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我家牛排5大好處2025!專家建議咁做…
全臺有多家分店的連鎖牛排店「我家牛排」,除了有牛排以外還有buffet自助吧,由於自助吧愈來愈來豐富,有網友稱「自助吧纔是本體」。 像是8月4日才新開幕的我家牛排中和店,290元就能享用自助吧提供的80多種餐點,用餐時間店門前總是滿滿的排隊人潮。 「紅牛炭烤牛排」有兩間分店,一間是位於永和四號公園旁的「紅牛炭烤牛排安樂總店」,另一間則是位於臺北市合江街的分店。 紅牛炭烤牛排安樂總店就在四號公園正對面,離臺北捷運「永安市場站」也很近! 麵條選用一般常見的圓麵條,吸附滿滿醬汁,喫起來Q彈有口感,鐵板麵多了鐵板獨特麵香。 建議從環狀線的橋和站下車,走到我家牛排中和店也只要 10 分鐘,因為附近斜對面雖然就有停車場,但總是永遠沒有位置。 原味炭火肩胛牛排完全就是以量取勝,份量驚人但味道一般般。 許多七八年級生兒時記憶的「我家牛排」,1990年更是把牛排平價化而享有高品質的服務推上最高峯。 請原諒我麵條沒有撈得很整齊就拍照所以看起來亂亂的,因為我不想因為拍照耽誤麵條的美味時間,麵條泡在熱湯裡,每分每秒的口感都在變化,理論上是越來越軟爛,我要趁麵條最好喫的時候趕快喫呀! 先煎再烤至5分熟的翼板肉仍保有非常漂亮的粉紅肉色,柔嫩多汁的肉質完全讓人以為是3分熟! 初訪這天我決定先試試平價基本款牛排,如果有通過考驗,之後再訪、再來會一會價格較高的冷藏肉牛排。 這家店是隔壁同事很推的牛排館,住在永和兩年多都還沒來喫過似乎有點丟臉了,於是在一個風和日麗沒有喵哥和小魚打擾的日子裡,臨時起意決定自己先來嚐一嚐。 五分熟的菲力,帶點血色,非常軟嫩,表面帶點鐵板的煎過的脆度,可直接喫到菲力本身的鮮嫩,好喫有水準,果然讓人沒有失望。 ,滿滿的玉米粒、蘑菇、紅蘿蔔,料給的很多,非常濃鬱奶香,不會水水的,愛喝玉米濃湯的饕客,絕對喝上好幾碗。 永和我家牛排 【臺灣醒報記者呂翔禾臺北報導】「超徵稅額還有剩400億,應補貼如農民等弱勢團體!」民進黨鍾佳濱、郭國文、黃世傑、黃秀芳、陳亭妃、陳秀寳、林靜儀7位跨派系立委10日聯名呼籲,政府除了普發現金外,應該補貼農民保險。 永和我家牛排: ( 新北中和。我家牛排中和旗艦店~只要三百元,史上最威80種自助吧任你喫(預約方式介紹,候位更方便!) 我也慢慢發現,肺炎疫情對餐飲旅遊業的影響真的很大,但是一些很美味、有實力、經營多年的小喫店,反而影響是有限的,可能就是之前排隊要 30 分鐘,現在還是要排隊但是隻需 15 分鐘,這樣的比喻有瞭解嗎? 而這次我在樂澄的門口等了約 20 分鐘左右後入座。 酥皮濃湯用的是玉米濃湯,玉米濃湯的驚豔度就不比牛肉清湯,比較簡單,不過酥皮是我愛的螺旋酥皮,非常酥脆又香,加分加分。 原本以為酥皮濃湯會很晚才送來,但我偷偷發現店員都有在注意我們的用餐狀況,因為用餐的桌子不大,等我們喫完沙拉,湯就送上來了,完全比照高級餐廳的水準。 我家牛排因為自助吧檯的菜色高達80種多到喫不完,被網友戲稱牛排店不是牛排,而是Buffet喫到飽。 吐司麵包,鹹甜可選,有基本款的蒜香土司塗抹好擺在一旁外,還有花生、草莓、巧克力抹醬可搭配自行組合,得先把吐司放入旁邊的履帶式烤吐司機烤好後再抹醬。 映入眼簾,整個明亮通透空間,鋪上水泥灰貼皮地板,左右兩邊規劃座位區,中間是走道,挑高空間,木質色調為隔板,小巧精緻空間,幾十張座位區,溫潤的木質空間,給予人很舒適,無壓迫感的氛圍,以平價牛排店來說,有這種規格,很高cp。 永和我家牛排: 餐廳環境 品嚐完樂澄的紅燒牛肉麵後,我知道不用去尻爆推薦我來喫樂澄的朋友了,果然樂澄是有實力的牛肉麵店,難怪在地人那麼支持。 我第一次來是點紅燒牛肉麵 NT$130,剛才說過,熱門的清燉賣完了,我也沒得選擇,不過事情就是這樣,有遺憾纔有下次。 以平價臺式牛排店來說,質感算是做的蠻好的,內用環境也算乾淨,只是油煙味蠻重的,喫完會很想直接洗澡換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