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玉道院6大好處2025!內含寒山玉道院絕密資料
死裏逃生的湯念義、陶念忠等道士相繼參加了新四軍,有的犧牲在抗日的疆場。 宋朝是茅上道觀的鼎盛時期,雄偉壯觀的三宮五觀在宋王朝資助下修得金碧輝煌,草菴小廟隨處可見。 寒山玉道院 元朝時,茅山宮觀庵院多達257座,共有房屋5000多間。 寒山玉道院 元成宗大德八年(1304年),成完封第38代天師張與材爲“正一教主”,總領龍虎山、閣皁山、茅山三山符籙,後茅山派逐漸溶入正一派,茅山成爲正一派的道場。 先天說以宋釋贊寧所作《宋高僧傳》爲濫觴。 寒山玉道院 此說僅有元釋曇噩,撰於至正二年(公元1366)的《科分六學僧傳》和譚正璧所撰,1934年版的《中國文學家大辭典》表示贊同。 寒山作爲中國唐代少有的幾位白話詩人之一,二十世紀以來一直受到日本學者的推崇。 自1905年(明治三十八年)起,寒山詩就在日本一版再版,並且有十多位學者對其詩作了大量研究、註釋及翻譯工作。 日本著名小說家森鷗外(1862—1922年)曾根據寒山詩集前閭丘胤的序言,寫了名爲《寒山拾得》的一篇小說,不少評論家認爲是其最好的作品之一。 寒山玉道院: 各地道院 《楓橋夜泊》中寒山寺名傳千古,日本也有一座寒山寺 寒山玉道院 寒山寺規模不大,名氣不響。 《楓橋夜泊》的出現,讓寒山寺名聲遠播,成爲與少林寺、靈隱寺、大相國寺、法門寺、白馬寺等相提並論的中國十大名寺之一。 錢學烈《寒山子與寒山詩》對其詩歌也作了較系統的分類,將其詩歌分爲:自敘詩、隱逸詩、風俗詩、道家詩和佛家詩五類,並分別對各類詩歌作了較詳盡的解釋和說明。 全唐詩彙編成《寒山子詩阜》一卷,收錄詩歌三百餘首。 宋朝是茅上道觀的鼎盛時期,雄偉壯觀的三宮五觀在宋王朝資助下修得金碧輝煌,草菴小廟隨處可見。 到了宋朝他卻被佛家公認爲文殊菩薩再世。 東晉時,道教徒楊義、許謐、王靈期在此創立道教上清派。 說到寒山,是在蘇州天平山西北,一處不起眼的小山。 靈宮殿中,供奉着三大靈官像,正中爲王善,東側爲青龍,西側爲白虎。 這樣一個傳奇人物,卻連真實姓名也沒有留下,只是以號行世——寒山子。 自《楓橋夜泊》問世,歷代文人墨客爲寒山寺刻石刻碑者不乏其人。 據《寒山寺志》載,《楓橋夜泊》詩的第一塊詩碑,爲宋代王硅所書。 此碑因屢經戰亂,寒山寺多次被焚而不存。 至明代重修寒山寺時,畫家文徵明爲寒山寺重寫了《楓橋夜泊》詩,刻於石上,這是第二塊《楓橋夜泊》詩碑。 此後,寒山寺又數遇大火,文徵明手書的詩碑亦漫漶於荒草瓦礫之間,在嵌於寒山寺碑廊壁間的文徵明明所書殘碑,僅存“霜、啼、姑、蘇”等數字而已。 鐘樓位於藏經樓南側,有一座六角形重檐亭閣。 寒山玉道院: 茅山道院經懺和音樂 圖中寒山右手指地,談笑風生;拾得袒胸露腹,歡愉靜聽。 寒山寺裏比較有特色的是寒拾殿,此殿位於藏經樓內,樓的屋脊上雕飾着《西遊記》人物故事,是唐僧師徒自西天取得真經而歸的形象,主題與藏經樓的含義十分貼切。 寒、拾塑像背後嵌有千手觀音畫像石刻,上有清代乾隆年間蘇州狀元石韞玉的篆書“現千手眼”。 寒山玉道院 殿內左右壁嵌有南宋書法家張即之所書《金剛般若波羅密經》,共二十七石。 後面還有董其昌、畢懋康、林則徐、俞樾等人的題跋共十一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