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美術館7大好處2025!內含桃園美術館絕密資料
「2023桃源國際藝術獎」徵求首次正式公開發表、且無國內外比賽獲獎紀錄之全新創作,參賽者資格不限國籍、個人或團體,歡迎各界藝術創作者踴躍參加。 線上徵件時間至4月22日截止,請於時間內至活動官網(tmofa-tiaa.com)登錄報名。 「2023桃源國際藝術獎」旨在培育當代藝術創作人才,強化國際交流,鼓勵創作之多元發展,徵件方式採不分類遴選,開放各式媒材、類別的作品同臺競藝。 ● 桃園美術館 桌遊區、AR區、VR區需憑桃園市民卡或桃園圖書館借書證,現場抽號碼牌。 很開心廣豐新天地功能更加完整,現在又多了可以去遛小孩的地方,不只可以喫飯看電影而已,更能兼具知識性的部分,可以在空閒時間到樓上的圖書館與藝術館走走,不只打發時間更充實知識與心靈,培養小朋友的看書興趣,肚子餓了樓下有美食可以享用,一整天待在裡面都不會覺得無聊,介紹給愛看書的朋友。 ▲第二期工程巧妙融入青塘園水景、綠帶及周邊地景,將連結機捷A17、A18、A19等站之周遭空地一併納入整體規劃。 執行中的桃園市立美術館新建工程是一項,其它施工中的還有青埔國小第二期新建校舍工程、中壢區青園國民小學第一期新建校舍工程;已完工的有桃園流行音樂露天劇場新建工程、青埔國民中學增建活動中心工程、橫山書法公園暨書法藝術館興建工程等。 桃園市立美術館(母館):2017年12月22日,第一階段競圖結果揭曉,4團隊入選。 桃園青埔人氣直線飆升,新光影城、Xpark水生公園、IKEA陸續插旗,而「桃園市立美術館」模擬圖一亮相也造成網友暴動,桃園市政府今(4日)表示,第一期已於2019年底開放,最令人期待的第二期以「山坡」為造型,預計2023年完工,大家不妨摩拳擦掌期待一下。 透過花瓣般的堆疊,創造出建築量體間良好的連接與適切的遮陽與光影效果。 整個斜坡擁有極佳視野可俯視廣場活絡景緻、與青塘園側優美自然的風光,形成天然的觀眾席。 鄭文燦文末表示,我相信,這不僅是桃園新地標,更肩負典藏、展覽、教育、交流等藝文任務,觸發孩童的想像力與創意,讓美學教育從興趣當中轉為生活的一部分,讓這座山丘成為帶給桃園更美好未來的希望之丘。 第二期工程巧妙融入青塘園水景、綠帶及周邊地景,將連結機捷A17、A18、A19等站之周遭空地一併納入整體規劃,從桃園機場開車到美術館約15分鐘,附近還有新光影城、Xpark水生公園、IKEA桃園館等地可以順遊。 桃園美術館 二棟建物分別以空橋連接,前者座落於公13用地,興建地下1層及地上4層的美術館,肩負典藏研究、藝術展覽、教育推廣等任務;兒童美術館棟則座落於公12用地,為地下1層及地上3層的館舍,透過多元方式學習,讓孩子們擁有快樂的學習空間。 書法公園園區內延伸連絡地下室和一樓的室內、室外空間設計,從館內和館外欣賞角度不同,景色亦不同。 桃園美術館: 最新展演活動 其實桃園是六都中唯一尚未有任何美術館興建的直轄市,這回「桃園市立美術館」的興建,將挹注滿滿地方或國際的人文氣息,為桃園增添了一處讓文青停留賞析的藝術交流平臺。 另外政府預計規劃「一大館三小館」,除了美術館母館外,還有兒童美術館、中路美術館和橫山書法藝術館,而美術館本身預計佔地9.8公頃,將採透天玻璃與白牆設計作為裝潢重點,且會與日本的山本理顯設計工場合作,像是具有日本建築風格的「山丘」,其設計共有三層次空間,這三層被命名為「箱空間」與「夾層空間」與「山丘」。 箱空間顧名思義是指是密閉的空間展示;而夾層空間可運用在裝置藝術或是藝術活動的展演等;最後,山丘則主打藝術平臺、涼亭與展望臺等戶外設施。 多元的藝廊展演與空間設計的運用,讓遊客可以享受舒適的文青氛圍,格外顯得別緻風光。 桃園市長鄭文燦2020年10月29日前往桃園區,出席「桃園市立美術館新建工程」評選結果發表記者會時表示,桃園市立美術館新建工程於28日召開標案評選會議,經11位專家學者針對廠商履約能力、工程管理技術,及施工整合能力等項目評選,由曾榮獲第19屆國家建築金質獎施工品質類全國首獎的優秀團隊「宏昇營造股份有限公司」獲得優先議約權。 桃園市立美術館座落於中壢青埔地區公12及公13用地,以山丘造型為建築主體外觀,是一相當具有特色的地景美術館,工程將於2020年12月動工,預計於2023年初優先完成「兒童美術館」棟,「市立美術館」棟則預計於2024年初完工,期許桃園市立美術館帶動桃園文化能量,展現當代美術館特色,進而打造桃園成為文化城市。 「市立美術館」為地下2層及地上5層之建築物,總樓地板面積約40,014平方公尺,提供國際企劃展廳、市民廣場、美術圖書館、特展空間、常設展區、跨領域展演空間及景觀休憩平臺等,並提供約302席汽車及125輛機車停放空間,有助於紓解青埔地區停車問題。 桃園美術館 「兒童美術館」為地下1層及地上4層的館舍,總樓地板面積約7,208平方公尺,規劃提供兒童美術館展覽室、主題餐廳、兒童藝術資源教育中心、國際演講廳及兒童美術教室等;透過多元方式學習,讓小朋友有個快樂的育成空間,以提升兒童及青少年美術教育機能。 本案結合周圍的自然環境與社區,串聯青塘園的水景和綠帶,形成親近生活的藝術場域,並發揮文化觀光、休閒遊憩的多元功能,為市民帶來豐富而多樣的視覺藝術饗宴,提升桃園藝文整體環境。 桃園是六都中唯一沒有美術館建設之直轄市,市府團隊為推動臺灣現當代藝術的保存、研究及發展,打造藝文素養的國際藝文交流平臺,選址於中壢青埔高鐵特定區,興建「市立美術館」及「兒童美術館」2棟建築物,兩館由空中廊道相連。 桃園美術館: 青埔新景點+1! 桃園首座市立美術館「玻璃山丘」 9.8公頃絕美山丘造型超期待~ 基地鄰近高鐵桃園站、機場捷運A18及A19站,公眾運輸相當便捷;區域週邊重要發展項目包括:桃園會展中心、亞洲矽谷(預定地)、冠德購物中心、華泰名品城等;西南側鄰近老街溪、西側為桃園國際棒球場、青埔運動公園,藍帶與綠帶相互串連,整體環境優良。 根據內政部實價網站統計顯示,榮登漲幅之冠的桃園市,漲幅近4成,今年每坪39.3萬元,直逼4字頭,與5年前單價25.8萬元相較,漲幅驚人! 桃園美術館 桃園美術館 「石昭永建築師事務所、共同投標廠商株式會社山本理顯設計工場」獲競圖第一名,提出大膽的「山丘」造型打造美術館外觀,包含「箱空間」、「夾層空間」及做為展演戶外平臺的「山丘」三層次空間,每層樓都可將園內的綠意及景緻盡收眼底,戶外的山丘造型屋頂,步行其中,能感受微風吹拂,一邊聞到草地飄來的芬芳。…