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大變革是不要讓學生分分計較,過去指考是以原始分數進行分發,但分科測驗改以級分進行分發,訂為各科60級分,級距是將前1%考生平均分數除以60,以1.5分為1個級距,因此只要在1.5分的級距內,與其他學生的成績都相同。 但新制以學習歷程檔案取代過去書審,並從高一開始製作,學習歷程包括基本資料、自傳與學習計畫、修課紀錄、課程學習成果、多元表現等,且規定二階甄選必採學習歷程檔案,一般校系採計學習歷程檔案至少達20%、學測成績至多佔甄試總成績50%。 從高中升上大學有4種管道,特殊選才佔比不到5%、繁星推薦佔比15%、個人申請佔比約50%、分發入學佔比30%。 指考分數2025 臺灣教育大學系統總校長、前教長吳清基說,過去企業要T型人才,現在則需要跨領域的π型人才,斜槓學習是必要的。 不少頂大陸續開放學生能A系入學、B系畢業,教育界憂心恐助長高中生「選校不選系」風氣,若學生最後輔系、雙主修又失敗,對未來出路將更沒想法。
- 各系組皆會訂定學測、分科測驗及術科考試的採計科目及加權方式,用以計算成績總分來擇優錄取。
- ■ 考分會統計:2022年分科測驗共有62校、1900系組參與分發入學招生,招生名額共3萬9350名,較去年多3023人,各招生管道迴流名額總計1萬4435名,較去年多2889人,預估錄取率會較去年97.98%高。
- 大學入學考試中心今天公佈111學年度分科測驗成績,公佈各科5標,由於今年的成績,改採60級分制,大考中心表示,換算後,各科鑑別度指標,和過去相比,差距不大。
- 此外,還曾有題目會跟補習班的類比試題相似或是出現閱讀測驗的取材相同。
110學年度學科能力測驗試題與解析即日起發售,內容包含各科試題、參考答案及試題解析等部分,以「國文、英文、數學、社會、自然」各科分科的編輯方式出版,每本定價50元。 111學年度學科能力測驗試題與解析即日起發售,內容包含各科試題、參考答案及試題解析等部分,以「國文、英文、數學A數學B、社會、自然」各科分科的編輯方式出版,每本定價50元。 此外,自然組學生還常常會跨考社會組的數學乙,或是歷史與地理,以期在選填志願時能有更大的彈性。 指定科目考試的題型可分為選擇題及非選擇題兩大部份(除了92學年度因SARS事件取消部分科目之非選擇題,併入選擇題)。 選擇題部分,不管單選題或多選題,答錯皆會倒扣,而在民國100年以後所有單選題一律不倒扣,多選題一律倒扣至該題題分為0為止,不會影響其他題目的得分;其餘不作答則不倒扣,也不計分。
指考分數: 考試時間
110學年度指定科目考試已於7月28日至30日舉行完畢,共有近4.1萬名考生報名,大學入學考試中心將於今天寄發指考成績單,個別報名與集體報名考生均郵寄至通訊地址。 (中央社記者許秩維臺北16日電)110學年度指定科目考試成績單今天寄發,上午9時起,考生可上大考中心網站或以電話語音查詢成績,報名時有填手機號碼的考生,將收到簡訊通知成績。 指考分數 110學年度大學考試入學分發管道提供3.6萬個名額,考生繳交登記費後,可於18日上午9時至21日下午4時30分上網登記志… 補教分析,今年物理、化學較難,五標都比去年低,預估第二類組落點分數比去年降五… 藍天予指出,今年許多科目五標變動大,呼籲考生採保守心態填志願,多填一些有望錄取的校系。 他建議參考各校系去年的最低錄取分數,以此為基準再加上30分,大約就是今年剛好能錄取的門檻;去年錄取分數再加上50分,仍低於填志願者的成績,則屬上榜機率高的科系;加上80分則屬穩上門檻。
- 原本廢除聯考的重要原因就是因為聯考造成了教學的不正常,和學生學習的壓力,但是改舉辦指定科目考試後,眾多學生家長和老師都不認為上述現象有改善,故曾經有立法委員提議要恢復聯考。
- 今年分科測驗不考國文、英文、數乙,校系要採計須看學測成績。
- 此外,98學年度起將增加「公民與社會」一科,有學者表示時程太快,倉卒上路恐有不妥。
- 臺大公衛系今年首度加收社會組考生,採計國文、英文、數乙、公民,是選填志願的新選項。
- 面對100個志願,志願選填不知從何下手, 可先掌握Holland興趣類型從中幫助大學入學分科測驗(指考)志願選擇。
- 「分科測驗」的考試科目包括:數學甲、歷史、地理、公民與社會、物理、化學、生物等7科,考生可依校系需求自由選考。
東京奧運剛落幕,這也是「後東奧時代」,運動科學成顯學,比如臺灣師範大學體育今年更名體育與運動科學系,預期此類科系能吸引更多考生。 至於第三類組,得勝者文教考試策略中心主任藍天予指出,今年醫學系和牙醫系出現不少從個人申請等管道迴流的名額,像是中國醫藥大學醫學系招生名額比去年多了25人、牙醫系多18人,預估自費組最低門檻為412分、公費410分,略低於去年。 但前段的國立大學醫學系不受影響,臺大醫學系因今年數甲五標提升,估449分才能上,比去年多7分。
指考分數: 最新公告2023/112分科測驗重各科考試範圍
命題小組根據修題建議修改試題後,須再次交由命題顧問檢視,重複進行試卷的修訂,直至完成入闈版的試卷。 入闈之後,另由高中教師和試考生進行試題試考及審視,從高中教學的角度提出修題、組卷建議,協助完成正式試卷。 至於信度方面,每次考後皆以Cronbach’ alpha係數檢核內部一致性信度;從表2和表3可知, 年學測和指考各考科都有不錯的內部一致性信度係數。 大考中心舉辦測驗目的在於提供大學校系選才,一年一試的學測與指考較偏向於常模參照測驗,所以成績解釋係以考生在團體中的位置而有意義;以往的國中基測亦屬於常模參照測驗,以PR值來解釋考生在羣體中的相對地位。
■ 考分會統計:2022年分科測驗共有62校、1900系組參與分發入學招生,招生名額共3萬9350名,較去年多3023人,各招生管道迴流名額總計1萬4435名,較去年多2889人,預估錄取率會較去年97.98%高。 國教行動聯盟家長部長王瀚陽說,新課綱鼓勵教學現場適性揚才,但多元的升學制度,反讓部分學生不知所措。 他舉例,過去考試分發多以指考分數落點來填志願,但今年分科測驗卻出現「低分高就」情況,也讓選校不選系的概念復闢。 大考中心指出,成績公佈後,如果考生有疑義,可以向大考中心,申請複查。 7月30日到8月2日,開放考生登記志願,8月12日公佈最終錄取結果。 大學指考成績已公佈,臺南女中分析該校考生的表現,其中社會科考生的表現明顯優於去年,研判可能與多1個月時間準備有關。
指考分數: 相關訊息
由於招聯會維持前1%考生的平均分數,作為計算基準,卻有部分大學,主張用前0.1%考生的平均成績,來計算級距。 4.1萬人報名的大學指考今天上午9時開放查詢成績,大考中心率先公告10科五標,物理頂標僅66分創11年新低,比99年頂標… 樂學網總經理張財銘則說,往年繳志願卡人數僅指考人數的87%,以此推估,今年各校系釋出的志願總數,幾乎等於填志願的考生數,只要好好做功課,並盡量填滿考分會規定的100個志願數上限,基本上不會落榜。 今年物理頂標僅66分創11年新低,藍天予預估今年第二類組熱門校系落點分數約比去年少5到10分。
指考分數: SAT II 課程
過去申請入學各校系二階甄選除了看學測成績,還包括校系自辦甄試,包括書審、筆試、面試、實作等,通常考生到高三才會製作備審資料,並上傳PDF檔,由校系自訂各項目的佔分比率。 110指考共3萬4569人完成登記志願,錄取人數3萬3869人,分發錄取率97.98%;另外今年有20校未足額錄取,合計缺額2732個,其中以遊憩運動學羣401缺額為大宗。 許麗吉也說,有些學生進了志願後段的大學,續航力雖稍弱,至少還有學習興趣;但如果是完全非興趣的科系,不僅學習沒動機,對未來出路更沒想法,建議孩子要做整體評估,不能單純選校不選系,更不該有榜單迷思,若錯在起跑點,將大大浪費學習的黃金時間。 大學指考成績公佈後,南一中成績亮眼,各科平均都遠超過頂標,至少4人達到臺大醫、20人達到臺大電機錄取標準。 家長點出,臺大電機系分發52名、資工系33名、材料系17名,對比其他學校的分發名額僅1到5名,認為拉低招生名額,就可製造拉抬分數的有利條件,但對此感到很無聊,導致排名已無實質意義。 上述科目以學測成績轉換,請輸入60級分,可參照學測分數轉換分科分數表填寫,若未報考科目,不需填寫保持空白或輸入0。
指考分數: 考試科目爭議
此條目介紹的是2002至2021年間臺灣的大學入學考試。 歡迎至大學問()首頁「校系快速查詢」或用關鍵字搜尋,看看心目中理想校系的招生條件吧。 反之,若高加權的採計科目分數低,則加權後總分就會相差更遠了。
指考分數: 成績複查程式爭議
在分發時,甲生會先以普通生的身分依加權總分(175.25分)來分發,若未達該校系最低錄取標準,但優待加分後(原加權總分+各科原始成績加總×25%)即達最低錄取標準時,則再以特種生身分分發該系的外加名額,並不會排擠普通生的錄取名額。 「加分優待」是指特種生(非普通生)在採計加權總分之外,另外加上優待分數為其總分。 優待分數的計算方式,是以各校系採計科目未加權的原始總分(學測及分科測驗以60級分制計算,術科以百分制計算),乘以「特種生加分優待比例一覽表」規定的優待比例為其優待分數。 以下表為例:A、B兩校系皆有設定學測與英聽的檢定標準,A校系學測英文須達前標、數學A須達均標或數學B達前標、英聽須為A級纔可以。
指考分數: 學測-科技院校申請
財團法人大學入學考試中心基金會(以下簡稱本會)辦理的分科測驗旨在評量考生關鍵學科能力,成績主要作為分發入學使用。 指考分數 指考分數2025 採用分發入學管道招生的校系,系可依其特色及需求,就學測六個考科、分科測驗七個考科當中,採計某些考科,以考試成績選才。 此外,98學年度起將增加「公民與社會」一科,有學者表示時程太快,倉卒上路恐有不妥。
指考分數: 分發入學
如果甲、乙兩生採計加權後總分相同,則先以物理的級分成績來比較,分數高者優先錄取。 若同分參酌比序至最後一項科目仍相同的話,就會依換算級分前的實得分數來依序比較高低,如果還是同分,就算該校系的錄取人數已超出招生名額,還是會一併錄取。 大考中心也將於17日公佈各科成績人數百分累計表,以及頂、前、均、後、底等5標標準,供後續大學考試分發入學管道選填志願參考。 樂學網升學輔導專家張財銘分析,正值AI帶動的「大資工時代」,資訊工程或與人工智慧相關科系熱門,估最低錄取分數提升。
指考分數: 網站資訊
自111學年度起,學測「數學A」、「數學B」若同時為某校系組的檢定科目,考生只要通過其中一科的標準就算通過檢定。 111年分發入學錄取率高達98.94%,112年的考生們常常問要不要直接考分科測驗就好,我們幫各位考生統計好要靠分科測驗上榜的話,分發入學哪些學測科目是最多校系採計的。 新制改名為「新型學測」和「分科測驗」,考試範圍不再依據年級區分,新型學測的範圍是部定必修,分科測驗的範圍則是部定必修與部定加深加廣選修;申請入學二階甄選以學習歷程檔案取代過去書審,且必採學習歷程檔案及規定佔比,分發入學可採計分科測驗與學測成績。
所以必須先考完指定科目考試後,參閱各大學科系所要求之條件(有的會要求術科或是學測成績為門檻),考慮加權後,排選志願,上網登錄後,再進行分發作業。 有國文、英文、數學甲、數學乙、歷史、地理、公民與社會、物理、化學、生物,共10科。 指考分數2025 不同於舊時聯考,考生可依各自的狀況或專長選擇部分或全科考試。 同樣以上表A校系為例,其同分參酌順序是:「先物理、再英文、國文,最後生物」。
指考分數: 最新消息
「分科測驗」的考試科目包括:數學甲、歷史、地理、公民與社會、物理、化學、生物等7科,考生可依校系需求自由選考。 「學測」考科則為國文(國綜和國寫)、英文、數學A、數學B、社會、自然等6科,也是自由選考,成績同時作為「考試分發」檢定及採計科目,但計算方式卻不同,學測作為檢定科目時,以15級分制來計算成績;當學測作為採計科目時,則和分科測驗一樣,以60級分制來計算成績。 指考分數2025 指考分數 1111大學網特別彙整了學測、指考、統測的錄取分數資訊,以及招生名額、篩選倍率、採計加權,幫助想上的同學有個標準方向。 透過學測、指考、統測簡章資訊,以及招生名額、歷年錄取分數等各項指標的查詢系統,同學不僅可以提早瞭解的校系入學分數,更能衡量自己在各項入學管道的參考準備分數需多少。 在考生分發入學登記志願後,該校系在名額不足條件下,若有多位考生採計科目加權後總成績相同時,會依同分參酌順序逐科以60級分制比較成績擇優錄取,若比較至最後一科仍相同時,再依同分參酌順序逐科以「換算級分前之實得分數」比較成績擇優錄取。
指考分數: 測驗科目
命題老師主要是由各高中老師或在大學一年級有開相關基礎課程的教授、老師組成,並在入闈前先行命題,入闈後經過一連串的選題、修題和更正後,再加以排版列印。 但有人批評此方法太過急迫(詳見命題爭議),因此在95學年度起開始設立題庫(先設立部份,以後將會設立全部考科的題庫),由命題老師們出題後,統一存檔,要考試時再從中選取。 1.考生的採計科目未加權的級分和若低於該校系所訂的最低登記標準,則不能參加分發。 下列幾種狀況會造成無法參加考試分發的情形,還請考生特別留意。 在報考學測和指考前,一定要先了解理想校系的檢定與採計加權科目,以免造成無法參與分發的憾事。
有系組差異加權的分發比傳統基測型分發複雜很多,而且邏輯不太一樣。 傳統分發邏輯比較像是,先看第一高分的人的志願卡,再看第二高分的。 而刪除數乙是為了減少考科來減輕升學負擔,但後續大學招聯會蒐集高中端、大學端意見,多數大學認為需要透過數乙尋覓商管人才,確定114學年度將恢復數乙考科。 受到少子女化的影響,近年來學測報名人數逐年下降,如105年學測的報名人數為135,583人,較104年之146,035人減少10,452人。 指考分數 在到考人數不同的情形下,即使成績採用等比例計算,不同年度間各級分的人數也必然不同。
指考分數: 大學問
同學在選填志願時,除了依照自己的興趣志向外,也可參考採計科目的加權方式,為自己爭取上榜機會。 「採計加權」就是該採計科目的原始分數乘以加權百分比後再相加,即為加權後的分數。 各採計科目加權後再全部加總,就是加權後的總成績(四捨五入至小數點後第二位),也是校系分發依據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