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平教育的挑戰仍艱鉅、路還漫長,TGEEA 教育協會2025 臺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將陪伴臺灣的學生、家長、老師,繼續加強監督政府的性別教育政策,平衡城鄉差距、培養更多種子教師。 我們提供「單次教師研習」、「入校議題共備」的合作方式,以放伴打造的議題課程模組,跟著老師們一起深化議題認識、搭建課程鷹架。 1994年,榮司提反夫婦從美國來臺投入校園生命教育,期望透過「得勝者計畫」幫助青少年培養自信、自律與尊重的品格。 得勝者教育協會長期招募熱愛青少年的志工老師,深入國中校園,透過問題處理、情緒管理、寬恕教育等課程,建立正確價值信念、提升自我管理效能、展現熱誠的生命力。 從起初只有2個班級開始,至今全臺每年有超過45%國中學校實施得勝課程。
- 第二屆字感教育論壇於2018年03月10日在臺北教師會館舉辦。
- 並接受國立 編譯館委託,編輯中華文化系列讀物:中國民間的節日、中國的書法、中國唐朝的詩。
- 本屆字感教育論壇很榮幸邀請到本會創會理事長暨字感教學研發人趙立真老師,資深字感教師歐瑞惠老師及李思慧老師,分享字感教學在體制內、體制外的推動與實踐過程:如何推動與介紹字感教學,如何進行課程安排規劃等。
- 教協認為,有關做法犧牲教學質素,並希望大學可以投放更多資源於教學工作,改變『重研輕教』現象。
- 當時,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正是在申請註冊等待批准的階段。
- 配合海內外華語文教學需要,編輯各級華語文教材及補充讀物數十餘種。
透過本會協辦的字感國際師資培育課程,由創會榮譽理事長暨字感教學研發人趙立真老師親自教學指導,揭開字感的神祕面紗,帶領您踏入字感的世界。 深入淺出的教學方法、豐富有趣的教學設計以及階梯式、螺旋形的課程架構,讓學習中華文字與文化更加輕鬆容易! 不論是想伴隨孩子成長、學習新語文教育的家長,致力於字感教學的體制內、體制外老師,或是對中華文字與文化充滿好奇與求知慾的成人均可報名參加,讓我們一同沉浸在字感的無窮魅力中,體會字感教育的美好。
教育協會: 課程消息
第一屆於2008 年1 月16 日至19 教育協會 日在廣州暨南大學舉辦,有大陸、香港、新加坡和臺灣 專家學者、研究生100 多人與會,遴選40 多篇優秀研究生論文發表,分組討論,並邀請 名學者做專題演講、文化參訪等活動。 第五屆字感教育論壇於2021年03月13日在洛碁大飯店南港館舉辦。 本屆字感教育論壇誠摯邀請到在新北、花蓮偏鄉的兩組資深字感老師:本會第三屆理事長歐瑞惠老師,資深字感教師林梓洺老師、官怡君老師及林玉蘭老師,分享字感教學在偏鄉的教學現況、教學經驗及教學成果展示。
第三屆於2009 年11 月11 月28 日至29 日在上海舉辦,有來自兩岸四地、馬來西亞共 25 所大學博碩士研究生參與,發表論文70 篇,邀請專家學者作專題演講,會後安排奉 化之旅,有100 多人與會。 配合海內外華語文教學需要,編輯各級華語文教材及補充讀物數十餘種。 並接受國立 編譯館委託,編輯中華文化系列讀物:中國民間的節日、中國的書法、中國唐朝的詩。 臺 灣鄉土語言文化系列教材:跨世紀的臺灣篇、閩南篇、客家篇、原住民篇。 華語文系列: 初、中、高各級及閱讀華語教材,為華語文教學提供良好的教材。 本會議每三年召開一次,「第十屆世界華語文教學研討會」應馬總統期許,於 建國百年(2011)年 12月 25至 29日在臺北召開,以「21世紀華語文教學的變革與創新」為大會主題,有 20個國家地區,328位專家學者提 278篇論文經學審匿名審查,錄取101篇於大會發表。
教育協會: 11.06 中華民國補習教育協會縣市分會召集人會議
期待規劃相關教材、課程與師資訓練,協助醫院之志工隊培訓。 經歷:1984年在臺灣成立第一家培訓學校,1997年成立超優數學‧安親課輔及迪迪美語兩個加盟品牌,目前在海峽兩岸直營校及加盟校超過350家,兩岸各地在超優教育的學生超過10萬名。 字感創意教學又稱為字感教學,它是以字感元素為核心所編寫,配合兒童識字閱讀發展進程,採階梯式、螺旋形設計,全部課程共計七十二單元,每單元均包含文字課、文學課與藝文課等3部分。 全部課程可依班上孩子字感能力,在二至三年的彈性時間內完成。 得勝者教育協會每年招募熱愛青少年的志工老師,傳授正確價值觀、生命技能與熱愛生命。 2021年9月11日,教協下午舉行特別會員代表大會,超過140人出席,以132票贊成、6票反對及2票棄權,大比數通過決議解散教協。
- 第四屆字感教育論壇於2020年02月23日在洛碁大飯店南港館舉辦。
- 本次論壇安排四場專題演講並另增加教案設計評點與四場精彩之教學示範,相互切磋觀摩。
- 在德國訪問學校有法蘭克福大學漢語系、海德堡大學漢語系、杜賓大學漢學學系。
- 教協會長馮偉華對教協解散感到心情沉重及可惜,指出解散是無奈但屬必須做的決定,會隨即執行解散程序,希望盡快及有秩序解散,程序相信需要數個月。
- 其後由與談人:本會創會理事長暨字感教學發明人趙立真老師與本次專題演講的四位資深字感教師一同和與會者進行QA問答活動。
- 近年香港出現了不少未有全職教職,同時出任多間院校兼職教學的大專教員,一般被媒體稱為流浪講師。
經歷:2006年臺南成立第一家金牌文理補習班,16年的努力下,金牌集團橫跨國小、國中及高中,在八個縣市有超過90個分校,更在2020年成立金鑫教育,以創新思維成立愛學館智能學習中心,在短短的一年半且疫情之下創在超過50家的加盟店。 我們的目標在於為學齡前2.5歲至6.5歲幼兒打造良好的字感培育環境,並重構幼兒的字感世界,啟發或恢復幼兒的字感力,讓幼兒的視覺、聽覺、語言覺、肢體覺、觸覺、感覺等各感官和大腦保持活力,而不被成人知識世界太早固化,為字感教育推動的重要新使命。 這是華人世界第一個,將身心靈教育、Wellness 和全人(Holistic)精神, 完整實踐於「生活模式及教育」的非營利型公益協會。
教育協會: 活動花絮Activities
1998年與香港大學聯合舉辦「漢語文能力測驗編制研討會」有兩岸五地測試專家學者二十多人與會,對本會編制「外籍人士華語文能力測驗」給予高度的肯定。 經邀請海內外熱心華語文教育人士張希文校長、宗亮東教授、何容教授、葉楚生教授、高梓教授、趙友培教授、彭震球教授、劉述先教授、張亦錚校長、黃建斌校長、張孝裕教授等為發起人,於1973年11月11日舉行成立。 歡迎各界學者專家就相關之理論研究、課程實踐應用等不同層面進行探討。
教育協會: 研討會
中華文字字感教育協會(以下簡稱本會)創立於2015年1月10日,本會宗旨為使海內外人士認識中華文字及文化,並推動兒童及成人文字字感教育及其相關之研發應用。 2022年字感教育遍及臺灣、中國大陸、香港、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本會將持續傳達字感教育理念至世界各地,讓更多人認識字感教育、透過字感教育瞭解中華文字及文化,讓學習中文變得更輕鬆、更愉快。 以孩子的字感為教育核心,發展孩子本心的教育理念和實踐,隨著新時代的發展而迅速推動著。 中華民國課後教育協會成立於2015年,是臺灣內政部覈准成立之非以營利為目的的社會團體,本會宗旨為推動兩岸知識經濟、培訓教育的發展,落實兩岸交流平臺與多元發展。
教育協會: 活動回顧
其後由與談人:本會創會理事長暨字感教學發明人趙立真老師與本次專題演講的四位資深字感教師一同和與會者進行QA問答活動。 第二屆於2008 年10 月2 日至5 日在高雄師範大學舉辦,有來自兩岸四地、新加坡、美 國等地10 多所大學碩博士研究生參與,發表論文60 多篇,並邀請名學者做專題演講, 及臺灣文化參訪及旅遊,參與人員有100 多人。 本會應邀參加2004 年「人才培訓服務產業預備會議」提供建言受到重視,後受邀參 加人才培訓服務產業策略規劃會議」,提供:「推展華語文教育國際化之可行途徑之建 議」,經教育部採納列為「教育產業國際化旗艦計畫」及「推展對外華語文教學市場」公 佈實施。
教育協會: 會員專區
並由主持人:國防大學林君潔助理教授、與談人:本會創會理事長暨字感教學發明人趙立真老師與本次專題演講的三位華德福字感教師一同和與會者進行QA問答活動。 第三屆字感教育論壇於2019年03月03日在洛碁大飯店南港館舉辦。 本屆字感教育論壇特地邀請花蓮、新竹兩地之國小資深教師:官怡君老師、林玉蘭老師及盧怡珊老師,描述在字感教室的孩子與一般孩子的不同之處,字感教學下孩子們的成長,以及其班上實施字感教學的經驗與心得分享。 2011年8月15日至19日在本會與廣州暨南大學共同舉辦「首屆兩岸華文教師論壇」,於暨南大學廣州及珠海校區分別舉辦。
教育協會: 臺灣師範大學設立華語文研究所
會方已即時停止新一年的入會申請,已提交2021至2022年度入會或續會申請的會員,將獲安排退款。 E-Peer共學平臺搭配T.R.I.P教學模式,落實108課綱願景。 當天,原教協會長馮偉華指出,教協已經向一間上市公司出售旺角好望角大廈的會址,作價1.75億港幣,教協變賣其他資產時亦會招標,以增加透明度,又承諾不會賤賣資產。 在教協解散前,教協是香港罕有專設獨立大型會所的工會,且為自置物業,首個會所設在油麻地渡船街文華新村文景樓。
教育協會: 歡迎加入第14屆
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新蒲崗萬廸廣場9樓F、G和H室,面積約4,534方呎,成交價5,942萬元,呎價13,105元,登記買家為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 到8月3日,教協會長馮偉華向全體會員發電郵指,工會日後將聚焦教育專業和權益的工作,包括注重師生權益與褔祉、反對港獨,盼教育局盡快恢復處理教協轉介的個案。 教育協會2025 教育協會 2021年5月,教協以網上問卷訪問近1200名在職教師及校長,結果顯示四成受訪教師有意離開香港教育界,其中133人將於2021學年結束或之前離開,而474名有意離開的教師中,超過七成表示政治壓力是離職主因。 近年香港出現了不少未有全職教職,同時出任多間院校兼職教學的大專教員,一般被媒體稱為流浪講師。
2012年8月11日至12日本會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舉行共同舉辦「第二屆兩岸華文教師論壇」,在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舉行。 集結了兩岸36所大學校院、華語文系所和華語文中心,共180多位華語文教師及專家學者參加,通過之發表論文共84篇。 本次論壇安排四場專題演講並另增加教案設計評點與四場精彩之教學示範,相互切磋觀摩。 在全球掀起一股中文熱潮下,華語文的學習已成為一門顯學,在大陸開放前,臺灣曾 領先世界華語文市場二、三十年,然而隨著改革開放,中國大陸積極推廣對外漢語教學, 每年編纂之華語文相關讀物或教材數量驚人,反觀臺灣,並沒有一套完整且質量並重的系 統叢書。
並致力於提供多元課程開發與設計、師資培訓、家長服務、推廣康樂輔導活動,舉辦相關教育研習、專題演講及臺灣遊學營、建構兩岸交流培訓教育平臺及整合資源。 教育協會2025 10.2013年5月23日至27日本會與廈門華僑大學合作舉辦2013兩岸海外華文教育論壇,會中邀請華僑大學及暨南大學馬儒沛副董事長、雷振剛董事、暨南大學胡軍校長、華僑大學賈益民校長、胡培安院長及董事會陳水勝祕書等出席參加,並邀請臺灣各大學校長暨華語文教育相關系所教授、語言中心及僑教負責人。 以「兩岸海外華文教育合作協同與創新探討」為題,共同探討,期兩岸在創新思維、協同合作下,共同努力為海外華文教育推展貢獻心力。
教育協會: 幼兒字感實驗課程專案計畫
同日立場親中共的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會長黃均瑜接受《香港01》記者查詢時,稱教協自作自受,並表示教聯會歡迎任何教育界人士加入。 提供遭逢主要家計負擔者亡故之弱勢家庭短時間之生活扶助。 藉由喪葬期間之生活扶助,協助弱勢家庭度過喪親急難,進而銜接就業、穩定生活。 以全人教育「六大教育支柱」,支持一個人Wellness的生命平衡輪—身體、心理、社會靈性及心智等五大元素。
教育協會: 教師計畫
解散前,教協分別有兩個會所-位於九龍旺角彌敦道好望角大廈的九龍會所及香港島灣仔堅拿道西的港島會所。 會所內除設有辦公點外,也設有會員醫務所、教室、書店、旅行社、眼鏡店及大型超級市場。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教協原為另一個已經解散的香港職工會聯盟旗下屬會,故此持有香港職工會聯盟會員証的工會友好,均可在專屬超級市場購物。 馮偉華形容該會上週多項行動,包括退出職工盟、推動國史教育等「無用」,指出批評仍從四方八面而來,令教協承受巨大壓力,在研判形勢後,理事會一致通過解散。 參加「後疫情幸福學 藍米克主講 每週六晚8點空中教室」,請點選下方「歡迎新生入學」加入Line羣組,聽取即時課程。
教協認為,有關做法犧牲教學質素,並希望大學可以投放更多資源於教學工作,改變『重研輕教』現象。 您是否為上班族媽媽,忙得不可開交時,想找一個能讓您安心陪伴寶寶的學習園地呢? 您是否為全職媽媽,育兒時發現一些問題想解決,正在尋找提供專業知識的地方呢? 您想找到一個育兒經驗豐富及願意協助您跟孩子成長地安心園地嗎? 透過專業的課程講座,讓每位媽媽能放鬆地與寶寶一同順利成長。 社團法人臺灣教育協會為依法設立,由一羣關心教育事務的青年共同組織,以推動教育,保障及增進學習者之權利,促進教育融合,關懷個體於社會及教育之處境,維護非主流羣體權益,消解社會結構與教育體制之不平等為宗旨。
教育協會: 合作夥伴
以「華文教學實踐研究」為主題,來自兩岸20多所大學校院,100多位華語文教育工作者,共收錄80篇論文,以4組8場分別研討,並安排八場專題座談。 2000 年開始全球掀起學習華語文熱潮,來臺學習華語人士也日漸增多,華語文教師, 除本會華語文師資研習班補習班式的培訓外,大學裡尚無正式學系的設立。 得到陳倬民教 授介紹,向中原大學張光正校長建議獲得肯定,並得到白培英董事長、熊慎幹校長、林治 平院長等的支持,與本會以策略聯盟方式設立「應用華語文學系」,是為臺灣大學中第一 所設立的應用華語文學系,現已增設研究所,2010 年也開始增班。 為協助國內華語文教學工作者,探討華語文教學新 知,於1980 年起首創舉辦「國內華語文教學研討會」,邀請國內華語文中心負責人、教師及學者專家參加,至2003 年為止已經舉辦四屆。
十多年來,我們持續辦理種子講師培訓、各級教師研習;努力開發教材教法、編寫書籍教案;積極推動性別平等教育的立法、協助落實,並監督成效;我們也從事相關研究,進行國際交流,豐富本土性平教育。 放伴是一個非營利組織,由多位中小學教師、大學教授、NGO 工作者共同創立,期望能成為各種議題和教育現場之間的橋樑,讓更多公民議題進入校園,支持老師教學、培力學生具備能力,共創擁有社會行動力的課程。 慧治推出「合心育苗計畫」,透過與學校老師的課程合作,更導入產業界的資源,加深學生的縱向學習,運用協會資源與教師一同合作引導學生逐步於【e-Peer共學平臺】上記錄,豐富學習歷程。 ;簡稱:教協),是一個曾經由香港各個大學、中學、小學、幼稚園、特殊學校以及各級學校教師組成的教育工會。 會員人數曾一度達到96,670人,是香港曾經最大的單一行業工會及參與會員最多的民主派組織。
教育協會: 我們在教學現場看見的問題
末任會長是馮偉華,而監事會主席潘天賜兼任香港職工會聯盟會長。 2021年8月10日,因《港區國安法》等原因,創會達48年的教協宣佈解散。 本會為結合全球華語文學者,共同探討華語文教學新的理論與方法,於 1984年首創召開「第一屆世界華語文教學研討會」,深獲國際學界肯定,並帶動全世界對華語文研究風氣,此後大陸、美國、德國、新加坡、香港均相繼召開此項會議。 1971年前後,國際局勢丕變,政府對外工作遭遇阻礙,當時僑務委員會委員長毛松年先生發起籌組「世界華文教育協進會」,希望藉民間學術組織的力量,協助政府推動海外華文教育工作。 趙立真老師為中華文字字感教育協會創會會長,長年推動偏鄉字感教育。 有感於這兩年來全球新冠疫情延燒,對於幼兒的發展影響甚巨。
一年的資源班額外的學習,乖巧的小宇也努力認真學習,默默地逐步趕上,加上二年級彩虹媽媽的生命教育課程「認識自己」、「天生我材必有用」,小宇逐漸開朗。 隨著全球華語文學習熱潮的帶動,各界學習普通話的積極性不斷增高,海外學員表示 在海外部分地區找工作需具備大陸普通話證照,請求協助取得。 本會秉持服務為目的, 與大陸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合作,辦理普通話課程,取得證照。 海外僑民教育工作需要與臺灣教育制度接軌,為降低海外臺灣學校學生回國升學可能遭 遇的困難,僑教會委託並向相關學校借調各科績優教師赴東南亞臺灣學校作巡迴示範教 學,獲得極高肯定。 第五屆於2013 年1 月18 日至 23日,在廈門華僑大學舉辦,有臺灣、大陸、韓國30 所大學博碩士研究生100餘 人參加,發表論文94篇,會中邀請專家學者做專題演講,會後安排文化參訪。 第四屆訂於2011 年1 月12 日至14 日,在桃園中原大學舉辦,有臺灣、大陸、新加坡、 香港、美國32 所大學博碩士研究生66 人參加,會中邀請專家學者做專題演講,會後安 排海外參加者臺灣寶島之旅。
會員:成立迄今申請入會者達二千餘人,成員為國內華語文學者及各語文中心教師以及參加歷屆世界華語文教學研討會學者及海外僑教工作者。 此外本會華文班結業學員八千餘人為本會當然會員,本會以網站加強彼此聯繫。 幼兒字感實驗課程專案計畫,為本屆活動的重心之一,由歐理事長親自主持,趙立真老師全程參與初探的實驗教學工作。 其活動的目標以偏鄉幼兒中大班孩子為對象,研究偏鄉幼兒園和小一課程之間的字感現況及嘗試找出某偏鄉孩子一年級教室孩子無法理解教師語言和教學的原因,並嘗試建構一條幼兒字感發展的學習路徑,解決現今幼兒至小一教育的基本問題,未來的字感教育推動,將因此專案計畫,更加重要而美好。 過了字感期的成人如何學習字感,體驗中華文字與文化的魅力呢?
教育協會: 臺灣《對外華語文教學研究叢書》
於1997年7月應業務需要申請將「世界華文教育協進會」更名為「世界華語文教育學會」。 教育協會 為了緬懷及宏揚殯葬達人郭東修(冬瓜)先生,為弱勢族羣奉獻之精神,並凝聚社會各界互助力量。 我們致力於將生命禮儀轉化為生命教育,傳遞愛與奉獻的精神,並造福弱勢族羣。 字感教學的整體設計是讓孩子成為教室的主角,教師僅為對話協助者,協助孩子們口說字義,將古字與現代漢字對應、協助孩子們將現代漢字的形音義與文字知識鏈接。 教育協會2025 透過孩子的即時口說,我們可以清楚看見一部屬於該班孩子們共同討論的兒童文字課程,同時也讓孩子們建構他們自己內在的一部心理字庫。 臺灣健康促進暨衛生教育學會,於中華民國108年3月5日,通過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法人登記聲請,正式更名為【社團法人臺灣健康促進暨衛生教育學會】。
教育協會: 12.17 中華民國補習教育協會宿霧語言學校參訪團第一團
彩虹愛家生命教育之目標即是幫助孩子建立一個健康的心靈,使其有能力做出好選擇、展現好品格、行出好行為、活出意義與價值。 2006 年12 月17 日行政院訂頒「行政院對外華語文教育及正體字推動小組」,原先設 立的「國家對外教學政策委員會」也無形中消失了。 中華民國補習班履約保證協會成立於108年11月16日,係經內政部覈准成立的全國性非營利目的的社會團體,本會成立的宗旨是用補習班互助的方式以保障家長的消費權利,並透過補習班的交流,彼此協助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