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觀法師6大分析
在我們發函給佛教界時,就是希望系統完成時,能把成果回饋給大家,甚至資料庫的Source也給大家。 若各館有人員可以自行維護系統,這都不是問題。 假如無法自行維護,則遊同學也願意為大家服務。 縱使是樂受的眾生,我們也觀察到樂受有什麼苦啊? 這也是四聖諦,苦聖諦第一個重要的啟發點。 悲之所以稱為「大悲」,也是基於這個道理。 就是菩提心一念而已,功德廣大勝過阿羅漢。 這個在經典裡面,不是隻有這一個小故事,經典裡面很多理論都是如此講。 厚觀法師: 厚觀法師 如能解脫即成聖者,可見並無凡夫的實性可得。 (二)從五眾和合生的眾生說,眾生無我,常是畢竟空,不過惑業相續,隨作隨受,於眾生不可得中而成為眾生。 答曰:一切無漏法,十六行、三三昧相處故,皆名無相。 佛欲令眾生解故,種種分別說,說一切諸佛法以空、無相、無作印故,皆入如、法性、實際,而為見色歡喜發道心者,現三十二相莊嚴身。 經不看書了,但是導師還能作縝密的思考而寫出此書。 這一本書,我們在福嚴佛學院開過課,內容非常深! 我們由五位老師分配章節共同授課:有的老師專研前面的章節,有的老師熟悉後面思想,大家齊心協力才把它上完。 歲的時候就讀了第一本佛書《中論》。 可是導師因為看不懂,反而覺得裡面更有文章,越引發他的好奇和對佛法的嚮往。 A:自衍法師:當時要做這系統時,就與遊同學談到這問題,而大家也是希望資源可以共享。 此中化身佛,不約隨類示現者說,指從入胎、住胎到成道、轉法輪、入涅槃,示生人間的化身佛。 我們在這一生當中,其實要像忍辱仙人這樣子的修學,可能不太容易。 印順導師早年的作品《妙雲集》,被學者批評沒有學術的寫作格式,如引證、出處等,認為不具價值。 我希望在這一方面能給我們一個見解。 為著名眾生故說無相,為知諸法假名眾生故說三十二相。 無明等諸煩惱及習滅故,一切法中皆悉明瞭。 如佛眼中說無法不見、聞、知、識,以是故肉眼、天眼、慧眼、法眼,成佛時失其本名,但名佛眼。 譬如閻浮提四大河入大海中,則失其本名。 肉眼,諸煩惱有漏業生故,虛誑不實;唯佛眼無誑法。 厚觀法師 天眼,亦從禪定因緣和合生故,虛誑不能如實見事。 厚觀法師: 佛學研習 本來這一位藝人他是要花一年的時間準備得到這頭牛,拚老命彈奏。 沒有想到,三天三夜而已,一頭牛馬上就得到了。 過去修禪定的比丘因為整晚聽到比丘誦經的聲音而無法入定,於是起了瞋恨心,責備誦經比丘整晚都在叫叫叫,聲音像蝦蟆一樣。 其實誦經比丘也夠精進了,整個晚上都在誦經。 而印順導師認為:歷史學、考古學、物理學、生物學、哲學、儒學、理學、神學..都是「學」,而「佛學」是「佛法之學、佛教之學」。 厚觀法師 雖然說思想學術有其共同性,但每一門學問也都有其特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