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政府提出的紓困政策,受疫情影響導致有繳稅困難者,都可申請,但申請時要說明受影響情形,並儘量附上如公司減班休息、近幾個月的工時、收入等相關文件。 每年12,000元人民幣遞延額度,如果按當前約10%個人所得稅稅負率測算,可省稅840元人民幣;實際稅負愈高,節稅效果愈明顯。 臺灣個人所得稅 臺灣個人所得稅 一般扣除額分為標準扣除額及列舉扣除額,該兩類扣除額不得同時使用,納稅人應擇一採用對自己較為有利的方式。 根據規定,納稅人收到報稅表後,應於稅務局發出報稅表後的一個月內或在有關報稅表所指明的任何其他時間內填妥及交回稅務局。 服務範圍 啓源會計師事務所提供以下服務:審計與會計、公司註冊、稅務諮詢、商標與專利申請、簽證與移民以及人力資源服務。 公營機構服務人員所領單一薪俸中,包括相當於實物配給及房租津貼部分。 線上取得查詢碼 所得人可使用「健保卡+註冊密碼」、「自然人憑證」、「電子憑證」、「行動電話認證」線上取得查詢碼。 3、投資者興辦兩個或兩個以上企業的(包括參與興辦),年度終了時,應彙總從所有企業取得的應納稅所得額,據此確定適用稅率並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若莊董有股利10萬元,個人所得稅新制(股利合併計稅)股利所得享有8.5%的可抵減稅額,算出來為8,500元。 ✓分期0利率:最低申辦金額為新臺幣3,000(含)元,最高不得超過原始信用額度。 須長期照顧的身心失能者,如同時領有身心障礙證明,除可扣除身心障礙特別扣除額新臺幣(下同)20萬元,並得再扣除長期照顧特別扣除額12萬元,合計可減除32萬元,對於有身心失能照護需求的家庭,提供適切的協助。 原來的政策比較複雜,領取的商業養老金的25%免稅,剩下的75%按10%稅率繳稅,所以實際稅負是7.5%,同時新政策將個人養老金作為一項單獨收入不併入綜合所得,直接按3%稅率繳稅。 2022年11月份國家稅務總局公佈配套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本次政策是2018年在上海、福建和蘇州工業園區試行的個人商業養老保險政策的一次全面升級。 這項養老政策對臺商而言幾乎沒有影響,因為全部都是由員工個人自行開立帳戶、繳費和決策投資,但對員工個人來說,則可以享受個人所得稅遞延、稅率較低的優惠,如果有繳納社保的臺籍員工,也可以同時享受這項優惠政策。 臺灣個人所得稅: 相關文章 第一類:營利所得:公司股東所獲分配之股利、合作社社員所獲分配之盈餘、其他法人出資者所獲分配之盈餘、合夥組織營利事業之合夥人每年度應分配之盈餘、獨資資本主每年自其獨資經營事業所得之盈餘及個人一時貿易之盈餘皆屬之。 二、營利事業全年課稅所得額超過十二萬元者,就其全部課稅所得額課徵百分之二十。 但其應納稅額不得超過營利事業課稅所得額超過十二萬元部分之半數。 有些國家或地區以公司為課稅的稱作企業稅,這經常被稱為公司稅、公司收入稅或營利事業綜合所得稅。 各地政府在不同時期對個人應納稅收入的定義和徵收的百分比不盡相同,有時還分稿費收入、工資收入以及偶然所得(例如彩票中獎)等等情況分別納稅。 計算好之後,假如報稅前年度收益超過670萬元,要依規定填寫「個人所得基本稅額申報表」,就超出部分繳納20%的最低稅負所得稅。 無住所的居民個人:在境內居住累計滿183天的年度連續不滿五年的,或滿五年但其間有單次離境超過30天情形的,其來源於中國境外的所得,經向主管稅務機關備案,可以只就由中國境內企事業單位和其他經濟組織或者居民個人支付的部分繳納個人所得稅。 臺灣個人所得稅: 所得稅計算器 臺灣 香港薪俸稅的納稅年度是每年的4月1日至次年的3月31日,納稅義務人應就此期間的全部應稅所得向稅務局申報。 本文僅針對中國大陸、香港及臺灣的個人因任職、受僱而取得的工資薪金/薪俸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作簡要介紹,並就中港臺三地之間的個人薪資稅負作簡單的分析比較,以供啟源的客戶參閱。 鑒於各個地方獨特的免稅及扣除政策,建議納稅人可以因應該等政策,對其所得稅方式進行針對性的安排和籌劃,從而可以充分享受到當地的免稅及各項優惠政策。 例如,當一月對《所得稅法》的修正將最高個人所得稅稅率降低至40%時,儘管一些企業領導人對此表示不滿,但企業所得稅卻從17%提高到20%。 納稅義務人可以申報扶養本人和配偶年滿60歲或未滿60歲但無謀生能力的直系尊親屬(如父母、岳父母、祖父母、繼父母等),如果受扶養的直系尊親屬已經年滿60歲,申報時不需要檢附證明文件,只要把基本資料填寫清楚就可以了。 各倉庫應將堆存貨物之客戶名稱、地址、貨物名稱、種類、數量、估價倉租及入倉出倉日期等,於貨物入倉之日起,三日內依規定格式報告該管稽徵機關。 但納稅義務人本人、配偶及受扶養直系尊親屬年滿70歲者,免稅額增加50%,而爲132,000元。 一、依中華民國公司法規定設立登記成立之公司,或經中華民國政府認許在中華民國境內營業之外國公司所分配之股利。 個人依第十四條之四及前條規定列報減除之各項成本、費用或損失等超過規定之限制,致短繳自繳稅款,準用第一百條之二規定。 告發或檢舉納稅義務人或扣繳義務人有匿報、短報或以詐欺及其他不正當行為之逃稅情事,經查明屬實者,稽徵機關應以罰鍰百分之二十,獎給舉發人,並為舉發人絕對保守祕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