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學計算機科學系受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委託,抽樣統計200萬字的材料,檢測《現代漢語常用字表》收字的使用頻率。 結果是:2,500常用字覆蓋率達97.97%,1,000次常用字覆蓋率達98.49%,合計共3,500字覆蓋率達99.48%。 字 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於1988年頒佈的《現代漢語常用字表》收錄3,500字(2,500個常用字,1,000個次常用字),適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 字2025 21世紀已出版的字數最多的是日本《今昔文字鏡》,收字17萬個(含漢字以外的文字)。 字2025 這個特性使得上下千年的文獻,不至於產生如同使用拼音文字的西方世界一樣,用字措辭太懸殊的差距,但也造成推斷古代聲韻的難度,必須進行專門的漢語音韻學才能推測它們在上古漢語和中古漢語的發音。
- 例如:“人”字在商朝就已出現,“凹”字和“凸”字則是在唐朝纔出現的。
- “字”又引申指人的別名,一般與人名用字的意義相關。
- 古代印刷術發明後,明朝出現了用於印刷的宋體、民初出現仿宋體,宋體亦傳入日本、韓國等使用漢字的國家,同樣成爲當地通行的漢字印刷體。
- 本網站(「水煮魚文化製作有限公司」、「字花」及「別字」)是一個多媒體的文學創作平臺,內容和資訊的真確性由創作者承擔,本網站有權但無此義務,改善或更正網站內容內任何部分之錯誤或疏失。
- 直注法就是用另一個漢字來表明這個漢字的讀音,如「女為說己者容」中,使用「說者曰悅」來進行注音。
漢字在古文中只稱「字」,為與其他民族文字區別而稱「漢字」,指漢人使用的文字,後者稱法在近代才開始通用。 字 作為漢語族各種漢語語言的書寫文字,漢字是史上迄今爲止連續使用時間最長的主要文字,也是上古時期各大文字體系中唯一傳承至今的。 中國歷代皆以漢字為主要官方文字,現時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中華民國均為實務上的官方文字。 漢字在古代已發展至高度完備的水準,不單中國使用,在很長時期內還充當東亞地區唯一的國際通用文字,在20世紀前都是朝鮮半島、越南、琉球和日本等國家的書面規範文字。 除了漢語之外,古代東亞諸國都有一定程度地自行創製漢字。
字: 表字漢朝三國
正字計數:採用漢字「正」字表示計數符號,例如用在學校學生幹部或公職候選人的選舉計票。 因為「正」字筆劃為5劃,易於算數統計;而且該字結構只有橫線與直線,易於辨識,此計數方法普遍見於漢字文化圈。 印章:漢人社會以印章簽署公文書、契約之情形相當普遍,私章可代表個人簽名,故極重視其防偽功能,常以漢字之特殊字體來增加仿冒難度。 另外個人藏書章、詞句章,也以不同漢字字體作出個人風格。 測字:一種以求測者抽出漢字或寫下漢字,再由相命者利用漢字的形、音、義、部件、增筆、減筆、拆合等,甚至憑據書寫時的筆勢、墨的濃淡、當時環境等因素作出命相的解釋或論斷吉凶。 字2025 此外如蒙古文、滿文、錫伯文等也是在漢字書寫方式和書寫工具的影響下,將從右向左書寫的源自察合臺文的書寫方式改為從上到下書寫,文字的結構也隨之有所變化。
- 在這個過程中,因為技術及其他種種因素,在收錄字數,及收錄字體等方面或做不同層次的調整。
- 對於初入計算機科學的人來說,常常要涉及一些基本的概念,而有些概念又容易混淆而分不清。
- 小篆筆畫以曲線為主,後來逐步變得直線特徵較多、更容易書寫。
- 九九消寒圖:中國北方地區的一項民俗在每年數九的季節寫下「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九個雙鉤字,這九個字每字九劃,從冬至開始每天根據天氣為一個筆畫填充顏色,到數九結束完成全圖。
- 在計算機領域, 對於某種特定的計算機設計而言,字是用於表示其自然的數據單位的術語。
- 在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和越南,已經完全不再使用漢字;在大韓民國,漢字的使用在近幾十年來越來越少;但是由於朝鮮語/韓語中使用了大量的漢字詞彙,並且重音現象嚴重,所以在需要嚴謹表達的場合(如法律條文)時仍然會使用漢字。
一個字的位數(即字長)是計算機系統結構中的一個重要特性。 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 字 如需在出版刊物上引用、轉載,請先與本網站聯絡(),否則不得使用及轉載。
字: 字典部首索引
非漢語體系中,日本將部分漢字自行作簡後成為現在的日本新字體,大韓民國也製定了官方的朝鮮漢字使用規範,而歷史上曾使用過漢字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越南、蒙古等國,漢字現今已不再具有官方規範地位。 「人文電算研究中心」自1999年以來,先後開發《林語堂當代漢英詞典》網絡版、《粵語審音配詞字庫》、《香港、大陸、臺灣 – 跨地區、跨年代:現代漢語常用字頻率統計》等網頁,深受使用者歡迎,使用頻次與日俱增。 其中《粵語審音配詞字庫》更於 2013年度香港優秀網站選舉中獲選為十大優秀網站之首。 其後本中心於2014年夏推出了重點開發的《漢語多功能字庫》, 於《字庫》舊有功能上增加了四項重要元素:即「古文字繫形」、「部件樹」、「形義通解」、「英漢索引」等, 目的是從資訊角度為當代漢語教育提供更大的支援。 本中心的運作宗旨始終如一,就是竭盡所能,為未來的漢語漢字教育從事「基礎建設」工作。 CNS11643中文標準交換碼全字庫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中華民國國家發展委員會製108,060字的中文字型檔。
“字”又引申指人的別名,一般與人名用字的意義相關。 當閣下瀏覽我們的網站時,閣下可能會因不同目的,向本網站提供資料,例如向我們查詢。 閣下可向我們提供部分個人資料,如姓名、地址、聯絡號碼或電郵地址。
字: 漢字與詞語
),又稱中文字、華文字、唐話字,是爲記錄漢語而發明的語素文字,受到漢字文化圈廣泛使用,為世界唯一仍廣泛使用並高度發展的語素文字,也是獨有的一種指示會意文字體系。 字 最初由中國上古時代的黃河文明華夏族先民所發明創製,其字體也歷經過長久改進及演變。 小篆筆畫以曲線為主,後來逐步變得直線特徵較多、更容易書寫。 漢代以後,漢字的書寫方式逐步從木簡和竹簡,發展到在帛、紙上的毛筆書寫。 字 隸書的出現,奠定了現代漢字字形結構的基礎,成為古今文字的分水嶺。 除端正的楷書外,亦同時衍生出適於手寫的行楷,並進一步衍生出筆畫更加簡省而飛動的草書。
字: 字書法欣賞
當圖形符號簡化到一定程度,並形成與語言的特定對應時,原始文字就形成了。 唐蘭在《古文字學導論》中將古文字分成殷商系、西周系、六國系、秦系四系。 在計算機領域, 對於某種特定的計算機設計而言,字是用於表示其自然的數據單位的術語。 在這個特定計算機中,字是其用來一次性處理事務的一個固定長度的位(bit)組。
字: 字
但是近代個人電腦普遍化以後,漢字能透過個人電腦輸入,此種論述已經不具說服性。 許多使用漢字國家以政治推行的方式,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漢字簡化,甚至還有完全拼音化的嘗試。 日本的使用假名方案以及漢語多種拼音方案的出現都是基於這種考量。 因此一般仍是以一個漢字具備多項意義來運用,再由一個漢字沿伸出多個漢字,稱為「漢字繁化」。 而相同字義的漢字繁化,為漢字同源詞中的「累增字」,繁化後產生不同意義者為漢字同源詞中的「後起字」及「孳乳字」。
字: 造字
而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字集則收錄漢字20989個,另有七個擴展區、兼容補充、筆畫和部首,總數亦高達94236個字。 近代以來,又發展出了仿漢字形式的注音符號及眾多拉丁化拼音方式。 注音符號一直都是中華民國官方教學的一部分,學生在學習漢字前先要求必需掌握。 魏晉時期發展出了反切法,據傳是受使用拼音文字的梵文影響。 漢字的發音可以透過反切法進行標註,即用第一個字的聲母和第二個字的韻母和聲調合併來注音,使得所有漢字發音都有可能組合出來。 如「練,朗甸切」,即「練」的發音是「朗」的聲母與「甸」的韻母及聲調所拼成。
字: 書寫方向
漢字有各種不同的書寫方式,即有不同的字體;不同的字體,漢字的字體形狀不一樣。 就算是同樣的字體,也會因使用地區或使用者的不同而有字形上的差異。 由於各地對字形的使用並沒有統一,加之大陸地區使用“新字形”、日本使用“新字體”,便產生了許多差異。 又如“口”字,中華民國官方規定最後一橫要寫得超過上面的橫折露出來一點,其他地區的寫法卻是不出頭的(注意右圖“啓”字的口部)。 1994年,湖北楊家灣大溪文化遺址出土了大量陶器。 在這些6000年前的陶器上發現了170多種符號,部分符號的特徵與甲骨文很類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