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套尺寸2025必看攻略!(小編貼心推薦)
我個人原先都是買 PVC-5號 書套尺寸 的書套來包臺灣角川跟東立的輕小說,不過最近發現PVC書套放久了會縮水,大概會縮個2mm吧,像我兩年前買的PVC-5號書套,現在已經無法裝角川跟東立的小說了,所以有在想要把所有的PVC書套換成PP書套就是了,不過短期內應該還是不會換啦,畢竟已經包好的書套也沒什麼需要換的意義。 王志弘於2016年推出的作品集《Design 書套尺寸 by wangzhihong.com》採用略大於標準25開尺寸的17×24公分18開(加上精裝硬殼後,略大於此尺寸),透過設計直接將書籍變成承載過去作品的容器,在書封上標出25開標準尺寸的對位標,可以將他過去的作品擺放在書封上,作品與作品相互呼應融合。 聶永真於2014年推出的作品集除了一般版之外限量發行了《#tag沒有代表作盒裝版》,採用48×35公分的盒裝尺寸,目的是收納復刻的作品打樣稿,讓讀者除了平面作品畫面,還可實際觸摸實品。 》以17.5×25公分變形16開內頁與硬殼精裝,呈現華美的內頁圖像。 聶永真於2014年推出的作品集除了一般版之外限量發行了《#tag沒有代表作盒裝版》,採用48×35公分的盒裝尺寸,目的是收納復刻的作品打樣稿,讓讀者除了平面作品畫面,還可實際觸摸實品。 材質厚、不容易出現刮痕和弄髒,雖然非光滑表面,但摸起來的觸感很舒服,看起來很有質感,不過沒有自黏條,要自己用膠帶黏,也比PP書套貴一些。 》採用標準18開尺寸,圖右《山知道》則將上方多材切掉1公分,成為「變形18開」。 標準尺寸之外的開本必然會裁切掉比較多紙張,因此相對之下,標準尺寸又稱為「經濟尺寸」(符合經濟效益)。 許多媽媽深有同感,無奈跟著哀號「加上作業簿,大大小小太多種了」、「兒子小一時為了買書套這件事情跑了5次文具店」,但也有家長冷靜表示「當孩子包了書套還有辦法把課本弄破,你就更進化了」、「還沒遇到課本濕掉之類的呢(把血收回去)」、「只有新生媽媽會緊張包書套這件事,我們老生媽媽已經隨便了」。 書套尺寸: 環保書衣 然後其實滿多書本用 PP 就可以了,但網路上蠻多人都還是用 PP 就是了,不知道是當時還沒推出 PP 還是因為 PP 比較多人用就用了,不過只差 書套尺寸 1mm 其實也還好,但我比較龜毛,希望書套可以比較合就是了。 25開是我們最常在市面上看到的書籍尺寸,14.8×21公分,一般是以21公分那側作為裝訂邊,但也會依照翻頁、圖像呈現的需求改以14.8公分側為裝訂邊。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成書大小相同,裝訂時的折紙方向並不相同,因此以短邊做為裝訂邊的裝訂方式在用紙和裝訂成本上都較高。 另外,也常見利用25開往內裁切成較短或較小的尺寸,如短25開(14.8×20公分)。 此外,也有家長分享除了購買現成書套之外的妙招,例如「用網購衣服的塑膠袋包」、「我用好市多保鮮膜包,沒有尺寸的問題,經小孩測試,用一學期沒問題」、「臺灣有書套很棒了!菲律賓是直接買一捲透明書套,自己裁剪,然後用透明膠帶固定」,為了避免小孩輕易毀滅課本,媽媽們只能各自出招。 為什麼書籍不統一規格以便可以全部收進同一層書櫃裡呢? 書籍的尺寸實際上會左右讀者的攜帶與收納行為:便於攜帶的尺寸較有可能在通勤時閱讀,大開本會在特定空間攤平閱讀,以此回推思考,書籍的大小其實就直接影響了讀者會在什麼情境下閱讀,也因此在書籍裝幀現場,決定書籍開本大小的往往不是設計師,而是為書籍主題定調的編輯。 以下介紹幾種臺灣書籍裝幀中常用的書籍開本大小。 書套尺寸: 書套尺寸~ 幫愛書買書套超簡單! 尺寸表上「適用書本高度」是指該尺寸書套,所適用的書本最大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