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橋慈後宮2025詳盡懶人包!專家建議咁做…
太歲殿有鬥姥元君、太歲星君,圓通殿主奉千手觀音菩薩及護法,虎邊供奉月下老人,龍邊供奉魁鬥星君。 偏殿財神殿供奉守財真君及五路財神。 二樓正殿主祀鎮殿媽祖、開基媽祖及釋迦牟尼佛、藥師琉璃光佛、阿彌陀佛,偏殿供奉觀音菩薩、地藏菩薩,虎爺殿供奉虎爺,三官殿供奉三官大帝。 1986年元月,召開第一屆第一次信徒大會,3月18日經主管機關臺北縣政府覈准組織管理委員會,第一、二屆主任委員為邱海水、第三、四屆主任委員陳騰麒、第五、六屆主任委員曹盛浴、及第七、八屆主任委員江清秀。 1、公車:搭乘254、208、202、248、249、604至西門街站,往府中路方向步行即可到達板橋慈惠宮。 同治十二年(1873年),仕紳鑑於廟宇草葺、年久失修,由板橋林家林國芳召集陳元瑞、林瀾波、楊早明等擺接堡內眾鋪戶信眾,發起改建,該年三月興工,經歷一年完峻。 廟方慶祝媽祖農曆三月廿三聖誕,曾邀請東京高圓寺阿波踴舞蹈團演出。 二樓正殿主祀鎮殿媽祖、開基媽祖及釋迦牟尼佛、藥師琉璃光佛、阿彌陀佛,偏殿供奉觀音菩薩、地藏菩薩,虎爺殿供奉虎爺,三官殿供奉三官大帝。 一樓正殿陪祀中壇元帥,殿前有千里眼、順風耳,千歲殿供奉五府千歲、五年千歲。 清世宗雍正四年(1726年),墾號「林成祖」的開墾集團在板橋到土城的大安寮之間鑿水圳,使板橋開始繁榮。 板橋慈後宮 相傳在乾隆十五年(1750年),一位僧侶自福建湄洲嶼奉請一尊媽祖神像,至枋橋莊築一茅屋供奉,鄉紳以漳浦之浦字成立天上聖母金浦會,並籌募經費築一小廟,為慈惠宮草創伊始。 和板橋接雲寺、枋橋街文昌廟、中和廣濟宮、及大安寮莊大墓公合稱「擺接堡五大廟」;與板橋大眾爺廟、迪毅堂、板橋接雲寺合稱「板橋四大廟」。 1、公車:搭乘254、208、202、248、249、604至西門街站,往府中路方向步行即可到達板橋慈惠宮。 板橋慈後宮: 板橋慈後宮-天上聖母 ⭐⭐⭐⭐ 戰後,廟方自木柵聘請俗名劉維昌的真明法師住持。 板橋慈後宮 板橋慈後宮 1975、1976年間,廟方左邊屬於廟產小塊空地,一度被一家小型印刷廠佔用搭建。 1975年,板橋施行舊市區更新方案,拓寬道路,由管理人朱茂陽組成修建委員會,推選留候裏裏長劉屘擔任修建會主任委員,改建共增建二樓媽祖殿及後殿凌霄寶殿、及頂層天公殿,於當年冬開工,至1984年完工。 主體係採傳統歇山頂三層三進式屋型。 1、國道一號:由五股交流道下,往新莊方向行駛接臺2線轉思源路並過大漢橋,至民生路三段、西門街和府中街即可到達板橋慈惠宮。 一樓正殿陪祀中壇元帥,殿前有千里眼、順風耳,千歲殿供奉五府千歲、五年千歲。 臺灣新北市板橋區挹秀裏府中路81號主神天上聖母例祭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建立時間乾隆十五年(1750年)地圖板橋慈惠宮,是位於臺灣新北市板橋區挹秀裏的媽祖廟,其媽祖稱為「板橋媽」,鴻海集團創辦人郭臺銘小時候曾住在此廟。 1986年元月,召開第一屆第一次信徒大會,3月18日經主管機關臺北縣政府覈准組織管理委員會,第一、二屆主任委員為邱海水、第三、四屆主任委員陳騰麒、第五、六屆主任委員曹盛浴、及第七、八屆主任委員江清秀。 太歲殿有鬥姥元君、太歲星君,圓通殿主奉千手觀音菩薩及護法,虎邊供奉月下老人,龍邊供奉魁鬥星君。 主體係採傳統歇山頂三層三進式屋型。 同治十二年(1873年),仕紳鑑於廟宇草葺、年久失修,由板橋林家林國芳召集陳元瑞、林瀾波、楊早明等擺接堡內眾鋪戶信眾,發起改建,該年三月興工,經歷一年完峻。 板橋慈後宮 光緒十七年(1891年) 板橋慈後宮 慈惠宮總理林新傳再議將大殿屋頂昇高一尺五寸,工程費用由擺接堡漳州人樂捐,歷五個月完工。 板橋慈後宮 光緒廿一年(1895年)十二月,前殿牆壁坍塌,管理人林清山遂再募捐修繕,為期五個月,於翌年五月修繕完峻。 板橋慈後宮: 板橋慈惠宮 廟方慶祝媽祖農曆三月廿三聖誕,曾邀請東京高圓寺阿波踴舞蹈團演出。 新北市政府文化局每年會請此廟媽祖、接雲寺觀音、大稻埕霞海城隍廟城隍爺、城隍夫人、月老舉行聯合祈福遶境儀式。 郭臺銘與本廟的淵源頗深,1960年代,郭臺銘父親郭齡瑞在板橋派出所擔任警察,一家六口就借住此廟廂房達九年,直到郭齡瑞調任中永和才搬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