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婉儀,2014.03,〈從認識與體驗談啟蒙與反啟蒙〉,《世界哲學》,2014年第2期,頁 文化大學哲學系2025 。 *系友薪資行情是以該系歸屬領域所有學系的資料進行統計,因考量薪資資訊的統計,需要有足夠的樣本數才具有參考性。 資料來源:104人力銀行履歷資料庫,該學系畢業生(含日/夜間部)填答薪資及職務特性問卷而來,並由系統逐一檢驗,以確保資料的正確性。
- 輔大哲學系比較重視西洋哲學,尤其標榜天主教士林哲學,至少西洋哲學的基礎訓練,邏輯、形上學、知識論,以及西洋哲學史等科目都打下很好的基礎。
- 對話與反思:藉由與教師或同儕的對話,學習如何清楚表達自己的想法,在對話中對既有想法提出問題、回應問題,提高批判性思考的能力。
- 梁啟超先生於民國十年,擬在天津辦一大學,定名為中國文化學院,並約創辦人往任助教。
- 《哲學與文化》榮獲「期刊長期傳播獎」綜合學門第二名殊榮。
- 求學階段因接觸中國、西方哲學,所以對於歷史典故與脈絡有深刻的瞭解,並能應用在日常生活中且影響、幫助他人。
- 本單元旨在讓學員掌握香港歷史古蹟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特色。
「文大風雨很大、交通不易。」揚達笑著說,陽明山上氣候多端、有時大雨滂礡,而且上課時段的公車擁擠,因此有些學生創立了「共乘羣組」一起搭計程車,或由騎乘機車的同學順道載一程。 揚達表示,雖然有上述的不方便,卻也有著曾經維持 8 小時的彩虹奇景,以及舒適的圖書館與咖啡廳空間。 另外,他曾轉學至東吳大學再轉迴文化大學,對於文大的選課、超修的自由度,並鼓勵學生輔系和雙主修的氛圍讚譽有加。 除此之外,班排前三名會收到學校邀請加入「曉峯學苑」,得到跨科系合作、企業參訪以及優先選課的機會。 Yang-Dar Lai 賴揚達,2019 年畢業於文化大學哲學系,於 2020 年 9 月進入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
文化大學哲學系: 畢業10年以上
思想實驗:設計一個想像的情境,用來檢視特定議題或理論的合理性。 例如,著名的「電車難題」即是設計來檢視傳統倫理學在道德抉擇時的侷限。 到「非遺傳承人」的實踐地點或作坊,親身體驗有關非遺項目的實踐情況、傳承方式和認識有關的「文化空間」。 2018.02,〈惡、超越與神聖性:從萊維納斯的觀點談起〉,《哲學與文化》,第45卷第2期,頁41-56。 2016.09,〈從死與死亡的區分開展萊維納斯以倫理觀點對於海德格存有論之批判:以《存在與時間》為例〉,《思與言》,第54卷第3期,頁 。
- 民國五十三年九月,教育部正式覈准三民主義學門、實業計畫學門、史學門、地學門、哲學門、經濟學門、政治學門、法律學門均從中國文化研究所中分出,獨立為研究所。
- 大成館:創校時首先興建的館樓,有匾額「萬裏樓」一面,由盧毓駿教授研究周代明堂之設計,建築四面之屋頂各以正立面的廡殿頂、兩側的歇山頂、與後立面之捲棚歇山頂呈現。
- 在陽明山山仔后校區原為一片橘子園,自四川籍譚淳風先生處購得建校基地後,其時仍未有名稱。
- 八十八年八月,成立博士班,至今學碩博完備發展,歐陸、英美、東方哲學兼備,歐陸師資相較其他領域更為充沛,致力關懷人文社會科學基礎為核心目標,現為臺灣數一數二的哲學研究重鎮。
- 本系設立宗旨在於培養品學兼備的哲學專業人才,使學生能掌握普遍價值,建立適切的人生觀與世界觀,在多元化且國際化的社會中具備人文素養與批判思考的能力,進而關懷他人與服務社會。
- 並開始用哲學進行思考,也許對方愛的方式出了問題,而自己能做的是嘗試溝通,讓對方理解自己的需求,並給予應有的尊重。
這一天,是 國父孫中山先生在檀香山創辦興中會的日子。 選擇這一天開學,自有其特殊的意義,由此可見創辦人張其昀先生對這批學子的期許。 先辦一學院,實為具體而微的大學,易於著手,此為創辦人欣然接受的原因。 名之為中國文化學院,實有其歷史淵源與文化責任。
文化大學哲學系: 中國文化大學
教學專長:以PBL式教學(問題導向式教學),帶領學生研讀《周易》、《禮記》、《莊子》、《老子》與《四書》、《傳習錄》等中國傳統人文經典,以及比較東西方人文思想之差異。 曾開課程 一、臺北醫學大學通識中心:易經與人生、哲學入門。 文化大學哲學博士 個人簡介 曾於臺北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先後開設「易經與人生」、「哲學與人生」等經典閱讀課程。 並受學生邀請,擔任「臺北醫學大學?易經哲學研究社」,並帶領學生研讀《周易》、《莊子》、《老子》《四書》等傳統經典。 林宏仁,1980年生,熱愛哲學,取得文化大學哲學博士學位,一心想要在學術圈做研究、闡揚所學,無奈,少子化造成大學退場,而冷門科系博士更無法在學校求得一官半職,導致他只好打零工為生……。 消失的大學教授正職,讓許多博士們淪為都市遊俠。
體育界方面,不乏國手、棒球教練、選手等,也多活躍於當今體育界,媒體方面,也不乏記者、廣播電視、與眾多演藝明星。 文化大學哲學系2025 華岡學會:1964年設立,1990年改名為「中國文化大學校友會總會」,為一個聯誼性、學術性、服務性、永久性的華岡人社團,負責畢業校友的服務與聯繫工作。 大成館:創校時首先興建的館樓,有匾額「萬裏樓」一面,由盧毓駿教授研究周代明堂之設計,建築四面之屋頂各以正立面的廡殿頂、兩側的歇山頂、與後立面之捲棚歇山頂呈現。 現為新聞暨傳播學院及社會科學院所在,附有興中堂、齊園講堂、實習法庭。
文化大學哲學系: 教育機構
,〈從對於惡與虛無主義的反思談療癒與生命主體的自我實現〉,「文化認同、意識型態與社會實踐」學術研討,長榮大學。 楊婉儀,2013.11,〈從認識與體驗談啟蒙與反啟蒙〉,2013年法國哲學年會,中國政法大學。 楊婉儀,2012.03,於中山大學舉辦「意象與實象:虛擬與實在的跨領域討論」國際學術研討會發表:形上學的下墜-虛擬與想像所形構的形上意涵。 楊婉儀,2010.11,《真理、超越與健康──以人為出發點的反思》,「當代歐陸哲學學術研討會─尼采與尼采之後」,嘉義:南華大學哲學系。 楊婉儀,2009.10,《尼采的道德》,臺灣哲學學會2009年度「科學‧文化‧生命」哲學研討會,高雄:臺灣哲學學會。 2019.01,〈從權力意志與永恆回歸談個體化原則在尼采晚期思想中的意義〉,《哲學與文化》,第46卷第1期,頁 。
文化大學哲學系: 中國文化大學學生選課資訊交流平臺
〈郭象「獨化」論所呈現注《莊》的詮釋方向問題〉,香港中文大學:《中國哲學與文化》第四輯,2008.12,頁 。 在強調學以致用的臺灣,大學修讀哪一科系對未來出路有著關鍵影響,有些學生為求日後能賺得高薪,選讀法律、資工等未來出路明確且薪資較有保障的系所,而某些文組則因跟職業沒有直接連結而成為冷門科系。 揚達反思從小到大與媽媽的衝突,每當問起媽媽為何而做時,得到的反應總是「因為我愛你啊!」但讓揚達納悶的是,如果真的是愛,為什麼自己卻感到痛苦? 並開始用哲學進行思考,也許對方愛的方式出了問題,而自己能做的是嘗試溝通,讓對方理解自己的需求,並給予應有的尊重。
文化大學哲學系: 相關新聞
於1962年籌備之初,時任教育部部長的張其昀決定先辦研究所,校名曰「中國文化研究所」,下分十二個學門:三民主義、實業計劃(甲)工學、(乙)農業、哲學(含教育)、文學、史學、政治、經濟、法律、地學、家政及藝術。 大夏館:現為推廣教育部本部,教室使用率較校本部高出許多。 位於建國高架道路下,附近有國立臺灣大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等大專院校,鄰近大安森林公園及臺北市立圖書館。
文化大學哲學系: ‧ 紅樓夢選進文言文?老師:根本不用翻譯 教育部:媒體謠言
世界大學網路排名:依據西班牙世界大學網路排名迄2014年的「網路學術影響力」排名,文大位列全臺私立大學第5, 全臺第20,世界第723 。 主要提供予大一剛入學之新生入住,亦有著體育系校隊、海青班等學生居住。 華岡學園的代表色是灰、黃兩色,象徵中國文化「輝煌」之意,並且蘊含張其昀「承東西之道統、集中外之精華」的辦學理念。
文化大學哲學系: 學歷
楊婉儀,2011.05,《孤獨與他人-以人為核心所開展的內在性與超越性》,「第二屆『道』與『德』研討會–中西倫理學的新視野」 ,臺北:文化大學哲學系。 楊婉儀,2011.05,《何謂倫理─以人為核心對萊維納斯的他人思想進行反思》,「生命與現象學反思」,臺北:政治大學哲學系。 林宏仁,1980年生,熱愛哲學,取得文化大學哲學博士學位,一心想要在學術圈做研究、闡揚所學,無奈,少子化造成大學退場,… 2018年,Cheers雜誌發表「2000大企業最愛大學生調查」,中國文化大學全國綜合排名23名。 遠見雜誌發表「臺灣最佳大學排行榜」,文法商前20強,中國文化大學全國綜合排名第8名,私立第4名。 國際化程度前20強,中國文化大學全國綜合排名第16名,私立第8名。
文化大學哲學系: 香港文化導賞證書課程
創辦人經常招集研究生共餐,一律是「盤餐」,兩葷一素,外加一碗飯,一份水果。 創辦人喫飯較快,他喫完了就講話,不是垂詢各人的生活與求學狀況,就是說明他辦學的理想,諄諄教誨,期望能薪火相傳。 創辦人對研究生特別關懷,尤其對曾在國防研究院住過半年的第一屆研究生,倍加愛護。 他們稱創辦人為「夫子」,或「老夫子」,而自以孔門七十二賢相許。 〈外內玄合與聖王之道:郭象哲學中「應」的意涵〉,《哲學與文化》40卷12期,2013.12,頁55-74。
文化大學郵局亦設於此處,110年2月建築系遷置大孝館9-10樓。 2、 王榮麟,2004年,《物理理論的目標在於保全現象嗎?杜恩(P. Duhem)之科學哲學的研究》,博士論文,臺北: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 10、王榮麟,2008年10月25、26日,〈論Fine的自然存有學態度〉,《2008臺灣哲學學會學術研討會》,臺北:政治大學哲學系。 同文也於12月14日再度發表在《哲學家對科學的關懷工作坊》,臺北:東吳大學哲學系。 〈船山莊學中的以莊釋儒〉,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先秦諸子研究中心主辦:「莊子國際學術研討會」,11.07─09。
文化大學哲學系: 學術專長
梁啟超先生於1921年擬在天津辦一大學,定名為「中國文化學院」,並約地理學者張其昀往任助教。 此校後因經費無著而未辦成,但張其昀將此知遇之恩銘記於心,希望能完成梁啟超之遺志,因而在學校草創時命名為「中國文化學院」。 14、王榮麟,2006年11月18、19日,〈範佛勞生的剃刀─有必要相信科學理論為真嗎? 〉,《2006臺灣哲學學會學術研討會:主體與實踐》,嘉義:中正大學哲學系。 13、王榮麟,2007年4月27、28日,〈再論無奇蹟論證〉,《2007邏輯、方法論與科學哲學研討會》,臺北:臺灣大學哲學系。 12、王榮麟,2007年10月20、21日,〈論卡萊特的事物實在論〉,《2007臺灣哲學學會學術研討會》,臺中:東海大學哲學系。
楊婉儀,2015.10,〈現象學的兩種意涵:從存有與生存的差異談起〉,《中國現象學與哲學評論》,第十七輯,頁 。 楊婉儀,2015.08,〈從身體性談Kairos與Topos〉,《哲學與文化》,第42卷第8期,頁25-36。 楊婉儀,2015.06,〈死亡與超越-從蘇格拉底與莊子生命觀之差異談起〉,《應用倫理評論》,第59期,頁51-65。
「當一段關係只為我們帶來負面影響,而對方又不願意改變時,就離開吧!」揚達請大家思考,父母有著生育孩子的恩情,但這是否等同有資格控制孩子的人生? 一連串的哲學思考下,幫助揚達再次檢視與母親的關係,想到或許母親也曾遭受情緒勒索,甚至是「打罵教育」下的受害者,理解之後,多了同情以及化解的力量,這是哲學帶給他擁抱負面情緒的能力。 揚達將大學哲學區分成「哲學概論、基礎邏輯、知識論、倫理學」四個領域。 「哲學概論」是哲學的入門課,課程中會進行很多思想實驗的討論(如常見的電車難題)。 面對思想實驗並不科學的質疑,揚達指出,物理界中也會運用到思想實驗(如:薛丁格的貓),可以藉此得到新的理論知識。
文化大學哲學系: 學生社團
此外,中國文化大學還有吉祥物華柑,其名即「華岡」的諧音。 增設大學部後創辦人張其昀原訂名「遠東大學」,後因時任總統蔣中正認為「遠東」為歐美之地理觀點,建議改以「中國文化」為校名。 如人所知,柏拉圖的知識論實則為某回憶的結果。 文化大學哲學系 他主張透過啟發與重塑世間模糊或破碎的影像,可以重新找到原本擁有的理型。
本系設立宗旨在於培養品學兼備的哲學專業人才,使學生能掌握普遍價值,建立適切的人生觀與世界觀,在多元化且國際化的社會中具備人文素養與批判思考的能力,進而關懷他人與服務社會。 哲學(philosophy)的古希臘文原義是「愛智慧」,在西方的學術傳統裡,哲學孕育出了自然科學與人文社會科學,是公認的學問之王,在東方,哲學則是涵蓋了文史哲的義理之學,是通往深邃東方智慧的窗口。 在文大哲學系,我們將帶領同學一起深入東西方的智慧,並且同時探索哲學在二十一世紀的重要發展,讓同學能以哲學的慧眼,橫向地與文、法、商、理的知識領域連結,成為兼顧理論與實務的未來人才。
梁啟超先生於民國十年,擬在天津辦一大學,定名為中國文化學院,並約創辦人往任助教。 此校後因經費無著,而未辦成,但創辦人對任公知遇之恩,銘記心頭,以能繼任公遺志而報知遇,因而本校命名為中國文化學院,實有此意。 創辦人與任公同以復興中國文化為己任,而又致力發展西方科技精華。 文化大學哲學系2025 本校創辦之初,原擬命名為遠東大學,並聘高信先生為校長。 後因接受先總統蔣公之言,先 辦一學院,因而更名為中國文化學院。 文化大學哲學系2025 〈王船山莊學中「相天」說的倫理意義〉,《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49期,2015.03,頁77-106。
民國六十一年十一月二十四日,是創辦人興學的十週年,創辦人很想在那時本校能獲得十位國家博士。 也許是同學們的努力不夠,僅通過七位,創辦人也很滿意,他說這是「別的私立大學所不曾有過的」。 文化大學哲學系 創辦人對本校同學獲得國家博士者,特別珍惜,故他在文章中一再提及民間興學,學生獲得國家博士,誠屬不易。
文化大學哲學系: 中國文化大學 | 哲學系 收藏
文化哲學系大學部課程的主力師資一方面有自己的學術成長,另一方面也很能付出關心、輔導學生。 在傳統上以男性為主的哲學中,我們有5位專任的女性哲學學者,每一位在繫上都有一定的聲量,此外,系內成員們也都用心維持著多元、開放、性別友善的氣氛。 ,〈從無用之大用與物化流行談海德格與莊子思想的倫理意涵〉,老莊與批判:災難、自然、倫理、弔詭工作坊,國立中山大學。 楊婉儀,2013.11,〈「現」象之美與「表」象之美:以中國山水畫為例〉,觀‧物--哲學與藝術學術研討會,北京大學。
文化大學哲學系: 學院系所
「聽起來哲學很複雜?但是,任何科系都可以很難、很複雜啊!」揚達提醒同學不用擔心,老師們都會從頭建立基本概念,帶你一步步前往智慧之中。 文化大學哲學系2025 2009進入哲學系,在學期間接受各項思想訓練的培育,使得在邏輯推理及分析歸納上有著穩健的判斷能力。 求學階段因接觸中國、西方哲學,所以對於歷史典故與脈絡有深刻的瞭解,並能應用在日常生活中且影響、幫助他人。 喜愛的科目為政治哲學,因選修該課程,所以對於政經領域產生濃厚興趣,並就相關議題進行研究解析。 職涯開始於全球數碼科技股份公司擔任客服經理,其間也與其他社團同好成立中華康輔教育推廣協會,蒙理事會的厚愛,擔任副理事長至今。 離開客服經理工作後,於傳藝寰宇有限公司擔任臺灣區總監,工作內容為推動僑委會專案,於北美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