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成功高中成立資優班,初定名為自然資優班,2007年正式易名為數理資優班。 資優班每年級各壹班(目前為各年級22班),覈定每班人數為30人,並具有退班標準。 臺北市立大同高中 第二屆至第三屆採北市資優聯招(但年第一屆因時間問題未趕上聯合招生,因此採校內甄選)。 2007年起,配合北市資優教育白皮書,各校必須先由申請或分發進入該校纔可參加校內甄選。 除此之外,成功高中數理資優班高二時會在四~六月擇期舉辦專題研究成果發表會,往往吸引了眾多高中大學教職人員及他校資優生的參與。 1996年,在校生許家豪、黃俊傑在校友朱亮愷的協助下架設成功高中官方BBS站「濟城歲月」,並創立成功高中校園網路策進會;此後協同師大附中網管小組、建國中學學術網路管理委員會共同成立臺灣區中等學校網路信件交換體系(TWHS)。
您的個人資料,僅供市大同本次營隊(下稱「本營隊」)內部使用,於蒐集目的之必要合理範圍內加以利用至蒐集目的消失為止。 鑒於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疫情影響,參酌疾病管制署之防疫建議,並基於保護全體與會者的身體生命安全,參與本次活動的人員均須配合填寫健康聲明書。 透過健康聲明書所蒐集、處理及利用之個人資料類別包含您的識別類個人資料(姓名)、聯絡電話、聯絡地址、社會活動及其他為防疫所需之個人資料,除上述之防疫目的(下稱「蒐集目的」)外不另作其他用途。 (四)匯款成功後,請將匯款證明及報名錶拍照傳至營隊信箱()。
臺北市立大同高中: 資訊組本校資訊組相關工作職掌
2002年,配合社區化政策,與北一女中、建國中學共組南海學園,進行跨校選修。 自92學年度開始開設生物科技跨校選修課程,邀聘多位教授級師資,包含中研院、臺大、師大等多位大師蒞校開設課程,另開放一半名額給北市各高中職學校學生選修,現今每年報名人數眾多。 中華民國太極拳總會辦理「111學年度第21屆青年盃全國中等學校太極拳錦標賽」競賽規程,請踴躍報名參賽。
- 早上站在校門口或穿堂(下雨時)登記服裝違規者或是遲到的同學。
- 一學期有一次比較大型的社聯活動,例:烤肉。
- 中華民國籃球協會主辦之「2023年第20屆SBL暨第18屆WSBL超級籃球聯賽 」開放各級學校學生於賽事期間免費入場。
- ,縮寫CGSH),簡稱成功高中、成功中學、成功,前身是臺灣日治時期根據成立時序而命名的臺北州立臺北第二中學校。
- 鑒於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疫情影響,參酌疾病管制署之防疫建議,並基於保護全體與會者的身體生命安全,參與本次活動的人員均須配合填寫健康聲明書。
社聯會第29屆,1995年創立,全名「社團聯席會」以統籌社團、學校間良好關係為目標,是社團與學校溝通的橋樑之組織。 臺北市立大同高級中學於1991年由臺北市立大同國民中學改制而來,而其前身臺北市立大同中學初中部乃當時初中聯考第一志願。 目前各年級設有英文專修班一班、數學專修班一班、體育班一班,學生人數近二千五百人,並有社團三十四個。 過去校內社團風氣自由開放,使得成功高中的社團蓬勃發展,部分社團經常代表學校參加國內外的校際比賽得獎,校內之弦樂社更是在創社第一年即代表學校榮獲全國音樂比賽音樂班組優等第四名。 目前計有學藝、體能、康樂、休閒等四種類型約四十四個社團,另有籃球、排球、田徑、桌球、游泳、儀隊等六個學校代表隊。
臺北市立大同高中: 重要公告
暫無排球場待考圖片暫缺位於龍池及游泳池旁,有四個完整的排球場地,球場周圍設置防護網阻擋球飛出球場。 臺北市立大同高中2025 籃球場待考圖片暫缺位於操場旁,共有四個完整的球場。 圖書館1994年圖片暫缺該校原為一所國民中學,1992年7月,奉命改制為臺北市立大同高級中學,並增設高中部,更新校舍。
如果能考上當然會去唸啊~~ 但問題是12年國教後要通過特色招生的考試 門檻比以前更窄了 而且免試進前八所公立高中學生 我想程度也不會和以前一樣… 2016年為提供臺北市政府所舉辦「2017世界大學運動會」做為田徑選手練習場地,操場跑道及草皮全面進行翻修。 市立大同高中鄰近捷運橘線行天宮站從側門步行約一分鐘即可到達捷運站,交通十分便捷。 所有權狀(須有一戶座落於該額滿國中學區內,且父或母一方須與學生共同設籍),亦認定為父母與學生全戶設籍。
臺北市立大同高中: 國中部
民國57年適逢政府實施延長義務教育為九年,本校5年制機械工程科停止招生。 小紫黑色土狗,年齡、體重不詳成立高中部後第一代校狗(吳英聲校長、夏中發主任教官時),數年後不明原因消失。 2002年已不見蹤跡,生性聰明機警,不對穿制服的學生吠叫,對於陌生人很有警覺性,頗有人緣。 阿豹懷疑為小白的生父,由教官口中得知,在生下小白後不久,就離開學校失蹤了。
臺北市立大同高中: 公告國立基隆女子高級中學113級班聯會正副主席選舉
1992年7月1日改制為臺北市立大同高級中學,行政大樓完工啟用。 1997年8月成立體育班、增強第二外語能力、規劃六年一貫課程。 成功高中綜合大樓由原體育館與力行樓於2003年至2004年拆除,2005年至2008年興建,2009年5月9日落成。
臺北市立大同高中: 公告COVID-19疫苗接種情形追蹤(新進人員)
民國60年校名變更為大同高級工商職業學校。 (1971/05)民國64年與日本宮崎高等學校締結姐妹校。 民國65年一般補校生停止招收,改招收在職進修廠家式建教班。 民國77年綜合商業科停止招生,改設商業經營科。 民國78年商業經營科停止招生,改設資料處理科。
臺北市立大同高中: 公告【基隆女中 – 交通車公告】
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簡稱建中,建立於1898年,前身爲臺灣日據時期的臺北一中,也是臺灣最早設立的公立中學。 位於臺北市中正區龍光裏1鄰南海路56號,南海學園正對面,是臺灣最有名望的高級中學之一。 ,但有以下情形之一者,不在此限:學生之兄弟姊妹。 經提供學生之二親等內直系血親或法定監護人自有房屋所有權狀、公證租賃證明或其他證明文件,由國中審核後,確實有居住之事實。 女生制服上衣部分為白色襯衫,但國中部於衣領,袖口滾邊以及口袋袋蓋有紅藍白三色細格花紋。 此套制服的識別重點即為特殊的紅藍白格紋及醒目的金色口袋校徽,國中部口袋袋蓋附有釦子。
臺北市立大同高中: 臺北市立大同高級中學辦理109學年度「市大同數專班科學營-數光」,鼓勵學生參加。
1961年6月政府實施「省辦高中,市辦初中」之教育決策,將高中部十班學生分別移交建國中學及師大附中(各五班)。 1938年改制,改校名為「私立臺北國民中學校」,校址遷至臺北州臺北市大龍峒町(今臺北市立啟聰學校)。 成立於107學年度上學期,協助學校校慶、畢典、家長日等活動外賓接待及帶位工作,並擔任學測、會考、指考考生服務隊,遇如高中職博覽會等對外活動,協助擔任講解人員等。 臺北市立大同高中 1935年4月20日創校,初名私立臺北國民中學,校址設於臺北州臺北市文武町(即今臺灣銀行貴金屬部)。
臺北市立大同高中: 公告自111年1月1日起保全全面委外-實施注意事項
該社自稱以反菸、反毒、反酗酒等的觀念,透過不同方式的宣導,並走入學區國小或國中,散播反毒種苗。 培養社員的感情和默契,用輕鬆的談話瞭解彼此。 一學期有一次比較大型的社聯活動,例:烤肉。 該社自稱並不像一般人對春暉社死板的想法,不僅熱心公益,豐富度不輸給其他社團。 活動安排無制式化的規定,因此有更大的彈性空間。
12月7日學校網站為配合行政院研考會無障礙網頁政策,推出新版首頁。 第9屆亞太資訊教育會議教育參訪團蒞校訪問。 1949年南方資料館與行政專校假該校教室陸續成立,左潞生校長感於班及學生人數達於飽和,建築設施不敷使用,遂採非常之二部制教學,並增設平房教室十間,校舍乃得以勉強敷用。 拉縴人男聲合唱團:拉縴人男聲合唱團的前身是「成功高中校友合唱團」,成立於1989年,由一羣高中時代曾參加成功合唱團的同學們所組成,並於1994年時正式更名為「拉縴人男聲合唱團」,名稱取意於由畢業的學長拉縴應屆畢業之新血輪加入,目前在國際多有出色表現。
臺北市立大同高中: 活動剪影
成功儀隊在儀隊界頗負盛名,以往國慶大典時,都由該校儀隊負責展演給外賓觀賞。 儀隊制式服裝為藍色上衣、深藍長褲以及銀色鋼盔(接近國軍空軍儀隊服裝),使用黑色禮槍,在校慶慶祝大會上會有表演,重要場合門口亦由儀隊負責標兵勤務,並有禮兵崗花槍表演(即類似忠烈祠之換崗展演)。 中華民國籃球協會主辦之「2023年第20屆SBL暨第18屆WSBL超級籃球聯賽 」開放各級學校學生於賽事期間免費入場。
因身上虎斑而得名,1997年,跑到學校教官室後,就一直在大同服務。 臺北市立大同高中 臺北市立大同高中 小虎一向十分健康,少有病痛,過世前一月仍能奔跑。 2011年12月15日上午八時許,小虎因自然老化導致心臟衰竭過世於校內,享年十五歲。
臺北市立大同高中: 市立大同高中 相簿
臺北市立麗山高級中學麗山高中,全名爲臺北市立麗山高級中學,地點位於臺北市內湖區,1993年起籌備,於2000年正式成立招生。 教育爲發展特色,特別設有「專題研究」課程,培養學生以自主研究方式進行學習的能力。 該校的校歌是由創始於民國三十五年九月鄭顯三校長寫詞,李哲藝先生寫曲,完成於2002年。
該校位於中山區要衢,面積約20,900坪(約63,332平方公尺),為市立高中面積次大者(僅次於中正高中),更有400公尺藍色PU跑道,南臨長春路,北靠民生東路,東與建國北路為鄰,西以松江路為界。 校園先後開闢「龍池」、「鳳園」及「至聖園」、「至誠園」、「至善園」三處庭園。 臺北市立大同高中2025 中華民國全國建築師公會評為1994年全國高級中學特優學校建築。 臺北市立大同高中2025 二、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疫情,本營隊將進行人員入校管理及體溫量測、手部酒精消毒等防疫措施。本中心將視臺北市政府教育局疫情警戒停課標準公告逕自調整課程內容、延期或暫停辦理本次營隊活動,若活動取消將電話通知各校參與人員。 (三)活動對象:本市公私立國小高年級及國中學生,並以本市具臺美生態學校資格之國小高年級及國中學校學生優先錄取。 該校位於中山區要衢,面積約20,900坪(約63,332平方公尺),為市立高中面積第三大者(僅次於師大附中、中正高中),更有400公尺藍色PU跑道,南臨長春路,北靠民生東路,東與建國北路為鄰,西以松江路為界。
1968年8月政府實施九年國民義務教育政策,更名為「臺北市立大同國民中學」。 1946年4月由臺北市政府接管,更名為「臺北市立大同中學」。 設置高中部、初中部,校址遷至臺北市大安區仁愛路,借用臺北市大安區板橋國民學校(即今幸安國小)之校舍。
臺北市立大同高中: 市立幼兒園
或松山新店線松江南京站從正門步行約七分鐘。 1952年,秋季奉令施行生活中心教育實驗,試辦課程教育及訓導各層面之革新。 籃球隊於104學年度首度挑戰甲級聯賽,成功晉級預賽,可惜預賽以三連敗作收,105、106學年度都止步於資格賽。 中華民國中央政府遷臺後,1950年潘振球校長改為「愛國家、求進步」(四維樓外牆上與各班教室前方有此標語)。
臺北市立大同高中: 校長
1983年師大附中開始招收女生,設計新的男女制服,並除軍訓課外改穿制服,而成功高中於1989年經班聯會推動全校學生投票後於數套候選校服中選定以西裝為基礎的制服,即白衣襯衫、黑褲、黑色毛衣(初期無)、黑色西裝外套及黑色領帶,並持續延用至今。 臺北市立大同高中 兩校的舉動也帶動諸多使用卡其制服的學校更換新校服之風。 該校在戰前參加過2次夏季甲子園臺灣予選(1939、1940年),但都是初戰敗退。 曾經於九十一學年度參加高中棒球聯賽(軟式組)的比賽,九十三與九十四學年度亦參加高中棒球聯賽(鋁棒組)的比賽,後期則曾未再對外參加大賽,直到2015年組隊參加黑豹旗。 二、因應疫情,研習辦理會依據中央、各縣市政府/學校及研習場地之防疫相關規定做滾動調整;若調整為線上辦理、延期或取消,將以E-mail及於美術學科中心網站上公告,不另行電話通知。 1、南區(嘉義縣市、臺南市、高雄市、屏東縣、澎湖縣)高中職美術科教師(含綜合高中學術學程、技術型高中/高職美術科教師),請各校至少薦派1名美術教師參加,其餘地區請視情況自由報名參加。
體育班高中各年級的第16班、國中各年級的第7班培育目標:校方培養學生專項運動技能,對具有優異運動潛能之學生,施以有系統之專項運動訓練,以培育身心健全優秀運動人才,外縣市進來就讀之學生,可住學校宿舍。 臺北市立大同高中2025 英文專修班高中各年級的第1班培育目標:開發具有英文特殊潛能的學生之學習能力,養成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以培養傑出英語文人才。 數學專修班高中各年級的第15班培育目標:針對數學有興趣之學生,培養其獨立研究的能力,並鼓勵參加各種數學相關競賽。 透過優質、多元的數學學習環境,啟發學生對數學、應用數學及應用科學的興趣與專注力資電學程班( )高中各年級的第7班培育目標:志向對科技領域有明確興趣的學生,分為資訊組及科技組。
一、為鼓勵社會大眾瞭解淨零綠生活概念及激發創作靈感,環保署特辦理圖卡及主題曲徵稿活動競賽,鼓勵各界報名參加,並於112年2月7日至10日北、中、南區域辦理4場次徵稿活動說明會,敬請貴校協助轉知有興趣師生報名參加。 1947年因學生逐年增加,校舍不敷使用,乃將高中部學生遷入臺北市新生南路二段(今金華國中校址)。 同年亦將校園對外網路由原本的ADSL正式改為100M光纖。
因為此班發掘太多藏在理組的文科生,已於110年廢除。 1968年8月政府實施九年國民義務教育政策,更名為臺北市立大同國民中學。 1972年8月完成游泳池及科學實驗大樓硬體設備工程。 1983年開辦補校,並奉令籌劃七十五學年度校舍更新計畫。 臺北市111學年度教育盃中等學校羽球錦標賽原訂於112年1 月1日(星期日)假大同高中舉行「甲組混雙賽事」,更換競賽場地至臺北體育館7樓羽球場舉行,餘未更動。 臺北市立大同高級中學(簡稱為市立大同高中、市大同)。
主辦活動:高一迎新主持、社團成果發表會、社團表演、社慶等。 肩負與校方溝通並協調統合各社團之責任,為相互合作分工,促進彼此利益且發揚團隊精神,確定社團的健全發展,制定規章,共效同遵。 畢業生聯誼會(高三)主要成員為高三各班班級代表,幹部大都為自願役,籌劃畢業班級、團體、個人紀念照,和畢業典禮之主題與佈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