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港自來水公司7大著數2025!(小編貼心推薦)
「有人停水後才公告的嗎?」南州鄉陳姓民眾怒指,臺水16日下午發出停水公告稱因潮州淨水廠工程斷管連接,所以從下午5點至晚上10點停水,但文中的刊登時間是5點14分,這麼無預警停水合理嗎? 工研院創新的水處理技術,從早期致力於符合環保法規,近幾年偏重在特定污染物的處理,包含氨氮、重金屬、有機物等,近期則朝廢水回收再生的方向研發,避免發生廠商因缺水而生產線停擺的狀況,此外也可延伸至家庭污水處理使用。 未來希望走向國際,將技術輸出至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等地,提升臺灣水科技的國際能見度。 南工處自2011 年確認採用BioNET 技術後,隔年即著手設計東港溪原水前處理廠,2014 年開始動工,由於國內外均無施作範例,也因此對南工處和工研院都是新的挑戰。 劉維民坦言,原水前處理廠興建過程中壓力不小,由於無前例可循,且過去很少購買如此大量的生物擔體,一開始規格訂定尚不完善,因此花了許多時間與工研院和施作廠商磨合和溝通。 他說,原以為無預警停水會很快復水,不料17日一早仍沒水可用,當下立即打1910詢問,而對方稱管線在排氣,晚點復水,但等到深夜仍沒有水,所以在18日凌晨12點、早上8點、下午3點、晚上6點又打,結果各得到不同答案就是問不到正確供水時間。 張王冠說明,BioNET 具開孔性結構,作為反應槽介質,提高懸浮固體物攔截的機會,且可提供廣大表面積讓微生物附著生長,而這些微生物是經過馴養後的硝化菌和異營性菌,附著在生物擔體上,硝化菌去除氨氮,而異營性菌氧化去除有機質,待處理的水進入反應槽後,可分解水或廢水中之污染成份,達到穩定與極佳的出流水質。 談起與工研院合作緣起,劉維民說,市面上有許多種接觸曝氣法生物擔體的技術,如無煙煤、陶瓷建材、活性碳、石英砂等,但試驗結果顯示工研院BioNET 技術最佳,其佔地面積最低、建置費用也最低。 他也認為未來此技術可推廣應用至東南亞地區,例如印尼政府在未來10 年計畫投注45億美元,提高人民用水品質,達到69%國民皆有乾淨水資源的目標。 說 明:本處徐處長赴東港所營運所轄區甘棠門淨水場瞭解供水情形,並指示積極辦理淨水場清水池擴建以利供水穩定。 澄清湖是高雄市第一大湖,亦是大高雄地區重要的水源地,臺水七區處對於澄清湖園區的自然環境及生態平衡相當重視。 黃貴麟表示,潘姓主任突然發生意外,同仁都感到震驚與不捨,由於家屬目前正值悲慟狀態,同仁也都不敢詢問相關事情,對於潘主任的意外,也是從媒體得知。 有民眾發現海裕路道路起伏、白線呈現波浪狀,車開過去還好,騎士經過如果車速快,恐怕會摔車很危險。 消防局是24日凌晨4時34分接獲報案,1名年約60歲男性路倒在長治鄉中興路旁,一動也不動。 據瞭解,24日凌晨,潘昭誠騎車至長治鄉長興村中興路附近,不料停妥機車之後,卻突然不明原因路倒,有附近的住戶表示,當下聽見撞擊聲響,外出查看才發現潘倒地失去意識,於是立即通報警消,但潘昭誠經搶救仍不治。 計畫性工作停電為強化系統韌性或因設備老舊定期更換檢修設備需要而排定的停電,屬計劃性的工作停電,與電源不足完全無關。 東港自來水公司: 屏東縣自來水供應業·密集區域 轄區屏東警分局已調閱路口監視系統,釐清事件發生原因,檢察官25日也將驗屍查明死因。 東港自來水公司 自來水公司同仁聞訊,都感到難過並十分不捨,同仁表示,潘的工作態度認真,專業度很高,外界風評也很好。 警方獲報隨即成立專案小組,於現場仔細蒐證,但並未發現剎車痕,或是汽機車撞擊的碎片、交通事故等跡證,因此初步排除肇逃,並將調閱相關監視器,希望釐清事發過程,後續將報請檢方相驗、查明死因。 而自來水公司得知消息表示,對突如其來的惡耗是感到錯愕及不捨,將待檢警釐清案情,並協助家屬處理後事。 說 明:本處徐處長赴東港所營運所轄區甘棠門淨水場瞭解供水情形,並指示積極辦理淨水場清水池擴建以利供水穩定。 BioNET 東港自來水公司 水處理技術踏出了民生用水的一大步,張王冠充滿信心地說,未來希望擴大應用範圍到廢水再生或海水淡化前處理,以改善薄膜脫鹽效果,及延長薄膜使用壽命;另外農業回歸水再生利用處理,也是潛在應用之處。 屏東縣美和高級中學參訪大泉淨水場、大泉伏流水 111年11月3日屏東縣私立美和高級中學辦理高中二年級學生地理實察-水資源課程參訪活動,特別至自來水公司第七區管理處高雄給水廠進行水資源議題課程參訪。 此次參訪由本廠人員講解轄管大泉淨水場、大泉伏流水取水站等原水、淨水設備,另對於自來水處理過程包含取水、加藥、快混、膠凝、沉澱、過濾、消毒等程序及伏流水取水原理、集水管、集水井工程、機電設備抽水設備也逐一解說。 藉由參訪讓學生知道極端氣候下臺灣,每逢豪雨或颱風因為高屏溪地面水濁度已高到淨水廠無法處理程度,瞭解下大雨卻無水可用原由,但是此時的伏流水濁度依舊相當低,不僅能在汛期時取得高屏溪低濁度原水,可降低淨水場加藥及清淤成本,更可在枯水期有效利用河牀下的水源,也期望藉由水資源參訪莘莘學子能珍惜珍貴水資源。 劉維民表示,每日供水量最高達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