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濂洞梵音寺10大好處2025!(小編推薦)
近看水濂洞真的讓人驚嘆大自然的奧妙,水濂洞步道非常值得來走走。 梵音寺前方設有桌椅,仔細看桌子還是用老舊的縫紉針車改造,好特別! 有時間的話坐在這兒聽著潺潺流水、蟲鳴鳥叫聲,相當愜意,環境也很涼爽。 從石階梯走下來就是獅頭山最大、海拔最低的天然巖洞。 水濂洞裡沒有美猴王,而是上方山泉水時而傾瀉自巖壁流下,在洞口形成幾縷細小的水濂,故而得名。 水濂橋出口接竹41鄉道,可以原路折返,或者走馬路返回到步道入口,然後再前往水濂洞。 獅頭山風景區位於新竹、苗栗之界,擁有不少古寺名剎,由於山形巖壁酷似獅子蹲伏,因而得名。 新竹峨眉的水濂洞及水濂橋步道,位處在山谷內充滿空靈美感,步道順著溪流沿途可以看見壺穴、水濂洞、一線天峽谷等自然景觀,還有日治時期用糯米建造的百年古橋,若意猶未盡還能續走鄰近的獅山古道。 水濂洞(臺灣峨眉鄉水簾洞) 水濂洞(臺灣峨眉鄉水簾洞)編輯 鎖定 本詞條缺少信息欄、概述圖,補充相關內容使詞條更完整,還能快速升級,趕緊來編輯吧! 1902年釋魏開大師發現此處,並在水濂洞內建造了梵音寺,主要供俸釋迦牟尼。 1.國道1號頭份交流道→124縣道往珊珠湖方向→轉臺3線北上至峨眉(86.5公里)→竹41線,於竹41線6K處即可抵達。 2.國道3號寶山交流道→竹43線往石井→臺3線往峨眉→竹41 線,於竹41線4.5K處即可抵達。 水濂洞梵音寺: 新竹縣-峨眉鄉 「六寮」,是指「第六個隘寮」的意思,屬於峨眉鄉七星村。 早期此地為原住民賽夏族人所有,道光十四年(1834年),粵籍的姜秀巒與閩籍的周邦正合組「金廣福」墾號,進入北埔、峨眉、寶山等地的山區拓墾,建立三十六處隘寮,以防範原住民的攻擊,六寮的地名,正反映出這一特殊的墾隘歷史。 過大石壁,一路下坡走,約十分鐘,抵達藤坪步道終點,接六寮古道。 六寮古道,雖有古道之名,其實已鋪上柏油路,以供山上居民出入之用。 但由於禁止外車進入,因此沿途未遇到任何汽車,走在馬路上,也還算幽靜怡然。 (畢竟只有短短500公尺)所以選擇遊客中心旁的藤坪步道起登。 前段約200公尺都是陡升路段(如上圖),若是有長輩同行,建議考量身體狀態,如果沒有運動習慣的朋友,這個路段其實會有一點辛苦。 水濂橋步道從入口到水濂橋大概不到10分鐘就可以到達了,沿途步道的狀況很好,走起來很輕鬆,木棧道本身感覺都有定期保養。 沿著山壁繞到一線天的另一側,就能看見迷你古樸的糯米橋,這短短可愛的糯米橋可是百年古蹟,日據時代大正七年用糯米糖及石灰所建造,是早年獅山道路還未開闢前,北埔、峨眉往來南莊的必經橋樑。 如果單純走水濂洞及水濂橋步道建議可以直接把車停在水濂洞停車場或是獅山遊客中心停車場,都非常近,我們因為還想去獅頭山走走所以將車子停在獅尾牌樓旁的停車場,再沿著馬路往水濂洞方向走。 水濂洞梵音寺: 水濂洞梵音寺 往藤坪大石壁的木棧道狀況都非常完整,兩側都被各種蕨類、藤類植物包圍,有種回到宜蘭林美石磐步道那種原始雨林的感覺。 步道到達900公尺的平臺,會有兩條方向可以選擇,一個是往猿山步道(圖中紅色警示牌處),目前看管理處的網路公告是封閉中,且這段路況較偏原始山徑,建議暫時不前往;平臺下方有一個階梯就是往藤坪大石壁的方向前進。 到達步道200公尺處最高點後,會有一個平臺可以休息,下方有方向指示,請記得往藤坪大石壁的方向前進;另外接下來到步道中繼點,路況都是平緩的狀態。 階梯步道一路向下,會先看到往左水濂橋步道及直行水濂洞步道的岔路,我們先往水濂洞步道前進,接著又會看到岔路,我們採順時鐘方向繞一圈。 水濂洞梵音寺 獅頭山寺廟羣的開山祖廟‧勸化堂…|日誌首頁|坐擁東北角壯麗的山海景觀‧靈鷲…上一篇 獅頭山寺廟羣的開山祖廟‧勸化堂…下一篇 坐擁東北角壯麗的山海景觀‧靈鷲山無生道場… 1.臺鐵新竹站→轉搭臺鐵內灣支線至竹東站→新竹客運竹東站搭乘竹東往獅山的班車,於獅山站下車步行即可抵達。 水濂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