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鼓山菩薩戒12大好處2025!(持續更新)
透過莊嚴、循序漸進的儀軌中,發起菩提心,進而能用心體會到誦戒會的意涵,除了在眾生羣中成就菩提心外,也可幫助眾生發起菩提心,以平等的慈悲,接納所有眾生。 法鼓山菩薩戒 菩薩戒對於一個三寶弟子、一個大乘的佛教徒來講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不發菩薩誓願,不受菩薩戒,就不能算是大乘的佛教徒。 諸佛是由菩薩完成的,如果不受菩薩戒、不行菩薩道,就不能成佛,所以成佛的基礎,是從受菩薩戒開始。 @班首出位灑淨時,遊歷大寮最是趣味,我很想問為什麼大寮要逛的那麼那麼仔細啊? 我們灑淨隊伍經過時所有義工都要停下手邊的工作讓我們經過,於是我看到正在分類的堅果散在桌面上,以及大機器正在磨豆漿,豆子還沒磨完,底下的豆漿水也還沒滴完,時間彷彿被凍結了一般,一切都靜止,以及其他等等。。。 兩個月沒見常芸,當天伯母午間在醫院剛做完手術,孝順的女兒還抽空來招待我們參觀農禪寺。 佛說:「三界唯心,萬法唯識。」 心的方向往正面或負面去思考,得到的成果截然不同。 菩薩戒著重適應時代環境的變遷,尤其是菩薩精神的發揚,鼓勵人發起無上菩提心,內容是以「四弘誓願」及三聚淨戒為基礎,再以淨化身、口、意三業的十善法為原則。 當我們初入寺門,即見肥頭大腹面呈笑容、手執布袋的菩薩像,此即彌勒菩薩的化身,與定應大師之像相似。 不信因果,就不會考慮到未來的業報問題,業報問題雖屬於功利的庸俗的範圍,但那確是存在的,並有抑制罪惡作用及鼓勵行善作用的。 因此,我是注重佛陀制定戒律的精神,不主張死守其全部的戒律條文。 我們真的受了出家戒,學習出家人的過日子方式,一直到營隊的最後一天,要捨戒才能下山回家。 聖嚴師父帶著幽默的口氣說,大家受戒時宣示要盡形壽做出家人守出家戒,現在要捨戒回家了,實在是打妄語。 後來我們被派到在副殿唸佛,一開始投影螢幕還沒開始,所以突然沒有可以注意的地方,很容易就會被自己困在自己的情緒裡,一直去發酵悲傷的氣氛。 我發現,是『我』在製造悲傷與難過與不捨,是『我』讓自己覺得想哭或想笑,是『我』讓自己無法客觀與中立,靜下來,發現『我』開始分泌難過的心情,比剛剛看到師父還令人難過。 幸好投影螢幕後來打開了,可以同步看到大殿裡的狀況,再次分散了『我』的注意力。。。。。 法鼓山菩薩戒: 佛法園地 兩個月沒見常芸,當天伯母午間在醫院剛做完手術,孝順的女兒還抽空來招待我們參觀農禪寺。 我曾讀一些文章,知道「沒有農禪寺,便沒有法鼓山」。 聖嚴師父第一個道場就在農禪寺,參觀此地有如朝聖,但更重要的是常芸找來法師教我如何安住心走出家的路。 2 法鼓山在家菩薩戒線上填報名錶-以清淨的戒行,導正社會的風氣;以平等的慈悲… 「唸佛禪」是漢傳禪佛教重要的修行法門之一,禪淨本是一體 -「禪外無淨土,淨土外無禪」,唸佛亦是襌修的法門之一。 每個人都只能一問訊的時間裡看一眼,師父以吉祥臥的方式側躺,臉剛好朝我這邊,所以老蛋沒看到師父的臉,上次親眼見師父時是什麼時候了? 我忘了,總覺得還滿常見到師父的,這一次師父看起來就是臭皮囊,他不在這裡,周圍沒有他以前那樣特別的氛圍,這只是空殼,一個讓師父暫住了八十年的老家。 這應該是超越我所能理解的大樂,師父正在快樂,我們在這裡哭泣,這不是很怪嗎? 所以我口袋裡踹著的小毛巾,原本以為會在看到師父時派上用場,但最後真的沒有用到。 師父能教的都教完了,現在是自己用不用功的問題,用功一點,等到自己走的那一天師父搞不好會笑著等我們,現在不捨不如化成用功的力量,去跟著師父的腳步,去追隨他。 法鼓山菩薩戒: 成為更好的自己 法鼓山在家菩薩戒線上填報名錶 金山御製梁皇寶懺/大佛頂首楞嚴經/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妙法蓮華經/普門品/地藏菩薩本願經/佛說無量壽經/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大方廣佛華嚴經… 香積組一早就熱鬧滾滾地在大寮內準備豐盛的火鍋食材。 而三聚淨戒,乃是菩薩戒的特色,也是菩薩戒的總綱:攝律儀戒、攝善法戒、利益眾生戒。 因為收藏家對自己辛勤收藏的文物,會比對他自己的生命更重要,他們會考慮,如果留給子孫,子孫是否能守得住,若捐贈法鼓山則無此憂,且永遠地替他保管而名留千古。 即是以清淨三業、發菩提心、修菩薩道為根本精神的菩薩戒法。 法鼓山菩薩戒的傳戒範本,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