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大歷史系畢業的學者尹章義,早在臺大歷史系就讀碩士班時期,即已為文呼籲承認帝大校史。 巧合的是,在輔大以「跳躍」方式抵達80週年的四年後,臺大也跟進了。 104年全大運成績:臺大勇奪19面金牌、21面銀牌及20面銅牌,合計共60面獎牌。
- 臺大的校園規劃及建築特色奠定於帝大時期,為當時的總督府營繕科所設計,採用羅馬式建築風格,大量使用「拱門」、「門庭」等設計元素,展現空間層次及強調入口位置,而建築內部也採用迴廊式的設計。
- 3號館:1931年5月完工,原臺北帝大理農學部「化學校舍」,2號館後面,現農化系所在地,多稱農化舊館。
- 臺大校地面積約為34,164公頃,約佔臺灣的0.94%,校區遍佈臺北市、新竹縣、雲林縣、南投縣等地。
- 歷史建築臺大農業陳列館(1963年,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4段1號),原為臺北帝大行政大樓預定地,1963年,建築師張肇康設計,牆上的洞洞替代傳統屋頂上的琉璃瓦,橘色代表麥穗,綠色代表稻葉,入口處採階梯設計。
- 校徽完成於虞兆中校長任內,1981年12月展開校徽選圖競賽,於1982年校慶時公佈,共眭澔平、謝鎮源、姚克毅三位得獎人,獲選圖案經遊光義與三位得獎人修改,正式成為校徽。
由於帝大時期,日本人在行政、招生都佔有優勢地位(類似朝鮮日治時期的京城帝國大學),因此臺大校方在2007年以前不認同帝大的建校時間,以1945年戴運軌等人主持改制的國立臺灣大學為校史起點。 由國立臺灣大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立臺灣科技大學等三所比鄰同處臺北市大安區的大專院校,於2014年6月10日倡議共組的大學系統,於2015年1月正式簽約,2016年3月改為現今名稱。 臺大0218超級軍刀機保存事件是臺灣大學的校景保存事件,學生自發行動,與學校交涉軍刀機在校園的保存安排。
臺大地址: 服務設施
在參賽163所大專校院中排名第5名,更是前五名之中唯一沒有體育運動系所的學校。 校慶臺大官方將中華民國接收改制的日期11月15日做為臺大的校慶紀念日,但建校時間依然以1928年臺北帝大的建立視為臺大的起始。 歷年校慶慶祝大會會頒發各年度名譽博士學位、表揚傑出校友及優秀青年當選人。 校總區農化系發酵實驗工廠:1931年完工,原臺北帝大理農學部「農產製造工場」,已停用,部分空間作為總務處辦公室使用。 臺大大氣系舊館:1934年4月完工,位於臺大農場西側,原臺北帝大理農學部「氣象學教室」,戰後並仿製新館一棟。
自從2020年4月1日開始,臺大醫院總院(西址)取消現場排隊掛號,只能透過網路掛號當日門診。 但其他分院,有些仍然有現場掛號,像是臺大癌醫中心醫院、臺大醫院北護分院等。 改成網路掛號當日門診的分院有:臺大醫院新竹分院、臺大醫院生醫分院等。
臺大地址: 臺大0218超級軍刀機保存事件
臺大商學系於1985年分為工商管理學系、會計學系、財務金融學系、國際貿易學系,此四系於1987年組建為臺大管理學院。 1909年,臺灣總督府專賣局製藥所檢查課,擴張為「臺灣總督府研究所」,下設2部,1916年增設3部,1918年「臺灣總督府殖產局附屬糖檢局」併入研究所。 1921年,與臺灣總督府轄下六單位[注 臺大地址2025 3]合併為「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下設農業部、林業部、工業部和衛生部。 1939年,中央研究所廢止,衛生部劃入臺北帝國大學,改稱「熱帶醫學研究所」,今臺大公共衛生學院「職業醫學與工業衛生研究所」、臺大醫院內科第一組風土病研究室。
- 另外臺大亦設有訪客中心,首任幹事為許家豪先生,建立訪客中心志工系統、開設首屆英文導覽培訓課程。
- 點我查看下載–【新竹臺大分院新竹醫院】交通接駁車資訊說明.png。
- 在另一方面,校內超過一半的學生來自臺北市及新北市;逾90%的學生來自家庭年收入位居臺灣前30%的家庭。
- 臺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交通網絡極為便捷,地處中央聯合辦公大樓斜對面,緊臨臺大醫院東址;東臨林森南路、西臨中山南路、南臨仁愛路、北臨徐州路, 距臺北火車站僅5分鐘車程, 距松山機場約20分鐘, 距大眾捷運路網(紅線-臺大醫院站/藍線-善導寺站)步行約10分鐘內皆可達。
- 臺大植物系舊實驗室:1936年12月完工,臺北帝大農林專門部「林學實驗室」,現為學生職業生涯發展中心。
- 《虞兆中校長與大學通識教育》(上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下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黃俊傑。
3號館:1931年5月完工,原臺北帝大理農學部「化學校舍」,2號館後面,現農化系所在地,多稱農化舊館。 臺大地址 2號館與3號館原先為「工」字形排列,1980年加蓋東側,1988年加蓋西側,現已成「日」字形。 大安區瑞安街264巷16、18號:1937年,由營造商千歲町建築信用購買利用組合興建,日治時期分別為下津浦廾、塩谷巖三自宅,戰後16號、18號分別配住予森林系教授黃希周、化學系教授張苕旭。 青田街7巷2號:1930年代,由臺北帝國大學及臺北高商教授自資興建住家之一,戰後為獸醫系教授劉榮標寓所。
臺大地址: 臺大太子學舍地址
臺大以自由主義學風著稱,並在臺灣各高等院校中具有最重要學術地位。 校友涵蓋諾貝爾獎臺灣唯二得主、圖靈獎華人唯一得主、沃爾夫獎臺灣唯二得主、4名中華民國總統、20名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內含5名外籍院士)與143名的中央研究院院士;教職員則有多位各國科學或工程學院的院士。 除了學術桂冠得主外,臺大師生、校友亦包括五院院長、部會首長、立法委員、縣市首長、縣市議員等數百位的政界人士,對於臺灣社會具高度影響力。 在另一方面,校內超過一半的學生來自臺北市及新北市;逾90%的學生來自家庭年收入位居臺灣前30%的家庭。 臺大醫院在2005年成立了國際醫療中心,為來自海外和中國大陸的患者提供一站式服務。 該中心提供的服務包括門診預約、醫療文件傳輸、費用協調、醫生介紹和諮詢及協助安排旅遊、住宿、醫療簽證申請、交通與語言翻譯。
臺大地址: 臺大十二景
也有學生覺得部分教室插座不足(桌面並無插座,少數的插座在教室兩旁的柱子)。 「臺大緣」建築師為為黃翔龍,大樓外觀燈光則是由黃暖晰操刀,設計出特殊的「十字星芒」,營造更由興建臺北101的華熊營造負責,建築施工團隊均採最高規格。 基地4面臨路,面積達1200坪,地上樓層為22樓,地下4樓,視聽閱覽室等社區設施位於1樓,大樓外步道更與一旁公園結合,植栽大量植栽,讓大樓與周邊環境得以相呼應,保有完整居住品質,社區大門更擺有朱銘的太極系列作品「對招」,展現建案從文藝出發的規劃初衷。 引用時,請註明資料來源,請確保資料之完整性,不得任意增刪,亦不得作為商業使用。
臺大地址: 臺大癌醫護理團隊
臺灣大學竹北校區位於新竹縣竹北市光明六路東一段、莊敬北路路口,佔地22.08公頃,為一開發中校區,校區內第一棟建築碧禎館已完工。 臺大地址2025 臺大地址 校園整體規劃已於2016年9月獲教育部審核通過,預計將於2017年設立推廣學院。 未來將發展與整合生物醫農及尖端科技相關領域的教育訓練與學術研究,與生醫園區相輔相成;為此,該校將發展跨領域研究中心、產學合作中心及教育訓練中心,以醫學、工學、電機資訊、生命科學及管理等五大學院為主。 國立臺灣大學,簡稱臺灣大學、臺大、NTU,是臺灣第一所現代綜合大學,為臺灣學生人數最多的高等教育機構。
臺大地址: 網路掛號
1897年,日本人山口秀高在臺北病院開設了「醫學講習所」又稱「土人醫師養成所」,到了1899年改建為「臺灣總督府醫學校」,1918年改制為「臺灣總督府醫學校專門部」,1922年專門部與「臺灣總督府醫學專門學校」(1919年創立)合併。 臺大地址 1936年併入「臺北帝國大學醫學部」,成為「臺北帝國大學附屬醫學專門部」,今「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 博雅教學館興建計畫為行政院於2004年提出五年新臺幣五百億元的發展國際一流大學計畫(現改為「邁向頂尖大學計畫」)下,國立臺灣大學校方的一個子計畫,隸屬於基礎建設。 目標為改善學校長期教學空間不足的窘境,規劃設置大型教室及研討教室等教學空間,供通識及共同科目課程大班授課與小組討論使用,解決大型教室不足之情況;另配合學校發展(邁向頂尖大學計畫中子計畫:教學卓越)需要,提供教學行政所需之空間,包含教學發展、通識教育中心等教學單位。 因為今日建制歷經戰後整併,故若拆開檢示,最早可追溯的部分為醫學院前身——1899年建立的「臺灣總督府醫學校」。
臺大地址: 學生事務
臺大校地面積約為34,164公頃,約佔臺灣的0.94%,校區遍佈臺北市、新竹縣、雲林縣、南投縣等地。 校總區位於臺北市大安區,並有水源校區、城中校區(醫學院、公衛學院)、農業試驗林場等機構。 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簡稱:臺大醫院),成立於1895年,隸屬於臺灣大學醫學院。 臺大醫院提供所有專科和次專科的醫療服務,總院擁有2,300多張牀位,還有其它地方的五個分院。 該院通過了JCI認證,每年診治超過13,000名國際病患。
臺大地址: 臺北市政府列管老樹
1948年8月29日-1948年12月7日第1屆中央研究院院士、留美及留德化學家、曾任南京中央大學理學院院長。 高雄醫學院(今高雄醫學大學)創辦人,首位臺灣大學醫學院院長兼臺灣大學教務長和代理校長。 臺大地址2025 4傅斯年1949年1月20日-1950年12月20日第1屆中央研究院院士、留英及留德歷史學家、曾任北大代理校長。 原定於2018年2月1日上任,但受校長遴選事件影響延至同年12月24日才獲教育部核可,2019年1月8日上任。
臺大地址: 臺大醫院雲林分院虎尾院區 地址交通
舊校歌由許壽裳教授所作,刊於《國立臺灣大學校刊》第1期(1947年10月1日),並於第6期(1947年12月16日)刊出蔡繼琨先生的曲譜。 新校歌是1963年沈剛伯教授所作新詞,並請趙元任先生譜曲。 豪泰客運(竹北-臺北),經新竹縣政府、新竹稅捐處、一高竹北交流道站、二高竹林交流道站、新店、捷運景美、捷運萬隆、捷運公館、新生南路、捷運科技大樓、捷運大安、捷運忠孝復興、捷運忠孝敦化、捷運國父紀念館、捷運市府站。 臺大地址2025 亞聯客運(新竹-臺北),經工研院、清大、交大、竹科、龍潭、新店、捷運景美、捷運萬隆、捷運公館、新生南路、仁愛路、臺北市政府。 點我查看下載–【新竹臺大分院新竹醫院】交通接駁車資訊說明.png。 自行開車:請沿新生南路三段 (往辛亥路方向),依路標進入臺大新生地下 停車場,領取計時票卡後停放車輛,再由出口至地面,左手邊即博雅教學館。
校徽完成於虞兆中校長任內,1981年12月展開校徽選圖競賽,於1982年校慶時公佈,共眭澔平、謝鎮源、姚克毅三位得獎人,獲選圖案經遊光義與三位得獎人修改,正式成為校徽。 校徽主要圖樣由傅鐘與椰子樹所構成:傅鐘代表作息定時,生活有序,俾聞聲惕厲,精進不已;椰樹代表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而校徽增加了椰樹抽芽的意象,象徵生生不息的大學精神;圖案中之梅花布局,藍白色及雷紋邊緣,是融合立國精神與文化傳統之精髓,庶「臺大人」之三復斯義焉。 臺大地址 搭乘捷運搭乘捷運新店線:由公館站2號「銘傳國小」出口左轉,沿臺大舟山路步行,於鹿鳴堂右轉,過基隆路後左行即可到達本校。 或於公館站1號「水源市場」出口轉乘1、673、907、綠11、棕12直達本校。
臺大地址: 臺大地圖
臺灣大學總共有二十項體育活動有校隊,包括田徑、游泳、籃球、排球、足球、棒球、橄欖球、羽球、壘球、桌球、網球、軟網、 手球、柔道、跆拳道、劍道、射箭、擊劍、國術、高爾夫二十項運動,男、女校隊共37隊,由學校體育老師擔任教練指導。 南方研究所:原為椰林大道終點建築物(約為今4號館及土大土木系館前),做為日本南進政策學術研究中心,戰後機構解散,建築物拆除。 臺大植物系舊實驗室:1936年12月完工,臺北帝大農林專門部「林學實驗室」,現為學生職業生涯發展中心。 建築特色為出入口設置於接近兩側各一而不是建築物正中間,且一般進出皆由兩側側門而非大門。
臺大地址: 臺大緣
城中校區位於臺北市中正區,佔地14.55公頃,由臺大醫院西址(常德街1號)、臺大醫院東址(中山南路7號)、醫學院(仁愛路一段1號)及公衛學院(徐州路17號,係利用政治學系及經濟學系學生宿舍球場改建)所構成。 臺大也是全臺灣學生人數最多的大學,目前有11個學院、3個專業學院、56個學系、96個研究所(其中包含84個博士班),以及進修學士班(含夜間部),學生達三萬餘人。 未來規劃設置附屬中學,而鄰近校總區的臺北市立民族國民中學在2006年已經開會決議,在未來以OT(委外經營)模式,有可能轉型為國立臺灣大學附屬高級中學(同時附設國中部),臺北市政府教育局並明定原國中學區學生能直接入學國中。
臺大地址: 臺大醫院總院 (西址) 網友評論 網路評價
舟山路:為基隆路舊道,原為臺北市政府管理的公共道路,經校方與市府協議,以退縮基隆路校地換取舟山路劃歸臺大校地,並打破原圍牆成為行人徒步區,將兩側各系館庭園開放,鹿鳴堂成為委外商業休憩空間。 生態池:位於臺大農場旁,是臺大瑠公圳復原計畫的第一期工程,經費由臺北市瑠公農田水利會提供,第一期工程內容包括生態池區、舊圳道區、新設湧泉及水道區、水圳淨化區、瑠公橋、眺望平臺及休憩步道空間等,並栽植七十餘種水生植物於水源池中。 臺大地址2025 瑠公圳在臺大校總區內是屬於大安支線的一部分,圳路經過校園內的農場、舟山路、小椰林道及醉月湖。 臺大的校園規劃及建築特色奠定於帝大時期,為當時的總督府營繕科所設計,採用羅馬式建築風格,大量使用「拱門」、「門庭」等設計元素,展現空間層次及強調入口位置,而建築內部也採用迴廊式的設計。 臺大地址 建於帝大時期的建築包括一號館、二號館、三號館、四號館、五號館、文學院、舊總圖書館(今校史館)等,建築外牆貼有13溝面磚,其中一號館的拱門入口有兩個,有別於他棟建築,文學院的拱型窗為四個一組,且在建築兩端有收頭的設計。 臺北帝國大學成立之初,僅定位為醫學和農學的實業大學,之後由臺灣總督伊澤多喜男改變辦學方針而成為綜合大學。
由於莊長恭校長處於政府與反對學生之間,導致辭職離臺。 臺大學生自治會聯合會動員學生前往考場,向應試者說明考試只是形式,錄取人早已內定。 3月22日早上起,臺大醫院停止門診,3月27日提出「限大學於28日發出委任狀」、「大學當局應改正其官僚態度」2項新訴求。 1946年2月9日,羅代理校長因公(向國民政府述職)離臺,陳建功教務長代理校長,醫學院附屬醫院醫師爭取聘書,03月19日到校長室陳情,與留守的周主任祕書發生衝突,於是提出〈要求書〉:「編制內員額補足」、「編制外無給職者發出委任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