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因不完全氫化油耐高溫,可改善食品穩定性,且可延長保存期限,常使用於烘焙或油炸食物。 氫化油 科學證據顯示,人工反式脂肪會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而在臺灣由於使用人工部分氫化油的食品業者相當廣泛,尤其像麵包業者、烘焙業者還有調理食品業者,加工過程中經常需使用「半氫化植物油」、「植物性乳化油」、「人造奶油」、「人造酥油」等,均可能含有部分氫化反式脂肪,新法令規定恐影響甚鉅。 大多數的專家認為氫化脂肪中所含有的反式脂肪是不健康的,多數研究都是指氫化脂肪的危害比飽和脂肪嚴重許多,會造成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 盡可能的減少反式脂肪,已經是社會大眾及相關專家的共識;自2003年起陸續有國家(目前有丹麥、奧地利、冰島、挪威、瑞士、中華民國與美國)管制或禁止將其使用在食品上面。 他補充,如需改良食品配方,業界可按需要向供應商查詢產品的成分詳情;在瞭解食品中的油脂有何作用及來源後,業界亦可參考《取代食物中工業生產反式脂肪的指引》,以便取代含有「部分氫化油」的配料。 由於健康概念的風行,食品業者減少使用富含飽和脂肪酸的動物性油品,但因考量油品的穩定性,選用氫化油來製備食品,卻也增加反式脂肪酸的含量而影響生理代謝。 氫化油: 催化劑 流動加氫技術已經成為工業上的一種熱門技術,工業應用規模也逐漸增加。 該技術將氫氣和稀釋的溶解於溶液中的反應物連續地通過固定牀催化劑。 通過使用現有的高效液相色譜技術,系統允許壓力從常壓到加壓至 1,450 psi(100 bar),也可以提高反應溫度。 大多數的專家認為氫化脂肪中所含有的反式脂肪是不健康的,多數研究都是指氫化脂肪的危害比飽和脂肪嚴重許多,會造成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 新聞中指出,追蹤結果發現,丹麥對反式脂肪的限制,讓丹麥食品中反式脂肪含量大幅下降,連帶其國內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下降速度,也比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35個國家更快。 由於加工氫化過程中,容易產生反式脂肪酸,吳月盈警告,食用過多反式脂肪酸,容易使血中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上升,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危險性。 氫分子與不飽和脂肪分子中的碳碳雙鍵發生加成反應而將其變成飽和脂肪,形成氫化脂肪。 如果一個人每天攝入0.5克左右反式脂肪酸,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基本上可以翻番。 依現行我國法規規定,反式脂肪之定義係指食品中非共軛反式脂肪(酸)之總和。 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部分修正草案在11月27日三讀,其中攸關大眾飲食就屬將限制「人工部分氫化油」的使用,違反業者最高可處300萬元罰鍰。 就是利用高溫(260℃)、高壓(兩大氣壓),把油中的雜質與水分去除掉的過程。 去掉雜質與水分之後,油質變得晶瑩剔透、不易敗壞、有效期限延長,低溫也不會起霧狀。 酥油是麵包師父做麵包或餅乾時,幾乎都會加的油,以前多半是用豬油,但現在幾乎全都用氫化植物油做成的酥油。 市面上許多保健食品都標榜能降低膽固醇,但真的那麼有功效嗎? 長庚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表示,近日美國心臟病學會期刊《JACC》發佈一則研究,… 大家可以看到 , NAS用的詞語是「限制」而不是「禁止」。 氫化油: 1起全面禁用人工反式脂肪 消費者終於可以放心喫了嗎? 據測定,氫化後油脂碘價每降低1個單位,溫度會升高1.6~1.7℃。 氫化反應後的油脂碘價下降、熔點升高,固脂含量隨着氫化深度的加深而增加。 由於油脂組成的多樣性,不飽和程度、反應條件各不相同。 氫化油又稱硬化油,也被叫做“植物奶油”、“植物黃油”或“植脂末”,由精煉過的液體油(如棉子油、魚油等)經不同程度的氫化而成的固體或半固體脂肪。 Ω-3脂肪酸,並且將分量控制在113~170公克左右,重點是烹調方式,請以清炒、烘烤方式取代油炸。 不過國民健康署的資料顯示,反芻動物來源的反式脂肪中,有一種共軛亞麻油酸(CLA),對健康不會造成負面效應,所以植物油就成為現在需要注意的反式脂肪來源。 美國則在2015年6月16日宣佈,除經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覈准,食品製造商不得販售部分氫化油或含有部分氫化油的食物,並給予食品業者3年時間調整因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