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德法師2025必看介紹!(小編推薦)
其實很多年以後才突然有一點體會,傳統文化是師道,它的大根大本。 假如人對根沒有深刻的體會,你把很多花果告訴他,他不一定有受用,甚至於會著在這些花果上面。 就是你覺得,唉,真是冤家路窄,那個人就是我們的大善知識,有沒有道理? 所以我們不知好歹啊,為什麼? 他提醒我們最嚴重、最放不下的。 我們現在身體還很好,他出現,我們念頭都轉不過來。 我們剛剛講了不要再造新殃,新殃當中最難的是念頭,一個念頭都是一個種子,甚至於我們說一個念頭不只是一個種子。 在馬來西亞那個好像有七八千人,場地比較大,一開始你要:尊敬的什麼法師,尊敬的丹斯里先生,就是要稱呼。 自己的命運,甚至於跟自己的祖先、子孫的命運是什麼? 所以確實是佛佛道同,英雄所見略同。 所以知道祖先用心了,我們跟祖先這個時空就打破了。 就在他那個鞋子中間坐化。 我們剛剛講到了孔子這個嘆息,人很難看到自己的過失,進而去反省。 大家看俞淨意公,他的資質是很好的,是吧? 「十八歲為諸生」,是秀才了,「每試必高等」,你看他聰明智慧高不高? 可是他雖然有這麼聰穎的資質,但是假如沒有真正走入知過改過的修學方向的話,那不進則退,那就開始慢慢慢慢的,他走的是什麼? 學術的學習,知識的學習。 而這個警覺性高,纔是我們剛剛說到的「護佛種性」,首先要護誰? 成德法師: 成德法師(蔡禮旭老師) 「元亨利貞」,這個貞字,貞就是正,我們一般講貞烈,烈女。 最後要娶她為妻她不答應,就是她不願意居主母的位置,她答應了之後她不就把她的主母取而代之。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一日為主……所以我們中華文化感人的地方就在這,不變心,他錯是他的事,我怎麼存心是我的事。 玄奘大師這個故事,也是成德要跟大家談的第十個,「慕賢當慕其心」。 要求的念頭很細微,「他怎麼可以這樣?我不能接受,他都學多久了?」學得再久,也會有關卡。 其實我們前面做到了,生活是功德,工作是功德,應酬是功德,哪怕你一個微笑、一個眼神,統統是功德。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佛是生生世世不妄語,所以他舌頭伸出來可以蓋住頭,所以人的相貌也是修出來的,相貌也是因果。 所以因果的道理一定要把它瞭解透徹。 還有一句俗話,浪子回頭金不換。 其實我們是不是一個變心的人? 我們自己都是變心的人,我們還去批評別人變心,那人家服不服氣? 所以除非我們做到了,不然我們不能去挑他這個缺點,而我們也有,我們沒有資格挑他。 這不是我講的,《大學》講的,「君子有諸己而後求諸人,無諸己而後非諸人」,這個話通達人情。 「無諸己而後非諸人」,我們要提醒他的缺點,結果我們身上有的時候,他服不服氣? 成德法師: 成德法師 – 工於論人者 察己必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