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甲媽祖繞境7大優勢2025!(持續更新)
近日「柯P」宣佈今年將隨大甲媽遶境進香,徒步走完全程,以償還選舉前許下的當選之願。 而媽祖繞境的人數隨著每年不斷增加,已來到40萬人次,年輕人的參與人數更在近年直線攀升。 顏清標與賴峯偉今日下午共同公佈大甲媽「海上巡安」的訊息,也展示今年大甲繞境各友廟的香條及紀念帽。 活動統籌澎湖縣副議長陳雙全表示,澎湖重光觀光文化園區的世界最高媽祖銅像矗立後,大甲媽即降旨要來澎湖,整個活動籌備時間匆促,需由各宮廟傾力協助,目前已有 80 艘船準備接駕,還在陸續增加中。 ▲ 「大甲鎮瀾宮」落成於 1732年 (距今289年),主神為 天上聖母 (大甲媽、大甲媽祖),香火十分鼎盛,1980年時進行改建,有國家薪傳獎大師的彩繪作品,還有剪黏、石雕等名師作品,不僅是「大甲鎮瀾宮」的宗教文化值得了解、文化藝術層面也是非常值得到現場欣賞的。 ● 2019年大甲媽祖繞境上香上轎典禮與白沙屯媽祖(國家重要無形文化活動資產)進香登轎典禮同一日,起駕也僅差2小時,成為百年來首次同日起駕。 2021年5月1日,財團法人大甲鎮瀾宮五大神偶團及財團法人大甲鎮瀾宮哨角隊上午接駕基隆聖安宮(大甲媽祖分靈)暨團隊前往祖廟大甲鎮瀾宮謁祖進香。 1984年起,由大甲鎮瀾宮的大甲媽祖鑾轎進到彰化市,都有彰化縣政府警察局彰化分局會協助派人護轎;直到2015年以後,彰化縣政府警察局彰化分局警力不扛娘傘與神轎,只在大甲媽祖鑾轎旁隨時有警力維安戒備。 1962年(民國51年),大甲媽祖徒步遶境進香行程延宕,原七天六夜新增為八天七夜,新增晚上駐駕彰化縣北斗奠安宮。 因應防疫,大甲媽祖遶境配合政府防疫政策,須全程配戴口罩、不得鑽轎底、不搶轎,提供盒裝餐點、不能邊走邊喫、避免羣聚休憩並提供活動現場直播。 除所屬團隊、單位憑造冊名單已開放發放申請外,4/8 起遶境進香期間仍有提供『疫苗3OK』識別證兌換服務,詳細時間、地點可參考下表。 今年活動配合防疫政策,全新規範工作人員全程需配戴口罩,且不鑽轎底、不搶轎。 而搶轎的目的是為了讓媽祖在當地停留久一點,,賜福當地地方,而搶轎的手段也是五花八門,也許是用盛大的煙火阻路或是出手改變繞行路線,其實一直以來漢人祭典都有一些「搶」的橋段,只要不要太越線,時間沒有延誤太久,大部分都會通融的呢。 而「大甲媽祖」這個APP不僅能即時更新大甲媽祖的位置,也能針對定位點提供天氣、餐飲、加油、洗浴、便利商店、宅急便、宮廟等資訊。 大甲媽祖繞境 9天8夜的遶境活動一路上都有徒自發性供應的膳食,不過建議大家以自己能喫足夠為主,不要浪費善心準備的食物。 而第一天起駕從大甲鎮瀾宮出發到駐駕彰化南瑤宮的路途較遙遠,如果半夜走到人煙稀少的地區,可能沒有餐食供應,所以可以在這之前先準備(收)好一些方便攜帶的食物,以防萬一。 大甲媽祖繞境: 大甲媽遶境攻略:2022 媽祖遶境日期、路線、禁忌、裝備懶人包 2009年(民國98年),大甲媽祖徒步遶境進香的遶境路線,新增停駕彰化縣埤頭鄉明道大學,特別要求大甲鎮瀾宮大甲媽祖進香隊伍進入校園,並與彰化縣埤頭鄉埤頭合興宮接駕隨行,是遶境唯一學校。 2001年(民國90年),大甲媽祖徒步遶境進香,來回駐駕改為去程第一天晚上駐駕彰化縣彰化市彰化南瑤宮,回程晚上駐駕彰化縣彰化市彰化天后宮。 1989年(民國78年)10月,鎮瀾宮組團前往中國福建省莆田市賢良港天后祖祠(舊稱媽祖誕生地-港裏天后祠)迎回聖父母的媽祖父親積慶公與媽祖母親積慶公夫人等兩尊神像來臺(現今財團法人大甲鎮瀾宮聖父母殿)。 1770年(清乾隆三十五年),大甲媽祖小祠改建曰大甲堡「天后宮」(現今稱財團法人大甲鎮瀾宮)每十二年一次由大安港或溫寮港直接駛往湄洲島謁祖(刈火)進香。 除了最有名的新港奉天宮「金虎爺呷炮」外,還有諸如將鞭炮以吊車吊上30高的「炮網」,或是回鑾時於彰化市內,以每秒約50株沖天炮的速度,施放近20分鐘的「炮雨」。 被譽為「臺灣地表最大遷移活動」的大甲媽祖遶境,活動參與人數年年上升,每年都在打破過去紀錄。 民眾日報從1950年代開始發行紙本報,隨科技的進步,逐漸轉型為網路媒體。 2020年更自行研發「眾聲大數據」人工智慧系統,為廣大投資人提供有別於傳統財經新聞的聲量資訊。 反映國政輿情,聚焦財經熱點,堅持與網路上的鄉民,與馬路上的市民站在一起。 1.進香旗:在整個媽祖遶境的過程中「進香旗」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帶上旗幟目的是為了表示自己隨香的身份,通常一戶一支。 大甲媽祖繞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