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教授薪水詳細資料
而且現在由於人們對學歷水平不斷提高的渴望,也引發了考研熱。 副教授薪水 更多本科學生希望在本科期間獲取更多的知識,也希望能夠一戰成碩,提升自己的學歷,在這種情況下,許多知名大學的教授也在網上售賣一些網課,也引起許多學生爭相購買,也能獲得十分可觀的收入。 除此之外,教授的本職工作還是做學術,越是名氣大的教授也會拿到報酬,更高的課題,只要完成相應的課題,項目也會收到非常可觀的報酬收入。 工資包括基本工資和月度補貼,到手稅後6000,年終獎3.5萬。 行政人員就是服務教授們,爲他們辦理一些他們不願乾的繁瑣的非科研事務。 工作清閒,基本上上班時間就可以做完,不會影響其他時間。 碩士,省會城市,985行政,底層新人,到手工資+房補+年終獎約16~17w,公積金約2w,有完整寒暑假,福利房末班車已經錯過,基本肯定不再有。 身體輕鬆,心情輕鬆,有非常非常充足的時間發展自己的愛好,我本碩都就讀於這所學校,很順利留在母校工作,各方面都熟悉。 人情簡單,收入穩定,感覺自己無論從心態還是外貌都一直處在學生時代的延續階段,對女生來說可能真的是比較抗衰老的工作吧。 副教授薪水: 副教授-外聘員工學歷分佈 而實際上,這些工資收入其實只是教授們最基本的收入,對大部分的教授而言,這只是收入中的冰山一角。 因爲在大學裏的教授除了在學校裏講課之外,也存在許多其他的收入渠道。 基本薪水是高校在招聘員工時根據員工個人能力和學校情況決定的聘期金額,每年高校參考新加坡人力局根據當年經濟情況出臺的的薪水指導報告,對員工的基本薪水有小額的漲幅。 總而言之,全國各高校之間的薪酬會因地域、層次、學科等影響而呈現不同,但這種差別並不失控。 這簡直是職業發展的終極拷問,也是絕大多數求職者最關心的問題(甚至沒有之一)。 帶論文還有監考費節日費都不提了,加起來也沒多少。 讓教師真正成爲最受社會尊重和羨慕的職業,需要爲他們創造安心從教、熱心從教、舒心從教的、精心從教的環境,薪酬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 但有些 professor 來牛津拿的也是 Reader 的工資。 提醒注意的是,這個表的數據是“Monthly Salary”,還沒有包括數額豐厚的房補、獎金、以及各項福利,簡單看上去,無論在哪所學校,教授級別,年薪百萬基本上只是個起點。 而講師一般需由教授提名,經教授會同意,校長批准。 今年漲工資了,年薪制,大概中級職稱年薪8w左右,五險一金每個月扣1000左右,不發全,發一部分,其餘要拿看到年終考覈。 合肥某地方大學,新進講師是基本工資到手1397,津貼5700,津貼裏頭包含前兩年的博士補貼1000,所以,前兩到三年是7000到手,往後如果沒評上副教授,就少1000了。 W1型工資適應對象爲青年教授,是德國爲防止人才流失、加強德國高校科研教學後備人才儲備而設立的等級,並非終身職位,一般的任期爲5-6年,類似於國內的助理教授。 青年教授擁有獨立的科研和教學權利,每週的教學工作量爲2-6課時。 國家薪酬標準根據工作崗位所在職級實行一崗多薪年薪制,輔助以補貼、加班費、特殊獎金以及養老金計劃等一體的薪酬制度,爲教授和高級管理人員以下的僱員設置薪酬標準的下限,上限和年度增量幅度 。 副教授薪水: 日本隊員世界盃罰點自己做主:誰有自信誰先上去踢 不過相應的,這類職位的門檻也會低一些,對研究背景要求不高(近年新入職人員,也大多要求有博士學位了),且會考慮有Industry經驗的人,以期望能給學生,尤其是本科生,帶來更加實踐性、專業性的教育。 而香港高校能在國際範圍內吸引到優秀的人才,和薪資水平也有很大關係,下圖比較了各國/地區高校的教職薪酬,可以看到,香港的教職收入,僅次於新加坡,比英國、美國(圖表中沒有)、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等主要發達學術國家都要高,在國際上有很強的競爭力。 可以看到,香港各公立大學的教職,在同級別的薪資範圍上,差別並不大。 提醒注意的是,這個表的數據是“Monthly Salary”,還沒有包括數額豐厚的房補、獎金、以及各項福利,簡單看上去,無論在哪所學校,教授級別,年薪百萬基本上只是個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