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流9大伏位
1987年後所生產的Elite150,其實就是日本國內在1987年發表的新款Spacy125(機種代號:JF-03)的153cc版本,亦類似臺灣三陽工業於1990年生產的迪爵150,雖然採用同一款引擎,但是外觀已與原來的風格大異其趣了。 名流 出生於民國50到60年代的臺灣人看到名流就想到飆車,這可能是緣起於民國70年代的青少年常常以名流車系(尤其是名流100)當做飆車工具的緣故。 車輛維護:由於名流150已於1994年前後停產,再加上本田技研在2000年出脫全部光陽工業持股後已終止所有的技術合作關係,目前大部份零件都處於停產狀態。 另外就臺灣以外的情形來說,也因為日本國內的Spacy125 名流 Striker與美國、歐洲的CH125/CH150也都早已停產,因此這臺車的車主最頭疼的問題:就是「零件難以取得」,但由於目前網路發達,有一羣熱愛名流車系的車友,共同組成「名流家族」,進行相互交流,並有熱血車友自行開發相關零組件,供車友採購,以維持名流車系的持續奔馳。 以文化保存層面而言,名流速克達在當年臺灣處於解嚴後的特殊的時空背景下,此車與當年臺灣青少年思潮與文化意涵上發生某種程度上的關聯與結合,也讓人聯想起那個充滿日治時代舊建築的70年代臺灣街頭。 地點:北臺灣的大度路、中臺灣的文心路、南臺灣的臺南市第五期市地重劃區、屏東臺26線(屏鵝戰備跑道)等地,都可見到飆車族橫行。 中文名名流外文名the four hundred拼 音míng liú注 音ㄇㄧㄥˊ ㄌㄧㄨˊ釋 名流 義1、指知名人士;名士之輩。 將前後避震器做了一些改良,其中後避震系統新增支撐臂,用來連接避震器與引擎,但是也導致後避震器呈現非平行的狀態。 名流: 臺灣機車工業發展 級距,並且走實用風格,同時開出 6 萬 1600 元起的售價,配合汰舊換新方案與原廠加碼,售價下探 49,600 元起。 背景:民國70年代,臺灣社會正值初由戒嚴的政治肅殺氛圍中釋放出來,臺灣社會也慢慢開放並與國際社會接軌,隨之而來的各種多元化資訊,舉凡:政治思想、流行音樂、教育理念、等各種人文、歷史、流行文化思潮大量衝擊當年純樸的臺灣社會,其中包括源自於日本「暴走族」的飆車族文化也席捲全臺。 名流150除了是一臺早已停產的速克達之外,也代表了一部份當時(民國70年代/1980年代)臺灣社會青少年流行文化的重要元素。 此次 Kymco 發表全新 Famous 新名流 125,外型採用簡約設計風格,擁有俐落的極簡線條搭配反摺線條,並且配上內置飾條的方向燈組以及高辨識度尾燈造型,營造出充滿都會風的整體風格。 臺灣電影:近年來因國片市場逐漸復甦,跟隨著世界的對影片考證的潮流,觀眾對於影片背景時代考證(擬真度)的觀念提升。 因此,片商對於骨董車的需求也呈現逐漸增加的趨勢,例如在鈕承澤所執導的艋舺片中,就出現了王牌、追風135、名流等經典車種。 與第1代延用同樣一具水冷引擎,但是因為環保廢氣排放考量,將曲軸箱通氣管由原先的開放式改為接到空氣濾清器的封閉式,另外比較耐人尋味的是光陽工業把左曲軸箱皮帶散熱蓋改成全金屬製品,以連接到車架鋼管內部之通氣管方式散熱,取消了原來與日規次代CH125CF-Ⅰ相同的在塑膠蓋內附加海綿以過濾外部空氣的開放式設計,反而與日規初代CH125CD-Ⅰ看齊;另外把保險桿由日規的窄版改為整體包覆式擾流外套,其餘設計與第1代名流150基本上是一樣的。 150,引擎代號KF01E(該款車種為光陽名流150的原型車種),該車款有2種車款,第1款為Hon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