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育學系改名幼兒與家庭教育學系。 2000年8月,增設藝術與藝術教育研究所碩士班,並分設藝術教育組、藝術組。 增設傳統音樂教育研究所碩士班、教育傳播與科技研究所碩士班、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兒童英語教育學系。 1999年,増設國民教育研究所博士班、兒童英語教育研究所。
6至8樓為教授研究室,地下1樓有至善樓國際會議廳,地下2樓為停車場。 2015年,運動休閒與健康管理學位學程改名運動休閒與健康管理系。 慈濟大學校務系統 同年8月1日,會計資訊系自管理學院改隸旅遊學院。 2010年,增設四技進修部微型創業管理學位學程、餐旅管理學位學程、二技日間部旅館管理學位學程。 2000年8月,增設四年制國際企業經營系、美術系、舞蹈系;增設二年制國際企業經營系、舞蹈系;增設二年制修部在職專班美容造型設計系。
慈濟大學校務系統: 研究中心
曹雯華:首位獲得美國電影協會女性導演獎的美國臺裔導演,現任美國芝加哥哥倫比亞學院電影系副教授兼碩士班主任(1984年美工科畢業)。 2014年,旅館管理學位學程改名旅館管理系。 停招課後照顧學位學程、微型創業管理學位學程、餐旅管理學位學程。 泰晤士世界大學排名2022年:全球排名第 名、2021年:全球排名第 名、2020年:全球排名第 慈濟大學校務系統 名、2019年:全球排名第 名、2018年:全世界排名第 名、2017年:全球排名第 名、2016年:全球排名第 名。
- 增設藝文產業設計與經營研究所碩士班、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文教法律研究所、資訊科學學系。
- 1958年,覃勤、陳固、陳恭炎等人因有感中醫學日漸沒落,而以創辦中國醫藥學院為解決方法,讓學子學習西洋現代科學方法來改進中醫藥,使學子成為中西醫學兼備的人才而創立。
- 增設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數位媒體與文教產業學系。
- 自早期致力於中醫藥現代化,創校至2001年已經擴展為12個學系、7個研究所、1個分部、2所附設醫院之規模,2003年8月改制為中國醫藥大學。
- 2011年,語文教育研究所併入華語文學系為碩士班。
- 2020年,停招博物館管理與科技應用碩士在職學位學程、語文與創作學系語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
原址為舊行政大樓(紅樓),於1987年拆除。 學校主要行政單位所在,校長室、副校長室、祕書室、人事室、主計室、研發處、教務處(華語中心、東協中心、課外組除外)、學務處(心輔組、體育室除外)及總務處等行政單位皆座落於此。 課傳所、臺文所、教經系、幼教系、特教系、兒英系、語創系等系所辦公室亦位於此棟。
慈濟大學校務系統: 文化資產
教師發展暨教學資源中心教師專業組, 活動, 12/19(四), 【大師座談】Keys to Successful Grant Applications, 慈大教師慈大職員慈大學生校外人士, 7人, 12/19 還有8天. 教師發展暨教學資源中心教師專業組,活動,12/19(四),【大師座談】KeystoSuccessfulGrantApplications,慈大教師慈大職員慈大學生校外人士,7人,12/19還有8天. 2014年榮獲第二期邁向頂尖大學計畫之頂尖研究中心補助,設立中醫暨針灸研究中心,獲得每年1億元補助自2014年起至2018年止,中國醫列為17所頂尖大學之一。 1991年7月,改隸為「國立臺東師範學院」。 設有初等教育學系(分設輔導組、特教組等)、社會科教育學系、語文教育學系、數理教育學系(分設設數學組、自然組)、體育學系。 至善樓(代號G):地上8層,教育學院、心諮系、教育系、社發系等院系之辦公室所在。
自然科學教育研究所與自然科學教育學繫系所合一。 慈濟大學校務系統2025 ),簡稱南應大、南應、南科、臺南應用科大、臺南科大、TUT,是位於臺灣臺南市永康區的私立科技大學。 在全臺灣服飾設計相關校系中,該校的服飾設計管理系是臺灣唯一設有旗袍製作課程的科系,同時也是全臺大學院校中更改家政系名但保留家政系課綱及學程最完整的學校。 慈濟大學校務系統2025 2020年,停招博物館管理與科技應用碩士在職學位學程、語文與創作學系語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 增設文化創意產業經營學系博物館管理與科技應用碩士在職專班、語文與創作學系國際華語文教育博士班。
慈濟大學校務系統: 臺南科技大學(2006-2011)
)(簡稱北教大、北教,過去簡稱國北師、國北教、北師)是一所專門培育小學師資的教育大學,位於臺北市大安區。 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同為臺灣僅存的二所國民小學師資培育專門學校之一。 校內人文藝術氣息濃厚,古典的建築氛圍吸引許多影視取景。 曾名「臺南科技大學」,因為校名與「南臺科技大學」過於相似,易使公眾混淆,再加上南臺科大也曾申請相同校名,不料遭到教育部以「地名應予公立學校使用」為理由駁回,但是卻允許「臺南女子技術學院」更名,有違公平原則。 2001年8月,增設四年制舞蹈系、二年制進修部在職專班美容造型設計系。 四年制視覺藝術應用系改名視覺傳達設計系。
慈濟大學校務系統: 臺南家政專科學校(1964-1997)
幼兒與家庭教育學系教學碩士班改名幼兒與家庭教育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增設語文與創作學系華語文教學碩士班。 慈濟大學校務系統2025 2006年,增設文化產業學系、數位內容設計學系、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 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改名心理與諮商學系、語文教育學系改名語文與創作學系(分設語文師資組、文學創作組)、藝術與藝術教育學系改名藝術學系、音樂教育學系改名音樂學系。 音樂教育研究所併入音樂學系為碩士班。 國民教育學系增設教育事業創新經營碩士學位在職進修專班。
慈濟大學校務系統: 中國醫藥大學全球資訊網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Taiwan
中國醫藥大學,簡稱中國醫大、中國醫或中醫大,學術單位共9學院,18個學系,校本部位於臺灣臺中市北屯區水湳,於2003年8月改制為大學。 與亞洲大學為中亞聯大共享資源(課程、圖書資訊、網路、兩校校際活動等等)。 2011年,語文教育研究所併入華語文學系為碩士班。 增設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數位媒體與文教產業學系。 原區域政策與發展研究所、南島文化研究所併入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為區域政策與發展研究碩士班、南島文化研究碩士班。 位於臺北市大安區,附近有臺北捷運文湖線科技大樓站。
慈濟大學校務系統: 中心單位
2000年,數理教育學系數學組獨立為數學教育學系;數理教育學系自然組獨立為自然科學教育學系(分設生物組、物理組、化學組)。 1946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中華民國國民政府為了發展地方教育,在省立臺東中學及臺東女中各附設「簡易師範科」一班,招收國民學校畢業生,修業四年。 學生活動中心:共5層,1樓為學生餐廳,2樓為用餐區及麋研齋書店,3至5樓為社團辦公室,4樓有學生活動中心國際會議廳。 篤行樓(代號Y):綜合教學大樓,於2011年落成啟用,地上8層地下1層,為一「L」形建築,與北師美術館相連。 1樓有進修推廣處、校史館等,6樓有篤行樓未來教室及國際會議廳,地下1樓為停車場。 東協中心、華語中心、東南亞學程亦位於此棟。
慈濟大學校務系統: 學校象徵
中國醫藥大學原名為「中國醫藥學院」,位於臺中市北區,創辦於1958年,以發揚中國傳統醫學、促進中西醫學一元化為宗旨,董事長覃勤兼首任院長。 最初設有醫科與藥學系,1965年增設夜間部藥學系兩班、中醫科及護理專修科,為該校擴充科系之始。 慈濟大學校務系統 1972年陳立夫出任董事長,獲準將中醫學系由6年改為7年,畢業生授予醫學士學位,並成立針灸研究中心、抗癌研究中心與中藥研究中心。 1974年成立中藥研究所碩士班,為培植學術研究人才之始。 2020年,增設英美語文學系碩士班、資訊工程學系碩士班、教育學系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暑期班)、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社會工作二年制在職專班、食品生物技術應用二年制在職學位學程。
慈濟大學校務系統: 行政單位
中國醫藥大學在2012年列在世界大學學術排名前500大,更挺進世界臨牀醫學與藥學(簡稱醫科)領域前200強。 臨牀醫學與藥學的排名中,臺灣有三所進入世界前200強,分別為國立臺灣大學、中國醫藥大學與長庚大學。 中國醫藥大學研發長蔡輔仁表示,論文數相較於六年前,成長4.1倍,而高品質的期刊論文則成長6.5倍,達215篇。 近三年的論文平均被引用次數達3.44次,居臺灣7所醫學大學之首。 但2018出現危機,臺北醫學大學論文數量於Q1超越中國醫大,達幾近一倍,似有研究量能的下降與危機。
國立臺東體育實驗高級中學改隸國立臺東大學為國立臺東大學附屬體育高級中學。 2009年,社會科教育學系改名社會與區域發展學系。 原國民教育學系碩士班與教育事業創新經營碩士學位在職進修專班,整併為教育學系教育創新與評鑑碩士班、碩士學位在職進修專班。 慈濟大學校務系統 兒童英語教育學系碩士班改名兒童英語教育學系英語教育碩士班。
慈濟大學校務系統: 學院系所
臺巴科大學生可於在學期間到臺科大進行交換,這是中華民國唯一與外國的合作辦學計畫(類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中外合作辦學)。 2021年原校長廖慶榮卸任,並由臺大機械繫特聘教授顏家鈺接任,為臺科大首位非校內教授獲聘遴選成功之校長。 2022年獲準成立產學創新學院,以培育AI人才為目的,是繼成大、陽明交大、臺大、清大成立半導體學院後,第五所獲教育部覈准的國家重點領域研究學院計畫的研究型大學。 2012年8月,文教法律研究所併入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為文教法律碩士班,並自原人文藝術學院改隸教育學院。 生命教育研究所併入教育學系為生命教育碩士班、碩士學位在職進修專班。 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教育傳播與科技研究所整併為課程與教育傳播科技研究所,包含博士班、課程與教學碩士班、教學碩士班、教學傳播科技碩士班、在職進修碩士班等五個班別。
慈濟大學校務系統: 藝術文化界
1970年6月,增設音樂科,分設鍵盤組、聲樂組、弦樂組、管樂組。 同年11月,家庭工藝科改名美術工藝科,並分設應用美術組、工藝設計組。 1964年,唐縱、翁鈐、張良田、紀漢仁、劉應嶽、俞諧、黃磘、蔡慶文、趙寶源、許訓誥、翁元在等熱心教育人士,向教育部申請設立「私立臺南女子工商專科學校」。 同年8月改名「私立臺南女子家政專科學校」,成立籌備會,並推舉唐縱為董事長;同年10月董事會奉準備案。 此條目的主題是1974年創校臺灣臺北市的公立大學。
慈濟大學校務系統: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2009年,臺灣科技大學設計學院位列iF設計獎全球第二,2010年至2014年臺灣科技大學連續四年在iF設計獎得到全球第一。 明基友達基金會贈送紀念石雕,放置於中國醫藥大學臺中校本部和風廣場,吸引眾多學生及家長參觀。 2008年,美術產業發展學系改名美術產業學系;自然科學教育學系改名應用科學系(分設應用物理組、化學暨奈米科學組)。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區域排名《QS》亞洲排名 (2022年)2022年《QS世界大學排名》亞洲排名451–500名,全臺灣大學排名第34位。
慈濟大學校務系統: 學生會
註1:本表依據2017年教育部之學科標準分類架構(第5次修正)作編排,僅列入醫藥衛生學門四年制(含)以上學士班學系,學士後學系以及二年制、五專相關學科不列入。 登錄種類:警衛室公告2018年11月19日詳細登錄資料市定古蹟:舊總督府第二師範學校大禮堂,1926年,紅磚造禮堂建築類型,具拱廊立面開有拱窗。 視聽教育館(代號F):共5層,1992年落成。 4樓挑高,文創系之辦公室、計算機中心所在。 圖書館:共7層,1樓為數位學習中心、兒童閱覽室(林靖娟紀念館)、報紙區,2樓為期刊區、行政辦公室,3樓為參考區,4樓為數位媒體區,5、6樓為中文書庫,7樓為外文書庫。 科學館(代號B):共5層,理學院、自然系、數資系、資科系、數位系等院系之辦公室所在。
年分國立臺灣科技大學1997年教育部覈准改名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劉清田博士續任校長。 2005年取得基隆校地面積9.8959公頃,公館校區、土城校區及基隆校區,面積總計25.465公頃。 2015年與國立臺灣大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二校結盟合組國立臺灣大學聯盟(2016年3月31日正式覈定成為國立臺灣大學系統)。 2018年與東京工業大學簽約,擴大雙方師生交換、推動師生共同研究、強化國際產學合作機會,加深雙方教育及研究技術等各項交流,相互提升國際競爭力。 2018年參與政府與友邦巴拉圭雙邊合作,協助設立臺巴科技大學,並提供師資、設計課程、建校藍圖及購買實驗室設備。
慈濟大學校務系統: 國立臺東大學學生會
10月,增設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會計與資訊系統研究所;增設二年制幼兒保育系、應用外語系;增設四年制進修部資訊管理系。 開始停招二技學制,首先停招二年制進修部在職專班財務金融系、室內設計系。 2007年,增設生命科學系、身心整合與運動休閒產業學系。 同年9月26日,國立臺東大學知本校區揭牌啟用,人文學院全院及全校一年級學生於新學期開始搬遷至知本校區上課。 慈濟大學校務系統2025 2017年,增設班東南亞區域管理碩士學位學程、學習與教學國際碩士學位學程。 慈濟大學校務系統2025 停招兒童英語教育學系碩士在職專班、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語文與創作學系碩士在職專班、課程與教學傳播科技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