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將以全球綠色創意與生態管理、環境保護與產業力提升的跨界對話平臺作為己任,以大臺中為基地,提升該校成為在亞洲區域具有一流活力的綠色研究發展特色重鎮,進而躋身為全球綠色研發體系中不可替代之角色。 加強臺灣各基督教大學校院合作與交流,初步規劃合作內容包括課程開授的合作、教師互訪交換、共同進行研究計劃等。 美國馬裏蘭大學與臺當局“駐美代表處”文化組簽署備忘錄,雙方將推動5年臺灣研究課程,馬大將與臺灣大學、東海大學合作,進行環境科學與食品、營養等領域的研究。 東海大學以校園美景聞名,校內有“東海校園解説員社”,亦有關於校園建築景觀的書籍出版。 據統計,有百分之四十的學生選擇就讀東海的原因,是因為校園很美麗。
- 誠品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負責人、中國臺灣地區會計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專業教育委員會法規組召集人、維力食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重整監督人、彰化縣建築投資公會財稅顧問、東海會計繫系友會會長(2008年東海大學第九屆傑出校友)。
- 建築系聖誕舞會、工設周晚會亦會在平安夜舉辦。
- 原位於目前舊音樂系館南側河溝後方,延伸至臺中工業區之南邊坑溪一帶,後因臺中工業區的開發而消失,僅剩下難以辨認之原本夢谷的小水溝。
- 負責舉辦校內各項大型活動,亦協助處理學生權益相關問題,擔任學生與各行政單位間師生溝通的管道。
現今的教學區以文理大道與德耀路兩條人行步道為軸線,近來校園東側已新建第二教學區,由力行路連結兩教學區,為東海創校以來校園空間最大的改變。 東海大學與靜宜大學、彰化師範大學、中興大學及科學博物館等已形成中部的學術聯盟,互相分享教學及研究成果,集合各領域專長之師資,爭取整合型大型計劃。 東海大學第二校區 建築系亦與文建會臺灣建築、設計與藝術中心(TADA)組成教學、研究、典藏、展覽之中部研發聯盟,進行大型計劃。
東海大學第二校區: 東海大學第二校區地圖 – 相關圖片搜尋結果
在早期許多文學作品或建築書籍中能找到相關論述,加上住校制度、小班制及勞作教育的實踐,東海的校園景觀成為了能凝聚東海人的重要資產,同時也形成了日後東海校園公共論述的重要基礎,東海大學由此成為臺灣文藝青年所普遍嚮往的聖地。 東海大學校園已成為臺灣著名景點,常出現在旅遊書當中,亦成為臺中市民的休閒場所。 著名的景點有路思義教堂、文理大道、相思林、東海湖和農牧場等。 東海大學(Tunghai 東海大學第二校區 東海大學第二校區2025 University),簡稱東大、東海,位於臺灣省臺中市,是中國臺灣地區頂尖的私立綜合大學,也是臺灣第一所私立大學,素有“臺灣最美大學”美譽。
2008年8月更名為“臺中市私立東海大學附屬實驗高級中學”。 據2012年西班牙國家研究委員會世界大學網絡排名(Ranking Web of World Universities),東海大學躋身世界大學500強。 據2013年臺灣未來證劵交易所大學評鑑,臺灣大學與東海大學分別隆登臺灣最佳公立與私立大學,其中東海大學建築系是臺灣地區錄取分數最高的專業之一。 在2014年QS世界大學排名中,東海大學名列亞太區300強。 東海大學第二校區2025 據2020年英國泰晤士報高教特刊(THE)“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東海大學與臺灣大學並列全球排名前200強,位居全臺第3、私校第1名。
東海大學第二校區: 國際教育
負責舉辦校內各項大型活動,亦協助處理學生權益相關問題,擔任學生與各行政單位間師生溝通的管道。 除此之外也負責協助管理校內海報張貼、活動旗幟及場地協調等事務。 東海大學第二校區 學生議會由各系推選議員組成,議長由議員互選產生,負責監督行政中心經費使用。
- 依各系所提之計劃,覈定為期1至3年不等的重點發展計劃,活絡該系所教學研究及學術活動,並配合中長程校務發展,凸顯學校特色,提升學術地位。
- 從東海別墅商圈喫喫喝喝之後,進到東海大學的校園往東走經過相思林,就可以看到位於東海最高的社會科學教學大樓 ,芳華廳藝術空間就位於社科院的地下室一樓,從社科院走出來就可以看見左右兩邊的中正堂和圖書館,兩棟中間的庭園是思恩園。
- 教堂結構材料最初擬議採用磚砌牆面,後擬改為木造,最後才決定採用具可塑性的鋼筋混凝土。
- 藝文設施:圖書館、藝術中心、創意實習中心、歌劇展示館、學生活動中心、中正堂、銘賢堂、茂榜廳、良鑑廳、芳華廳、求真廳、東海書房、路思義學房、綠之心、House19好學堂、O.S.
- )博士,以身作則將勞作教育深植於東海校園,傳承至今 。
- 創新育成策略聯盟:促進產業技術升級轉型,輔導廠商:東海大學創新育成中心與臺中地區十三家創新育成中心簽訂策略聯盟,提供中部廠商企業更完整服務。
2013年5月,未來事件交易所公佈「臺灣最好大學」、「臺灣的大學社會貢獻度」及「臺灣的大學國際化」評鑑結果,東海大學登臺灣最好私立大學第一名,社會貢獻度為私校第五名,國際化為私校第四名。 2012年,董事長林振國辭職,由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前校長、東海大學董事汪羣從教授接任。 2013年,圖書館進行整建工程,思恩園新建噴水池、第二教學區新建體育設施等陸續完工。
東海大學第二校區: 東海大學第二校區
教師進修與交換:鼓勵專任教師赴國外進修、獎學藉以吸收學術新知,提昇研究風氣;並基於平等互惠之精神,延攬國外人才到校講學或研究,促進國際學術交流。 東海大學第二校區 中華工程教育學會工程認證:工學院之電機系、工工系、化材系、資工系、環工系通過中華工程教育學會(IEET)之工程認證。 通過IEET認證後,畢業生將具備國際間認同的專業核心能力,如工程設計、實驗及分析、解決工程問題、有效溝通、理解專業倫理及社會責任、終身學習…等能力。
東海大學第二校區: 東海大學知名校友
2008年,新學制系統“博雅書院”正式招生。 博雅書院的構想源自東海早期小班制教學特色,以“立足東海,放眼國際”為目標,從各系中招收學業品格成績均優且有特殊專長的學生,學生集體住宿並安排專任導師進行多元課後輔導。 畢業時由學校協助海內外升學或就業,如同就業保證班,完全顛覆博雅教育原先意指“涉足普遍知識及智識技術,着重於知識的承傳,而不是專門或者專業技術”的意義。 1953年11月11日,美國副總統尼克松親自主持東海大學奠基破土典禮。 此後貝聿銘先生、陳其寬先生、張肇康先生應邀負責校園設計,積極進行校舍興建工作。
東海大學第二校區: 東海大學校訓
建築系亦與文建會臺灣建築、設計與藝術中心(TADA)組成教學、研究、典藏、展覽之中部研發聯盟,進行大型計畫。 東海大學早期校園是由貝聿銘、陳其寬、張肇康等人設計規劃,校園建築在臺灣近代建築中具有代表性,2021年登錄為文化資產-中華民國文化資產文化景觀類。 以教堂和圖書館為校園中心,周圍規劃有教學區、宿舍區、活動區、與教職員宿舍區,創校初期以文理大道為人行步道軸線,兩旁一進一退錯落設置行政中心、文學院、理學院,外圍設外環道路讓人車分道,空間架構成為往後校舍增建的基礎。 現今的教學區以文理大道與德耀路兩條人行步道為軸線,近年來校園東側已新建第二教學區,由力行路連結兩教學區,為東海創校以來校園空間最大的改變。
東海大學第二校區: 校園意識
由東海大學與KPMG、法國CDVI簽署,這項合作協議將正式啓動與兩個國際企業“國際職場專業實習”的合作關係,推動未來東海學生至歐洲就業,開拓國際視野。 東海大學以優質校園聞名全臺,校園內林木蒼鬱,人文氣息濃厚,位於交通便利的臺灣大道旁,鄰近東海別墅商圈、愛買、臺糖量販、逢甲商圈,生活機能極為便利,為一鬧中取靜的絕佳學習環境。 2013年5月,未來事件交易所公佈“臺灣最好大學”、“臺灣的大學社會貢獻度”及“臺灣的大學國際化”評鑑結果,東海大學隆登臺灣最佳私立大學第一名,社會貢獻度為私校第五名,國際化為私校第四名。 催生於內戰烽火,飽含博雅學風的璀璨光華,使得東海大學的歷史格外彌足珍貴。 它藉由悠遠的民國遺風與學術傳承,為臺灣的高等教育進程開創先驅,刻畫出臺灣第一所私立大學的藍圖。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國立成功大學-關於成大-校園導覽好舒服的休息地我也想要呢 …
東海大學第二校區: 東海藝文線
亙豐興業有限公司董事長(TW)、Unique Plastic Corp.Limited董事長(HK)。 2016年《Cheers雜誌》發佈“3000大企業經理人EMBA評價調查」東海大學榮獲3000大企業經理人最愛EMBA的第11名,併為私立大學EMBA的第一名。 根據西班牙國家研究委員會2012年1月公佈之世界大學網絡排名(Ranking Web of World Universities),東海大學排名第498躍身世界500大,亞洲各大學排名第76,國內大學第14、私立大學第2。 東海大學第二校區2025 英國泰晤士報高教特刊(THE)公佈2020“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University Impact Rankings),東海大學首度參加,與臺灣大學並列全球排名101至200名間,位居全臺第3、私校第1名。 藝術中心、創意實習中心、歌劇展示館、學生活動中心、中正堂、銘賢堂、茂榜廳、良鑑廳、芳華廳、東海書房、路思義學房、House19好學堂、O.S.House、Soar House。 紅林餐廳、男生餐廳、女生宿舍餐廳、海饕館餐廳、校友會館餐廳、奧柏林餐廳、海音咖啡書店、東食簡易餐廳、第二教學區餐廳、IBA餐廳、東海乳牛小棧、頂好超市、7-Eleven三家、書館附設伯朗咖啡館、85度C咖啡蛋糕烘焙專賣店。
東海大學第二校區: 研究資源
通過IEET認證後,四系所畢業生將具備國際間認同的專業核心能力,如工程設計、實驗及分析、解決工程問題、有效溝通、理解專業倫理及社會責任、終身學習…等能力。 東海大學第二校區2025 因大社支線灌溉水圳由北而南沖刷大度山紅土層,形成鵝卵石遍佈之河谷。 夢谷之名,即為“夢之入口”之意,是東海大學第一屆學生阮淑珊所命名,充滿老校友許許多多的回憶。
勞作教育制自創校以來實施至今,原為一、二年級皆須修習,現為所有東海學生第一年必修,不及格者必須重修,也因此大一學生能跨領域的認識許多不同科系的「掃友」,並建立起良好的友誼。 110學年度起,廁所外包給廠商,大一新生不再需要掃廁所,且一個禮拜只需掃4天。 1955年,招收第一屆新生,曾約農為首任校長。 草創初期僅有文學與理學兩院,學生200名,以少量招生為主。 文學院下設中國文學系、外國語文學系、歷史學系。
由著名華人建築大師貝聿銘設計的臺中市地標—路思義教堂就坐落在東海大學第一校區。 東海大學藝術中心位於人文大樓一樓,在校方經費和行政資源的支持下,藝術中心由美術系主任和老師組成的規劃小組,每學年推出八至十檔展覽。 東海大學第二校區2025 除了策劃專題藝術展外,藝術中心亦受理景觀、建築等系所提案執行的專題展覽,同時支持主修藝術策劃的研究生團隊實習策展和美術研究所創作組畢業製作的短期畢業聯展。 為了擴大對校園的服務,藝術中心平時強化校園內外訊息的傳播、值班實習生的接待和說明能力,加強觀眾聯繫方式、參觀人數統計等基本作業外,並依展覽性質規劃安排座談、導覽或工作坊等學習活動。
東海大學第二校區: 東海大學校園文化
接下來再到東海湖和草坪踏青,還有到東海牧場看可愛的牛,一路往西走就可以到著名的乳品小棧喫冰喝牛奶休息片刻。 美國馬裏蘭大學臺灣研究合作案:美國馬裏蘭大學與中華民國駐美代表處文化組簽署備忘錄,雙方將推動5年臺灣研究課程,馬大將與國立臺灣大學、東海大學合作,進行環境科學與食品、營養等領域的研究。 東海大學以校園美景聞名,校內有「東海校園解說員社」,亦有關於東海校園建築景觀之書籍出版。 在早期許多文學作品或建築書籍能找到相關論述,加上住校制度、小班制及勞作教育的實踐,東海的校園景觀成為了能凝聚東海人的重要資產,同時也形成了日後東海校園公共論述的重要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