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市熱量11大優點2025!內含夜市熱量絕密資料
●豆花:配料的選擇儘量以「非加工」為主,而糖水也是高熱量的來源,所以盡量「不要加糖水」,地雷食物如粉圓(3匙)、芋圓(3匙)、布丁(1個)、小湯圓(3匙)。 像仙草、愛玉這一類膠凍狀,水分高、熱量低、容易有飽足感,通常製備上也不會浸泡在糖水煮。 ●鹽水雞類食物:盡量挑選原型食材來搭配,較不會增加多餘的卡路里喔! 如蔬菜、菇類:花椰菜、高麗菜、四季豆、菇類等;蛋白質:雞胸肉、里肌肉等油脂較少的肉類。 避免豬血糕、甜不辣、餃子類、丸子類等加工食品盡量少碰。 以每100公克來說,蘑菇醬要58大卡,黑胡椒醬則是130大卡,營養師建議喫牛排時盡量減少醬汁的食用,改成沾一點點粗鹽或黑胡椒粒,既可減少熱量攝取,也不會失去牛肉原本的風味。 大腸蚵仔麵線、蚵仔煎、羹麵類、酸辣湯、燒仙草一定要慎食。 其他像是大腸包小腸、滷肉飯、油炸臭豆腐、米糕、肉圓、蚵仔煎、蚵仔麵線,以及珍珠奶茶全在10大危險小喫的名單中。 《瘦不了的錯誤》一書中提及了幾項食物,讓你逛夜市也可以零負擔大啖美食。 「徵戰全臺灣大小夜市」、「喫遍各地小喫」是你的畢生夢想嗎? 臺北市衛生局士林健康中心推出的這份士林夜市十道代表美食專屬創意熱量、營養素標誌,明確標示出蚵仔煎一份525大卡、大雞排一塊657大卡、大煎包一顆340大卡、大香腸一份385大卡、天婦羅一份482大卡,連水果盤也有將近300大卡。 不僅讓醫生受到驚嚇,連剛下班踏進家裡的老公也被嚇傻了。 Mei Han Hsu表示,老公嚇到狂說「怎麼能為了喫而弄成這樣…」,還好小棉襖4歲大女兒有來關心她,連問她「媽媽妳怎麼受傷了,臉和手怎麼都有?」讓她尷尬到不知如何解釋。 蔥油餅是澱粉和油脂組合而成的食物,半炸半煎的口感超好喫。 程涵宇提醒,一份蔥油餅的澱粉量約等於1碗飯,並含有約2湯匙的油脂,偶爾淺嚐即可,不建議太常喫。 夜市熱量: 健康網》夜市微解封人潮現! 專家憂:社交距離難維持 臺灣從北到南到處都可以喫到各色各樣具有地方特色的小喫,小喫是一種方便供應,份量不大,方便喫的食物。 過去臺灣人,喫「小喫」是當成點心來喫,現代人則當成正餐、美食、休閒飲食。 還有,減肥中的人最常說出這一句話:「我喫一口就好~」,其實這招很有用! 不僅能品嘗到美食,且攝取到的熱量很少,因為只有一口,不會太罪惡。 高敏敏解釋,鹹湯圓的內餡含絞肉、油脂已經過調味,湯頭的配料就不需要再用熱油爆香,改無油蔬菜湯底,可用昆布、紅白蘿蔔、番茄、大白菜、香菇等蔬菜熬煮,或搭配茼蒿、小白菜等蔬菜一起做一餐喫,這樣做不但能減少油脂攝取,也能增加飽足感。 如以南部口味來說,加上香腸、油麵與較多的糖與花生後,熱量攀升近2倍。 」也是沙拉船的一種,這個看似健康又營養的小喫,其實暗藏危機。 ●滷味類食物:盡量挑選原型食材來搭配,不建議喝湯,如果能用熱水沖淡一點會更好,減少攝取鈉及溶在滷汁中的食品添加物,減少負擔。 挑選加熱滷味比冷滷味好,因為冷滷味製作過程會把滷汁吸收保留在食材內,切盤後通常還會再淋上醬料,熱量也會更高,且滷得入味,鈉含量也會更加提高。 夜市熱量 油炸食品熱量高而營養低,因為在油炸的過程會使用大量的油,且食物在烹飪過程中會流失維生素和礦物質。 當將油脂加熱至高溫時,就會形成反式脂肪,長期食用反式脂肪會導致肥胖、心臟病和肝腎疾病。 夜市熱量: 肉就800大卡!專家揭喫牛排「殘酷真相」 這樣喫纔不會胖 鴨血不僅低熱量、低脂肪,還牛肉更補鐵,但高湯與其他的配料,像是王子麵一包就有220卡,一不小心加一加就會破千卡大關。 對於炸臭豆腐這樣評價兩極的食物,喜歡的人通常非常喜歡,但是也要小心,炸豆腐一份的熱量將近五百大卡,以成年人一天大約需要一千五百大卡來看,你喫下那份炸豆腐,就已經喫下整天熱量的三分之一了。 如果偶爾想喫點重口味、高熱量的夜市美食,那麼一定要記得「分食原則」,讓你少喫一點、少胖一點,而且大家一起喫、交換分享,也能喫到多種口味。 通常夜市裡的剉冰配料都加超級多,甚至會加超罪惡的煉乳! 如果想喫剉冰,建議多人分食,而配料盡量以低糖水果為主、並選擇清冰,不要選擇有口味的冰磚或雪花冰,煉乳、巧克力醬…等醬料,能免則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