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聯會之架構是由系聯會會長、副會長、九個學院的院理事以及其餘系學會會長所組成。 系聯會組成之主要目的是建立起各系會長間彼此交流的平臺,進而增加各系會之間合作的機會。 其他學生組織學生活動中心及芸青軒設有管理委員會,由學生負責管理兩處學生活動中心。 學生組織領導人研習營成大學研營,全名為「成功大學學生組織領導人研習營」,係以成大的學生領袖─未來臺灣社會領導人為對象的營隊,期望透過六天五夜的營期,使其瞭解組織領導的精神與實踐方法,並讓成大學生領袖彼此互動交流,培養未來臺灣社會領導人之思維。
- 畜牧、獸醫、畜牧獸醫、畜產、畜產與生物科技、動物、動物科技、動物科學、動物科學技術等院、所、系、科、組或相關科系畢業。
- 臺科大是全臺唯一同時獲得「邁向頂尖大學計畫」與「發展典範科技大學計畫」的大學。
- 學生會亦設有「學生議會」作為立法機關,由學生議員組成,並由學生議員互選的學生議會議長主持,下設祕書處及各種委員會。
- 成大藝文季成大藝文季自2000年開始舉辦,由成大藝術中心規劃並籌辦,並獲得臺積電文教基金會常年贊助。
- 3月23日,發布錄取通知,第一屆錄取機械工學科25人、電器工學科25人以及應用化學科22人。
- 必使耳所濡目所染,鹹含有國家民族之氣氛,然後可以潛移默化於無形。
- 成大與臺灣大學、交通大學、清華大學、臺灣科技大學、政治大學、中央大學、中山大學、中正大學、中興大學、臺灣師範大學以及彰化師範大學,共12所學校組成校園網路聯盟,只要是其中一校的學生,便可在這12所學校中無限制地使用無線網路與電腦設備。
正興城灣盃城灣盃,始自2006年,原為國立成功大學與國立中山大學兩校的校際競賽,類似國立交通大學與國立清華大學的「梅竹賽」。 「城」代表成大,取自臺南府「城」,又與「成」大諧音;「灣」意指西子「灣」。 2009年,因應國立中興大學的二度參與,第四屆改名為「興城灣盃」。 2010年度起國立中正大學亦正式加入本聯盟之運作,正式組成「臺灣綜合大學系統」之跨校聯盟(簡稱臺綜大)。 2012年由國立中正大學主辦,期望除了透過四校交流與競賽,增進學藝與體育活動的風氣,促進教職員工生健康,並培育教職員生之團體合作與運動精神外,也將充分展現「臺綜大」聯盟攜手合作的態度與決心。 朝陽科技大學景觀及都市設計系2025 大學院校校際吉他音樂邀請賽簡稱大吉盃,為臺灣規模最大的大學院校校際吉他競賽。
朝陽科技大學景觀及都市設計系: 學生會
景觀與都市設計領域的就業市場寬闊,除報考相關研究所外,還可選擇從事都市設計、景觀設計、室內設計、電腦繪圖、工程顧問公司規劃、設計及營建人員、各級政府機關公職人員、不動產行業銷售人員、營造廠工程人員、研究機構人員、藝術創作、或自行創立設計公司或個人工作室等。 朝陽科技大學景觀及都市設計系(設計羣) 入學方式在校成績優異就能取得被學校推薦資格,依據在校成績、各項競賽相關證明及課外活動表現進行評比,擇優錄取。 礦冶工程、礦業及石油工程、資源工程、材料及資源工程、地質、地質科學、應用地質、地球科學、地球與環境科學、海洋科學、地理、地震等所繫科及相關科系畢業。
- 他說,成果展呈現了學生們的創意思維和實作能力,突顯景觀及都市設計不僅可藉由美學刻劃山、海、城、鄉的萬千風貌,亦深入探討人類與環境的相互共存關係,營造未來世界的無限可能。
- 1972年 奉教育部推行建教合作之政策,開始與公民營企業機構實施建教合作,主要項目包括代訓人才、協助進修、技術合作與材料試驗等。
- 國際商管學院促進會AACSB組織是一世界性的商學院聯盟,是世界最崇高的商管學校認證,成大已於2011年取得認證,並取得再認證,目前全臺有20所取得認證。
- 景觀及都市設計處理的議題往往尺度較大,講求跨領域及團隊分工的整合,因此良好溝通與表達能力也是學生應有的能力。
- 學生會會長由全校學生選舉,設有祕書室協助會長,會長下設「行政部門」,行政部門有學權部、財務部、學術部、活動部、行銷部、公關部,行政部門另設有社團輔導委員會級選舉委員會。
- 另外,景都系優評代表第八屆景觀新秀展評圖作品「Poonkan那條溪–北港宗教文化周邊空間延展計畫」,則以人民廟宇信仰追溯於地方歷史的,於深入探討傳統文化和地方發展的衝突與碰撞過程中,並利用觀光遊程規劃創造出走讀北港小鎮這本饒富地方韻味的空間故事書,表現十分亮眼。
- 現有校徽源自於1956年8月改制為省立成功大學後所設計,其概念為「本校校址座落於文化古都臺南市,臺南市以鳳凰樹聞名,校徽上鳳凰花之設計,乃淵源於此。校徽中央的編鐘代表師鐸,代表成大人薪火相傳與尊師重道的精神與美德。」至民國100年1月5日99學年度第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現有校徽,在編鐘內「成功」兩字下方加上該校創校西元1931年,並將校徽外環下排之梅花改為英文校名。
為此,提出透過環境氛圍營造紓壓,讓生活與環境互動提供天然學習場域,以及在地居民參與融合地方特色文化,並且兼顧河流生態環境品質之維護,使人與環境兩者間能夠達到互惠之目標,創造屬於調劑心靈的最佳空間。 吳昭儒、許堯棋表示,現代的都市生活與河川的關係雖然不像早期依賴河川機能,但以另外的層面則依賴自然生態空間休憩。 *核心課程:景觀設計(一)~(四)、景觀與都市設計(一)~(四)、設計表現法(一)~(二)、校外實習、植栽設計與實習等課程。 黃慕萱,書目計量與學術評鑑—國內七所研究型大學論文發表概況分析。 朝陽科技大學景觀及都市設計系2025 成大與中山、中興、交大、清華、中央、臺科大、政大以及2012年被批准加入的中正,共九校所組成的EMBA教育聯盟,打破校際限制,混合分組,校方期望以跨校的研討方式,讓各校EMBA學生充分聯誼與學習。 朝陽科技大學景觀及都市設計系 2016年4月1日,正式受邀為設計總顧問,加入UPGA團隊/ 蔡孟哲建築師事務所/ 許偉揚.
朝陽科技大學景觀及都市設計系: 朝陽科技大學 | 景觀及都市設計系 收藏
億光大樓所在的東校區,原本只有學生宿舍、運動場,校方重新規畫校地後,興建了億光大樓,共有地下3層、地上13層,主要給光電工程系所、環境工程及管理研究所師生使用。 臺灣景觀高等教育在過去二十年間快速的成長,分為普通大學與科技大學兩種不同學制,目前國內已有十多所相關學系,分屬農學、工學、環境設計、藝術等不同學院,但近年有逐漸由農學院轉到設計或藝術學院整合的趨勢。 無論普通大學或科技大學課程規劃與專業訓練,皆以四年學制教育課程作為專業教育的基礎,兩者並沒有太大區隔,且多數學校皆以訓練景觀設計的能力為課程主軸,輔以專業理論與工程技術並行。 另外,景都系優評代表第八屆景觀新秀展評圖作品「Poonkan那條溪–北港宗教文化周邊空間延展計畫」,則以人民廟宇信仰追溯於地方歷史的,於深入探討傳統文化和地方發展的衝突與碰撞過程中,並利用觀光遊程規劃創造出走讀北港小鎮這本饒富地方韻味的空間故事書,表現十分亮眼。
北科大以培養臺灣工程人才為主,依其統計,目前臺灣有10%的上市櫃公司負責人,都是北科大校友,而根據 QS2021年3月公佈的「工程與科技」排名,北科大在臺灣排名第4,僅次於臺大、清大、交大。 2009年時,與國立臺北大學、臺北醫學大學三校結盟合組為臺北聯合大學系統,為全臺第二個大學系統,2014年臺灣海洋大學加入,結合北大的文、法,北醫的醫、藥,北科的工、理,海大的海洋科學,組成了異質性高、互補性強的「高等教育策略結盟」。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簡稱臺灣科大、臺科大,是一所位於臺北市大安區的公立研究型大學,以工程學、商學、建築學、設計學聞名。
朝陽科技大學景觀及都市設計系: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臺科大是全臺唯一同時獲得「邁向頂尖大學計畫」與「發展典範科技大學計畫」的大學。 朝陽科技大學景觀及都市設計系 目前總校區位於國立臺灣大學隔壁,第二校區位於新竹縣竹北市。 朝陽科大景都系主任林基源表示,今年度的畢業設計的37組作品,除由學生親自踏尋地方,找尋其所關切的歷史人文、自然生態、都市發展、產業創生作為規劃議題外,更進一步因應當前政策所推行的國土計畫,首度以宏觀的區域規劃尺度為觀點,透過授課教師團隊帶領部分學生針對臺中市北屯、大坑及新社地區進行重新檢視、定位並研擬整體性的國土空間結構、發展佈局及利用形式。 由培育在地專業人才為出發,關懷在地環境議題,同時本次成果展呈現景都系學生的創意思維和實作能力,突顯景觀及都市設計不僅是藉由美學刻劃山、海、城、鄉的萬千風貌,亦深入探討人類與環境的相互共存關係,營造未來世界的無限可能。 朝陽科大景都系主任林基源表示,本年度的畢業設計的37組作品,除了由學生親自踏尋地方,找尋其所關切的歷史人文、自然生態、都市發展、產業創生作為規劃議題外,更進一步因應當前政策所推行的國土計畫,首度以宏觀的區域規劃尺度為觀點,透過授課教師團隊帶領部分學生針對臺中市北屯、大坑及新社地區進行重新檢視、定位並研擬整體性的國土空間結構、發展佈局及利用形式。
朝陽科技大學景觀及都市設計系: 研究中心
1987年原陸軍八0四總醫院於1987年遷桃園改名國軍桃園總醫院,土地及地上建物於2000年撥成大使用為力行校區。 2000年翁校長出任國科會主委,由副校長翁鴻山博士代理校長。 其中,商學院通過AACSB認證,工學院之部分系所課程亦通過中華工程教育學會認證。 ),臺灣建築教育學者,曾任淡江大學建築系系主任與所長,目前任教於淡江大學建築系,並擔任臺北市都市設計土地使用開發許可審議委員,臺北市文化局公共藝術委員會委員等,以及UPGA建築技術集團的設計總顧問。
朝陽科技大學景觀及都市設計系: 學生組織及社團
水土保持、地球物理、地球科學、地理、地理環境資源、地質、地質科學、地震、材料及資源工程、物理、海洋、海洋科學、海洋地質及化學、海洋地質及地球物理、海洋環境資訊、資源工程、資源環境、數學、應用地質、應用物理、應用地球物理、應用地球科學、應用數學、礦冶工程、礦業及石油工程等院、所、系、科、組或相關科系畢業。 朝陽科技大學景觀及都市設計系 2007年賴明詔院士接任校長2008年教育部公佈「發展國際一流大學及頂尖研究中心計畫」第二梯次的審議結果,繼續獲得教育部的肯定與補助,積極朝國際一流大學的目標邁進;購歸仁校區北側臺糖土地(正式登記為該校管有)。 教育部公佈第三期「獎勵科技大學及技術學院教學卓越計畫」覈定補助名單,國立臺北科技大學獲得7000萬元的經費補助。
朝陽科技大學景觀及都市設計系: 朝陽科大景都系畢業設計展 校長讚許學生具即戰力
另一方面,臺灣過去重學歷輕技術的傳統觀念,使得父母對子女的工作期望著眼於白領階級的養成,長久以來造成了就業市場中工程技術人力嚴重不足,呈現青黃不接的斷層。 然而,近年來失業率不斷攀升,薪資倒退的困境,工程實務人員薪資不減反增,「景觀工程管理」以及「工程施工監造」的專業人才短缺。 朝陽科技大學為技職大學中最早也是唯一整合景觀及都市設計兩個專業領域的學校,師資具國內外著名高等學府的學歷及實務經驗,專長涵蓋建築、景觀及工程專業,非常適合喜歡動手實作的高中及高職畢業生進階學習,期待對環境及設計有興趣且具理想抱負的莘莘學子投入。 土木工程、土木與生態工程、土木與防災工程、工業設計系建築工程組、公共工程、水利、水土保持、河海工程、建築、建築工程、建築及都市計畫、建築及都市設計、都市發展與建築、建築與室內設計、空間設計、建築設計、建築與文化資產保存、建築與古蹟維護、建築與城鄉、軍事工程、造園景觀、景觀、景觀建築、景觀設計、景觀設計與管理、景觀與遊憩、景觀與遊憩管理、營建工程、營建工程與管理等院、所、系、科、組或相關科系畢業。
朝陽科技大學景觀及都市設計系: 學院系所
校長鄭道明上午前往觀展,仔細欣賞每件作品,並聽取學生們的解說。 他高興地表示,因為該系以多元化教學激盪學子們的創意思維,接軌全球跨域設計的趨勢,每位學生都能展現符合時代變化的不同趨勢作品,在畢業前已擁有「即學即用」的即戰力,並獲企業界預約就業,祝福他們未來能在業界擁有好成績。 劉永祺、李旻蓉指出,研究發現永和具有生態上的潛能,進而將宜居友善的生態城市做為發展目標,並假設未來的建築形式,導入土地使用分層化及立體城市概念,從開放空間綠化、垂直綠化、空中綠化,最終滿足物種、人類、環境三者的新世紀花園城市;翻轉成人均綠化9平方公尺以上的花園城市,如何在有限的空間中創造無限的綠地是該計劃最大的價值。 朝陽科技大學景觀及都市設計系2025 「北港溪河岸逐漸發展成宗教觀光產業,我們的設計主軸希望宗教觀光回歸到北港溪這個地帶形成永續發展的狀態。」陳怡捷、白以莉表示,不只是觀賞廟宇建築,因為單一的宗教觀光造成空間乘載量的超載,希望透過街區的視覺和動線,引導民眾往河岸周邊去體驗北港溪過去的產業與文化。 邱楡捷、王昱晴表示,該計畫設定為城市觀光多元化,以協中街為主軸,從地方來研究六級化產業升級可行性,期望翻轉舊時期以產銷為重的一貫思維,透過開放性與產業轉型,來將當地文化蔓延在其不同休閒產業中,並探討如何以面狀規劃來讓區域提升並達到觀光小鎮新風貌。
朝陽科技大學景觀及都市設計系: 學生活動
國立成功大學於100學年度通過「國立成功大學院級中心設置暨管理原則」,而文學院的閩南文化中心為依其辦法第一個設立的院級中心,後更名為多元文化研究中心。 學生社團成大的社團分成綜合性社團、學藝性社團、康樂性社團、服務性社團、體能性社團、聯誼性社團等六個性質,目前約有100多個社團。 社團辦公室設置在光復校區的學生活動中心及勝利校區的芸青軒(2003年由勝利五舍改建)。
2022年獲準成立產學創新學院,以培育AI人才為目的,是繼成大、陽明交大、臺大、清大成立半導體學院後,第五所獲教育部覈准的國家重點領域研究學院計畫的研究型大學。 鳳凰樹文學獎「鳳凰樹文學獎」堪稱國內大學中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學生創作園地,基於鼓勵學生創作風氣,提供學生作品發表及自我肯定的機會,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與中國文學繫系學會,每年定期舉辦鳳凰樹文學獎,目前至今邁入42年歷史,也培育許多知名的文壇作家。 鳳凰劇展「鳳凰劇展」是由中文系日夜間部八個班級,各自推出一齣劇碼參演,原為每年舉辦,後改為每兩年舉辦一次,屬於中文系的年度盛事,創始於1978年,目前已邁入第22屆。 朝陽科技大學景觀及都市設計系2025 成大藝文季成大藝文季自2000年開始舉辦,由成大藝術中心規劃並籌辦,並獲得臺積電文教基金會常年贊助。 成大藝文季內容包括演唱會、音樂會、戲劇、相聲、畫展、講座等,並邀請國內外知名錶演團體前來演出參展,今年已邁入第十屆。
朝陽科技大學景觀及都市設計系: 學校象徵
設計學院院長歐聖榮表示,展覽作品「Estuary Path – 淡水文化場域予近水空間整合計畫」以新北淡水歷史文本及水岸景觀元素為切入點,解構城鎮海岸帶中不同區段的屬性特色,入圍2022年全國技專校院學生實務專題製作競賽暨成果展決選。 系主任林基源說,展出的37組作品除了由學生親自踏尋地方,找尋其所關切的歷史人文、自然生態、都市發展、產業創生作為議題外,更進一步因應當前的國土計畫,以宏觀的區域規劃尺度為觀點,重新檢視、定位、研擬整體性的國土空間結構、發展佈局,以及利用形式。 學生劉永祺、李旻蓉〈翻轉永和-新世紀花園城市〉作品入圍第十七屆全國規劃系所實習聯展規劃獎複賽。 二人共同表示,全臺灣最擁擠的城市-永和,曾在1955年公告永和都市計畫中,以「花園都市」理論作為藍本,規劃了7座大公園分佈於永和及部分中和地區,綠地面積佔全永和約九分之一。
朝陽科技大學景觀及都市設計系: 國立成功大學
二人共同表示,該計畫重點探討眷村文化沒落、城市生活需求、觀光遊憩導入的共存,在眷村同質性過高且建築量體完整度較大的聚落中,如何運用歷史紋理及文化背景重新轉化,在文化景觀保存計畫限制下融合產出地方特質,使眷村精神保存但場所是被打開的。 景觀及都市設計工作者如果想在職場有上亮眼的表現,是無法抄短線也絕無一蹴可及的機會,投入此類學科的學生須具備堅持理想、關懷環境的開朗性格。 景觀及都市設計處理的議題往往尺度較大,講求跨領域及團隊分工的整合,因此良好溝通與表達能力也是學生應有的能力。
成大校區重新命名為了使成大各校區的名稱能夠更貼切的顯示校區特色,於2008年舉辦校區命名活動。 該校賴校長宣示:成大秉持全臺首府的傳統,以國際性的全方位大學為目標,培育有人文與專業素養、創意與國際觀及關懷社會的領袖人才,並發展跨領域的研究特色,回饋社會及造福人類。 學生事務處在培養未來領袖人才方面,以積極地營造優質學習與生活環境,建構核心價值與校園文化特色,以及促進全人發展與社會公民三方面進行,為此成立「學生領導力中心」。 學生服務學習中心以學生的角度推廣服務學習的理念,在學校正規的課程外另提供機會讓同學更深入的瞭解和體驗,而且為了讓更多人知道服務學習理念。 服務學習反思種子培訓計畫,透過課程及活動的方式讓參與的學員具備服務學習的理論和實務的經驗,將參與的學員培養成帶領服務團隊的引導員,帶著團隊進行服務學習。 成大目前共計有十一個校區,除臺南市安南校區、歸仁校區及雲林縣斗六校區之外,其餘均位於臺南市東區和北區的校本部,面積約82公頃,為全校大部分行政及學院系所的總部,在校本部實質規劃範圍中,可分為成功校區、光復校區、勝利校區、自強校區、成杏校區(原建國校區)、力行校區(原陸軍第八0四總醫院,1987年遷桃園後改名國軍桃園總醫院)、敬業校區、東寧校區等八校區,包括行政總辦公處、九大學院之系所及總圖書館、成大博物館及成大藝術中心等。
中華民國教育部為落實產學合作、務實致用,推動四年一期的「發展典範科技大學計畫」,第一年預算近12億元。 教育部公佈共12校獲補助,國立臺北科技大學一年補助1.5億元。 現有機電、電資、工程、管理、設計、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等,共大學部19系、碩士班22所、博士班12所(日間部另有四技不分系學士班六班及四技甘比亞電機、土木專班各一班)。
朝陽科技大學景觀及都市設計系: 臺灣綜合大學系統
為方便移動,全校同學多以單車做為交通工具,在八大校區間以單車通勤的求學生活遂成為本校特色之一。 「北有臺大杜鵑花,南有成大單車節。」成大單車節院系博覽會沿襲歷屆單車節為名之傳統,除本名稱最具青春學生意象、能夠激起與高中學子連結外,更期望來訪之高中學子,能夠在活動中以單車遊歷各大校區,瞭解本校自由的校園風氣、豐沛的學術資源、優美的校地景觀,以及豐富的校園文化。 2020年因COVID-19疫情影響,改為線上直播及結合線上平臺辦理。 2022年則同時辦理線上與實體活動,線上辦理在Gather 朝陽科技大學景觀及都市設計系 Town。
朝陽科技大學景觀及都市設計系: 管理學院AACSB認證
希望以自然景觀結合濃厚地區文化的勾勒,讓整條水岸地帶的美感能以不同的姿容呈現。 「今年畢業展主題『線線‧生機』,強調是勾勒和塑造空間的想像,線的軌跡是創造和構思新形態的思維,人們追尋夢想前行,『線線.生機』是找尋目標的作品以及對空間的詮釋,做成新的形態使我們重新探索與創造。」景都系主任林基源指出,自今(5/24)日起至6月1日,為期九天於校內設計大樓一樓展出26組,二樓215教室展出11組,共計37組作品。 一般認為「普通大學」偏重學科基礎理論研究;「科技大學」則以學科應用實務技能為導向。 無論技職或高教系統都把「與專業實務接軌」當成教育的最終目標,朝陽科技大學則特別強調教學內容應引領產業發展趨勢,落實產學融入教學的實務操作訓練,將理論研究融入實務應用,建立「實作教學與親產學」的發展特色,並以實作方式印証理論。 目前臺灣地區積極發展文化觀光產業,讓景觀設計學系畢業生因而倍受重視,尤其未來六年國家發展計畫,更是強調觀光產業與產值的提升,對國內環境景觀的整體改善以及對相關人才的需求,也將更為迫切。 朝陽科技大學景觀及都市設計系課程結構以實質環境之規劃與設計為主軸,結合景觀與都市設計兩大領域,建構出特色課程。
朝陽科技大學景觀及都市設計系: 大學問
參加對象係以成大校園學生自治組織:社團聯合會(簡稱:社聯會)、系學會聯合會(簡稱:系聯會)、學生自治會(簡稱:學生會)、宿舍自治委員會(簡稱:宿委會)之領導人為主要參與者。 1971年改制為「國立成功大學」至今,並由倪超博士接任校長;同年增購建國校區。 1980年夏漢民博士接任校長;同年將商學院更名為管理學院。
景觀與都市設計是一門介於科學與藝術之間的應用學門,它的具體展現通常在解決實際的環境問題。 景觀專業具多樣性與多元性,內涵涉及生態、地理、文化、哲學、藝術、建築、土木工程、水土保持等領域的知識,學校教育通常兼具理性思考(理論)與感性思維(設計)的訓練,課程通常歸納為設計、生態、工程及電腦技術等四項類別。 其中設計為「產業創新」的基石,也是所謂「軟實力」的典型表徵。 優質的設計教育是「心力與智力」密集的訓練過程,必須經年累月、循序漸進的內蘊和培養,無法速成,因此設計是學生一到四年級的核心課程。 朝陽科技大學以環境議題分析及解決能力、景觀建築與都市設計能力、設計表現與數位應用能力、實務操作與團隊合作能力為學生專業養成的目標。 2005年配合國軍斗六醫院精實案,接管該院營運權,設置為雲林縣斗六校區,並改制為該校醫學院附設醫院斗六分院;增設生物科學與科技學院。
3月23日,發布錄取通知,第一屆錄取機械工學科25人、電器工學科25人以及應用化學科22人。 接續發展典範科技大學計畫,教育部於2018年開始五年一期的計畫,協助具國際競爭能量之學校及研究中心在既有之基礎上持續發展,追求國際一流地位及發展卓越研究中心,共有23校入選,國立臺北科技大學覈定計畫數為2件。 登錄種類:學校公告2018年1月30日詳細登錄資料臺北科大紅樓建於1926年(昭和元年、民國15年),為僅存之第一批校舍建物,牆體均為紅磚砌成故稱紅樓。 柱子凸出,形成修長的立面,內有兩層樓,原設計為圖書館之書庫,外設廊道連結圖書館,後木造之圖書館遭火災焚毀,磚造書庫則保留下來。 整座建築以精緻的磚工表現出嚴謹比例之設計精神,在科技大學校史上及臺灣所存20世紀初期的校園建築中皆具有歷史文化價值。 目前已著手整修,規劃未來朝古蹟活化兼導覽性質呈現嶄新風貌。
2009年,臺灣科技大學設計學院位列iF設計獎全球第二,2010年至2014年臺灣科技大學連續四年在iF設計獎得到全球第一。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學生會於2007年改組成立,在此改組前歷史可追溯至1974年國立臺灣工業技術學院甫成立時。 今年朝陽科大師生聯合設計成果展主題為「停與亭」,邀集了建築系、景觀及都市設計系19位老師及220位大一學生,共同創作38件竹構互動創作,由景都系簡伃貞老師及建築系劉秉承老師統籌課程規劃,建築系楊學展老師協助策展事宜,總共精選「竹烆」、「竹林幽靜」、「環竹格格」、「構竹構築」、「竹笙松影」、「築光趣梯」、「駐竹」、「設計之楡」、「綻亭」等9件作品於第四市場及富興工廠1962展出,讓人耳目一新。 由於設計新穎,饒富趣味,於今日展期結束後,全數作品將由大雅區悟農社區、神岡區北莊社區等社區認養,融入在地,成為全新地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