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道場水陸法會2020懶人包
註8: 法鼓山的水陸法會除了傳統十壇外,2009年起增設一個「萬行壇」,所以總共有十一壇。 這是專為擔任外護的義工 所設,只要能在服務奉獻中修六度萬行,他的所在之處就是壇場,這也是法鼓山水陸法會的一項創舉。 四聖是指佛、菩薩、聲聞、緣覺;六凡是指天、人、阿修羅、地獄、惡鬼、畜生。 這裡又說到,六道眾生遍居於水中、陸地、空中,其中又以水中、陸地的眾生所受的苦較重,所以法會只稱「水陸」,但其實包含了水、陸、空三處眾生。 水陸儀軌歷代迭有修訂,修訂者不乏文人士子,以及不同宗門的祖師大德,包括:北宋長蘆宗賾禪師(淨土宗、禪宗雲門宗人),南宋志磐大師(天台宗門人、佛教史家),明代蓮池大師(明末四大師之一)等人,都曾編修過水陸法會的儀文或儀軌,可見得水陸法會流傳之普遍。 正如星雲大師在【往事百語83】要有佛教靠我的信心一文寫道:政府呼籲「取締」拜拜,我撰文反對,主張應正名為「改良」拜拜。 二千五百多年的佛教能夠成為二十一世紀的信仰潮流,在於「先以欲勾牽,後令入佛智」的方便善巧;以鴨子划水的方式進行淺移默化。 繼而與社會習俗水乳交融,帶動優良的文化底蘊,例如七月供佛齋僧、報恩月的提倡,便是成功的一例。 臺北道場水陸法會2020: 線上共修宣導 一般人是以染著滾染著,越滾越大,修行人雖然也有染著,可是他能夠慢慢轉化染著為清淨,然後超越。 染著滾染著的習氣,不但是現下生起煩惱,未來也會有惡果,然後又是另一個循環的因果報應,處處都對我們不利。 臺北道場水陸法會2020 如果我們的身口意清淨,那麼所種植、所生活的環境都會是清淨的。 所以我們應該感應清淨的果報與環境,體現真正的佛法生活,而不是去感應染著的習氣,何況我們是學佛之人,是實踐真理的行者。 下半場則和尚率眾誦念《大悲咒》、《尊勝咒》、《金剛薩棰百字咒》等,另外,還默唸《六字大明咒》一百零八遍。 一般人以為,法會就是到寺院裡參加某種宗教儀式,其實這只是狹小的一部分。 替往生親人所立的超薦牌位,各廟宇都很常見,有的免費,有的也接受會員隨喜捐獻;資產龐大的宗教機構,卻被爆料遭到政治查稅,法師難以置信。 臺灣在公民配合政策下,平安度過疫情,原訂於9月的水陸法會如期舉行。 首先感謝上次水陸法會發起人闕光威律師,以及今年發起人許美麗、張義德賢伉儷,讓我們在疫情下將法會順利進行。 因為你為了好,假如人家叫你帶什麼東西過海關,你這包東西,麻煩你幫我夾帶過關好不好? 感恩三寶加被、菩薩垂慈,總有許多識與不識的貴人出現,透過信仰的成人之美,得以療傷止痛、繼續在人生的道路勇往直前……。 從臺灣偏鄉孩子到ACC法會發起人,漂亮的美麗阿姨說:愈做愈覺得人生愈老愈有意義,人生都會走完,有一天告別時,當一生的跑馬燈回放時,看到自己此生後半段有為人做一點事,看過孩子成長的快樂,而不是賺錢的機器,知道人生沒有白過,會感到自在、安心且寬慰。 作為發起人,謙稱自己有雞婆性格的她,凡事要求漂亮、圓滿,法會現場總能看見她觀前顧後,照顧與會大眾的食、宿、接待的需求和細節,大至會場莊嚴、三餐、點心、茶水,小至結緣品、伴手禮,一樣是親力親為。 當黃原華居士介紹ACC發起人的故事給漂亮阿姨認識時,她想的是:地球村的時代,每個孩子都是我們的孩子、都是我們的未來,遠在非洲的慧禮法師做著與自己志願相同的事,自己無法去到非洲,支持ACC於是成為義無反顧、理所當然的事。 冥界職人物語 我們無法明確回答死後世界的各種問題,然而宗教信仰儀式帶領我們探索死亡,撫慰我們對於未知的恐懼。 這次邀請冥界各路職人,從臺灣民間信仰傳統生死觀念出發… 臺北道場水陸法會2020: 佛光緣美術館導覽預約表 你是沒有看到,除非你不呼吸,看你一分鐘就完蛋了,你也需要外面的空氣,你也需要外面的陽光,陽光光線,你有時候你也沒有辦法看得清楚,光在哪裡,感覺亮亮的,燈裡面有電,開關開不起來,沒辦法照亮,你能不能找出電是藏在哪裡? 電線摸一下,觸電就知道,電線一樣是電線,假如他沒有連接電力公司的電,亂摸也不會觸電啊! 臺北道場水陸法會2020 是有,世間裡面的東西,實在是太微妙了,我們知道這原理跟世間這道理是沒有不一樣,我們怎麼樣子從空出妙有,這是我們以後要去學習的。 臺北道場水陸法會2020 法會前半場,由慧昭法師主法暨數十位法師領眾從壇城灑淨、供養諸佛、召請等儀軌,法會莊嚴殊勝。 下半場則和尚率眾誦念《大悲咒》、《尊勝咒》、《金剛薩棰百字咒》等,另外,還默唸《六字大明咒》一百零八遍。 和尚並用咒語加持過的糖果等供品往場下灑,普施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