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通常收到禮金都會拿來買金器、嫁妝給女兒,毋須計較太多。 禮金回禮並沒有固定的數目,通常是回禮「禮金一半」/「禮金尾數」給男家,例如收取$68,000禮金,可以回禮$8000,或$38,000。 之所以會有這麼大的級距,主因是紅包金額不能是偶數、不能有4跟8,但4是絕對不行的,而8並非所有人都忌諱,所以如果對象不是上司的話,或是上司不忌諱的話,回禮不妨就包3800跟8000吧。 其中,KID曾表示會在婚禮現場留一席位置給小鬼,而小鬼的家人也都有出席婚宴。 值得一提的是,小鬼的爸爸選擇了低調出席,故意避開鏡頭。 回禮金 另外,小鬼的前女友峮峮也出席了婚宴,開心地表示帶了一個吉祥數字的禮金,但沒有透露具體數字。 回禮金 峮峮和KID今年同時入圍金鐘獎,儘管是競爭對手,但對私人關係沒有影響。 這篇文章報導了KID和Rita的婚宴現場,並提及了小鬼和他的家人、前女友峮峮的出席情況。 他們在這個特殊的場合上展現了相互尊重和支持的態度,這對於公眾來說是一個積極的訊息。 回禮金: 除了現金以外的「禮金」方案! 過大禮是結婚其中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用意是表達男方對迎娶女方的誠意,通常要先擇好吉日吉時進行,因此過程絕不能有錯失,亦絕不能馬虎。 過大禮當中的學問不少,作為準新人的你們是否不熟悉過大禮程序? 過程中又有什麼禁忌,以下是Artfia為你製作的過大禮全面攻略,祝各位新人順順利利過大禮。 不過,在籌備婚禮的過程中,新郎往往都非常煩惱,皆因樣樣都是錢。 為表誠意,新郎都會預先跟外父外母商量,瞭解他們的意願來決定禮金的數目。 當然,這也視乎女家與男家之間的商討,每個人情況都有所不同。 這篇文章報導了KID和「東區妹仔」Rita的婚宴現場,場面星光熠熠。 而稍早小鬼的妹妹婷婷、妹婿和外甥也一同前來,不過走得倉促並未受訪。 傳統來說,8有分別的意味,所以紅包數字還是0、2、6比較吉利,但是很多人已經不忌諱8這個數字了,所以建議大家,如果是包給較年長或是較傳統的親戚朋友,還是避開8會比較好。 過大禮收禮金時,雙方家庭已知道禮金有多少,就不會因為有期望落差而尷尬或者不愉快。 另小鬼生前女友峮峮今天也前來,她開心表示帶了一個吉祥數字的禮金來,但不便透露幾位數。 JoinPrint分享5招禮金講價策略去說服未來外父外母,減少吵架機會。 如果女方長輩的期望遠超過一對新人的經濟能力,也不妨與長輩商議禮金數目。 畢竟還有不少其他開銷,相信新娘的父母也不忍心女兒出嫁後,因為禮金而生活拮据。 坊間常的男女兩家為了禮金銀碼而爭吵的故事,其實如果真的重視金額,女方大可以先向自己父母探口風,知道他們期望收到多少禮金,千萬不要怕尷尬,事前詢問總比當下爭執來得好,然後再由新人之間商量出一個大家都認為合適的數目。 回禮金: 禮金全給兒子!徐乃麟心疼「年輕人辛苦」 爆婚禮胡瓜大氣包6位數 首先,未來女婿要及早和女方父母建立良好關係,例如在大時大節時送禮,令對方感受到你是半個親生仔。 「過大禮」其實只是「六禮」中的一部分,現代都市人生活繁忙,當然無法完整重現古代的繁文縟節,但華人社會,仍然視「過大禮」為家庭婚嫁的正式程序,代表男女雙方的婚約正式展開。 有些新娘為了滿足媽媽的禮金要求,會與另一半一齊合份做禮金。 這做法也非不可,當作是雙方共同努力,只要外母收得開心最高興。 四、雖然過大禮禮金沒有明文公價,但關乎雙方家長的面子,所以最好在雙方家長正式會面前,一對新人預先商量,再向自家父母探探口風,避免見面時出現「期待落差」,而造成尷尬場面。 過大禮的禮餅及嫁女餅亦不用按傳統準備各四個,以餅卡代替即可;其他過大禮禮品也可自行刪減,惟過大禮禮金不可缺少。 過大禮有各種版本,真正的程序其實非常繁複,但說到底要點只有一個,就是:男家向女家提親,交付相關的禮品、禮金、金器作為憑證,然後女家答允,示意兩人可以成家立室。 歐惠芳曾遇過一個個案,男家創新地送「保金」給長輩,即為外父外母準備人壽儲蓄保險,並包第一年保費,象徵長命富貴。 不過之後的保費就要由長輩負責,到底是否個禮金好選擇,還是因人而宜吧。 根據生活易公佈的「2018年全港結婚消費調查」顯示,新人準備的禮金公價為$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