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車汰舊換新11大著數2025!(震驚真相)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受理申請後,經審查不合規定或內容有欠缺者,應即通知申請補助者補正,補正次數以一次為限,補正日數不得超過三十日;屆期未補正或補正仍不合規定,駁回申請。 但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同意延長補正期限或再次通知補正者,不在此限。 獨資、合夥或法人依本辦法申請補助並事先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覈准者,不受前項第二款及第四款規定之限制。 四、七期燃油機車:指符合移動污染源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第六條規定於中華民國一百十年一月一日施行之新車型審驗排放標準,並取得中央主管機關排氣審驗合格證明之非大型重型等級量產燃油機車。 因此補助方案裡只有針對小型輕型、普通輕型、普通重型來規定。 出售方式規劃是在「廢車回收一站通」平臺申報舊車報廢時,可以勾選出售碳權憑證,且環保署也會規畫相關配套,避免民眾手握碳權憑證卻賣不掉或者賣不到1,000元的情形發生。 全新法規主要修正部分在於舊車車齡需為 10 年以上;並且只要同時滿足下表條件,每臺車即可享貨物稅減免 5 萬元。 不過要注意的是,為鼓勵民眾及早「汰舊換新」,補助金額將會逐年遞減,明年重型電動機車或七期燃油機車補助為5000元,但後年補助減為3000元;新購輕型或小型輕型電動機車,明年補助3000元,後年減為1000元。 而優惠除了能帶動市場汰換老舊汽機車,換購新車也能刺激消費,最後都能為環保盡一份心力。 小型輕型每輛補助 5100 元,輕型、重型電動機車每輛補助 7000 元,如使用國產電池芯者,得額外加碼補助 3000 元。 一般民眾主要是將相關文件交付電動機車出廠商,由廠商代為向工業局申請補助款。 最後則是工業局給予電動機車的補助,或是環保署與環保局給予換購七期燃油車或電動機車的補助,基本上只要有了上述舊車資料,加上車行本身就已經會先留有新車的資料,包含新車行照影本等等,也都會協助民眾向主管單位申請補助,不必擔心因為補助的主管機關不同,而可能要跑很多地方。 可參考這篇文章「光陽、三陽、山葉通勤機車選購重點比較與8款女用機車推薦2022」。 在這篇文章裡,會讓大家一次看好看滿,同時也會有如何申請機車補助的說明。 機車汰舊換新: 想換油電車或電動車再等等? 環保署預告《車輛汰舊換新補助與獎勵草案》明年上路 購買電動機車,除了可向環保局申請汰購補助,另可向經濟部申請新購電動機車補助、向各地方環保局申請加碼金。 機車舊換新者,除了向環保署申請淘汰機車補助,另可向國稅局減徵貨物稅 4000 元、獲取各地方政府環保局補助加碼(目前僅高雄市提供新購七期燃油機車補助)。 所謂電動二輪車包含電動機車、電動自行車、電動輔助自行車,這項補助辦法為期二年,實施至2021年12月31日止。 環保署強調,機車汰舊換新補助,採分年調降金額方式推動,希望車主及早淘汰老舊機車,改用電動二輪車或符合七期環保排放標準的機車,不僅減少空氣污染,還可享有較高金額補助。 環保署明(2020)年1月1日起將實施新的「機車汰舊換新補助辦法」,民眾汰換老舊機車並新購電動機車等電動二輪車或七期燃油機車,最高補助5,000元,這是機車汰舊換新補助首次納入七期燃油機車。 口語上常說的「舊換新補助」,全稱為「中古汽、機車報廢或出口換購新車減徵退還新車貨物稅」,其實是「退稅」政策,並以貨物稅條例第12條之5入法規範,鼓勵民眾加速淘汰老舊車輛並換購新車,以期達到促進節能減碳和推動相關產業發展的成效。 於條例生效期間,沒有機車登記時間限制(舊條列規定需要先登記滿1年) ,只要報廢或出口出廠年限至少4年以上、150cc以下的機車,於報廢或出口的前後6個月內,購買非電動車的新車且完成新領牌照登記,新車貨物稅每輛減徵新臺幣4千元。 其中舊車異動登記書報廢證明影本,需要車主(或代辦人也可)帶著舊車車牌、行照與車主身分證正本去到監理所辦理。 而環保署舊車車體回收金的補助金額為300元,針對7年以上車齡的車款,申請時限則沒有限制。 而有了這些新車資料,再加上車行會跟買家拿取身分證影本、存摺正面影本,就會去替民眾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