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糊7大著數2025!(小編貼心推薦)
食得糊嗰陣,玩家應該即刻嗌「食糊」、「食」或者「糊」,然後將手牌全數翻開(現時亦有唔嗌只翻開全數手牌),證明佢已經湊成有效嘅食糊牌型。 地糊懶人包!(小編貼心推薦) 如果佢既唔嗌,亦都唔翻開手牌,就視爲放棄嗰次食糊,並繼續行牌。 地糊15大分析!(持續更新) 地糊5大分析!(小編推薦) 部分自訂規例為食詐糊的玩家不論是其他玩家「出衝」還是「自摸」詐糊,均只須向其餘三個玩家支付最少三番的金額。 全銃制就是出銃者要同時替其他玩家支付應付款額,即甲要支付自己、丙和丁的款項給乙。 不過,不論是陪銃制還是全銃制,在一些指定的情況下會設有「包牌」的懲罰制度,即個別玩家(不一定是出銃者)需要為該局結果負全責,即替所有玩家支付應付款項給勝出玩家。 地糊6大分析!(震驚真相) 陪銃制之下,食詐糊的玩家須向「出衝」玩家賠償最高番數的金額,並向其餘兩家賠償該金額的一半;如玩家「自摸」詐糊,則須賠償其餘三家最高番數的自摸金額。 地糊: 十三番(例牌) 以下牌型並唔係標準「清章」蔴雀所有,但根據唔同自訂規例,有部分玩家亦都會接受作有效牌型番數。 一個玩家如食糊後發現時詐糊,需要向其餘三個玩家作出賠償,以補償其他玩家失去勝出該局的機會,而賠償金額往往與牌局最高番數有關,防止有玩家串通,以食詐糊來防止其他玩家食出大牌而造成不公。 從例子中可見,順子是三張順序的同門數字牌,刻子是三張相同的牌,槓子是四張相同的牌,眼爲兩張相同的牌。 在組成食糊牌型或計算番數時,除了特別規定須爲槓子纔有效(例如「十八羅漢」這牌型)外,一般情況下槓子可視爲刻子的一種。 日本麻將中現在地牌的意義變成了「閒家自摸的第一張牌」,所以將地胡稱作人和。 不過現今大多數日本規則都不採計人胡,這種情況下就只有門前清榮胡的翻數。 地胡(漢字有「地和」、「地胡」、「地糊」等寫法,第二字皆念「ㄏㄨˊ」),也稱地成、地發千祥、是麻將中的一種胡牌形式,指旁家抓到最初的手牌時(通常是13張)已經聽牌,藉此胡牌的話就稱作地胡。 莊家所打出的第一張牌被稱爲「地牌」,所以藉此胡牌的話就稱作地胡。 詐糊是指一個玩家打開手上的所有牌後,不能組成合為任何可以糊牌的組合。 可能出現的情況包括大相公或小相公、牌序或組合出錯(例如將一三三萬看成了一二三萬)。 地糊: 地糊 舉例說,一局當中玩家乙是萬子九張落地,而另一玩家甲之後沒有再上、碰或槓牌。 地糊好唔好!專家建議咁做… 隨後玩家丙亦出現幺九九張落地,假設甲手上只剩下萬子和幺九,甲若打出萬子令乙食出萬子清一色,甲要包輸,但如果甲打出幺九令丙食出全幺九,甲無須包輸,即使甲當時令丙十二張落地,甲也不用包丙十二張自摸。 如果甲當然有其他牌可打(例如筒子或索子非幺九牌),但甲仍然打幺九牌令丙食出全幺九,甲仍然要包輸。 在現行的日本麻將中,地胡是指的是閒家抓到最初的13張牌時已經聽牌,並且第一次自摸就胡了的情況,一般被認爲是一種役満。 不過現今大多數日本規則都不採計人糊,這種情況下就只有門前清榮糊的翻數。 在現行的日本麻雀中,地糊是指的是閒家抓到最初的13張牌時已經叫糊,並且第一次自摸就食了糊的情況,一般被認為是一種役満。 如果其中一個玩家打出一隻食糊牌後,喺一循內(即係下一次到呢位玩家摸牌之前)第二位玩家打同一隻牌時唔可以食呢張牌,唔係就當呢位玩家食詐糊。 例子:如果玩家A持有3456萬,而玩家A摸咗3萬之後唔小心打出。 然後一循內玩家B都係打3萬,玩家A就唔可以憑呢隻3萬食糊。 地糊: 香港麻雀胡牌列表 全銃制之下,食詐糊的玩家不論是其他玩家「出銃」還是「自摸」詐糊,均須向其餘三個玩家支付最高番數的金額,例如以上述例子,乙須向丙和丁賠償256元。 香港麻雀本身可無番食糊稱為「雞糊」,以前多數打「雞四」,亦即是雞糊「零番」來做起糊,四番就封頂。 亦可以選擇四番為滿糊,然後清一色「雙辣」,例牌「三辣」來計算。 因「番」這詞是「翻倍」的意思,因此食糊每多一番,價錢就翻多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