”. 【註冊組】111-1 學期「學業期中預警系統」啟動,請授課教師於11/07(週一)~11/25(週五)完成學生學業預警登錄。 國立東海大學2025 東華擁有14支校級運動代表隊,涵蓋11項體育運動項目,包括田徑、游泳、籃球、排球、足球、羽球、壘球、桌球、網球、跆拳道、鐵人三項、定向運動,由體育與運動科學系教授、體育中心老師組成指導教練陣容。

2001年,東華管理學院成立企業管理研究所博士班,頒授東臺灣首位企業管理博士學位(PhD in Business Administration),同時成立東臺灣第一座資訊管理學系,並與美國亞利桑那大學在人工智慧與電子商務領域進行合作。 隔年,成立東臺灣首座財務金融學系,先後有中華民國中央銀行溫英幹理事、林金龍理事,以及中華經濟研究院吳中書院長等頂尖學者任教於此。 創校初期的東海大學因教會學校的獨特性有較自由的學風,校園內有榮推會、東風社、學生會、研究生聯誼會等學生組織,1970年代以後,由於這些社團積極參與了關於校園發展方向、校務變革的討論,累積了學生對於校園事務的公共參與。 1958年東海大學學生會成立,是校內學生自治組織中最高的行政單位。 現今東海大學學生會分為行政中心、學生議會、學生評議會、研究生學生聯合會、畢業生學生聯合會及進修部學生聯合會,行政中心設置祕書處、學權部(105學年正式更名,舊名生促部)、總務部、學會部、社團部、外務部、文化部、新聞部等七部一處,會長為學生普選產生。 負責舉辦校內各項大型活動,亦協助處理學生權益相關問題,擔任學生與各行政單位間師生溝通的管道。

以「文化創業」為重點,培育學生結合「傳統與創新」以及「創意與產業」的藝術創意產業學系,今年13歲迎來第十屆藝創學子的畢製成果。 國立東海大學2025 最早以大學建制的私立學校是東海大學,而最早擁有大學學制的學校則是1954年教育部覈准改制恢復的「東吳大學法學院」。 國立東海大學 德國:明斯特大學、哥廷根應用科學大學、柏林管理學院、漢堡工業大學、路德希維港管理與社會大學、萊茵曼應用科技大學、柏林新教應用科技大學等。

2021年,中華民國教育部遴選全國八大公立商學院,列為國家級雙語重點培育學院,以推動「2030雙語國家政策」,分別為國立政治大學商學院、國立清華大學科技管理學院、國立臺灣科技大學管理學院、國立臺北大學商學院、國立中央大學管理學院、國立東華大學管理學院、國立臺北科技大學管理學院、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管理學院。 東華在眾多學術領域與中央研究院有高度合作關係,東華與民族學研究所、臺灣史研究所、物理研究所、基因體研究中心、應用科學研究中心簽有合作協定,雙邊共同合聘教授與研究員、成立學術研究團隊、共同舉辦培訓計畫、研討會等。 為推動臺灣華語文教育大國計畫,中華民國教育部選定首批十大頂尖華語文中心,入選國立大學有臺大、政大、清大、臺師大、東華、中山,東華更與美國霍華德大學、奧克蘭大學簽約在美成立華語文中心,遴選東華華語文教師赴美國任教。 2004年,東華首創高等學府及學術博物館合作之先河,與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NMMBA)共同開辦「海洋生物研究所」,採「建制獨立、學制合作」之模式,並成立海洋生物研究所、海洋生物多樣性及演化研究所,由海生館提供學術研究設施,與博士級研究師資,學生能直接利用海生館的資源進行研究與學習。 屏東校區座落於海洋環境資源豐富的墾丁國家公園,周圍環繞珊瑚礁岩及豐富的熱帶海洋生物,校區距離枋山火車站約30分鐘車程,距離恆春機場約6分鐘車程。

國立東海大學: 世界關係與姊妹校

2019 路思義教堂獲頒國定古蹟證書2019 遠見雜誌發布「臺灣最佳大學排行榜」,「綜合大學二十強」名列私校第三,及「私校二十強」名列第七(扣除醫學大學私校前三名)。 2019 榮獲教育部青年發展署頒發「 108年度全國大專院校職涯輔導成果績優學校」最高榮譽金等獎。 2019 榮登紅點概念設計獎亞太地區前10大學校,在入榜的臺灣各大學中則排名第4名,私校排名第1。 2020 榮獲Cheers雜誌發布調查之2020年「大學辦學績效成長」校長互評TOP2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