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地圖2025詳細懶人包!內含大雪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地圖絕密資料
腦海裡盤旋著一段文字《莊子‧逍遙遊》:「今子有大樹,患其無用,何不樹之於無何有之鄉,廣莫之野,彷徨乎無為其側,逍遙乎寢臥其下,不夭斤斧,物無害者,無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神木之所以得以保存至今,從外觀可以推測出可能是因為莖幹分叉,樹型不佳而得以保全性命,免於遭受砍伐的下場。 天池是造山運動斷層形成的高山湖泊,以往還有人認為此處靈氣聚集,佇足湖畔可看到高山山羊等動物親近湖邊。 大雪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地圖 自行開車:國道1號-臺中系統交流道下-國道4號-豐原端交流道下-省道臺3線-省道臺8線-東坑路-大雪山林道。 大雪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地圖 備註 1.由200林道43.2K入口進入,至41K出口出林道後,或不想走原路返回,可直接走2.2公里的林道回到出發點,需時約40分鐘。 小神木步道去程大多是下坡,有很多石頭階梯,石塊有大有小,崎嶇不平,走起來其實不太輕鬆,但是小孩覺得很有挑戰性。 這次安排木馬道接鞍馬山支線步道一個小O型路線,欣賞不同風景,步道算滿好走的且很涼爽,來這裡享受滿滿的芬多精。 景觀臺為三層樓建築,於樓頂視野遼闊,可遠眺大雪山羣峯 谷關七雄 鳶嘴山 稍來山 天氣晴朗時甚至能遠眺玉山。 開車 國道4號東行至終點,左轉接臺3線往東勢方向,過東勢大橋後右轉循臺8線續行,至東關路東勢林區管理處雙崎工作站右側轉接往大雪山200林道的叉路;或由豐勢路進入,左轉進東坑路,再轉大雪山200林道,一路上山至大雪山森林遊樂區。 大雪山的海拔高2,600公尺,面積約0.4公頃,高山湖泊形成的原因有三種:一為隕石撞擊;二為火山爆發;三為造山運動,而大雪山森林遊樂區天池形成為造山運動,因造山運動的擠壓作用,產生斷層,形成天然湖泊,下方有不透水層,使得天池的水終年不涸。 走入步道後,沿途的巨木林景色讓我大開眼界,與自已去過的太平山、滿月圓不同的地方,大雪山森林遊樂區擁有著最完整高山巨木林相。 由高往下看,可看到大甲溪、大安溪兩條河流有如銀絲帶彎曲潺湲。 另外東勢林管處於1992年在小雪山以原木建造一處迷宮,佔地2500平方公尺、海拔2300公尺左右,是國內佔地最大、海拔最高的森林迷宮,可讓遊客原野林木中探尋,添增許多樂趣。 鞍馬山工作站至苗圃一帶,是欣賞大雪山晚霞最佳之處。 瑰麗燦爛的晚霞伴隨著雲霧山景,如此詩畫般的美景令人心曠神怡。 走入環站森林浴步道,扁柏和零星的紅檜依舊是這片檜木林裡最搶眼的主角。 大雪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地圖: 森林遊樂區 木馬古道前段封閉整修中,僅開放由大雪山林道43K進入至1.75K處,請原路折返,總路程約3公里,步行時間約1小時10分鐘。 大雪山的海拔高2,600公尺,面積約0.4公頃,高山湖泊形成的原因有三種:一為隕石撞擊;二為火山爆發;三為造山運動,而大雪山森林遊樂區天池形成為造山運動,因造山運動的擠壓作用,產生斷層,形成天然湖泊,下方有不透水層,使得天池的水終年不涸。 穿過小雪山旅遊資訊站後會看到指標,跟著指標走一段路就到囉,從停車場到天池路步行距離約500公尺,只需5分鐘即可抵達。 來去大雪山森林遊樂區走步道,一日遊精選景點,一次完成大雪山必遊踩點。 雪山神木為約1400歲紅檜,樹高50公尺,胸圍13公尺,是目前在臺灣所發現的神木中排名第11老的神木。 此外,昆欄樹、白花八角、高山新木薑子、霧社木薑子、森氏櫟以及僅分佈於喜馬拉雅山東部及臺灣地區的喬木型杜鵑花等闊葉喬木生長繁密,佔據著檜木林的第二層,與檜木組成了針闊葉混合林。 大雪山擁有豐富而珍貴的林相,夏季時,高山杜鵑、毛地黃及臺灣百合花盛開,一年四季風景都漂亮。 大雪山的另一項特色,就是將近100種的鳥類生態,其中12種為臺灣特有,如臺灣藍鵲、藍腹鷴、帝雉、深山竹雞、紋翼畫眉、金翼畫眉、冠羽羣眉、紫嘯鶇、藪鳥及火冠戴菊烏,因此這裡也是賞鳥人士的旅遊勝地。 大雪山瞭望臺為監視森林火災之用,海拔高2,307公尺,有著絕佳的視野,可遠眺玉山、八仙山。 大雪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地圖: 小雪山莊賞日出 從入口走到觀景臺時間約 20 分鐘,啞口觀景臺海拔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