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忠裏福德祠7大好處2025!(小編推薦)
本祠位於臺南市開山路,正面可眺望延平郡王祠(開山王廟)之濃蔭,廟前為開山路與大埔街之交接口。 附近雖交通便利,道路兩側均為商店,但因鄰近古蹟名勝與文教區,又有開山路 兩旁高大之金龜樹,反增添幾分雅緻。 山西祁縣喬家大院東南院大門對面建有一座“福德祠”照壁,是土地祠與照壁合二爲一的形制,仿木結構出檐。 臺中慈德月老殿一個提供未婚男女一個絕佳求取婚緣、配對的場所。 大埔福德祠的土地公與六合境另外兩間土地公廟的土地公據說為親兄弟,其中大埔福德祠是排行老三的「三伯公」,大伯公是仁厚境福德祠的土地公,而二伯公是油行尾福德爺廟的土地公。 道光28年(公元1848年)彰化地區大地震,造成福德祠毀損嚴重,隔年由當地西街信士陳庇捐獻修建正殿,其餘毀損部分因經費不足,暫時無力修復。 身為府城最早的土地公廟之一,蕃薯崎小南天福德祠創立於明永曆二十年(也就是清康熙五年,西元1666年)。 主祀當然是土地公,但比較不同的是左右神龕所配祀的是招財童子與進寶童郎(現在已經換成左右神龕都是土地公了,現在全國廟宇網上的照片還是以前合祀招財進寶童子的照片,可自行點閱);而民國四十五年的重修,還迎來開基武廟的文衡聖帝一同合祀。 同年開始,每逢農曆二月初二土地公誕辰,信眾皆會舉辦建醮慶生活動,延續迄今。 普忠裏福德祠 當時福德祠之規制,土地公置於殿內神龕中央,神龕兩側楹聯的上聯曰:「福載壽筵親厚德」、下聯曰:「正褒邪黜仰明神」,左右各置財神爺與土地婆。 普忠裏福德祠: 臺南特色民宿 | 巷弄中的日系質感旅宿,小南天生活輕旅 根據記載於民國七十年的沿革碑文所描述,緣起至今有二百餘年,昔日地方為貓霧捒,是早期平埔族生活聚落,乾隆年間先民渡臺來到貓霧捒開墾,就地恭奉福德正神,成為墾殖族民的守護神。 市議員李天生強調,未來還需要辦理都市計畫個案變更,劃設「 宗教用地」,以利福德祠搬遷,未來福德祠將採取價購或租用方式, 普忠裏福德祠 取得土地所有權或使用權,他將關心協助,一方面促成道路拓寬, 有助交通順暢,一方面協助福德祠遷建,帶動寺廟業務成長。 臺灣臺中市南區工學裏主神土地公建立時間2003年地圖工學裏福德祠,是位於臺灣臺中市南區工學裏的土地祠,因受限於該裏市場已有土地公,而不能依法在公園綠地建廟,最後蓋在水圳上並成功合法登記。 福德祠與天后宮可以說是旗山街內最重要的兩大廟宇,旗山街內的廟宇出外進香回駕都會先至兩廟參香才入廟。 據說是臺南最早的土地公廟,古地名番薯崎,據說廟前的小巷原是一條蜿蜒的溪流,當年明朝寧靖王朱術桂來到此地遊覽,望見此地流水潺潺,山峯緩拔清爽秀麗,可比擬南天勝地,因而題匾為「小南天」。 工學裏的工學市場內有一尊土地公,但里民認為與攤販一起拜,常造成不便,遂發起另外建廟。 工學裏長陳道森,在中興銀行成立帳戶,籌募建廟基金,卻遭人向市長信箱檢舉有強迫募捐之嫌。 普忠裏福德祠 陳道森建議將新廟蓋在工學綠園道,但受住在園道兩旁的居民反對,建議蓋到一街之隔的大慶公園。 普忠裏福德祠: 臺南外帶餐盒火鍋極推!G蛋食研所新菜單大公開! 新廟正後方有一棵逾百年的芒果樹,胸徑241公分粗,每年都還是結實纍纍,生命力相當旺盛。 林陵三指出,大河裏百年歷史福德祠是全國首創採國際競圖,重建的廟地原不是宗教用地,經都市計畫變更為宗教用地。 立委張廖萬堅說,大河裏福德祠從1901年即建廟,興建完工後,將傳統信仰與水湳經貿園區相結合,深具國際觀光價值。 是地方信眾集資所建的廟宇,於王必昌《重修臺灣縣志》中有記載。 原址在今東門路鐵道之西側,道光廿三年(1843年)因舊廟年久失修,遂東遷於今址重建。 該次重修留有「重修祝三多福德祠碑記」,而根據記載,雖然該廟在該年便已建好,但因為「非歲時不利於坐向,即月令不合於總董」,所以一直到鹹豐五年(1855年)才舉行建醮。 但因後於明永曆年間(西元1671年)加祀老澳蘇府千歲,玉旨冊封改廟名為「金龍殿」。 民視新聞/周秉瑜 桃園報導年節將近,宵小也蠢蠢欲動,桃園大園區一名陳姓男子因為缺錢花用,把歪腦筋動到神明頭上,用自製釣竿,在一家土地公廟裡竊取了18張百元鈔票,怕被發現,他還小心翼翼向外探頭觀察,還假意拜拜,只是這舉動全被監視器錄下來,裏長透過遠端監控畫面發現,立刻報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