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初一、十五正好是月的朔、旺之日,都拿來打迓祭的日子,所以會選擇在那一天祭祀較普遍的神,如果一個月要拜一次,我建議你選十五日,月亮圓的時候,畢竟月亮又稱太陰神,代表著富,這樣比較好。 地基主又稱中霤神,以前是在家裡的天井那一帶,為住家雨水收集的地方,現在沒有天井有客廳,以風水學來說就是所謂明堂,那就是地基主的位置。 公司行號沒有人在拜地基主,要拜也是在祭祀土龍神,土龍神的神位在公司前方的龍邊,一般要請專業的老師來開光點睛。 不過我有點搞混了,住公寓的話,普渡不能在房子裡設供桌,最好是在大樓外進行普渡對嗎? 一般凡是遷入新居、入厝、安宅、工程基地動工、動土、新開幕、產物播種養殖或收成,逢有節日等、祭拜地基主祈求居住平安、工程順利、生意興旺、五穀豐收,六畜興旺、皆宜使用地基主專用環保金祭拜,效果更佳。 若不按照「從大到小」的順序燒化金紙會怎麼樣嗎? 其實並不會怎麼樣,神明也不會因為這種事情降下處罰,畢竟神明與凡人不同且日理萬機,燒化順序對神明來說真的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按照長久流傳下來「從大到小」的順序不會造成困擾的話,遵守一下倒也無傷大雅。 信仰應該要正信,不要迷信民間有信無教的信仰.只要放鬆心情,靜下心來,自然就不會招惹外鬼.佛教講因緣果報,該來的總會來,用歡喜心接受,業報很快就會過去. 我都只拜三節,就是「端午節,中秋節,過年」,曾經問過金紙店的人,到底拜地基主是什麼日子纔要拜,他們只說什麼時候都有人在拜嘍! 聽到有點不知該如何是好,所以我在拜地基主時,就跟我家的地基主講若只拜三節好嗎? 地基主的金紙要在哪裡燒: 習俗百科/金紙該怎麼燒才對 燒金紙有順序嗎? 有天,張老師在自由時報看到,中部地區有個婦人因先生離世,就把房子賣掉搬走了,後來先生持續託夢,說他想回家但無法進家門,門神檔在外面,他進不去。 因為只要房子一賣掉,地基尊神祂就會換新的地基尊神進入。 之後這位婦人每初一、十五,就跑回這屋子拜拜燒紙錢,新房主人不勝其煩就報警處理,最後,這婦人又把這屋子給買回去了! 地基主的金紙要在哪裡燒 因為婦人若不將房子買回去,新的地基尊神是不會走,依然不讓這先生回家。 現代社會環保意識高漲,許多廟宇都配合政府宣導的「不燒金紙」的政策,但不可否認的是,金紙在臺灣的民間信仰中仍扮演著重要角色,到廟中敬拜神明後也不免俗地會燒化金紙,那麼面對這麼多種類不同的金紙,有一定的燒化順序嗎? 光從臺灣頭看到臺灣尾,每戶人家或公司行號拜地基主,用的供品都不盡相同,還各有堅持跟忌諱,其實也沒有什麼不能拜的,別太離譜就好,不過也只能說尊重各地不同民俗,但心誠最重要,我想沒人會反對。 所以祭拜地基主的供桌不能太高,否則你就是在欺負祂,一般會用椅板凳當供桌。 在臺灣,入住新家、新居落成、工商行號入駐,都會祭拜地基主,告知先靈,未來將是誰使用這個空間,要做些什麼事,向地基主拜碼頭,請地基主保平安。 繼《透視靈驗‧我從拜拜背後發現改變命運的祕密》,靈修作家宇色進一步以《靈視拜拜•我從求神背後找到自我實現的力量》與大家分享──想要拜出心想事成、拜出意義,你只能「依心而安住、依功德而安住」。 「人無法依香、依金紙、依祖先牌位而安住。」神明的存在真實而不虛,但祂們無法扭轉因果與業力,唯一改變得了的,還是我們的心與當下的力量。 閩南族羣則以冥間的地權之神武夷王作為地基主祭祀。 九金:外觀會印有「福祿壽」三字或星狀的圖案,並在錫箔上刷上金漆,用途是燒給祖先或是地基主等位階較低的神祇或兵將,比較常見於南臺灣。 再來民間常用的紙錢有天公金、大百壽金、壽金、福金、刈金、二五金、九金、九銀、大銀、小銀、巾衣、甲馬、金白錢這幾種,這些的外觀和功用和燒給的對象都不同,小編接下來就要來一一解析這些紙錢。 車位幾乎成為買房的標配,考量到安全性,多數人還是傾向平面車位。 一名網友指出,最近看上一個不錯的建案,不過是配機械車位,讓他相當猶豫,擔心後續保養的開銷,若是碰上故障更麻煩,「現在的機械車位真的很差嗎?」貼文曝光後,立刻引發熱議。 地基主的金紙要在哪裡燒: 什麼時候要拜地基主?祭拜時間是什麼時候? 中國有「買地券」的信仰,固度二仙傳說(與建築挖地的土體或巖體的地基之神有關)在閩越之地加入越人原信仰武夷君(初作武夷,地祇之一),再回傳整個中華大地。 也有一說,源自於臺灣平埔族將亡故親人埋葬在牀底下或住家附近的葬禮文化,因此平埔族人認為祖靈不只能庇佑族人宗親,亦是土地的保護神。 二五金:又稱「四方金」,外觀與刈金相似,也有些外觀印有葫蘆、晉爵、仙鶴等吉祥圖案的版本,是燒給任何神明或是去世的先人,流行於中臺灣。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 進一步瞭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但其實地基主是閻羅王派下來保護每間屋子的兵將,因此即便你不拜他,地基主也會一直待在這間屋子裡,保護住在裡面的人,但是如果不拜就不要拜,可千萬不要想到才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