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美術館2025詳細懶人包!(持續更新)
四樓電梯門開,此片山海意象的玻璃作品,透過外頭自然陽光透進雪白的空間裡,給人一股乾淨、寧靜、純淨的爽朗感受。 在《嘉義街外》入選1926年第七回帝展後,陳澄波於1927年冬季及1928年1月期間陸續創作幾幅同主題作品。 誠品書店快閃期間也會在館內舉辦水彩速寫、色紙拼貼等不同的實體活動,另外還有一場呼應美術館的門框窗櫺「湖水綠」等12種代表色的《來嘉探索美的顏色》主題展,邀請大家一起沉浸在文藝美學的世界裡。 圖片來源:嘉義市立美術館如果你細看「嘉義市立美術館」的主視覺會發現許多有趣的彩蛋,主視覺使用兩種顏色組成,分別是代表桃城的桃紅色,以及木都的蒼木色作為雙主色系的「+1,加你一個」,也意味著嘉美館兩種不同的個性:「蒼木色系」象徵著傳統、質樸;「桃紅色系」象徵著的桃城的當代活力。 嘉美館總共有4層樓,1-3樓都有展廳、廁所、無障礙電梯、4樓是藝術沙龍、露天平臺,官網也有提到有尚未開放的藝術商店與餐飲空間,讓人很期待之後會是什麼樣的商家進駐。 圖/Ann‧榜哥_輕旅行北門驛是森林鐵路蒸氣小火車昔日的起點,也是阿里山鐵路貨運集散地,阿里山鐵路沿線的民生物資都由此運上山,地位十分重要。 並以「畫都」歷史的人文精神為底蘊,連接當代性的思考與探索。 針對特別關注新舊紋理交疊的融合,並達到其功能性,黃建築師把他稱為「時間工程」,而偕同建築師王銘顯過去服務的日本建築師團紀彥更有一「咖哩理論」的說法,面對多元時代背景下誕生的「食材」藉由咖哩的調製,完成了一個彼此不違和且具有獨特性的建築,同樣的精神筆者相信也體現在團紀彥建築師設計的桃園機場第一航站的增建案了。 位於嘉義火車站附近的嘉義市立美術館,前身是菸酒公賣局嘉義分局,已有84年的歷史,更被訂為嘉義市的古蹟之一,建築風格保留著日治時代的氣息,這原先是日本建築師梅澤捨次郎的作品,現在的臺南美術館(前警察署)、林百貨、臺北松山菸廠中庭都是由他操刀。 1994年,《嘉義街外(二)》首度於臺北市立美術館舉辦之「陳澄波百年紀念展」公開展出。 美術館是將原有ABCD四棟建築組成,其中A棟是1936年建成的菸酒公賣局嘉義分局,由梅澤捨次郎設計的現代樣式建築,其平面呈L型,樓高三層,坐東南朝西北,為鋼筋混擬土建築;其外牆轉角為弧形,入口處抬高基座,而在一二樓樓梯轉折處有特別將柱頭、柱身設計為八邊稜角形的柱子。 開幕不久,其優雅的外型,美感十足的內裝,即吸引著許多人造訪一探究竟。 去年10月才剛開幕的嘉義美術館,短短幾個月已成為嘉義目前IG熱門打卡景點,有別於其他美術館的建築設計,嘉義美術館最大賣點就是充滿日式風味的建築和街道。 很幸運能夠在試營運時來參觀嘉義絕美新景點「嘉義市立美術館」,除了保存日風古蹟外,也為這荒廢多年的建築注入現代風華,讓它能夠在隨時代之輪往前滾動。 2014年7月1日,嘉義市政府配合嘉義市升格省轄市32週年成立嘉義市立美術館籌備處,預計於2017年7月後正式開館。 原訂於2017年7月開館的嘉義市立美術館,因在園區規劃及建物使用等多方面因素延宕,開館日期跳票,並預定2018年底正式開館營運,仍後無疾而終。 嘉義美術館: 嘉義景點10:沉睡森林 在設計上,建築團隊刻意將將入口處設置於建築內側凹口,因此來參訪的人,都必須先經過館前綠意盎然的庭園才能進入館舍,正如日常中讓人沉浸的小公園,或是下班、放學後的小綠地,嘉美館是一座「面向社區」的美術館,讓人們自在的親近展館,並成為藝術動能發散、傳導、延伸至生活日常的美麗角落。 圖片來源:嘉義市政府將每一個人都是一個「1」,希望由很多個「1」集結在一起,以嘉美館作為一個平臺,同時隱喻著藝術與文化之門,創造由民眾一同來參與、響應的嘉義藝文發展,邀請大家一起來美術館觀賞嘉義的美。 圖/婷兒_輕旅行嘉義市的代表地標之一「森林之歌」,是藝術家王文志老師運用之木材、鐵軌、黃藤及石材等素材製作而成,重現嘉義「木材之都」榮景。 圖/螞蟻幫的櫥櫃_輕旅行臺灣花磚博物館以獨特的「花磚」為展覽主題,保存住這個在臺灣逐漸被遺忘,但有獨具特色的花磚文化。 圖/CELiA HSUAN_輕旅行位在嘉美館對側的嘉義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前身是嘉義酒廠,如今則成為全國五大創意文化園區之一。 嘉義美術館 嘉義美術館,所在建築羣為日治時期的菸酒公賣局嘉義支局所在地,建築設計由日本建築師梅澤捨次郎操刀,知名的臺南林百貨、臺南警察署(現為臺南市美術館1館)也都出自這位日本建築師捨次郎之手。 來到嘉義,除了喫不完的雞肉飯與美食,先前推薦的8大內行人必去景點外,近期又多了一個必訪清單,那就是「嘉義市立美術館」! 於9月25日至9月27日試營運,10月6日正式開幕的嘉義市立美術館,曾是帶有濃厚歷史故事的84年古蹟,如今搖身一變成為時髦的美術館,無論白天或夜晚都很迷人,快跟著ELLE的腳步一起來看看。 圖/阿春爸_輕旅行偌大的嘉義公園,有著超過百年的歷史。 公園內不只有綠蔭成林,更有著諸多古蹟,從清代到近代的故事在此都能找到。 嘉義美術館: 嘉義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此外,彷彿穿越到日本的神社遺跡,還有「昭和18J」史蹟資料館,都讓人感受不一樣的日式氛圍,有如穿越時空到了日治時代一般。 嘉義美術館 美術館是將原有ABCD四棟建築組成,其中A棟是1936年建成的菸酒公賣局嘉義分局,由梅澤捨次郎設計的現代樣式建築,其平面呈L型,樓高三層,坐東南朝西北,為鋼筋混擬土建築;其外牆轉角為弧形,入口處抬高基座,而在一二樓樓梯轉折處有特別將柱頭、柱身設計為八邊稜角形的柱子。 其開窗與窗楣呈水平帶狀,強調了水平線條,其立面則貼有北投產的橫紋折線磚。 B棟為1954年的酒類倉庫,C棟是1980年的菸酒成品倉庫,D棟則為零售部門。 2014年委託黃明威建築師事務所和王銘顯建築師事務所監造設計並增改建,於2020年完工開館,增改建的部分大量採用玻璃帷幕與實木結構。 近年來臺灣許多政府官方的地標都注入一股全新年輕活力,不論是全新落成,還是改建翻新都別有一番風味,繼8月底正式對外開幕的「屏東總圖」改裝成舒服又有質感的空間備受討論,同樣位於南臺灣的嘉義也將改建落成「嘉義市立美術館」。 在設計上,建築團隊刻意將將入口處設置於建築內側凹口,因此來參訪的人,都必須先經過館前綠意盎然的庭園才能進入館舍,正如日常中讓人沉浸的小公園,或是下班、放學後的小綠地,嘉美館是一座「面向社區」的美術館,讓人們自在的親近展館,並成為藝術動能發散、傳導、延伸至生活日常的美麗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