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基法基本工資8大好處
「月薪制」顧名思義為按月計薪,換句話說,並不區分大小月,每月均為同一金額;且因為法令規定例假、休息日均應工資照給,所以在一個月之內,日日等值。 然而「時薪制」在實務上常依出勤時數給薪,導致勞工在例假、休息日因未出勤,將無法領到薪資。 勞動部為維護時薪制勞工權益,在制定時薪制基本工資時,已將例假、休息日工資預先折算進基本工資裡了,因此時薪制基本工資,會比月薪制基本工資換算時薪還高。 附帶一提,後來因政府政策考量,將基本工資月薪與時薪之調整幅度逐漸脫鉤,兩者於每小時工資的差距就逐漸擴大了。 1986年11月21日,中華民國立法院廢止1936年12月11日在大陸制定,12月23日公佈,但施行日期一直沒有以命令定之的《最低工資法》23條,1986年12月3日總統公佈廢止。 很多人好奇,那俗稱爆肝產業的工程師到底算不算合法責任制的其中一個類別呢? 電腦工程師常要負責確保硬體、軟體等資訊產品的運作順暢及成敗,是「有可能」符合84-1條的規範。 前項基金之收支、保管及運用,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同財政部委託金融機構辦理。 勞基法基本工資: 勞資Q&A 勞保局表示為簡政便民,將針對第一級投保薪資者主動辦理逕調作業,投保單位毋須另行申報,推估影響逾400萬人。 《勞基法》規定,工資是由勞資雙方議定,指的是勞工因為工作或獲得的報酬,因此只要是可以經常性領到的薪資項目都可以算是工資,包含底薪、津貼、獎金(勞基法第2條第3款),也就是說,常常在薪資單中看到的本薪、底薪低於基本工資並不違法,還必須加上其他「應發項目」來看。 但因為面試錄取時,老闆、人資通常不會向我們清楚解釋薪資結構的組成,每月領到薪資單時,你可能需要自行再確認薪水是否多扣或少發了。 基本工資指的是你在「正常工作時間」(指每天8小時、每週40小時)內最低可以領到的薪水總額,「不」包含平日、例休日、國定假日加班時領到的加班費金額(2022年最新基本工資每月為25,250元、每小時為168元)。 部份企業可能會與月薪制勞工事先約定,在到職/離職當月改為日薪制,依勞工實際出勤天數計薪。 不過必須特別注意:日薪制基本工資應由時薪制基本工資換算。 其請假時數,每星期不得超過二日之工作時間,請假期間之工資照給。 勞基法基本工資 四、平均工資:指計算事由發生之當日前六個月內所得工資總額除以該期間之總日數所得之金額。 要注意的是,所謂的獎金不是什麼名目都可以代表,如果操作不慎的話,是非常容易被認定為工資,還是得要全部加進去投保級距及加班費計算,這部份不可不慎。 根據勞基法第2條規定,「平均工資」是指計算事由發生之當日前六個月內所得工資總額除以該期間之總日數所得之金額。 基本工資訂立的目的是保障底層勞工,例如:打工族、中高齡勞工等。 勞基法基本工資: 基本工資明年調升 逾400萬勞工投保級距受影響 臺東縣部分鳳梨釋迦受今年暖冬影響,鳳梨釋迦落果情況愈來愈嚴重,農民欲哭無淚,地方呼籲農政單位因應;縣府農業處表示,請農民… 勞保局表示,為維持勞的財務平衡及永續發展,勞保條例明定勞保保險費率自2009年起採「費率自動調整機制」,由7.5%逐步微調至上限13%,2023年依法應調整為12%,扣除內含就保費1%,即勞保普通事故保險費率為11%。 勞基法基本工資 2012年9月26日,行政院長陳衝決議,2013年1月1日起,如期調漲時薪至新臺幣109元,而月薪制則暫緩調漲,維持每月18,780元,並提出經濟成長率須連兩季大於3%,以及失業率低於4%的兩項附帶條件。 本法施行前,事業單位原定退休標準優於本法者,從其規定。 延長工時: 原本每日不能超過12小時,每月不能超過46小時(勞基法第32條);責任制約定後可超過規定時數,但有上限。 適用勞基法移工的僱主,較去年多負擔225元/月、移工負擔增加68元/月。 2008年,馬英九政府上臺後,因遭遇全球金融風暴,臺灣經濟不景氣,許多企業祭出無薪假因應,基本工資的調整也就無望。 6伙食津貼婚喪喜慶由僱主致送之賀禮、慰問金或奠儀等。 《勞基法》規定,勞資雙方約定的薪水不能低於基本工資,為的是保障勞工的基本生活和購買力,因此老闆和你約定的薪水,和約定後實際發給你的薪水,高於基本工資就不違法。 勞基法基本工資 同時在勞保條例施行細則第14條中,也明確指出所稱「月薪資總額」,以勞動基準法第2條第3款規定之工資為準;其每月收入不固定者,以最近三個月收入之平均為準。 依據勞基法第59條規定,勞工在醫療中不能工作時,僱主應按其原領工資數額予以補償。 事假、病假、生理假、安胎假等,均有法令規定工資計算方式,依法計算自然無違法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