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故事影評12大優點2025!專家建議咁做…
其實觀眾都看得出來,故事裡的 Nicole 和 Charlie 都還依戀著彼此。 他們從未忘記對方的好、也深愛著他們的兒子,但卻已經對彼此的關係無能為力—那是愛情關係裡最痛的認清:我仍然愛你,卻已經無法繼續愛著「我們」。 《婚姻故事》的導演諾亞包姆巴赫(Noah Baumbach)與電影中的主要角色史嘉蕾喬韓森(Scarlett Johansson)、蘿拉鄧恩(Laura Dern)、亞當崔佛(Adam Driver)的真實人生皆與「離婚」有關,前面三位都曾歷經過離婚,而後者則是在小時候碰到爸媽離婚的狀況。 這兩個角色在法庭上的互相指控,其實就代表著男女主角因為婚姻的折磨,而出現的種種過激情緒,在沒有感情基礎的律師身上,就展演成刺骨而傷人的話語,終究引發出就算有感情基礎的兩人也開始不留情面互相傷害的「世紀爭吵」上。 所以不需要問兩位主角是否太自私,為什麼 Charlie 不肯搬去洛杉磯? 為什麼 Nicole 不肯拍完電視節目後回紐約定居? 而 Scarlett Johansson 在本片的短髮實在深得我心,她頂著這樣的髮型,含著淚,在考驗演員演技的長鏡頭下,表情萬變,笑容甜蜜勾人,憂容讓人愁的隱隱作痛,怒氣令人垂憐。 一段婚姻關係中,向來是一個巴掌拍不響,某一方一味妥協,也只會某一方之心理壓力越來越大,最後所造成的反動,才也會顯得天崩地裂。 那些從未說出口的不公平、忍讓、包容,都成為對簿公堂時應該一一具體追討的感情債。 看過電影的人都能深深感受到片中以紐約、洛杉磯兩地的差異,帶出男女主角不僅出身不同,就連性格、想法、觀念上也是南轅北轍。 但我們都必須承認,電影裡讓人淚水猝不及防的心碎瞬間,都是在觀眾感覺到愛的時候。 其實這個角色是諾亞‧波拜克根據曾幫過前妻、安潔莉娜‧裘莉、布蘭妮等女星打離婚官司的知名律師勞拉‧華瑟(Laura Wasser)打造而成,就連諾拉的戲份都在勞拉‧華瑟的事務所完成。 這樣的情形除了在在體現串流媒體對於內容製作的精準眼光以及進軍奬季的企圖心外,更見識到人們對於「婚姻」的各種情緒,有懼怕,有受傷,有憤怒,種種投射到這部由 Noah Baumbach 編導、半自傳性質、以「離婚」為主軸的電影中。 以上當然是簡化了對婚姻的詮釋,結婚可以有許多目的:要名份、要護照、要符合世俗要求、要生活保障(如有)。 只是當結婚最基本的目的「合法地在一起」不再成立,婚姻的意義的確大減。 隨着故事的深入,Nicole和Charlie兩人的婚姻矛盾點被一一揭露,而作為過錯方的Charlie則有着當代夫妻關係中男性的「通病」。 《婚姻故事》最大的特色是Noah Baumbach平易近人的敘事方式,無論是鏡頭的運鏡方式、35mm攝影相機呈現的、帶有的家庭錄影帶感的畫面,或者在公寓、辦公室、商務旅館房間這些日常感很重的地方取景,都讓這部電影感覺像是你我或身邊好友發生的故事,而正是這一點讓這部電影很動人。 這也讓我想到《小婦人》中的喬的一句臺詞:「為什麼女性就是要做那樣做這樣,為什麼我們就是隻能嫁人?難道女人就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嗎?」彼此之間可說是相互呼應,也從此能看見好萊塢電影中,女性自覺的力量越發明朗。 婚姻故事影評: 劇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