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卜力動畫大師—高畑勲展詳細介紹
高畑勲,對於日本的動畫發展具有極重要地位的動畫大師;1985年與宮崎駿、鈴木敏夫共同創辦了「吉卜力工作室」,牽動日本動畫半世紀的發展,並一舉躍進國際舞臺。 高畑勲總是摸索適合現今的題材,經常在他的作品中探索「日常」的主題,並在動畫創作的過程中追求嶄新的表現方法。 高畑勲所製作的歷來作品包括「小天使」、「螢火蟲之墓」、「輝耀姬物語」等許多經典動畫,都是陪伴我們長大、廣受粉絲熱烈喜愛的鉅作。 對美術具有深厚知識的高畑勲,於90年代埋首於繪卷物的研究,探索人物與背景一體化的動畫新表現風格。 在作品中利用數位技術,挑戰手繪線條的水彩畫風畫法,成功呈現出與過去賽璐珞原畫截然不同的表現方式。 高畑勲導演離開東映動畫後,以作品《小天使》(1974)開始,《萬裏尋母》(1976)、《小安妮》(1979)這些一連串的電視名作系列,將動畫帶往邁向一個新的境地。 儘管電視動畫有著每週必須完成一集的時間限制,但高畑勲仍集中精神鵰琢動畫表現,細膩描寫食衣住行、自然相關的日常生活,創造出一年52集生氣勃勃的大眾通俗電視劇。 由東京國立近代美術館、吉卜力工作室共同策劃的「吉卜力動畫大師—高畑勲展」首次移師海外,將於6月18日起於臺北流行音樂中心文化館盛大展出。 身為創辦吉卜力工作室三巨頭之一的高畑勲,以慢工細膩的藝術家性格,潛移默化影響著其他創作者,被稱為被稱為動畫革新者。 吉卜力動畫大師—高畑勲展: Yep2返校實境體驗展 | 活動結束公告 感謝各位支持 身為創辦吉卜力工作室三巨頭之一的高畑勲,比起他的名字,或許他的作品「螢火蟲之墓」、「平成狸合戰」、「輝耀姬物語」、「小天使」等更廣為人知。 年輕時,提拔後輩宮崎駿參與他的第一部長篇動畫「太陽王子 霍爾斯的大冒險」,就此展開兩人超過半世紀亦師亦友的情誼,爾後更在鈴木敏夫的幫助下,與宮崎駿一起創立了的吉卜力工作室,不僅加速了日本動畫的發展,更一舉躍上國際舞臺,奠定享譽世界的吉卜力王國。 雖然他與宮崎駿做事風格迥異卻相知相惜半世紀,兩人關係更被描述為天才間的戰爭、檯面下的高手過招。 重點聚焦於高畑勲首部執導(導演)的長篇動畫電影《太陽王子 霍爾斯的大冒險》中,與製作團隊的同事們一起嘗試的集團製作方式,以及建構作品世界觀過程中的複雜度,揭開為何這個作品成為日本動畫史上劃時代作品的內涵。 重點聚焦於高畑勲首部執導(導演)的長篇動畫電影「太陽王子 霍爾斯的大冒險」(1968)中,和製作團隊的同事們一起嘗試的集團製作方式,及複雜的作品世界觀的建構過程,揭開為何這個作品成為日本的動畫史上劃時代作品的祕密。 「吉卜力動畫大師-高畑勲展」自2019年於日本巡迴,創下廣大迴響,2022年暑假首次移師海外,唯一一站就在臺北展出。 比起高畑勲三個字,《螢火蟲之墓》(1988)、《平成狸合戰》(1994)與《輝耀姬物語》(2013)等作品或許更廣為人知。 吉卜力動畫大師—高畑勲展 年輕時,他提拔後輩宮崎駿參與他的首部長篇動畫《太陽王子 霍爾斯的大冒險》(1968),就此展開兩人超過半世紀亦師亦友的情誼,爾後更在鈴木敏夫的幫助下,於1985年與宮崎駿一起創立了的吉卜力工作室。 在電影「小麻煩千惠」(1981年)、「大提琴手高修」(1982年)之後,高畑勲導演開始著重以日本為故事背景出發,生動展現日本風土民情和庶民生活的真實感。 吉卜力動畫大師—高畑勲展 這樣的想法,也在吉卜力工作室製作的「螢火蟲之墓」(1988年)、「兒時的點點滴滴」(1991年)、「平成狸合戰」(1994年)三部經典作品中呈現。 重點聚焦於高畑勲首部執導的長篇動畫電影「太陽王子 霍爾斯的大冒險」(1968年)中,和製作團隊的同事們一起嘗試以集團製作方式,建構出複雜的作品世界觀,並揭開為何這部作品能成為日本動畫史上劃時代鉅作的祕辛。 在電影《小麻煩千惠》(1981)、《大提琴手高修》(1982)之後,高畑勲導演開始著重以日本為故事背景出發,生動展現日本風土民情與庶民生活的真實感。 吉卜力動畫大師—高畑勲展: 「吉卜力動畫大師—高畑勲展」週末開展:四大展區、展件達2000件,親炙半世紀創作軌跡 請由1A連通道出站,沿指標前行至CITYLINK B棟,由一樓走出大門後,沿市民大道向西步行約11分鐘抵達。 臺北流行音樂中心位於捷運昆陽站及南港車站(捷運、臺鐵、高鐵三鐵共構)之間交通便利,鼓勵大家多多使用大眾交通工具。 本區將藉由和宮崎駿、小田部羊一、近藤喜文、井岡雅宏、椋尾篁等人的團隊合作,透過分鏡圖、Layout構圖手稿與背景畫等方面進行探討,進一步靠近高畑勲導演的匠心獨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