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新屋2025全攻略!內含桃園新屋絕密資料
2015年,桃園市政府首次舉辦石滬文化節,活動地點在綠色隧道南端點忘憂門廣場,在桃園市長鄭文燦的帶領下奠下第一塊基石,完成第一波重建石滬奠基行動。 石滬是先民捕魚的方式,外島的澎湖石滬出名已久,而在臺灣本島最多石滬羣的地方就在新屋區,已有300多年的歷史。 )位於臺灣桃園市最西端,東北方臨觀音區、中壢區,東南方臨楊梅區,西南邊與臺灣省新竹縣新豐鄉相臨,西濱臺灣海峽,境內有永安漁港。 耕地面積約5,416公頃(2012年),是全市最大的農業區,水稻為主要作物,為北臺灣重要的稻米產區。 2016年,桃園市政府客家事務局在永安漁港笨港灣重現先民智慧捕魚的「牽罟文化」,重現先民利用舢舨將曳地網撒到海裡,魚羣被圍住後,再由沙灘上的人力將漁網拉上岸的作業模式。 新屋區為桃園市議會第十一選區,在市議會的63席市議員中,新屋區共選出1席區域市議員(不含平地原住民與山地原住民議員)。 而新屋鵝肉,肉質肥美,市內第一,遠近馳名。 最早時期為平埔族人遊耕狩獵之地,乾隆初年,由范姜兄弟歷經百年開墾,新建華美之屋而得名,至民國34年定名為「新屋鄉」,103年12月25日升格改制為「新屋區」。 2015年,桃園市政府首次舉辦石滬文化節,活動地點在綠色隧道南端點忘憂門廣場,在桃園市長鄭文燦的帶領下奠下第一塊基石,完成第一波重建石滬奠基行動。 而在永安漁港西南處,往南延伸至福興宮的的林蔭大道,就是遠近馳名的綠色走廊。 新屋的本土語言雖以臺灣客家語海陸腔為主,但西南角蚵間裏為海口腔臺語的最北端,此外,大牛稠(大牛欄)有漳腔臺語。 農產品以稻米為主(其中以桃園3號香米加工製成之新香米及芋香米較為有名),蔬菜、水果次之,農田均以機械化耕作,是全市最大米倉。 而新屋鵝肉,肉質肥美,市內第一,遠近馳名。 桃園新屋 新屋的本土語言雖以臺灣客家語海陸腔為主,但西南角蚵間裏為海口腔臺語的最北端,此外,大牛稠(大牛欄)有漳腔臺語。 新屋區行政區劃與次分區次分區里名新屋新屋裏新生裏清華裏後湖裏東明裏社子裏石磊裏永安永安裏笨港裏下田裏下埔里赤欄裏永興裏石牌裏大坡大坡裏槺榔裏望間裏後莊裏蚵間裏深圳裏頭洲埔頂裏九鬥裏頭洲裏其中頭洲重劃區由於毗鄰中壢區,故被劃為中壢都會區都市計畫區的一部分。 新屋區氣候屬於副熱帶季風氣候區,因地勢平坦空曠加上濱海,冬季常出現全臺灣平地最低溫,夏秋兩季又因偏東風過山沉降的效應影響,曾出現過全臺灣最高溫,因風力可位居全臺首位,也吸引風力發電廠的設立,2016年梅雨季曾創下單日全臺灣最多雨量的紀錄。 在范姜先祖胼手胝足,耕墾得法之下,范姜家族短短數年已有田產處處。 桃園新屋: 桃園新屋景點地圖: 桃園縣於2014年12月25日升格為直轄市,新屋鄉改制為新屋區,同時村改為裏。 依據桃園市國土計畫草案,新屋區屬於鄉村發展區域,功能大多屬於農業發展地區第1類。 范姜老屋羣是具有客家特色的古厝,格局皆為三合院,總共有五座,非常適合喜愛訪古的人。 開墾有成的范姜族人於鹹豐四年(西元1854年)興建祖堂,其後陸續起造不少新屋,當地人引為盛事,以客語稱其為「起新屋」。 鄰近的臺灣閩南人,因臺語較常使用「厝」字指稱房舍,故稱新屋為新厝仔(sin-chhù-á)。 古早戰車道現今留存成為絕美綠色隧道,車道穿梭於涼爽樹林中,同時旁邊又有濱海道路的海風吹拂,親子同遊、溫情協力,最讓人心曠神怡。 長祥宮:有目前全臺灣最高的神農大帝青銅像,每逢假日會有許多香客前來進香祭拜,是新屋地區重要的信仰中心之一。 桃園新屋 新屋天后宮:於1826年創立,乃北港朝天宮分靈廟。 有全臺灣最高的青銅媽祖神像新建完成,高一百臺尺,重達120噸。 桃園新屋: 文化 而在永安漁港西南處,往南延伸至福興宮的的林蔭大道,就是遠近馳名的綠色走廊。 桃園新屋 綠色走廊綿延長達4公里,是由綠蔭大道及濱海道路所組成,此地規劃了完善的人行步道及自行車環繞道路,只要騎上自行車馳騁其中,不論是在綠蔭或藍海間,皆能感受一抹悠閒與自在,享受山與海的熱情呼喚。 根據新屋區戶政事務所及桃園市政府民政局人口統計,2021年底新屋區戶數約1.8萬戶,人口約有4.9萬人,為桃園市平地地區人口最少的行政區。 區內人口最多的裏為頭洲裏,人口第二多的裏為新生裏,人口最少的裏為深圳裏,其中深圳裏也是桃園市人口最少的裏。 范姜老屋羣的每一座古厝皆有不同的特色,有的具有精緻雕紋,有的則是屋脊上的燕尾令人回想起早期樸實的時光。 漂流木公園是藝術家以岸邊的漂流木就地取材,做為造景素材,創造出與地景相襯的藝術作品。 漂流木的外表樸實無華,但經過藝術家鬼斧神工的技術後,變成一件件特別的造景,將山裡的木頭與濱海做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