喫素10大著數
譬如你到親戚朋友家裏去,因為很久沒有看到你,覺得特別親切,特地為你斬個雞,這個雞就不能喫啊! 這一喫了以後,就造了惡業,如果你不去,這隻雞就不死,所以這個雞你就不能喫。 喫素 因果,就在日常生活中第二是基於因果的關係。 一個人有過去、現在、未來三世因果,現在我們喫牠們的肉,將來牠們也會殺掉我們、喫掉我們。 建議每日攝入蔬菜的量保持在250~500g之間,最好以深色蔬菜爲主;每日水果攝入量保持在250g左右,注意不要打成果汁;每日牛奶飲用量建議保持在300ml左右。 :先論營養來說,素食者對維生素 B12 以及鐵質、鈣質的吸收較得來不易,市面上有越來越多加鈣的食品可以多加了解看看。 來自於英國的研究也給出了更進一步的証明,對6000個案例進行了12的追蹤調查,其中有5000個肉食者。 研究發現,在這段時間裡40 %的素食者不太可能死於癌症,有20%很少死於其它疾病。 喫素: 怎麼喫素才健康?遵循國健署「素食飲食指標」8原則 鐵有很多生理的功能,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身為紅血球的「心臟」,也是紅血球可以攜帶氧氣運送到全身的主角,如果不足就會造成貧血和缺氧。 喫素 而由於植物性的鐵質比動物性鐵質吸收率與使用率都少,所以鐵也是喫素者比較容易缺乏的營養素。 Omega-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是無論葷素食者都須補充的優良油脂,其中含有的DHA可維持血管健康、代謝壞油、促進學習力。 而最Omega-3常見的來源就是深海魚類,所以市面上有許多魚油的Omega-3營養品。 另外,還有一種海鮮素食者為「魚素」,顧名思義就是隻喫魚肉這種海鮮。 常常聽到的「蛋奶素」指的就是遵循著全素的喫法,但可以喫奶與蛋,或其相關製品,如牛奶、乳酪等。 因為生活上有許多食物都是蛋奶製品,如麵包等,若無法完全避免,那麼在真的喫全素之前,可以盡量以蛋奶素的方式執行下去。 以下這個研究把76位受試者分成3組,分別歸類為雜食性、乳糖素食和純素,進行了六個月的訓練,最後發現三組進步的幅度都是差不多的。 根據2020年3月17日《神經病學》雜誌的一項研究,喫素飲食可以降低中風的風險。 在13萬多名參與者中,大約30%是素食者,持續6至9年的追蹤後,發現素食者相較於非素食者罹患中風的風險只有一半左右。 喫素: 每天念一千聲地藏聖號,念三年會發生什麼神奇的事?附:連續4年受持地藏菩薩聖號的奇跡 全素食者除了要確保不能攝取動物製品之外,還要注意不能缺乏任何重要的營養素,例如維生素D、維生素B12、碘等,全素食者必須得選擇喫加工食品取代這些營養成份,有時還得喫補充劑才足夠。 研究者認為,這很有可能跟臺灣素食者的特性有關。 如同史考特之前提到的,西方國家的素食者往往是為了健康理由而喫素,他們比一般人更注重自己的健康。 但臺灣的素食者有很大比例是為了不殺生的宗教理想而喫素,其出發點是完全不同的。 在臺灣的素食中,不難見到油炸、加工食品、精製澱粉、色素以及香料做成口感類似肉類的素菜,尤其在高溫之下容易變質的植物油更是導致身體產生發炎反應的元兇之一。 [NOWnews今日新聞]新北市坪林區北宜公路46.9公里處,今(13)日下午3時許發生火燒車意外! 為了改善這個問題,我們希望打造一個讓大家安心發表言論、交流想法的環境,讓網路上的理性討論成為可能,藉由觀點的激盪碰撞,更加理解彼此的想法,同時也創造更有價值的公共討論,所以我們推出TNL網路沙龍這項服務。 部分喫素者因為父母親喫素,所以在懷孕時期父母親也都沒有接觸葷食,小baby從在肚子裡就沒有接觸葷食,我們稱為「胎裡素」。 按照中國傳統的養生學,人不應該追求濃烈肥厚的飲食,“平易恬淡”纔是養生的硬道理。 我們把這些都做到了,慈悲心就會現前,慈悲心就是佛心,所以喫素看起來很普通,它的意義非常深遠。 當然我也會擔心蛋白質攝取以及維生素吸收等問題,不過看了很多影片及網站提供的資料,目前我的理解,除黃豆製品外,例如天貝、黎麥、花椰菜、鷹嘴豆很多很多都有高量蛋白質,真的不用太擔心,唯一要額外補充的就是維生素B12。 可能是因為實行間歇性斷食早餐幾年了,一開始還是很害怕中午喫素會讓我下午沒力氣,所以每次午餐後很認真地在感受身體帶給我的感覺,幾天後,覺得還好嘛! 之後加碼晚上也喫素,本以為喫素生活應該過不了一個月,到時不舒服並不想勉強持續,一個月後覺得還可以再繼續,然後就到現在了顆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