唸阿彌陀佛好唔好2025!(持續更新)
10、上列之大慈菩薩讚佛懺罪迴向發願偈,古德說,此偈有大威力,能滅一切罪,長一切福,若每日如是,必中品生,如教人念,得大福報。 三皈之後,還要遵守各種的戒律。 唸阿彌陀佛 戒律的意義是約束自己,做你應該做的,不做你不應該做的。 凡佛弟子,在家的人,要持五戒;出家的比丘,要持二百五十戒,比丘尼要持三百四十八戒;修大乘法的人還要持菩薩戒。 一切的戒都能令人防非止惡,若犯戒就是造罪,能持戒就是修福。 (三十一)設我得佛,國土清淨,皆悉照見十方一切無量無數不可思議諸佛世界,猶如明鏡睹其面像。 凡夫及外道的我執強,執著此四大和合的身體為我。 於是講享受,因享受而貪,貪而不得便起瞋,因瞋而造業。 極樂眾生蓮花化生,如幻如化,故不會起我執。 唸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常念功德 唸佛三昧的方法次第為:①稱名唸佛:舍諸亂意,念念相續,口宣佛號,心繫佛號。 ②觀像唸佛:舍諸亂意,念念觀佛,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放大光明,眾中説法。 ③觀想念佛:舍諸亂意,念念觀想,佛國淨土,依正莊嚴,佛菩薩眾,悲智解脫,功德法身。 楞嚴經說:「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羣邪。」就是這個意思。 所以遠公一生,三見聖相,而亦不理不說,此正所以教後人:勿因貪戀、欣喜、分別、執著,而失念著魔也。 所以與所念相符,尚且如此穩定凝重,何況不符。 凡聞惡聲,則念阿彌陀佛以消禳之,願一切人不為惡行;凡見善事,則念阿彌陀佛以贊助之,願一切人皆為善行;無事則默唸阿彌陀佛,常在目前,便念念不忘;能如此者,其於淨土決定往生。 對五欲六塵起貪求心,無有厭足,道業難以成就,往生淨土必有障礙。 只要對於世間一絲毫貪求心都沒有,即可隨時往生,感應道交亦從此處來。 唸阿彌陀佛: 略論「一心不亂」 是以暫持聖號,勝於佈施百年;一發大心,超過修行歷劫。 蓋唸佛本期作佛,大心不發,則雖念奚為? 發心原為修行,淨土不生,則雖發易退! 是則下菩提種,耕以唸佛之犁,道果自然增長;乘大願船,入於淨土之海,西方決定往生。 深信離此十萬億佛土之外的西方,確有一個極樂世界,其國人民,但受諸樂,無有眾苦,而我們只要一心念佛,發願求生,必定得生。 但是其他佛國土正在修菩薩行的菩薩,在未證至七住位以前,仍是有進有退;待證到七住位以後才成為不退轉菩薩。 所有善根,心心迴向,願生我國。 既然對現生和來世都有利益,那麼,無論從世間法或出世間法說,一切法門中,沒有比唸佛法門更重要的了。 法身如來居法界宮,不生不滅。 於此一百年中,無論何人遇此經,若能依經中的道理修行,都能夠解脫生死。 佛菩薩以四種因緣、方便度眾生,分別為「1以相好光明度眾生、2以說法度眾生、3以神通度眾生、4以名號度眾生」。 其中以名號度眾生最方便,因佛名即是佛之本體,只要稱唸佛菩薩的名號便得其光明攝護。 但是普傳法並不要求唸誦發音一定要按照祖師的“傳承發音”,亦可以按照字典發音去唸讀。 藏文字母發明出來就是為了和梵文字母能夠無偏差地對應。 個別的念法可能不同,但有藏文字母就能還原出梵文字母。 唸阿彌陀佛: 唸佛攝心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