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東7大分析
大家可能想都想不到的,是1970至80年代,該校學生幾乎都是臺灣傢俱公司最搶手的對象,有些學生甚至在高三時就拿到公司廠商提供的獎學金,條件是畢業後馬上進入公司加入工作,也有的連當兵期間都有安家費可拿。 今天在臺灣有不少傢俱木工廠或是公司的老闆、高階主管,就是出身公東高工,這些學生沒有上過大學,他們也沒有所謂「學霸」的條件,更談不上「斐陶斐」這種東西,他們擁有的就是人們看見他們的作品,就會比出大拇指稱讚,和臉帶笑容給予的肯定。 他們也告訴學生,所謂「美」,就是專心投入、眼睛專注、思路清楚,這樣做出來的成品自然就會呈現出「生命的美」。 因為師傅都和學生在一起上課、做工,學生也從師傅的身上學習到最珍貴的,除了是技能外,更重要的是學到生命教育的功課,這就是誠實的工作態度,也從這裡培育學生從作品中看見自己是誠實、可信賴的形象。 但當年有機會參觀公東高工的人士,都會訝異這位於窮鄉僻野之地的學校裡,竟有如此先進且幾乎全為進口的實習設備,而來自歐洲的優良技師更讓他們印象深刻。 公東 除了這座樓,公東其他教學大樓幾乎都是在錫神父獨自奔走募款下一一籌建,錫神父就連在癌症末期,由瑞士返臺前,也將他唯一弟弟給的養病錢,全數捐出為學生蓋了座籃球場。 公東 今天在籃球架下,仍可隱約看到非常細小的一行字:錫安東(錫神父的弟弟)捐獻。 公東: 閱讀;不虛此生。 這些彩色玻璃描繪了耶穌背十架時走苦路的情景,祂因愛世人,而所受的鞭傷和羞辱,都一一紀錄在這些玻璃上。 玻璃不但成為聖堂的自然光源,每當陽光穿透彩繪玻璃時,更為教堂添了夢幻的美感。 林教官仍記得,一到校,錫神父就叮嚀他:這些住校的孩子們,年紀這麼小就離家在外,沒有父母、親人的呵護,神父懇請教官,務必將學生視為己出,除了要嚴加管教,更要注意他們的心靈。 一九七四年以前,偏遠的公東高工,前後竟然有二十一位來自瑞士、德國、奧地利的外籍老師,不支薪地在學校裡教導水電、木工、機工等課程。 一直到技術轉移,公東培育出自己的師資後,這綿延近十五年、有外籍老師支援的教學計畫才告一段落。 在他心裡,實在的本事比文憑來得重要,為此他全面將瑞士那種師徒傳承學制引進「公東」。 林教官說,他被這位老外神父的精神深深感動,後來即使成了家不再住校,他仍是習慣等到學生就寢纔回家,天尚未亮,學生還未起牀時,便又衝到學校查看學生的起居。 他說:「大學是給那些對研究有興趣的人讀的,一般人不須要都要讀大學。」這也是為什麼挪威政府認為「讀大學就是一種專門從事研究工作的職業」,因此該國的大學生有領政府給的「薪水」。 但他覺得應該訓練這些年輕人,特別是臺東的原住民青年有一技之長,這比上大學去更重要且有意義。 今天在臺灣有不少傢俱木工廠或是公司的老闆、高階主管,就是出身公東高工,這些學生沒有上過大學,他們也沒有所謂「學霸」的條件,更談不上「斐陶斐」這種東西,他們擁有的就是人們看見他們的作品,就會比出大拇指稱讚,和臉帶笑容給予的肯定。 老師吳俊穎表示,作品為「一口田」,設計理念以可調整式桌面高度,解決青少年不同時期的身高,製作符合人體工學及可拆卸組合的書桌為設計重點。 以簡單的螺絲拆卸就能調整桌面高度,適合國小到高中階段使用,在書桌右側也設計層板的書架,以不對稱孔洞設計方便快速更換活動層板位置。 圖片來源〡公東聖堂官方網頁推開木門進到聖堂內部,設計簡單,純白色的牆壁襯託著暗色的地板。 公東 雖然房內唯一的顏色只有側牆一整排的彩繪玻璃,但卻能營造出一種深邃而富有戲劇光影的效果。 公東: 公東教堂 在晉見完教宗,單主教自梵諦岡寫信給在瑞士會院靜養的錫神父,言明來看他。 未料,如期前來的單主教竟撲了空,原來錫神父一收到主教的信,立刻先斬後奏,整裝回臺,他怕主教一來,與他的長上討論病況後,鐵定不許他再回來。 一九八三年一月的某一天,從主教到公東校長、師長學生、教友,一大夥人聚集臺東機場,為攝護腺癌細胞已擴散到其他部位,得回瑞士治療的錫神父送行。 「公東高工」 ,是天主教白冷會在臺第一任會長錫質平神父一手催生創立。 位於臺東以歐式學徒制奠定基礎的教學傳統,為臺灣樹立技職教育典範,間接促成臺灣傢俱產業。 無私、負責、誠實、認真,堅強,只是一般人對錫錫質平神父待己、對人的表述,然而更多具體形容可能都不及他與學生間的慈愛互動。 所有住過校的校友都記得課餘,工作做完了,他們最喜歡待在錫質平神父仄陋的房間兼辦公室裡,翻閱他收集的郵票2、看他的書籍,甚至玩弄他的菸鬥。 公東: 香港喜來登酒店與韓國尊貴宮廷護膚品牌The history of Whoo聯手推… 公東高工學生代表咱國家去參加國際技能比賽,替咱國家在贏得極高響亮的榮譽,也因此為他們的生命活出燦爛的光輝。 中心設有機工、水電供、木工、汽車修復、水泥工等,一期三年,完全免費,幫助許許多多青年獲得認證執照,因而就業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